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楸夫的头像

王楸夫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小说
2023 09/30
分享
《六骏风烟》 连载

第五十九章

59

运粮的车队到达烟霞草堂的时候,太阳正在落山。

山口村的乡民又陆陆续续地来了。可能是因为吃野菜草根太饥饿,大家一闻见粮食的香味,情绪上就不是特别的反感。

山民对大家说明了情况。

但乡民没有把山民的话听进去。山口村的团头说:“你是咱九嵕山上坡里村的人,对神马比我们更有感情,它在我们这里放了一千多年,如果你把神马运到西安,就是违背了老祖宗的心愿。”

有人说:“神马的家就在祭坛上,哪里都不能去!”

山民和气地说:“张师长说了,把石马运到省城,是为了修复,修复好了还可以运回来。”

有人说:“袁世凯说的话都不算数,他张师长说的话我们能相信吗?”

山民见说话的时机还不成熟,就把话题一转说:“张师长知道咱们这里遭了灾荒,特意叫拉了三车粮食过来。”

一说到粮食,大家就没有话说了。

过了一会儿,有人说:“这神马不是谁一家的,要大家说了才能算数。”

有人接住说:“反正现在运不成。”

山民说:“天已经不早了,大家都回去睡觉,我明天就派人到九嵕山周围的村子,先商量把粮食分回去。”

有人说:“我们走了,你半夜把神马运走咋办?”

廷荚站出来说:“大家放心,就是真要运走,也要大家看着走。山民他们赶了一天路,都人马乏困,大家喝罢汤(晚饭)就回家休息。”

山花和杏花招呼着大家去喝汤。

夜色下,车夫已经在马车边支起马槽,准备喂马。

晚上,廷荚和山民还有杨拳师商量了半夜。他们知道这事是挡不住的,不论张师长心里咋样想,表面上说的话还是有道理。山民能做的,就是要找一个恰当的办法,让乡亲们心里上能迈过这个坎。

第二天,山民和杨拳师骑马上了九嵕山,到各村子里去说明情况。廷荚却去找李老伯,让李老伯在村里请几个帮手,来帮山花和杏花做饭,同时再借一些碗筷和两口大铁锅——村子里过红白喜事用的那种大铁锅,支在草堂的一角。他说,来的乡亲们肯定很多,他们要喝水要吃饭要分粮食,这样做,起码让大家心里感到温暖一些。

隔天大半早上,周围村里的乡民陆陆续续赶来了,包括山民的养父有亮和阳坡头学馆的郭老先生,以及西嘴坪村的团头张广社等。

大家穿的破破烂烂,圪蹴在从草堂院子蜿蜒流过的泉水边。廷荚叫山花、杏花和二娃端水给大家喝。

山民先向大家说明了情况。

山民的话刚说完,有人立即站起来说:“先不要说运神马的事,先说说是谁胆大包天把石马偷了。”

许多乡民齐声喊:“对,就是,先把偷石马的人弄清!”

杨拳师说:“那些推车的,都是和刘干在一起当土匪的,现在人都死了,暂时我们还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有人站起来挥着手说:“我就是想不通,神马在祭坛上放了一千多年都好好的,偏偏到咱手里出了问题!”

有人气愤地说:“是谁在背后指使那些土匪?他们要把神马往哪里送?这事一定要弄明白,弄不明白就不行!”

山民说:“这事我们肯定要往明白里弄。”

有人在墙角站起来大声说:“弄明白又能咋样,神马已经被打碎了,叫老祖宗咋说咱呢!”

有人激动地说:“当年,李世民为啥要把他埋在咱这里?埋在九嵕山上?还不是看上咱这里的风水好,前边有渭河,后边有泾河,有顶天寺,山脚下有泔河,山底下有海眼通往东海!”

有人抡着被饿细的胳膊喊:“这神马和九嵕山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不开的,它只有放在祭坛上才是神马,放到别的地方啥都不算!”

有人说:“要是把石马运走了,老祖宗拿尻子都笑话咱呢!”

“不能!不能运!”众人齐声呐喊。

山民的养父有亮和阳坡头学馆的郭老先生,还有西嘴坪村的张广社等几个人,一直坐在那里,碍于廷荚和山民的面情,不好再说啥话。

廷加一直坐在旁边听着。山民低着头不再说话。

自从春天以来,这些吃野菜树皮的人们,虽然面黄肌瘦,虽然饥肠辘辘,虽然疲乏不堪,但在这个问题上却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

廷荚终于说话了:“父老乡亲,时间大了,学堂里煮了一点饭,大家吃了以后再商量。”

此时,大家仿佛才闻到院落里飘散着浓浓的粮食的香味……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