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楸夫的头像

王楸夫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小说
2022 11/11
分享
《六骏风烟》 连载

第七章

7

“白蹄乌”是他与西北的薛举、薛仁杲父子作战时骑过的一匹战马。

薛举、薛仁杲父子也是有着大想法大抱负的人,也是想做英雄豪杰、想当皇帝坐拥天下的人。他们盘踞在金城郡,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兰州。他们虽然身居一隅,当看到天下风云变幻的大势时,也于617年决然举旗反随,自称秦帝。不久就占据了陇山以西的广大地方,随后加紧屯粮练兵,准备麾军东进,夺取关中,志在长安。

此时,李家父子已经渡过黄河攻占了长安。薛举、薛仁杲父子经过深思熟虑,想趁李家父子还立足未稳的时候,扬鞭催马起兵东进。很快,他们就兵临关中西府。

面对大军压境、长安城危于累卵的局势,长安城里一片惊慌。二十一岁的李世民,头戴兜鍪,身披战甲,战前请缨。李渊设宴壮行,李世民喝过壮行酒,亲率“马佩黑色面帘、鸡颈、身披黑色铠甲。人戴黑色兜鍪、身披黑色铁甲”的“玄甲军”,顶风冒雪为开路先锋,在扶风一线和薛军展开激战,大败薛军,并一路追到陇山脚下。

到了第二年七月,薛家父子又重整旗鼓从关中西北突入,与李世民率领的唐军在高墌城(今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西北)再次激战。这一次,李世民患病在床,将士们未能很好地贯彻李世民“不要轻易出战,宜深沟高垒”的战术,结果唐军大败,京师骚动。可就在薛家父子准备乘胜进击长安时,薛举却在军中染病身亡。薛仁杲不得不率军后撤。

李渊、李世民父子抓住了这次战机。

李世民骑着毛色纯黑四蹄皆白的“白蹄乌”再次挂帅西征,在长武以北安营扎寨,坚守不出。上一次是唐军在城里,薛军在城外,这一次却是薛军在城里,唐军在城外。薛仁杲由于远离老巢,粮草补给困难急于求战,派十万精锐出城,来到唐军大营前挑战,李世民却按兵不动。

时值隆冬,朔风凛凛,天寒地冻,食宿困难。李世民继续命大军闭垒坚守,只派小股人马不断地出击滋扰,在高墌城外挖沟断路断水。一种恐慌不安的气氛迅速在薛营里漫延,高墌城内不断有将士或出城投唐,或逃之夭夭。

两个多月过去,薛军粮尽,军心动摇,薛仁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李世民见战机已到,便在深更半夜悄悄地调兵遣将。

他命令行军总管移军驻守在浅水原上(今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北),利用薛军求生决战的心里,几番诱敌出城,待敌出城后,却只是坚守。几天过去,薛军疲乏不堪,李世民又命另一位大将率军在浅水原南边与薛军展开激战,一时间,杀声震天,烟尘弥漫。就在两军交战正酣之时,李世民趁敌不备,骑着“白蹄乌”,率领“玄甲军”,从浅水原北面出其不意,像滚滚的黑云一样向薛军背后掩杀过去。眨眼间,战鼓擂动,人喊马嘶,“白蹄乌”在烟尘中四蹄腾空,鬃毛飞扬,声声嘶鸣,像流箭一样飞向敌阵。薛家军猝不及防,一下子被背后突如其来的滚滚铁流冲乱了阵脚,兵卒慌乱中四处奔命。“白蹄乌”长嘶短鸣,左冲右闪,犹如龙腾虎跃,犹入无人之地。李世民挥舞长枪,左右上下如龙蛇飞舞。军士们杀声震天,勇猛向前势不可挡。薛仁杲来不及整收兵卒,仓皇败北而去,向折墌城(今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东北)方向溃逃。

为了不给薛军集结喘息的机会,李世民紧急进行战前动员,要求人不解甲,马不卸鞍,喝饮泉水,饥食干粮,乘胜追击。“白蹄乌”仿佛领会了主人的意图,一声嘶鸣,腾空而起,像离弦之箭疾驰而去,带着几千骑“玄甲军”,衔尾猛追。

薛仁杲溃败之军急于奔命,一心想逃进折墌城重整旗鼓。眼看路程已过大半,折墌城已遥遥在望,却突遭天气变化,天空无端生起团团乌云,眨眼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黑云覆地。穷于奔命的薛军,瞬间变得纷纷籍籍纠缠打转。相反,“白蹄乌”却鬣鬃迎风,带领着“玄甲军”,迎着飞沙走石,像雨中的飞燕一般向前逐风奔驰,向慌乱逃命的薛军冲去。

经过日夜马不停蹄舍命驰奔,折墌城已近在眼前,薛仁杲已率少部人马逃进了折墌城。唐太宗当机立断,命将士回马挺枪,直直地挡住了薛军后续人马进城的路。此时,人困马乏的薛军将士,望着横在前头的黑衣黑马,已经是望而却步。有薛军将士欲杀出一条生路,挺枪向唐军冲来,“白蹄乌”昂首嘶鸣,像飞燕游龙一般迎上去。李世民瞅准时机,将薛将斩于马下。恰在此时,唐军后续大军赶到,从薛军背后掩杀过来。几乎同时,“白蹄乌”由于昼夜长途疾驰,又几番交战,仿佛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突然一声嘶鸣,仆然倒地。

薛仁杲站在城墙上,看着被围困得水泄不通的孤城,知道大势已去,打开城门向唐军投降……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