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亦的头像

马亦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10/06
分享
《往事若痕》 连载

第四十六章

紫菊自从失去了给了她母爱般的大萍姐,她便深深的沦陷在缅怀不舍的悲痛之中,不克自拔,足足用了六年的时间,方才慢慢走出悲痛。给了她生命的父亲,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父亲独身一人,把他们兄弟姐妹六个抚养成人,可想而知,父亲罹遭了多少数不清的苦与难。如今,父亲亦与紫菊生死诀别,冥阳两隔,从此便是逾越千山万水,亦不能再相见。紫菊便又一次沦陷于失去了她至亲父亲的悲怆缅念之中。

紫菊零丁一人依然居住在静修路的阁楼内,但是,她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孤独寂寞,因为,她有牵挂,牵挂着两个儿子;因为她要活着,好好的活着,不能愧对父亲把她含辛茹苦养大,父亲并无他愿望,无非就是,只愿她健康快乐的活着;因为,她有精神的寄托,便是她小时候就拥有的理想,当个文学家。她来上海两年之后,终于安顿了自己的身心,便开始创造一部长篇小说《小草》。虽然,她的两个儿子都在上海,但是上海之大,又居住的皆是相隔二十公路之距离,再说,他们有他们的工作,有他们的生活,一年之中相见,亦是屈指可数。有幸,有小汤这个姐妹。小汤这个朋友,真的是无意之中冥冥之中与紫菊的邂逅,竟然成了她余生数年的知己。在缅邈的异乡,能拥有一个知己,确凿难得。常言说:知己可遇不可求!之所以,紫菊弥足珍贵,小汤,同样是如此,之所以,姐妹俩是互敬互爱。紫菊秉性似乎有些怪异,便是有着宁缺毋滥的怪异。譬如,就拿朋友这件事来论说,紫菊在上海多年来,小汤是她惟一的朋友,唯一的知己,从未改变。小汤比紫菊大一岁,就像姐姐那般。她相貌平平,但是有一双耿耿如星星般明亮有神的眼睛。她虽然文化水平很低,低到仅有小学毕业,但是,她是个自力更生,不像其她女人找个姘头,来满足自己所有的贪婪欲望,譬如说,不出房租,所有的生活费依靠姘头来开支,还可以让姘头给她买衣服。她原来没有信仰,最近,她有了信仰,便是成了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总而言之,她有一颗不同流合污清高纯洁上善若水的心灵。紫菊便是这样的人,清高孤傲,曲高和寡。紫菊虽然没有高挑的身材,但是她亦不矮,一米六的个子,到了四十五六岁的年纪,依然保持着体态苗条。她一口樱桃,是皓齿唇红,有着特有的带着娃娃的鹅蛋脸庞,一双杏核般双眼皮的眼睛,但不是很大,不大亦不小,配上她娃娃般可爱的鹅蛋脸,是恰恰的好。她形单影只居住,难免有好色之徒骚扰她,紫菊一眼便识破。只要他未过分,依照紫菊秉性,不愿意轻易的去伤害一个人的自尊,便给他颜面,不动怒。倘若是过了分,紫菊便对他严词厉色并顺手拿起“武器”驱赶他赶快离开这里。好色之徒便惊吓胆寒灰溜溜的滚走了。上海,这个城市,是个先进文明法律严厉的城市,普遍的人,都是循规蹈矩的。倘若违法,立即报警,不过半时,警车便赶到。所以,紫菊丝毫不恐惧。

紫菊一个人生活,恬静而又美好,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时间,享受徜徉在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这便是写作了。她偶或,美好天真的想:我在美好的韶华,父亲听信了媒妁之言,自己为了了结父亲的心愿,便把自己稀里糊涂轻易的嫁给一个陌生的男人,结果,竟然嫁错了人,过着凄惨的生活,致使,现在的自己,孤苦无依,未免有些凄凉的感慨。倘若,有来生,生在如今的盛世,至到,我遇到值得我爱、相互真心真意爱我的人,是彼此崇拜欣赏对方。只可惜,如此美好的理想,它应该永远无法实现,因为,这个理想,太过于美好了。

偶尔的时候,紫菊颇是烦恼惆怅,周末的时候,紫菊便想起了小汤,给她打电话。小汤凡是无事休息在家,她必定要过来,总是要买些水果。紫菊总会给她做她吃不到的故乡面食,饺子,莜面等等。吃好了饭,姐妹俩便在露天的小阳台晒太阳。此时正值初夏,阳光不强烈。两个人一边吃着荔枝,一边攀谈。紫菊即将要打开了深匿,不对,是丢弃在心底的那个纠结。在几年前,紫菊曾经跟小汤有意无意的提起过,便是无常怎么那么喜欢和女人打交道的事情,小汤听了之后,笑笑,说道:你老公女人缘好哇!紫菊没有感觉出话里话外有调侃的味道。此刻她又对小汤重新提起。小汤仍然像几年前那样,微微一笑道:“你老公女人缘好呀,就像我的老公!”

紫菊呢,本来就对无常无丝毫的感情,付诸一笑。

紫菊幡然大悟到了什么,她吃惊的凝视着小汤。良久后,小汤轻描淡写地说道:“你在家的时候,你老公就那样了,如今,你们们不在一起有七八年了吧,这么多年了,你还有什么可以计较的?”

紫菊并没有伤心,而是猛然间想到了一个词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紫菊有个非常大的缺点,亦是她最大的愚蠢。便是,她认为的,总是很执着,即使,别人说了什么,她就像个聋子一样,置若罔闻。她一直认为无常如他所说:他和女人交往,是纯粹的友谊而已。紫菊把丢弃多年心里的那个结,解开了,然后,顺手“揪出”来,“焚烧”成烟灰,一阵夏风恰好吹过来,便把它们带入渺远的天际,让它们烟飞灰灭。紫菊自身的缺点和愚蠢,自此,开始发生了改变。

然后,紫菊和小汤姐妹俩去了城隍庙玩耍。城隍庙距离紫菊居住的静修路仅有一公里之远,沿着复兴中路向东到了河南路,然后顺着河南南路向北,一刻就到了城隍庙。城隍庙不逢周末,游客稀少,彰显的冷冷清清。一逢周末,便是骈肩累踵,热闹沸腾。城隍庙,是上海历史悠久而著名的道教正一道观,庙内供奉三位城隍,分别有霍光,秦伯裕,陈华成。他们是何许人也?原来,他们只是庶民百姓心目中的“保护神”,希望“保护神”,保护他们家园完整,国家领土完整,风调雨顺,无病无灾罢了。当然, 在伟大领袖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奠基者之前的封建历史年代里,皆是祈祷拜神,来庇佑平安的。可见,生长在封建时代的庶民,大多被熏陶的是多么的冥顽,多么的悲苦。他们经常被权势强压的,忘记了怎样才能让家园完整,国家领土完整,家兴国强!

不管怎说,保留下来的城隍庙,它经历了革命风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大自然的栉风淋雨,它留存至今,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令后人目睹,便会翻阅悠久尘封的历史。城隍庙周围,皆是商铺,房屋是后人建筑的,画栋雕梁,金碧辉煌。城隍庙内,有九曲桥,有亭台楼阁。紫菊和小汤游览完之后,便去了附近的外滩。

姐妹俩到了外滩,已是近夕暮。她们是特地这个时候来外滩的,因为,东方明珠的灯光秀,唯有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大概是在七八点之间,方才展示的。外滩亦是人潮汹涌,大多是来自外地的游客。东方明珠在她们的对岸。对岸那边属于浦东,浦东的对岸属于浦西。它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东方明珠高为四百六十八米。远处望去,最顶端,是又细又尖锐的像针锥一样的形状。后来了解到,它是电视塔。瞑色渐渐黑暗,黄浦江之上一艘膄轮渡穿梭在波光粼粼的黄浦江面上。一旦乾坤间黑暗下来,东方明珠,轮渡,黄浦江周遭的摩天大楼,整个上海,便成了五彩缤纷霓虹灯的世界,成了名不虚传的遐迩闻名的不夜城!轮渡,紫菊感受过,是大儿子带她游玩过。东方明珠,在去年的初夏,儿子琦路买了两张价格不菲的门票,母子俩玩的很开心,亦很疲惫。在玻璃栈道,儿子琦路给她拍了照片留了念。登高俯瞰上海滩夜景,真的是太美了,雄伟壮观,震撼人心。紫菊情不自禁的感慨道:中国的上海,了不起!这便是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中国的建设,中国的科学,在飞速的发展,呈现出天翻地覆巨大的变化。

突然,听到“哇,太美了!”紫菊和小汤顺着人们的视线,看到对岸耸立插入云霄的东方明珠的细腰,被丝丝缕缕洁白烟雾般的白云,温柔地挽着。灯光秀开始尽情表演了,令人惊诧的是灯光五彩斑斓便罢了,更加令人惊诧的是灯光的颜色魔幻无穷,更加更加令人诧异的是,灿烂无比的灯光宛若柱,射入遥远的天边。游客们激动不已,赶快摆弄好拍摄的姿态,留住这美好的瞬间。

一日,紫菊生病了,感冒发烧,拉肚子,她一个人躺在低矮的阁楼里,饿了没饭吃,亦没有力气做。一个礼拜后,整个人瘦下去五六斤。小汤给她打电话,才知道她生病了,秉知道紫菊没有药吃,硬抗着。小汤帮她买了药,买了水果来看望紫菊,并给她烧饭吃。

一天,正值周末,紫菊心情很糟糕,她跟小汤说了。然后小汤带她去了基督教堂,对她说:“让耶稣为你赶走烦恼!”。

黄浦区一所基督教堂位于复兴中路四百二十五号。外教堂外边,朴素典雅,教堂内,有着西方风格,颇宽敞。座无虚席,最后一排座位宽敞的空间,站立满了信徒。男女老少皆有。老年人偏多,年轻人少数。小汤每个周末,都要去教堂做礼拜,她对耶稣甚是虔诚。她在基督教里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譬如,紫菊生气骂人的时候,小汤便立即阻止她,并教育道:“他人,再不好,你也不要骂人,骂人,是对人的侮辱,这样,你便有了罪。”小汤停顿了片刻,又说道:“如果,是小事情,忍一忍,就过去了。如果,此人心地不善良,我们选择远离,或者是逃离。如果骂人,将会使你们之间的仇恨加深,于事有补吗?”

紫菊点头赞同。从此以后,无论自己多么的憎恨厌恶他人,她绝口不再骂人,就如小汤所说的:小事情,忍一忍,就过去了。她照做了,果然如此。倘若是依了自己率直的脾性,嘴巴里的气话加上叱骂,犹如烧红了铁锅里的蹦豆子,不顾一切噼里啪啦飞跑出来,定会把可恨的人,骂得个半死不活。紫菊就是这样的人,刀子嘴豆腐心。然而,骂出的话,它犹如泼出去的水,骂者无心,聊且发泄了心中地愤怒与不服。但是,被骂者,倘是斤斤计较,从此便记恨在心。不以骂人来泄心头之恨,结果,往往是风平浪静,事情还有可能转变为良好的契机。所以,紫菊颇是的希望自己,此后,遭遇凡事,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紫菊能遇到如此的莫逆之交,又是诤友,她非常幸运,不胜感激小汤。

岁月太匆匆,转瞬又近暮冬。公元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十六日,全国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爆发,首次发现于湖北武汉。上海是个大都市,人流来自全国各地,囊括整个世界。所以,疫情一爆发,上海就严加预防疫情的蔓延。出了家门,到公共场合,必须人人戴医用口罩。紧接着,便是浦东出现了一例新冠肺炎病毒者,携带者是来自武汉的。然后,凡是武汉人,抑或是从武汉那边到上海的,上海人皆像目睹到瘟神一般,紧紧地捂住口鼻,诚惶诚恐避逃。

紫菊生命的步伐,步入公元二零二零年的旅途之上。这年的国庆节与中秋节不期邂逅,是百年不遇,实是难得。之所以,国庆节假期便变得延续加长了。国庆节前夕,紫菊倏忽脑海里升腾出一个念头:何不趁此难得的长假,归故里省亲?!这个念头,是藏匿在紫菊心底已有多年,只怪,不是时间不充裕,要么就是种种条件不俞允,要么就是,深匿心底的心愿不够深沉,激发不起紫菊归故里的热忱。说实话,归故里省亲,是绝不可能实现的了。因为,曾经生活在故乡的大姑妈已然作古几近三秩了;大萍姐作古己过廿年了,父亲亦于今作古将近四年了。故里,紫菊再无牵挂的亲人,但是,紫菊还依然深深的眷恋着那片生她养她的故土,因为,那里有她至亲的亲人生活过的老屋,还屹立在那里;还有自己垂髫时和玩伴经常玩耍的果树林,还有那果树林旁边坚厚的黄土古城墙;还有她儿时最要好的玩伴二胖;要好的中学同学;相处的亲切些的一个家族们。于是,紫菊让今在长安发展的大儿子琦路,帮她在网上预约购买了飞往家乡晋汾吉祥航班的机票,是国庆节第二天早上的机票,在浦东机场T2登机,早晨八点一刻起飞。节日头天票价昂贵且不说,而是已售罄。所以购买了节后第二天机票,价格亦稍稍优惠了点。

国庆节假期的第二天凌晨五点,紫菊就被闹铃给叫醒了。紫菊草草吃点饭,洗漱好,便背上简单的行囊出发了。黄浦区距离浦东机场有四十二公里。紫菊在居住的中华路复兴中路,乘坐十号线地铁,中途还要转站,赶到浦东机场,需要一个半时辰,蛮远的。

紫菊和她背的行囊过了安检之后,没多久,就检票登机了。吉祥飞机开始滑行,不到半个时辰,开始起飞。飞机离地面愈来愈远,最后,冲破厚厚的云层,便看到蓝的耀眼的蓝天,感觉蓝天离飞机颇近颇近,一伸手,便能触摸到蓝天的身体。飞机开始平稳的飞翔在蓝天之下。两小时之后,飞机滑行降落平安着陆。女播音员甜甜地告知:“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我们已经安全到达目的地……”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