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第十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得主专访 文化交流须首先克服“不平衡”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靳艺昕 许惟一  2024年08月10日08:39

卜松山:打破中西方屏障 增进理解和互信

“我生活在卡尔·马克思的故乡,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深深吸引了我。”在第十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上,卜松山这样介绍他与中国的缘分。自从高中时期读过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后,卜松山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1970年,卜松山25岁时受到艾伦·沃茨(Alan Watts)《禅之道》(The Way of Zen)一书的启发,从德国汉堡大学的地球物理专业转修汉学(中国问题研究)专业,迄今为止他研究中国文化、中国美学已有54年。

后来卜松山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是中国美学体系下郑板桥的诗歌、绘画和书法。1985年,出于对诗歌的热爱,卜松山从加拿大回到德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最喜欢的诗人——陶渊明的诗全部翻译成了德语。1991年,卜松山第一次来北京,结识了国内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并邀请他到德国图宾根访学6个月。在此期间,卜松山和学生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翻译为德文,该书于1992年出版。他与中国出版机构合作的第一部图书,是由中华书局在2000年出版、2003年修订和补充再版的散文合集《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Intercultural Dialogue with China)。

2010年,卜松山从大学教授的岗位上退休,不过他仍开设课程和讲座讲授中国文化,也坚持写文章和编书,笔耕不辍。同年,他所著的《中国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从传统到现代》由向开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他首部被翻译为中文的德语作品。2016年,《发现中国——传统与现代》由张伟翻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德语名的意思为“初探中国”(China for Beginners),原是卜松山为德语读者撰写的中国文化介绍。书中解释了中国人和德国人从传统和现代的角度看待另一个国家的方式差异,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道家和佛教),并展示了这些传统文化在现代,例如在中国的价值体系中仍然具有影响力。此外,该书还介绍了中国的地理、历史和现代政治形势。

谈到中国读者与德国读者的差异,卜松山提出,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了解仍然较少,只有为数不多的学校开设汉语课,而开设专门课程介绍中国历史、哲学或文学更为少见。在这方面,中国与其他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因为在中国,英语是多数中国学生的必修课,中国中小学和大学也会讲授欧洲历史、哲学和文学的精髓,几乎所有重要的英文出版物都会很快被翻译成中文。

此外在中国,走进书店很容易看到一张大桌子上摆满了由英文翻译成中文的图书。但是在德国,这种情况并不常见。比如有关儒家和道家的中国哲学书都有翻译,但长期没有被出版。如此来看,中国读者有一项优势,他们同时熟悉两个世界——自己的世界和西方世界。卜松山认为,文化交流必须首先克服相互知识的不平衡或不对称,他一直在努力让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打破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但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

“今年我79岁,不知道还有多少精力和时间可以和中国‘打交道’”。卜松山话语里的犹疑只有很短的几秒钟,他的日程安排依旧忙碌又紧凑。“去年10月,我在厦门访问1周;今年4月,我在武汉访学4周;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当代画家崔振宽作品欧洲巡展德国站的开幕式并致辞后,他邀请我去西安看看,我对艺术的兴趣仍然很浓厚。”2022年以来,卜松山一直担任着德国特里尔孔子学院院长。2023年底,他和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共同主编的“东西问”英文选集《东西方对话》(East-West Dialogue),由英国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Palgrave Macmillan)出版。

卜松山一直在以自己的行动加强跨文化对话,为打破偏见、增进理解的目标努力着。就像他说的:“对西方而言,中国是一个‘黑匣子’,他们对中国一无所知,无法从课堂上了解真正的中国,形成了很多刻板印象。这就是我为何要打开这个‘黑匣子’的原因,我想打破中西方之间的屏障,让中西方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

安乐哲:中国哲学对世界文化贡献巨大

现年77岁的安乐哲,是世界著名汉学家、中西比较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典籍翻译家。20世纪60年代末,正在读大学的安乐哲偶然间看到了学校的外派项目通知,便怀着好奇心递交了申请,来到香港中文大学做交换生。到中国香港后,安乐哲对这个陌生的东方世界产生了极大兴趣。安乐哲曾表示,在这里他不仅收获了全新的人生体验,更发现了一个颠倒他以往认知的全新世界。此后,他又前往中国的台湾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研修哲学,曾先后师从劳思光、唐君毅、方东美、刘殿爵等学术大家。安乐哲说道:“我始终坚信,中国文化对丰富世界文化内涵、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贡献。”

安乐哲认为,“家”的理念在中国无处不在,从古至今都在为中国文化提供凝聚力,“大家”“国家”“人家”“家国天下同构”,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家”观念的重视。“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哲学分支,叫作‘家哲学’‘家庭哲学’或‘亲情哲学’,探讨家庭是如何成为人类文明的根基。如果我们回看中国历史会发现,无论是甲骨文还是礼乐文化,都与家庭祭祀有关,反映了中国人对先祖的情感寄托。中国文化中的‘孝道’也是千百年来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国家庭成员间的纽带。”

在安乐哲看来,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在于对“共生”和“个体”的辩证理解。安乐哲曾表示,中国十分重视的“家”和“孝道”,都贯穿在亲情血脉中,与儒家思想的智慧紧密相连,深深烙印在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习惯之中。这些都很好地解读了中国的和谐观——“优化”“共生”,乃至“共享”,是一种达到共同利益最大化的观念。

随着近年来中国参与的国际活动日渐增多,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愈发增强,世界越来越希望读懂中国。对于出版企业而言,文化“走出去”不仅意味着向海外介绍中国社会发展,还要主动关注海外读者想要了解的内容。对此,安乐哲认为,中国出版企业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不必焦虑”。“中国作为世界政治和经济参与者的地位愈发重要,海外读者了解中国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当今全球的主要问题在于,西方世界长期受到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它们对于中国的崛起和发展速度感到震惊。因此,让西方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核是很重要的。”

《中庸》强调:“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合”理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富有极其深刻的哲学思辨与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与民族性格,是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基础与价值支撑。安乐哲表示,“协作”是未来世界的主题,在弥合不同世界之间的差距方面非常有效。对于出版企业而言,加强在主题策划、翻译、编辑等方面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也将使双方受益。

多年来,安乐哲已翻译过众多中国文化经典著作,并在海外市场销售,如与企鹅兰登旗下贝兰亭图书公司(Ballantine Books)共同出版《论语》《道德经》《孙膑兵法》《孙子兵法》《淮南子》(英文版),这些译作已销售数十万册,其中《孙子兵法》已销售15万册。安乐哲还与商务印书馆共同出版《先秦儒家哲学文献译解》和《经典儒学核心概念》(英文版),这两部作品也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SUNY Press)出版发行。

对于未来与中国出版机构的翻译出版合作,安乐哲有很多期待。“我想继续把翻译作为促进世界对中国文化更好理解的方式,为全球提供具有中国内涵的治理方案。未来,我也希望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合作,将我的更多资料整理成书,并翻译成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等语言,方便全球学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

皮埃尔·皮卡尔:越来越多法国人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皮埃尔的著作探讨中国当代社会现状,并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进程的思考与讨论提供了西方视角,突出中国政府对广大人民的关切。其第一部书《中华帝国》(The Chinese Empire)被翻译成波兰语,并在波兰出版发行。另一部展望未来、具有前瞻性的《20年后的中国和世界》(China in 20 Years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被翻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出版发行。

“我很荣幸参与到增进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进程中,这些年我参与的交流与合作项目延伸到增强中法两国相互理解的各种活动中,包括在中国和法国举行的体育、文化、艺术、经济、金融和外交活动。”自2000年起,皮埃尔已经往返中国50余次,“每次都有中国伙伴和朋友热情招待。”

皮埃尔第一次到中国时,就下定决心要把工作和研究重心放在中国,并通过发表文章、出版图书等方式,把中国的发展情况介绍给西方读者。中国历史和哲学的深度和丰富性,中国不断演变的社会进程和国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等因素,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兴趣,但是他也关注到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识仍然不足。自此他开始写作关于中国的文章,分享他观察到的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回忆写书的难忘时刻,皮埃尔说,无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与政府人员每次的会面和交谈,还是与包括农民在内的中国百姓的接触,这些经历都丰富了他的写作。皮埃尔认为,发展中法两国间出版机构和翻译人员之间的定期交流将是有益的,通过开设工作坊和会议论坛等方面,邀请有关出版行业从业人员分享实践经验、翻译标准,在深化沟通和理解中密切合作,争取促成更多成功的国际合作项目。

谈到中国出版机构如果想打开法国图书市场,可以选择哪些合适的图书类型和主题?皮埃尔提出,关键是要关注爱情、家庭和社会挑战等普遍话题,同时锚定独特的中国社会和文化背景。此外,中国历史书和当代人物传记能为法国读者了解中国提供引人入胜的视角;与法国作家合著图书,或共同撰写序言也可以提高作品在法国读者视角下的兴趣和可信度。

“越来越多法国人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尤其是艺术、美食和文学,然而为了减少误解和偏见,有必要促进更加直接的文化交流,比如传播呈现中国细致入微和真实形象的作品。”皮埃尔认为,教育在促进双向理解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将中国文化和历史模块融入西方学校课程,能够提高年轻一代的全球意识。

至于未来规划,皮埃尔希望更多开发和探索中法当代社会生活的合作项目,比如社会生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共同面临的社会挑战。他还期待在中国和法国组织文学节和双语研讨会,鼓励作者、研究人员和读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加强中法文化联络,鼓励新形式的编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