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楸夫的头像

王楸夫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小说
2022 11/20
分享
《六骏风烟》 连载

第一十二章

12

营建昭陵前前后后持续了十三年。

九嵕山的南面,建有朱雀门,门内依山建有献殿。这里是上陵朝拜、进行日常祭祀活动的地方。俗名又叫砖瓦岭。

九嵕山的西南建有下宫,俗称皇城。这里是供墓主人灵魂饮食起居,以及宫人、官员和守陵军队居住的地方。

九嵕山的北麓,建有玄武门和祭坛,昭陵六骏就矗立在祭坛上。这里是举行重大祭奠活动的地方。

九嵕山高高的主峰之内,建有元宫(墓室)。从墓道至墓室深七十五丈。因墓道口周围山势陡峭,凹凸不平,还缘山凿石架有栈道,栈道绕山腰四百多米,盘曲而上,直达元宫门。守陵的宫女就是沿着栈道进入元宫,像平常在皇宫里一样进行供养之仪。接近山顶的地方,又凿石扩地,修建有房舍、游殿,这是供墓主人灵魂游乐的地方。

九嵕山的四周有墙垣围绕,墙的四隅建有角楼,墙的正中各开有一门,也就是南边的“朱雀门”、北边的“玄武门”、东边的“青龙门”、西边的“白虎门”。

从山下到山上,苍松翠柏遮蔽天日,在绿树青山的掩映中,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殿堂楼阙鳞次栉比,再加上山间常年烟色氤氲,清泉淙淙,双鹰早晚在陵山上空翱翔。可以想象,福地盛景是何等的壮观呀!

649年,太宗皇帝走完了自己辉煌的一生,在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驾崩。八月的一天,在皇亲国戚文武要员和官兵的护送下,灵柩启程前往昭陵。

据传,当先皇的灵柩被恭送进高高的地宫,天空突然出现了神奇的一幕:周边的云雾向九嵕山上空聚拢,变幻成一道巨大的黑幕从天缓缓而降,把整个山陵包裹起来。皇亲国戚文武大员和守陵官兵以及四方的乡民见状,惊愕万状。就在众人面面相觑的时候,有人突然喊道:“先皇显灵了!先皇显灵了!”

百官与乡民听闻,立即匍匐在地,哭声震天!

紧跟着,九嵕山顶上,电闪雷鸣疾风暴雨,整个昭陵完全被隆隆的雷声和雨雾所笼罩!

而九嵕山之外,却是风静云散!

到夜色降临的时候,陵山上又是出奇的安静,只有淙淙的流水声在山林间回响。

依照当地民间的习俗,先祖新到地宫,还有些心神不安,更担心有妖魔鬼怪前去遭扰。于是,官府和当地的乡民,就依照当地习俗,一连三个晚上,在陵墓四周烧起烟火,也叫“打怕怕”。夜静以后,众人离去,只有陵前笼起的烟火,在沉沉的夜色中闪烁不定。突然,寂静的九嵕山上,却隐隐地传来骏马的嘶鸣,一时在九嵕山的东边,一时在九嵕山的西边,一时却在九嵕山的北边。

守陵的士卒不解其声,赶紧骑马前去查看,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

第二天第三天晚上,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同样的事又发生了。

陵令(守陵的五品官员)觉得事关重大,决定上报高宗皇上。不过,还未等他上报,一个惊人的消息已经像风一样传开了,说是祭坛上的石马因为见到主人“显灵”了!

闻听者,无不望着高高的九嵕山匍匐膜拜。

一时间,朝野上下,无不感慨万千。随后,朝廷众官及周边的乡民,在祭坛上又为先皇和神马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动。

祭祀结束以后,高宗皇上痛哭流涕,带着朝廷众官返回长安。

不久,为了防盗的考虑,更是为了确保元宫门的隐秘,设计昭陵的阎立德与一些大臣建议:“望除栈道,固同山岳。”高宗听后,呜咽啼哭。后经舅父长孙无忌的多次劝说,才算同意。

栈道被拆除以后,灵寝便高高悬空,邈不可攀,飘若烟云,始于俗尘的世界相隔绝……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