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跨国界的民族友谊之声带去现场
随着音响影像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音乐数字资源的共享给音乐欣赏带来了极大便利,各式各样的视听App应接不暇,快节奏的感官享受也使得能够真正静心坐在音乐厅里全神贯注欣赏音乐会的观众越来越少。然而究其效果,现场演出仍具不可代替性,将音乐置于前台而非后景的现场聆听,一直被视为是最佳音乐欣赏方式。把跨国界的民族友谊之声带去现场,也成为当今音乐人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
交响乐民族化打开世界聆听中国的窗口。“交响乐”一词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有“和音”“和谐”之意。古罗马时期,泛指器乐合奏与重奏曲的代称。交响乐的编曲和形式是在贝多芬的创作与演奏中日臻完善的,在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黄自创作的《怀旧》和《都市风光幻想曲》成为中国交响乐的奠基之作。
新世纪之初,中国交响乐团在美国进行了大规模巡演,其中携带了相当分量的中国作品,像《木兰诗篇》《霸王别姬》等,演出大获成功。从现场反响看,外国观众对了解中国乐团和中国交响乐有着热切渴望。2006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曲家关峡在交响乐发展的国际化语境中,提出“交响乐中国化与中国交响乐国际化”,这也是中国交响乐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贝多芬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和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因为它对于情绪感染和思想熏陶是直接的,无须更多语言来介绍。交响乐在讲好中国故事上发挥着跨越文化隔阂的重要作用。伴随着中国交响乐的民族化发展,中国交响乐团远赴海外演出已成为一种常态。《梁祝》《黄河》等能够代表民族音乐的中国交响乐经典作品先后赴欧洲、北美及中国周边国家、地区演出,获得了高度赞誉。瑞士琉森音乐节艺术总监迈克尔·海弗里格曾这样评价中国的交响乐:“我们非常钦佩中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古典音乐和交响乐方面,所有东西都是新鲜的,方兴未艾,非常有活力。”
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年轻观众走进音乐厅欣赏民族交响乐。今年5月16日,由中国担任主宾国的第13届阿尔及利亚国际交响乐节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开幕,苏州交响乐团在开幕演出上精彩亮相,为当地观众献上《瑶族舞曲》《我爱你中国》《让我们携手同行》《命运之力·序曲》等作品。苏州交响乐团还为阿尔及利亚观众带来“风从东方来”专场音乐会,演奏了包括《茉莉花》《在那遥远的地方》《北京喜讯到边寨》等中国民族音乐代表作,以及《今夜无人入睡》《阿莱城姑娘》《波莱罗舞曲》等西方经典名曲。观众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通过音乐文化的碰撞,为阿尔及利亚观众打造了一个更具丰富性的音乐舞台。
民乐出海奏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音。中国民族音乐的海外演奏影响力不只在于让外国观众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在于让旅居海外的华人不忘初心,传承中华文化血脉,牢记中华民族之根。
欧洲一直被称为有着全世界最挑剔的音乐鉴赏观众,但2018年上海民族乐团的《海上生民乐》欧洲巡演却惊艳欧洲,在巴黎爱乐音乐厅、柏林爱乐音乐厅、汉堡易北爱乐音乐厅等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声,更受到了整个欧洲的瞩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上生民乐》于2016年首演,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的演出,此后以音乐会的形式展开巡演,让“民乐”宛若“明月”,全球共享。音乐会上半场的曲目灵巧,以笛子、古筝、琵琶、二胡、唢呐等传统民族器乐演出为主;下半场则包含姜莹的《丝绸之路》、赵季平的《卢沟晓月》、谭盾的《西北组曲》等优秀的民族管弦乐作品的精彩选段,经典与现代、传统与新编相结合,尽显海派民乐的魅力。
在法国街头,身着传统服饰的中国女孩用古筝弹奏出中国民族音乐作品。法国埃菲尔铁塔下,中国古典名曲《渔舟唱晚》、传统民乐《赛马》等从中国湖南女孩彭静旋的指尖流淌而出,吸引无数法国民众与华人为之驻足。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音乐厅举办的音乐会是中国民族音乐海外传播的主要在场形式,而近年来民间音乐人通过自发表演,借由新媒体渠道扩大影响力,进一步拉近了民心之间的距离,让中国民族音乐告别曲高和寡,被更多外国观众与华人群体听见和看见。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国音乐人用音乐的现场演绎完成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化表达,服务大国外交,让民族友谊之声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注脚。他们在尊重全球化趋势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将“和”之思想渗透到中国音乐创作与传播等层面,有力推进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音乐持续深入地走向国际市场。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