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博艺术有多火,在书展有了鲜活回应
来源:文汇报 | 范昕  2024年08月17日11:45

上海书展“国际艺术图书专题展示区”现场。 (主办方供图)

在英国就读艺术类专业的小王趁着暑假回国,特来上海书展淘起艺术书籍。他发现相关图书无论国际化还是丰富性都超出预期,甚至欣喜地发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海外的高质量梳理、研究又反向输入到国内,这指的是英国老牌艺术图书出版社Thames& Hudson带来的《Chinese Dress in Detail》,收录了伦敦V&A博物馆馆藏的近百件中国服装。

今年上海书展的艺术“浓度”前所未有之高。上海展览中心主展馆的很多展区中,几乎都能找到蔚为壮观的艺术方阵。与主展馆一路之隔的上海商城一楼广场,上海自贸区带来的“国际艺术图书专题展示区”则预计在七天展期内接力上新总计1060种与“美”有关的书籍,近半数为进口图书。艺术评论家、资深出版人徐明松观察到,艺术渐从图书出版中的小众门类步入大众视野,艺术图书的品类越来越多,销量越来越好,尤其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频繁地走进博物馆、美术馆,也反向助推了市场对于艺术图书的需求。

图像的引力

读图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记者在上海书展现场留意到,主打精美图像的大部头图录与画册成为艺术图书中最为吸睛的品类。

以慈眼视众生的辽代木雕彩绘水月观音作为封面的《海外国宝全书》,以美轮美奂的明代孝端皇后凤冠作为封面的《中国国宝全书》,以仇英版《清明上河图》中仙山楼阁作为封面的《中国绘画全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展区,其旗下艺术品牌“有书至美”出版的一系列精装典藏版艺术图书,黏住了很多读者的视线。巨幕开本,超清画帧,以全彩插图收录文物艺术品数百上千件,内页采用特种艺术纸,每一本都足有十多斤重,价格自然不菲,而书展开幕的前两个小时内,这一系列图书竟然已售出十多本。比较再三,一位头发花白的爷叔挑中了《中国博物馆全书》,坦言想买给读小学的孙子翻翻。出版方向记者透露,此前这一系列图书的受欢迎程度就大大超出预期。其中最早出版的《中国绘画全书》,去年年底推出至今已售出约8万册,问世20多天的《海外国宝全书》,销量则超过1.5万册。

亮相上海书展的众多艺术图书中,不少就是近来热门文博艺术展览的配套图录。上海书画出版社展区,火爆登陆上海博物馆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同名图录以上百本叠成金字塔般的造型,成为“门面担当”。艺术爱好者卓小姐毫不犹豫买下了一本。她告诉记者:“展览至今还没预约上,打算先翻翻图录,就当预习了。”对于喜欢的展览,尤其是展品赏心悦目的展览,卓小姐有购买图录的习惯,她买的上一本图录是上海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集: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古埃及展领衔的图录方阵中,还包括浦东美术馆“光辉时代: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宝龙美术馆“西方人物绘画4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藏精品展”等热门大展配套图录。在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剑看来,展览图录近来的热闹,一方面呼应着席卷大众的文博艺术热,另一方面也与不少图录在展品展示之外所做的加法有关,以对于文物艺术品方方面面的价值再挖掘,拓展了人们的观展体验。

美育的拓展

再看艺术图书的另一大品类——大众美育类,记者也从本届上海书展中窥见些许变化。最显著的便是,这类图书不再就作品谈作品,而是跳出艺术本身,从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美学等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文物艺术品。

48件作品,从6000年前的彩陶缸到20世纪的绘画,不仅仅讲述审美,而是借一件件经典的作品讨论古代人的宇宙观、古代人的审美标准、古代人如何宣泄内心感受等等。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带到上海书展首发的艺术史学者曹星原新著《美绘之术六千年》,打开了立体观看中国美术史的新视角。书中随处可见中西方平行比较,帮助读者在全球视野中理解中国艺术作品的特性与地位。例如,说到北宋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采用的平行透视法时,指出日本《源氏物语》中的插图及中东或印度的细密画都采用过类似方式,并且可能正是受到中国画平行透视的影响;说到绘画史上米家父子以“云烟变灭”的风格奠定了一种追求平淡自然的审美倾向时,则提及这其实与20世纪下半叶西方的艺术追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火爆,让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霍宏伟的新作《望长安:海外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故事》人气颇高。“国外那么多中国文物,没法把它们带回来。我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笔对这些文物进行记录研究,写成书,告诉国人。我想,终有一天,这些国宝会重新回到中国。”霍宏伟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这本新书中,为大众解析的不止于流失文物历史、艺术等价值本身,还提供了对其丢失经过的追溯、原始保存信息的复原、人物身份考证、古物用途还原、一个时代的风貌研究等多重视角。

从戏剧美学到电影美学,从中华美育到艺术美学,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顾春芳在人民文学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心游天地外:中国艺术的美学精神》一书中,深入浅出地带领普通读者领悟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读懂中国美学的内蕴与神采。例如,她认为《红楼梦》的生活美学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红楼梦》中出现的宴饮活动、物质生活都和吟诗作画、酒令歌舞、演剧等文化和精神活动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