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亦的头像

马亦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5/16
分享
《往事若痕》 连载

第十章

老师高兴地手舞足蹈了,像个大孩子。紫菊看着老师都胜过自己高兴,感觉她又可爱又美丽。她那两只小眼睛瞪的圆圆的,简直就是两颗圆溜溜的黑豆。老师的眼睛长的小,单眼皮,脸盘很大,像盘子,而且,脸上稀稀拉拉点缀黑色雀斑,但是她拥有着极好的身材,宽宽的肩膀,长长的腿,很有大男人的风范。老师虽然没有秀气漂亮的外貌,但是端庄大方。她的衣装总是那么朴素而又整洁,是天生的干净利索。老师她的容貌看起来不秀丽,但是她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之所以,紫菊看她的时候,感觉,愈看愈好看。紫菊突然间就明白了一个真谛:真正的好看的女人,不是外表,而是她有一颗纯真而又善良的心灵。

紫菊终于把这道三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做好了,然后交给了老师看。老师一看,高兴的拍着手说道:“做对了!”然后,她沙沙沙,出了三道四位数减四位数的减法,放到紫菊的面前。

紫菊开始厌烦老师了,她望向窗外,可她什么也没有看到,因为窗户上糊的全是麻纸,她失望的把目光收回,望向老师的脸上,老师的脸庞上写满了焦急,那是恨铁不成器的表情和心情。忽然,她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那是来自老师的肚子,紫菊,忽然间明白了什么,赶快低下头算起了老师给她出的三道题,铅笔沙沙沙响起,格外的清晰。似乎用了片刻的辰光,就完成了,然后交给了老师。老师看完之后,惊讶地凝视着眼前的紫菊,仿佛不认识她似的,忽然,一把把紫菊搂在怀里,紧紧地抱住,喃喃地说道:“你终于开窍了,简直就是顽石点头呀!”

老师锁了教室的门,然后弯腰搂着棉衣单薄的紫菊,顶着呼啸凛冽的北风,走进黑魆魆的天地间。呼啸的朔风疯狂地吹着撵着干枯了的落叶,发出瘆人的“哗哗啦啦”的声音,给人一种深深的恐惧和寒冷。紫菊感觉有鬼紧紧地跟在身后,她吓的不由自主地紧紧靠着老师的身体,瞬间就不感到寒冷和恐惧了。老师把她送回了家,但是,父亲和大富哥两个人把老师送回了家,父亲这才放心。

紫菊终于理解了数学减法的原理,减法不再令她讨厌,不再令她烦恼,从此,她从心底里快乐了起来。回忆着人生给她留下的美好记忆,心里充盈了爱,脸蛋上溢满了淑静。

寒冷的冬天告别,新的一年来到。人们满心盼望的春天三月终于来了,与南方相比较,她总是姗姗来迟 。今天是礼拜天,清晨,小鸟叽叽喳喳飞来飞去嬉闹着,紫菊她一个人走在村庄静谧的美丽的小街上。不上学的孩子们有的睡懒觉,有的写作业,有的玩耍,有的跟着爹娘去田地里干活。所以,春忙的周末街道上,总是静悄悄冷冷清清。紫菊好奇的喜悦地仰视广袤的天空,碧空如洗了般,湛蓝湛蓝的,远处有几缕白云,悠然地飘飞而来。她深深地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空气里夹有泥土的芬芳,有绿色植物的芬芳,还有那凋谢了杏花的余香。她感觉大自然太美好,太神奇了。紫菊走在田地里迤逦的小径,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望着田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她终于走到了他们家的田地。看到父亲和姐姐哥哥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在田那头种玉米,她顺着田埂来到他们身旁。她看到姐姐们点玉米籽都供不上父亲和哥哥剜的窝,她就跑上前帮忙,结果,她的劳动得到了家人很好的赞扬:嚄!没想到从来没下过地干活的紫菊,原来干活干的又快又好!紫菊被夸赞的沾沾自喜,干活干的更加带劲了。其实,种庄稼并非就是你仅看到的把种子扔进窝里,就这么的简单。一开春,地不再冰冻,大地几乎快要苏醒了,只要铁锹能剜到底,就证明春天真正的来了,于是,寒冷漫长的冬天离开了,大地不再寂寞了,赶牛车或是马车,赶骡车或是驴车的,送粪犁地,播种,繁忙起来。紫菊家没有养活牲口,家里经济拮据,往田地里送粪土的时候,父亲没办法推着独轮车送。因为,这里地形并非一马平川,而是特殊的是亦高亦低,那么只有雇用有牲口的人家送粪土。剩下所有农活,就是依靠父亲一个人来干的。开始翻地。翻地,就是用铁锹深深地剜下去,然后端起土扣过来,再拍粉碎了,这样的作用,一是松了土,而是把落在土层表面上草籽深深地埋葬在土下,这样就不会危害庄稼了。父亲一铁锹一铁锹地使劲地剜,翻,拍,这几个动作周而复始,他是不厌其烦地干着,汗流浃背。穿在他里边的白洋布的汗衫,早就浸透了。干了之后的汗衫上,印满了大圈小圈汗碱白色的痕迹。父亲只有这一件汗衫,一年四季都穿在身上。汗衫没穿几年,就坏了,坏了之后的白洋布汗衫,宛若掉渣的小麦烧饼,一块一块自我脱落。这并不是父亲不“俭在”挂扯的,而是汗水腐蚀坏了的。“俭在”,是这里的方言,意思就是节省在乎。家里有六块地,分布在村庄东南西北处,拢共有十五亩,都是依靠父亲一个人用铁锹松土的。他手心的凸起高高的老茧,又黄又硬,手指的关节又粗又大,手指弯曲,难以伸展。孩子们在礼拜天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帮父亲干点活,但是,他们毕竟还小,膂力薄弱,亦没有多大的耐心,干一会儿活儿就烦躁不安了。所有的田地松了土,然后就种植了。种植这个活儿与翻地相比,要麻烦要细心。这里种植的五谷杂粮颇是的多,但是种法和讲究是各不相同。高粱和黍子的种法是相同的,就是用带有长长把柄“薅锄”拉一条不深亦不浅恰恰好的沟壕,然后把粪土撒在壕沟里,再然后,均匀的撒上种子,最后,用铁锹铲了稀碎土掩埋了。“薅锄”,就是薅草的铁锄。但是,掩埋种子是顶关键的最后一步,不能深了亦不能浅了,必须要刚刚好,深了,发了芽的庄稼苗就会活活地被捂死在土壤里;浅了,还没等庄稼发了芽扎了根,就被风给吹死了。因为,这里的地理气候,属于少雨干旱的黄土高原。其它五谷豆类,山药,皆是剜窝,撒粪,扬种子,掩埋。父亲为了把种子及时的种到田地里去,是每日天蒙蒙亮时候,就起来下地了,肚子饿的咕咕叫才回家吃饭。下午一直忙到天黑的看不见干活的时候,才往家里走。十五亩的田地终于种完了,父亲累的直不起腰了。紫菊在日记里写到:自从阳春三月迈着轻盈的步伐,静悄悄来到我们的身旁,父亲就开始忙碌了起来,每天是天不亮就扛着铁锹到田地里干活,为了不耽误播种子的最佳时期,他常常顾不上吃饭。每天天黑魆魆才回到家里。我看到父亲满身的灰尘,为父亲用鸡毛掸掸去灰尘,大萍姐和二萍姐把做好的饭菜端到土炕上的饭桌,催促父亲赶快上炕吃饭。疲惫不堪的父亲吃了饭,一躺下,瞬间就呼呼入睡了。父亲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把田地播种完毕了。我突然发现,本来就消瘦的父亲,变得更加的消瘦了,我心里很难受,就常常地想:我再长大了些,不上学了,就可以替父亲干活了。真希望我,就在一夜之间长大!

“春雨贵如油呀!”父亲背着手,挺着累弯了的腰,伫立在田边,感叹地说道。父亲怎能不感叹呢,十五亩地,他一个人用了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播种完,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在前一个月里,老天爷给下了一场小雨,所有种地的农民,是欣喜万分,结果,小雨只是把干旱的田地滋润了个表面。后来,老天爷吝啬的一滴眼泪都不挤了。靠天吃饭的农民,一边万分的焦急,一边心里默默地祈祷,一边疲惫不堪地播种。苍天不负有心人,当勤劳的农民抢种完,过了一个礼拜之后,夜半静悄悄下起了雨,而且,雨愈下愈大,一直下到天蒙蒙亮。父亲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地走进田地,蹲了下来,极其小心地用手扒拉着一个埋山药种子的窝,他惊喜地看到一个胖嘟嘟鸭嘴黄般的尖尖脑袋,父亲赶紧给它盖了土被子,心里想:千万别受了风寒。父亲站了起来捶着腰身,欣喜充满了希望的望着田地。他接着连续看了那几块田地,高粱玉米黍子豆类的种子都顶破了土,露出尖尖的脑袋来。他日日夜夜担忧种子不发芽的心事,终于被一场春雨贵如油的及时雨给解决了。然而,父亲心中升起来的欣喜,忽然间被新的忧愁给打倒了,那就是苗苗在生长的过程之中,是否能顺顺利利地成长。

父亲时时日日担忧的事情,终于摆在了面前。田地里的庄稼苗生长到一尺多高的时候,开始蔫头耷脑,不再生长了,农民们看着看着,就想哭。自从下了那场春雨贵如油的及时雨之后,一个月过去了,老百姓天天盼望的及时雨连个影子都没有。如若再不下一场及时雨,一场下透土壤的雨,再过个三五天,庄稼苗苗就死定了,无法挽救了。父亲满面愁容走在回家的路上,他苦思冥想着办法,怎么能挽救快要渴死的庄稼苗苗。途中遇到村里的老王和老周,他们也是愁眉苦脸。老王唉声叹气地说:“嗐,这老天爷,不知道人间什么人惹得他老人家发怒了,在关键眼儿上,也不给下场救命雨!”

父亲突然“唉!”了一声说道:“有了,周大哥,我们到山上的寺庙祈雨呀!”

老王眉开眼笑地说:“就是啊,听说,山上寺庙神仙很灵!”

周大哥点点头。周大哥年近古稀,他比父亲大了十岁,进过私塾,而且,酷爱读书,他家中珍藏了几本厚厚的古代繁字体书籍。有古代中医偏方看病的医书,有测字算命的书籍,有周易八卦书籍。他尤其喜好读周易八卦的书籍,不仅仅是读读而已,而是专研周易八卦,所以,他拜了一位周易八卦大师。他家里有罗盘,指南针。周大哥他是村里众所周知不同凡响的人物,他会用土方给村里的人们医病;会看风水宝地,扎坟选葬日;择订婚娶亲的良辰吉日,总之,是个能人。那时候,村里的人,没有什么文化,又贫穷落后,老一辈人流传下来迷信和封建,依旧流传着。

于是,三个人一合计,分头动员村里的人们去北山的那个寺庙祈雨。村里的人们只要是能跑能动的,皆满口答应上寺庙祈雨。第二天天不亮,大家就在村口集合。村里,简直就成了空村了。父亲和周大哥还有老王带领着村里的人们,浩浩荡荡北上寺庙。这个寺庙位于村西北十五公里,它建在高高的山顶之巅。村里的人们,若是向北遥望,就能看到它模糊的身影;若是一场大雨过后,被洗涤了的连绵山峰,绿格盈盈,仿若铺着绿色的地毯,简直就是童话的世界。

人们走啊走,终于到了寺庙山麓之下,人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高高地举头仰望着山峰之巅的寺庙,他们的眼睛里溢满了敬仰。被扔在身后的周大哥撵了上来,气喘吁吁地站在大家面前大声说道:“兄弟们,上山!”他向大家挥了挥手,转身带头攀爬山峰,大家为了能祈到雨,是精神振作,不怕苦,不惧危险,积极攀登向陡峭的山峰。他们顺利地爬上了山巅,寺庙就呈现在他们的眼前。眼前寺庙的相貌,充满了荒凉。所谓的寺庙,就是人们居住的三间房屋之大,没有庭院,庙前是块并不宽敞的场地,枯草丛生,苍白的寺庙是残垣断壁,一副破败不堪的景象,很难想象远古时期烧香拜佛繁荣的景象。周大哥提醒大家要格外的小心,让大家排好队,于是,大家小心翼翼走进寺庙。 寺庙里陈列的各大神像被毁坏的惨不忍睹,掉胳膊掉腿的,歪来倒去的,被厚厚灰尘掩盖,被蜘蛛网紧紧缠绕着。周大哥开口说话了:“这里供奉的是道教的三清四卸,他们是教化世人的,三清为首的大弟子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连如来畏他三分。四清为首,玉皇大帝,后来者,也就是传道教的便是五老六司,七元等等。”他说到这里,深深地叹了口气又道:“我们大家把给各位神仙的身体上的灰土掸了去,胳膊腿儿都对上号了,不能站立的,就让他躺着。大家听了,三下五除二就弄好了。然后开始行动烧香拜佛,祈雨。 周大哥懂得如何拜神仙,他跪在最前面,道:“请各位神仙们,为困苦的老百姓,为天下的生灵,下一场及时的雨吧!”身后的人学着他三叩九拜,拜完后,大家要下山了。

下山的途中,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突然说道:“不就是用泥土捏的假人吗,拿来充作神仙,简直就是糊弄老百姓吗,拜无心无肺的泥人能求下雨吗?所以,我没有下跪,还踢了泥做的神像几脚了,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你个愣球,竟敢踹神像,简直是胆大包天!” 一个上岁数的女人骂他。 大家都不说话,默默地向山下走去。猝然,有人“哎哟”尖叫了一声,然后,大家就看一个人滚下山坡。大家吓出一身冷汗,赶快下山,向那个人跑去。滚下山坡的这个人,正是踢神像的小伙子,他的腿摔坏了。大家都再埋怨他:看你对神仙不尊敬吗,活该。寺庙的山麓下居住了六七家人家,大家就把受伤的小伙子抬到一家人家里,止了血,包扎了伤口,可他走不了路,幸亏这家人家养了头毛驴。心眼善良的大叔就赶着毛驴送小伙子回家。一路上,大叔给大家讲了个发生在这座大山的神话故事。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