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主”精品新作首发亮相2024上海书展,构筑精彩书香风景 沪版矩阵亮眼!上海出品彰显主流价值
2024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明天启幕。作为书展东道主,沪上出版界高度聚焦内容价值,盘活优质作者资源,精准策划捕捉热点,以沪版矩阵构筑出精彩纷呈的书香风景。 右图:上海书展正在进行最后布展。 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摄
这个盛夏,爱书人牵挂的书香聚会来了!2024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明天启幕。作为书展东道主,沪上出版界高度聚焦内容价值,盘活优质作者资源,精准策划捕捉热点,以沪版矩阵构筑出精彩纷呈的书香风景。
上海是中国近代出版业发源地,全民阅读氛围浓厚。书展如同巨大能量场,是培根铸魂的阅读文化建设者、服务者和引领者。经过20年精心打造和探索发展,上海书展融入城市的集体记忆,成为我国年度重要图书新品首发地、面向读者的阅读风向标,也是中国出版业最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大众书展之一。
其中,既有世纪出版集团旗下多家出版机构和公司,也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高校出版矩阵,还有上海社科院出版社、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文汇出版社等社科文出版联合体。世纪出版将在书展现场分主题展示区、世纪品牌馆、数字出版馆、世纪直播间等,以及“淘书乐”古旧图书展销专区。“打造传世精品 攀登出版高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新时代精品主题展”将集中展示优秀成果。
在党的诞生地,为主题出版力作投聚光灯
围绕重大出版工程、重要出版项目、重点出版领域,上海出版界深耕细作,推出一批列入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和年度选题的图书。不少新书还带着刚从印厂出炉的温热,从中可一窥上海出版人一颗颗赤诚的做书之心。
作为上海出版主力军的世纪出版集团,组织旗下出版社、实体书店、文创产品研发机构、线上传播平台等组成“世纪矩阵”集中亮相,参展图书万余种,其中以“世纪好书”品牌榜单为引领的新书2000多种,将举办各类活动300多场,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营造浓郁书香氛围,充分展示集团成立25周年的新成果、新气象。
策划推出回应时代热点、彰显主流价值的主题出版物,是时代之需,也是上海出版人的使命与追求。上海人民出版社“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中心一批著作将集中亮相书展。通俗理论读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式现代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聚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与“不变”,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非凡十年的上海答卷》全面展示并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城市治理以及全面从严治党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林尚立教授《天下国家道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系统阐释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从边缘到中心、从成功到伟大的深层原因,既有理论总结上的高屋建瓴,又有纵论古今的历史厚重。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红色基因流淌于城市血脉,构筑起城市精神的鲜明底色。红色资源富矿,为创作研究提供了丰沛养料。赓续红色血脉,为这座光荣之城著书立传,“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成果正持续“上新”。以“守正”为立足点,推出了“红色起点”“红色足迹”系列等有口碑的红色文化精品读物,孵化了一批有特色的优质IP。“要让红色故事可敬可信、红色文化可亲可感,应使红色主题出版物成为讲好红色故事的重要载体。”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温泽远说。
今年书展现场,党史专家罗平汉《江山大势——1949年国共和平谈判》生动记述1949年国共和谈历史始末,深入解读国民党是如何失去民心,共产党是如何赢得民心并逐渐走向胜利。党史军史专家刘统教授遗作《转折:1947年中共中央在陕北》,运用大量一手文献,还原毛泽东和党中央在战略转折关头,如何“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红色纪实文学力作《人间清白——首届中央监察委“龙华四烈士”》书写在风雨如晦的岁月,纪检监察先驱用忠诚与信仰树起监督执纪里程碑。“龙华英烈画传系列丛书”(第二辑)以图文并茂方式叙写龙华英烈为中国革命披肝沥胆,彰显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救国救民初心。
海派是上海城市画盘中一抹浓郁的底色,亦是吸睛的亮色。随着沪语方言、建筑地标、城市历史的持续“出圈”,海派文化的包容与腔调也融入更多作品。由光启书局推出的《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2024年典藏版将在书展首发,以56处精选建筑为代表展现上海城市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简史》(三卷本)丛书涵盖上海从新石器时期到当代的整个历史时期,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历史视角打量城市。
海派连环画是海派文化璀璨瑰宝之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在书展首发由连环画家桑麟康、满振江、倪春培联袂绘制,改编自茅盾文学奖作品《千里江山图》的同名新创连环画,包含《风起云涌》《千里追踪》《决战浦江》三分册,融合单线白描传统连环画创作手法和创新元素。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黄宝妹等来自上海各行各业楷模为创作主体,由连环画名家、油画名家、作家合作讲述其励志故事的“新时代奋斗者”系列连环画第三辑。此外,《大城大师:68位社科大师的学术人生》《探路新质生产力》等一批学术著作,从不同角度诠释城市发展进程,描摹时代斑斓画卷。
深耕典籍文献,多角度传递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出土文献的出版是令“冷门”不“冷”、“绝学”不“绝”,传承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新见出土文献近年来由沪上多家出版机构持续推出。上海已然成为中国出土文献出版高地。今年上海书展,一批重磅国家级项目的整理出版引人注目。
其中,《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第一批70册的整理出版,采用高清全彩影印,高度还原文献面貌,文献题名由北京大学历史系荣新江编纂团队全新研究定名,是基于数十年敦煌文献整理、影印出版的又一集大成者,实现了珍贵海外文献的出版回归。《唐五代诗全编》共1225卷、50册,逾1500万字,收录诗人近4000名、诗55000余首,该书既是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尚君40余年唐诗研究的总结,也包括后世对唐诗文本的理解,为学术界及大众展现全景式“活化”的唐诗生态。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杜诗学通史》《汉籍合璧精华编》也为相关领域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在典籍整理方面,《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将中、日藏《史记》古抄本及各种有代表性刻本几乎囊括,并附研究长文,澄清其系统和源流;《东亚家礼文献汇编》通过对东亚各国学术界的国际性、跨文化研究合作,全面整理重要《家礼》文献,推动中华礼仪文明传播。
古诗词等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也吸引了海外目光。美国汉学家牟复礼成名作《高启:诗人的穷途》首次汉译引进,从明代第一诗人高启的诗歌入手,勾勒出高启行踪与交游,以微观史视角审视元末明初生态。在日本现代《庄子》研究著作中,既有学术专著,也有面向一般读者的通俗性著作,《庄子:迈向超俗之境》即是后者,正如作者蜂屋在前言中所说,他依照《庄子》文本对庄子生平和思想做了“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讨论”。
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亦精所著《古人的日常礼仪》,结合《朱子家礼》讨论以见面礼、成年礼、婚礼、丧葬、祭祀等为核心的古人日常礼仪。复旦大学邵毅平教授《中国诗歌:智慧的水珠》《中国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带读者走入古典文学曲径通幽处,体味传统文化智慧。“孙英刚精讲隋唐史系列三种”《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典藏版》《中国古代建筑纹样:〈营造法式〉彩画复原图典》《诗经译注(彩图玲珑本)》等普及读物也备受读者关注。
优秀传统文化整理传播,离不开数字化的技术加持。眼下,“尚古汇典·古籍数字服务平台”汇聚“典籍整理文献数据库”与“中国地方文献总库”近11亿字的权威古籍资源,结合高准确率的古籍OCR技术,实现古籍内容的智能化服务;“古谱今译”技术的突破,让减字谱与工尺谱得以数字化呈现;清华简数据库收录迄今整理出版的十三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有力推动古文字这一“冷门绝学”学科的发展与文化传承。
备受书迷关注的上海图书公司“淘书乐”专区,将展销“稀缺书、断版书、签名本”近3万本,精选“宝藏书”在玻璃柜集中展示,其中最珍贵的是价值3.5万元的清代“四销夏”中成书最早者——《庚子销夏记》八卷,还有1931年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的《忠心的爱人》中英文双语初版、《论幽默》上海时代书局重排初版、《寒云日记》民国影印版等稀缺古旧书籍。同时,整理出数十位文化界名人,如周柏春、姚慕双、倪萍、陆毅、张译等人签名本。上海外文书店、上海沪港三联书店也将强化自身优势,承办好以外版图书、中国港台地区图书为特色定位的阅读文化项目。
AI技术赋能专业出版,陪伴读者把厚书读“薄”
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出版产品和编辑出版流程,一批成果亮相上海书展。工具书出版数字化方面,“聚典数据开放平台”2.0版本功能日益强大,已成为600万余名月活跃用户信赖的跨系统、跨平台知识检索权威工具;新近研发的“聚典写作助手”以兼容Word、WPS的插件形式,为用户提供释义搜索、诗文检索、语义检索等功能,让学术写作、文案写作等更加高效。写作助手的检索结果均出自《辞海》《大辞海》《汉语大词典》等权威工具书,有效避免了大模型的“幻觉”问题。辞海网络版3.0在内容、技术上全面升级,引入“智能搜索”和“千人千面”智能推荐,实现用户界面个性化。
教育出版的数字化同样在升级服务读者。比如,沪学习App新推出AI口语对话功能,显著提升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的自主学习效率;“十万个为什么”品牌持续打造与百度联合开展的“2024语言与智能技术竞赛(LIC)”中的获奖项目“鲁宝早教探究”“十万个所以”等AI原生应用,“十万个为什么·波波熊AI学伴”等产品,应用多模态和RAG(检索增强)等技术手段,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开放式问题,将答案编写为图文并茂的故事乃至“微型出版物”。
上海也是学术专业出版的重镇,亮相上海书展的一批科技类读物可视作上海学术出版厚积薄发的积极注脚。既有在工程技术、医学科技领域居全国领先的重量级原创学术产品,如及时总结中低速磁浮交通研制经验和技术成果的“中国磁浮交通基础理论与先进技术丛书”;体现工程技术方面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大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丛书”;也有凝聚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多年来创新性研究实践成果,汇集当前数字外科、人工智能最新技术的《脑胶质瘤手术技巧与图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