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天地人和话童心——《金波别集》新书享读会”在京举办 金波:笔下常带感情,纸上铺满阳光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雅  2024年07月25日07:25

步入会场,一幅卡通手绘背景板映入眼帘,画中的老人戴着一副眼镜,手持羽毛笔,正在用心写就一本充满着童言童语的书,书上画着一个插满蜡烛的奶油蛋糕,以及几个如天使般可爱的孩子。画中的老人便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金波先生。7月21日,由东方出版中心主办的“天地人和话童心——《金波别集》新书享读会”在京举行。再过几日便是金波先生的90岁生日,整个会场也布置得格外温馨,墙上挂满了金波先生的工作照、生活照,其中有不少都是与孩子们在一起的美好瞬间。近几年来很少出门的金波先生也早早来到会场,与前来参与新书享读会和为他过生日的大朋友、小朋友们相谈甚欢,整个会场充满着欢乐、祥和的氛围。

合影

合影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黄志坚,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等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作协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原主任高洪波,中国作协书记处原书记、儿童文学评论家束沛德,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钱理群,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臧永清等出席会议并发言。享读会现场,中小学师生代表也进行了深情分享。学者专家、老师学生等齐聚一堂,享读文集,共话童心,氛围热烈。活动由东方出版中心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陈义望主持。

哲学意义上的诗人,践行浪漫主义的精神

李敬泽回忆起评选“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时的一桩往事,当时已是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的金波曾通过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李冰递给自己一封手写信。信中说,“儿奖”是一个很好、很重要的奖项,但是自己就不参加了,希望把有限的奖项留给更多的中青年作家。由此可见金波对中国儿童文学后辈们的关怀与慈爱,以及作为一个儿童文学前辈作家的宽广胸怀。

李敬泽认为《金波别集》是一部饱含童心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儿童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作品中,金波先生对“天地人和”这一主题做了完美诠释。他跨越年龄界限,突破童年“定义”,以优美高雅、细腻灵动的笔触书写童真、记录美好,让拥有不同阅读喜好的小朋友都能够在其中找到深深的情感共鸣。正是怀着对童心世界的无限敬畏和深情呵护,他才能贴近童心、获得童心,继而书写童心,让孩子们保有纯真、以爱伴行、快乐成长。

黄志坚谈到,金波先生所描写的是天地万物,“万物与我唯一”。他将自己的一颗真心,放在天地间去感受,却没有沾染到岁月涤荡的灰尘。金波先生是真正的“童语者”。《金波别集》通过别样的策划与编排,做出了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的新探索。作为出版领域的国家队,中国出版集团在儿童文学出版中坚持发现童心,保护童心,传递真善美,推动童心、童趣、童真的阅读分享,真正走近孩子、读懂孩子,传承光大书香。

曹文轩表示,《金波别集》触发了他对于金波先生的诗与哲学关系的新思考。他认为,金波先生的诗歌和童话更多书写形而上的、富有哲思的主题,充满了关于生命、关于“我是谁”的追问,以及关于天地人和、关于时间和空间、关于灵魂的思考。他的世界,是一个万物有灵的世界。金波先生与屠岸先生、钱理群先生的对谈,却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富有诗性,童心永在。

束沛德认为,金波向往“天人合一 和谐共生”,这是他在创作实践当中用艺术手法鲜明表达的思想内涵。无论他采用了诗歌童话还是散文小说,也无论他吟唱的是清风、蝴蝶还是小鸟,他都满怀深情地把爱的种子、和谐的种子、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到孩子心灵的深处,让他们生根、发芽、开花。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原社长、丛书主编刘国辉谈到,金波先生是纯粹的儿童文学作家,是专业诗人,他的为文为人还充分体现出专业基础上的原则性:文学创作原则坚持经典标准;生活原则坚持真善美;待人原则坚持爱和永恒;做事原则坚持不苟同流俗。在当今社会,这种原则稀有、难得、珍贵,天地人和中“和”为上,有原则正是“和”的最高境界。

回归童年、养育童年,把童年还给儿童文学

钱理群谈到,“童性”不止是天性,更集中了“人性”的本质,回归童年就是回归“人的生命的本真状态”。儿童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天性,爱(真、善、美)的天性,好奇心、直觉、想象力和玩的天性背后的“自由自在”,经过发展和提升后,应该能够成为未来人类生存、发展的理想形态的重要方面。儿童文学绝不只是人的童年时期的读物,而应该是直通未来的。即便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时,回归童年的讨论仍然有着重要价值。《金波别集》的目的则是唤起童年、回归童年、重新认识童年、享受童年。

高洪波分享了他与金波先生交往的一件趣事。金波先生曾经带着大家去丁香园里面寻找过五瓣丁香。后来当高洪波把找到的三瓣丁香、八瓣丁香拍给金波先生时,他是如此惊喜。高洪波由此想到,儿童文学就是令人惊奇、惊喜的文学,充满了惊喜的发现、惊喜的求索、惊喜的思绪和惊喜的回忆。《金波别集》通过别出心裁的策划、别具一格的美术设计、别具匠心的内容集锦,让我们看到了金波先生永恒的童心、常存的好奇心。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儿童文学作家白冰认为,金波先生的作品体现了自然美、童心美、艺术美,随时可以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进入一种意境。作品又充满韵律美和音乐美,流畅的节奏和音乐,让读者沉醉其中,思维会随之跳跃。金波先生一直用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感受、儿童的心灵去发现美,使得作品充满了诗意。

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儿童文学》原主编徐德霞表示,读金波先生的书不仅是感受到了善良、美、诗意,更多是学到了做人的智慧,从金波先生提到的“养育童年,玩味老年”中获得了很多启发。

全民阅读形象大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读书》栏目制片人主持人李潘谈到,金波先生的写作如同月亮,月华不像日光那样热烈明亮,它静默如谜,温柔如水,总是轻轻抚摸着大地万物。金波先生的文字像月华一样温柔,对世间万物充满了爱意。金波先生书写的是生命与生命之间一种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的、发自内心的爱,书写了孩子们和大自然之间如此纯真和谐的亲密相处。

儿童文学评论家、《中华读书报》编委陈香认为,金波先生的儿童诗营造了童趣与诗意交融的开阔境界,展露意蕴深广的生命意识,和更为深刻的“诗美”审美价值,纯净如水的诗情、诗意,创造力、音乐性、想象力,敏锐的感受力,对美和善的热望渴求,构成了金波先生诗歌独有的特色。金波先生将他的惊奇、慈爱、温暖投射到世界上的每一事物,尤其是弱小事物上,投射出他对生命和心灵的细致入微的体认和关怀。

创作与创新两翼齐飞,经典作品焕发青春

邬书林提到,国际学术出版联盟于2024年正式向所有成员国发出建议,将2024年作为人工智能大规模使用的元年。因此出版单位应该积极跟上新技术的使用。全套《金波别集》采用了近3000多张插图,不仅提高了效率,更让众多读者感受到了插图和文字的默契。让作家的创作与技术的创新结合起来,双翼起飞,更好地传播知识。

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电影协会儿童工作委员会会长之路提到,金波先生的散文和诗歌给人以美好的感受,似天籁,有灵性。得知《金波别集》的装帧和插图是AI插图,让他非常感触:AI的插图水平,超越了太多的画师,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几年人工智能发展十分迅速,也在飞速地吸收着人类的智慧。这使得这套“别集”非常有特色,也凸显了出版社的用心。

文学评论家、北京作协儿童文学创委会副主任马光复提及,金波先生的每一首诗都充满了童心美、文学美、韵味美、音乐美、汉字美。书里的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了诗人的美的世界观、人生观。在《金波别集》中,读者可以读诗歌,可以看美图,丛书兼有了文字与图画的美,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绘本”;同时也对人工智能的创作有了新的认识。

作家张菱儿提到《金波别集》的三个“别样”:别样的精美、别样的用心、别样的价值。按照“天地人和”编排,天辑采用天空的蓝色,地辑采用了明亮温和的黄色,人辑采用了生命的绿色,和辑采用了热情奔放的红色。AI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更具有可读性,引起孩子们的共情。

不懈的追美者,殷殷的育人情

金波先生七十年的创作深深地影响了很多大读者和小读者,现场多名学者、老师和学生重点分享了《金波别集》以及金波先生曾给他们带来的深切影响。

三位小朋友分别朗诵了《金波别集》中的一首诗歌,并提出了自己阅读中遇到的困惑,金波爷爷分别做了耐心的解答,告诉孩子们写作可以开启智慧,要善于发现自己想写的内容。

资深儿童阅读推广人、人教社编审王林分享了金波先生的文章经常被选入教材的原因,因为他的文章符合教材中的课文几乎一切特征,短小、有童心等等。

文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陈晖提及金波先生一直像父亲一样关爱着自己,给了她很多鼓励和力量,未来也将继续向金老学习做人、做学问和从事创作。北京作协副主席、老舍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儿童文学作家周敏表示,金波先生提携了很多年轻人,也把很多机会让给青年作家,自己就是其中一名受益者,她同时也分享了与金老相处的有趣经历。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副校长白玉玲分享了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金波阅览室的起源,代表亚太实验学校近3000名师生感谢金波先生为孩子们带来了诗意的校园文化,开启了诗意的大门,开辟了一条寻美的路径:孩子们因为阅读金波先生的作品,而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北京市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语文老师吴坪曾给金波先生写信,邀请他来学校做客,班上的孩子由此和金波爷爷建立了别样的友谊的经历。吴坪还带来一段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们向金波爷爷表示感谢的动人视频。

无锡育红小学周晓霞老师动情地分享了金波先生的作品对班里孩子们的影响,班里的孩子自发成为“金粉”,阅读金波先生的作品,孩子们总是很容易走进作品,安静下来细细品味。她表示自己愿意继续构建一座引导孩子阅读金波作品的桥梁,要把这样文学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金波

金波

“童年是在于不断发现的,养育它,不断去思考它,就会有新的发现。”金波先生在发言中说,我们常说回归童年,但回归不是对于童年行为的重复,回归童年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可称之为“养育童年”。年老之后的童年,与小时候的童年是不一样的。童年需要养育,不断填充一些新的感受。“在入住养老院后,我开始玩味老年,养小乌龟,乌龟死后,我把它做成了手把件,一直陪在身边,生命是互相温暖的,生命在于陪伴,在于互相启迪”,金波先生说,面对生命的书写,笔下更要常带感情,纸上要铺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