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纪实作品特辑 《朔方》2024年第7期|姚国雄:学窑记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本刊特委托宁夏报告文学学会组织了一期庆祝性质的纪实文学特辑。让人惊喜的是,他们不但组到了国内名家贾平凹、李春雷、钟兆云等人的力作,也组到了部分宁夏报告文学作家的纪实新作。作家们的纪实作品内容涉及生态保护、抗战人物、隐秘战线、国企创新、乡村振兴、非遗事迹等,内容广泛而丰富。他们站在时代前沿,从不同视角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气象、中国之新面貌、中国之发展,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本刊的宗旨是,无论纪实文学的外延怎样拓展、延伸,可读性与内涵意义仍然是其生命之所在。
阳春三月,暖意浓浓的一天,我到了慕名已久的宁夏西吉县震湖乡与甘肃省会宁县老君坡镇接壤交界的村庄苏家堡。虽为古堡,但这里却有着品不尽、读不完的悠悠情思。
苏家堡,这一方故土,堪称灵秀福地,时有俊彦,代出乡贤。从堡里走出了苏耀泉、苏源泉、苏绍泉兄弟三进士,直至今日,拂去一百多年的历史浮尘,仍见其灼灼光华。
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有效结合,当地进行了全方位的资料挖掘,加固恢复了堡内建筑物,制作耕读展厅,恢复了红二方面军指挥部,新建了进士文化园,硬化亮化了村庄,冠名为富有深意的“进士故里·苏家堡景点”——成了甘宁两省区黄土高原闻名遐迩的耕读文化和红色文化研学旅游之地。
当我沿着进士的足迹,迈向古堡,堡门顶端那镶刻着“进士第”三个大字时,厚重殷实的耕读岁月已悄然浮现,堡门上张贴着“此地有崇山峻岭,何处无瑶草琪花”的对联,是进士苏耀泉的墨迹。此联取于宋朝包拯的二十九代孙,清代学者、书法家包世臣的对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所至皆琼楼珑玉,瑶草琪花。”堡子寓意博大的沧桑岁月与不凡,昭示着堡不在大小、有文则敦厚的理念。
在沉淀了二百多年,老而不朽、破而不败的堡子里,重读苏氏家族“天下之事在家”的磨难辉煌时光,顿觉四墙生辉,一幅幅雅致的牌匾墨香四溢:望重乡族、纯孝成性、双凤齐鸣、恩洽乡里——在千祥云集的沟壑山谷,这里俨然成了一块文化和文明的高地。
当年,苏家先人从甘肃定西苏家台子搬迁至此时,这里生态环境尚好,人烟稀少,但生活异常严酷,兵连祸结,民怨沸腾。为保民生,也为安全考量,苏家节衣缩食,于清嘉庆五、六年间(即1800年至1801年)修筑了堡子。堡子为正方形,边长四十二点七米,高六米,厚五米,属于普通的私家土堡。
堡子的修建,耗尽了苏家多年积蓄,也使苏家的生活一度陷入困顿。到了“三进士”时代,生活仍很拮据,但他们一直笃守培育耕读的家风,让苏家辈辈都有读书人。
苏家重视读书始于乡间大儒张敏斋。
当时张敏斋从宁夏西吉县梁家垴窑洞开始,到会宁县大沟镇王集窑洞,再到新坪窑洞,一路开堂授业,并在咸丰十年(1860年)开办了私塾,称为“学窑”。
张敏斋考取秀才后,为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习经明理,毅然做起了读书传承人。在充满荆棘的教书路上,张敏斋吃尽了苦头。在酝酿筹办私塾时,只选址一事就困扰了他好久,他费了很大周折,犹豫再三,最终忍痛割爱将家里经营正旺的油坊搬迁,修缮窑洞开办私塾。这便是学窑最初的来历。
张敏斋的学窑,我曾随红军长征沿线十五个城市观摩团有幸参观过,被曾经的学子苦学成才的点点滴滴所震撼,让我对古老神秘的学窑顿生敬意。此后,我又专门重访了学窑。
学窑深藏在一个幽静的山谷。其于北山向阳崖下挖掘而成,背靠大山,面朝南坡,宽四米,深十二点六米,前面是一片开阔地,状如村庄篮球场。
站在院子向南望去,山势丰满雄厚,浩然之气迎面而来,似乎是大道至简的智慧体现。《老子》云:“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庄子》云:“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在建筑理念上,突出就地采光好和光照强的地理优势,浑然天成,是无为而不为的大巧若拙的巧妙融合。
学窑集群山、天地、阳光的诸多优势自然而成,四季都沐浴在阳光中,极易吸收、储蓄更多的太阳能量,似天生的小火炉,三九酷寒之日,如置身暖屋,研砚磨墨从不结冻。
身临学窑院中,“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等师者的形象无处不在,不愧学子之摇篮,读书境味隽永浓烈。
学窑就是西海固大山中最古老的学校。
学窑前的弯弯小道直通张敏斋故居,现在仍住着张家后人。其故居依地势而建,三面环沟,形如未满之月,也是一座厚实的堡子。
张敏斋坚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他不断熟读孔孟之书,在“传道授业解惑”之路上精耕细作,门下弟子多出类拔萃者。当时,苏家先人慕名而来,将家中适龄童子悉数带来寄宿学习,其中就有后来大名赫赫的“苏门三进士”。
张敏斋视童生如己出,一律同等对待。虽顿顿洋芋面片,但如学童不全,他决不让家人开口先吃。在诸多童生中,苏家童生的读书独到,注重苦学、静学、善学。苏耀泉、苏源泉鸡鸣即起,从不懈怠,白天读罢,晚上照旧苦读,利用月亮的微弱之光,一直读到深夜。学童也做学窑里的生火扫地等杂务。张敏斋深感苏家子弟笃学,深叹人才难得。张敏斋之子考中秀才后,一边在邻庄教书,一边种田。一次耕种毕回家,他详读了父亲修注的苏耀泉、苏源泉的作文数篇后,深感苏家兄弟的文章在立意、学识、文采等方面已超越了己父,便建议父亲让苏家兄弟师从于师德崇高、学识更丰的先生,以促其成才成业。张敏斋亦本有此意,听儿子一说,正中下怀,这便有了苏家兄弟又去会宁枝阳书院苦读的经历。后苏耀泉、苏源泉考取进士,苏绍泉考取拔贡生,被称为“陇右三苏”。由于拔贡生亦称“岁进士”,故常有“苏门三进士”之说。
张敏斋在学窑办学可谓一波三折,其艰难之状真是难以尽述。
这就不得不提到匪患。那时候,土匪在山里劫掠几乎是家常便饭。张敏斋家的堡子曾多次被土匪洗劫,人也常常被赶出堡子四散逃跑。逃难路上,张敏斋宁可不带银钱干粮,但孔先师的牌位一直背在身上,无论经受多大风险,从不离身。
土匪曾将学窑烧成焦土,景象凄凉。但匪患过后,张敏斋又很快返乡,率众乡亲清理学窑,重安门窗重做桌凳,不到两个月,学窑里又传出琅琅书声。
同时,苏家堡也未幸免,被土匪包围数次,但终因其堡墙坚固厚实未被攻破。在那些人心惶惶的日子里,苏家堡曾收容六百多名乡亲在此避难。而他们与土匪拉锯攻防的情形如同大片。匪患过后,他们仍将家里的孩子送到张先生的学窑,勤读苦学,一如往常。
在二百多年的时光里,张敏斋学窑苦教和苏家后人学窑苦学的故事传遍大山,从清朝到民国初年,苏家走出了两位进士,一名拔贡,二名武秀才,三名秀才。
苏耀泉作为苏家的首位进士,先后担任两任知县,在浙江新昌首任知县位上就深得民众的拥戴。上任伊始,他即调阅一民妇冤杀卷宗。原来被冤杀民妇在夫君暴病去世后,儿子又夭亡,族人为谋其家产逼其改嫁,她领着年迈的婆婆移居城外一处庭院。一日,婆婆吃了她做的饭暴毙,其族人告民妇谋害婆婆,民妇遂被冤杀。为了解开真相,苏耀泉带衙役前往民妇居所查看,发现厨房屋檐下悬挂硕大的蜘蛛网,网上不时有蜘蛛排泄物落下。苏耀泉曾听说蜘蛛粪便有毒之说,当即命衙役做饭盛于碗,捧碗出厨房,人过蛛网下,即有蜘蛛粪便落入碗中,便命人将饭倒给狗吃。狗吃后当即毙命。案情明了后,苏耀泉亲笔草就一道祭文,在民妇坟前宣读,为其昭雪,深得民心。此后,清风细雨一下就是三天三夜。当地百姓欢欣万分,为新知县苏耀泉送来九顶万民伞,上书“苏来望雨”。
苏源泉于1921年4月作为当时北洋政府内务部代表,对1920年海原大地震做了全面实地的考察。除调查各地灾情外,他还十分注重地质科学考察,研究死亡人数众多的原因,以及防震减灾的途径,留下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苏源泉肩负重任,不忘众乡亲,曾留下大量鼓励耕读及勤俭持家的墨宝。进士文化园内,苏源泉的书法墨迹颇多,大多是乡亲们保存珍藏下来的。
1925年3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孙中山祭礼仪式上,时任内务部特派礼官的苏源泉,操着浓重的西北口音诵读段祺瑞祭孙中山文,让当时在场的官员豪门印象深刻。
苏绍泉也曾担任知县,任职多地。在兰州期间,家族子侄在其护佑下读书,成绩骄人,其中六人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一时名闻遐迩。
三进士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数辈后生,他们在多年的奋斗中始终走着耕种养家、读书成业的耕读之路。
三进士曾有名叫苏续泉的堂兄弟,未考入拔贡进士,却编著一部《非子续泉手编》,以编年体的形式,详细记录了苏氏家族1882 年至1935年五十三年间,发生的孩子出生、迎娶、择师、入塾、办学、求学、庭训、丧葬等生活细节;又记录当时苏家堡的气候、降雨、农耕、粮价、瘟疫、地震、匪事诸事,详载了一个家族传承二百年的耕读履历,绘织了一座古堡两个世纪的耕读时光。
《手编》开篇即载:“1882年父与叔父另,命吾兄耕,非子读。1882年二月父又命非子负笈从王石金于郭家堡。1883年春二月父为非子择师,使同兄志泉、耀泉,弟源泉从敏斋张夫子于梁家垴。1894年,张夫子移教坛于王家集,又命从之。1892年春正月,父为续之读书,率徐至固原,二月旋里。事不如愿,徒劳跋涉,伤哉!”苏家把私塾教育视为家族安身立命的头等大事,苏家后人移居在哪里,开办学堂私塾就跟进在哪里。清末秀才苏兆元最早在苏家堡开办学堂设私塾,家人在忙碌耕种的同时,必须在自家学堂私塾读书习礼。“乱定后,即设塾延师,课子侄读,每夕于灯前谈论古今,讲解经史,至夜分始令寝”。三进士及苏续泉等最早在自家学堂私塾就读,启蒙老师苏兆元给予精心辅导,把学堂私塾传给儿子苏续泉,苏续泉又传给儿子苏荫樟。学堂私塾先后开办到老君坡、谢家岔、高石崖等地,为后人创造了更多读书知礼的机会。
《手编》中记载最多最翔实的,还是农事。五十三年来,苏家堡每个年度的降雨、降雪、土壤墒情、天时、地利、灾害和播种、收获、粮价等在此都有记录,成了五十多个春夏秋冬的农耕汇集。“1893年,连年荒旱,农夫内惧。是岁,百谷丰登,莜麦为甲。地微有力,一垧足碾一石。”“1923年,五月庚辰,乃甘雨。六月壬寅,大雨,泥水遍及。秋九月再旱。岁半收,夏禾极薄,唯莜、谷、胡麻,三四家颇佳。麦价每斗三串五六百文,糜、莜等价值每斗一串五六百文,胡油九斤值洋一元。”
在家训家风建设的历史长河里,名人名家对耕读有独到的清醒认知,视耕读为持家之本。《颜氏家训》认为:“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章氏家训》云:“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进士刘庆笃评价苏源泉说:“公毕生敦品励行,以俭素自持,略无仕宦习。”《非子续泉手编》是打开探秘苏氏家族耕读世界的“金钥匙”,对复原探究二百多年黄土高原上的耕读文化,起到廓清迷雾、溯源本义的作用,弥足珍贵。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功成名就后,苏耀泉率张敏斋先生受业门人一百多人,为纪念老先生师德高尚,专门立德教碑,正面书写:“吏部候铨训导岁进士张老夫子”字样,而在石碑另一面则撰写了“修职郎吏部候铨训导岁贡生张老夫子德教碑文”,展现了儒风师者形象。
访及附近村民家中,见其讲究的中堂上,仍挂有当年苏家三进士求学时留下的墨迹,现已装裱一新,挂在家中显眼位置。后有西吉、静宁等地的后生,慕名来学窑重访追思三进士祖辈读书生涯,觅其文稿墨迹,教育引领后人,以弘扬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