文学是属于我们的春和景明 ——鲁迅文学院残疾人作家研修班侧记
文学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载体,可以跨越种族、性别、年龄甚至身体条件的限制。中国作协一直高度重视残疾人文学事业,近年来紧紧围绕“做人的工作”,不断推进温馨和谐的“作家之家”建设,坚持多做暖人心、聚人心的工作。7月1日至12日,鲁迅文学院残疾人作家研修班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8位残疾人作家相聚在鲁院,通过专家授课、改稿会、鲁院读书会、主题小组研讨、班会、文学沙龙,以及参观中国现代文学馆等活动,加强文学交流,提升创作水平,度过了一段充实又美好的文学时光。
据介绍,本期研修班的38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既有中国作协和省级、市级作协会员,也有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等,均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是一个拥有充沛文学热情和巨大创作潜质的作家群体。
“鲁院为我的文学梦想插上了翅膀”
“我之前从未参加类似的学习和培训,这次能来鲁院,有一种‘终于找到了组织’的感觉。”湘西土家族作家吴添春接受采访时坦言。
吴添春9岁那年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18岁时双腿失去了行动能力,只能坐在轮椅上,从那时起,她逐渐养成了写作的习惯,每天写日记或者随笔,有时候也借助诗歌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目前她的创作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计划今年内完成一部散文集。
“我一直把写作当作是我灵魂的出口,而鲁迅文学院之于我,是为我的文学梦想插上了翅膀。”吴添春说,“之前的写作更倾向于‘我手写我心’,不够系统,也不够深刻,这两周的学习不仅解决了我写作上的许多困惑和难题,也让我意识到一个写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本届高研班班长刘向东也致力于诗歌创作,目前正在创作一本名为《无界》的诗集,这部诗集汇集了他近些年的思考和感悟。在《无界》中,他尝试以更为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情感的变化,展现人类复杂而多元的情感世界。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部作品与读者分享他对生活、爱情以及自然等主题的见解和感悟。
谈及来鲁院学习的感受,刘向东说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我有幸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作家学习交流,他们的创作经验给了我很大启发。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提高了写作水平,更对文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为办好本期研修班,鲁迅文学院与中国残联有关部门进行多次协商、细致沟通,从课程设置、日常生活、后勤保障上做了尽可能周到的安排,力求给学员们带来思想上、专业上的教益与启发。
刘向东对鲁院的课程设置印象深刻,“这些课程紧紧围绕残疾人特点和文学创作,不仅开设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还有音乐课程,研修班还组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讲座,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
“鲁院为我们这个特殊群体搭建了宝贵的学习平台,不仅从教学方面,更从生活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全方位的保障。”刘向东告诉记者。
来自宁夏的网络小说作者高广洁也是“收获满满”。
高广洁说,一开始写作是为了赚取稿费养活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因为文学本身而热爱生活,并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参加这次培训班,她不仅对文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意识到写作应该关注自己熟悉的生活和更为宽广的现实世界,而不是盲目追求热点和点击量。
“我之前的作品更多注重经济效益,这次学习后,我会将重心放在作品的社会效益上,更加关注文学的深度和社会意义。”她说。
接下来,高广洁计划写一部乡村题材的作品,因为她本身就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生活和乡土社会有深切的体验。她准备通过一个老人的视角,描绘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百年变迁。
“文学在我精神最困顿的时候帮助了我”
因为诗歌创作成就突出,诗人胡云昌成为本届研修班学员。接受采访时他说,他的收获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方面,诗人西川的授课让他意识到,诗歌创作也需要触类旁通,要善于从各种艺术创作中汲取精华;诗刊编辑部副主任彭敏点评了他的诗歌,并告诉他诗歌结尾不可泄了文气,更要有深度和升华。
胡云昌1974年出生于重庆垫江县花岩村,因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右腿残疾,面对身体的不便和生活的挑战,他刻苦求学,坚持阅读和写作,终于在诗歌创作中闯出一片天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精神寄托。
2024年春,胡云昌的首部诗集《纸上山河》问世,收录93首(组)作品,分为人物篇、地理篇、人文篇、爱情篇、时代篇等5个部分,以描写祖国各地的山川风景、人文古迹、风土人情、时代风貌为主,也有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3月30日,新书发布会在重庆涪陵举行。
回望来时路,有彷徨,也有坚定,有痛苦,也有欣慰,胡云昌从未放弃文学创作。
同样,尽管面临着视力障碍的挑战,来自福建的青年作家吴可彦依然通过文学确立了人生的方向。
吴可彦在小学四年级时被海明威的小说深深吸引,当时还不太能明白其中的深意,但小说里故事的氛围让他着迷。读初中时,吴可言的眼睛出了问题,陷入黑暗和绝望之中。
“那个时候,又是《老人与海》给了我力量,”吴可彦说,“文学在我精神最困顿的时候帮助了我,我感受到它的力量,也因此激发了我的创作冲动。”
最近,吴可彦刚完成一部奇幻色彩的长篇小说,并开始修改完善一部短篇小说集。在写作过程中,他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不能通过视觉收集画面素材,这需要他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想象来弥补。为了克服这一障碍,他利用语音软件辅助阅读电子书,并通过扫描仪将实体书扫描成电子书,这使得他的阅读变得畅通无阻。
在文学道路上,江苏作家朱智勇也始终保持着一如既往的热爱和执着。
朱智勇在大学期间不仅开始写诗并成功发表,还涉足散文、小说和新闻稿的写作。1995年,大学即将毕业时,朱智勇被诊断出左胫骨上端患骨囊肿,不得不接受手术。肉体的伤痛让他一度陷入绝望。2004年春节的早晨,听着窗外的爆竹声,他突然意识到“一年之计在于春”,搁置多年的文学梦重新在心中燃烧起来。
“我必须重新回归文学,重新寻找人生的路子。”朱智勇说。
同时,他也意识到,要想写出好作品,首先就要给自己充电。于是他报考了扬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并于2007年成功被录取。
从2015年开始,朱智勇专注于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版了《饕餮族的罪与罚》《黄桥风雷》等作品。目前,他正在打磨一些短篇作品,并计划创作一部纪实作品,记述苏中千年古镇黄桥六十年来的产业崛起和文化变迁。
“写作,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来自青海的纳木措今年20岁,是本届研修班年龄最小的学员。她兴趣广泛,爱好写作、音乐、游戏、电影、汉服和二次元,还喜欢摄影、剪辑视频、踢足球、旅游等。
她经常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摄影作品,其中有一张,拍摄的是春天午后的河畔,不见太阳,却能看到绿树和栏杆的笔直倒影,河面上也铺满了光的碎影,跳跃着,闪亮着。万物一片祥和。纳木措给照片配了这样一句诗:野心不止于此,这是属于我的春和景明。
纳木措的第一首诗的灵感源自风,一个下午,她从风中听到了一种特别的声音,于是写下《海西的风》。那年她8岁。她到现在还记得,那是旷野的风、自由的风、不受任何限制的风。
在大学时期,纳木措被同学们称为“纳大胆”。“我不屑于人们异样的眼光,我是绝对地脱离了我的这副躯体。”纳木措说。
参加这次研修班,纳木措很激动,“这两周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在这里,我看到了平等和互助互爱的精神。我还很年轻,趁着年轻我要多写写,扎实我的文学基础。最近,我正在写一部都市题材的作品。”
18岁那年,河北青年作家刘厦就坚定了她在文学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她自幼便与文学结缘,13岁开始写诗,表达内心的迷茫与惆怅,直到18岁,她才发表了第一首诗歌。这让她意识到写作不再属于她个人,而是在她和世界之间建立起的一种新的关系,甚至是,写作让她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刘厦的作品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近年来更关注时代变迁中农村的人物与故事,尤其是那些能够反映时代变化的边缘人群。
“在我看来,他们仿佛就是神经末梢,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我们当下时代正在发生的种种变化,那些社会变迁中真正的核心需求,或者最初或者最终的精神需求。”刘厦说,“写作不仅是自我表达,更是对人类精神需求的不懈探索。
“他们从我们身上看到了光明和力量”
面对视力的不断下降,新疆盲人女作家马序坤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她也可以超越身体的限制。
自2007年至今,马序坤已创作散文数百篇,出版散文集《心灵之窗》《心中的篝火》等。面对写作和出版过程中的困难,马序坤表现出坚忍不拔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她通过学习使用电脑和语音软件来克服盲文写作的不便,提高了写作效率。
马序坤追求的是能够清晰表达真实内心的作品。除了散文,她还尝试创作童话和儿童剧。她希望通过童话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启发。结合大学所学的针灸推拿专业,目前她正在创作中医知识的儿童剧,教育孩子们了解中医。
写作之外,马序坤还是一位阅读达人,历史题材、网络小说、悬疑小说都在她的阅读之列。她有意识扩大阅读量就是为了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来自北京的盲人作家唐宪涛的故事也让人动容。
失去视力后,唐宪涛学会了重新“走路”,甚至开始尝试跑步。通过朋友引荐,他加入了奥森晨跑团,在团长和队友的支持下,他坚持每天在奥森公园跑步10公里。至今,他已经完成了20场半程马拉松和4场全程马拉松。跑步带来的显著效果是,唐宪涛体重减少了50斤,更为重要的是,他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2019年,唐宪涛的文章《从百年前的全军覆没到今天的大国崛起》荣获了由中国盲文出版社举办的全国书评征文大赛一等奖,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他惊喜地发现,写作竟然如此有趣。随后,他又参加了几次征文活动,均取得优异的成绩。
可是,唐宪涛无法像常人那样阅读报刊书籍或使用电脑,他只能借助手机的辅助软件进行文学创作,由于同音字等原因,写作过程中难免错别字,文字校对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校对文稿时,我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听,”唐宪涛说,“我花费在校对上的时间往往是文学创作的三倍甚至更多。”
这不是唐宪涛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全国所有视障作者面临的共同问题。
为此,唐宪涛自愿发起“为全国视障作者校对文稿”公益项目,专门为全国视障作者义务校对文稿。
来鲁院学习这两周,唐宪涛从很多学员口中听到这样一句话,“他们从我们身上看到了光明和力量,感受到了善良和真诚。”这让唐宪涛特别感动,“残疾只是一个符号,而我们只是那缺了一半的‘逗号’。人生还要继续下去,我只想写好自己的故事,写好我们的故事,写好更多的中国故事。”
去年,唐宪涛刚写完第一部长篇小说《半个太阳》,总共32万字,聚焦一群视障青年的创业史。目前他正在写第二部,关于残疾人轮椅舞者的爱情故事。未来,他还要写第三部,关于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内容。
于唐宪涛而言,完成“残疾人生活故事三部曲”不仅是他的创作计划,更是他的梦想。
在文学的世界里,残疾人作家通过作品展现了对困境的抗争、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也促进了社会对残疾人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残疾人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为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