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楸夫的头像

王楸夫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小说
2022 11/13
分享
《六骏风烟》 连载

第八章

8

“特勤骠”是李世民在山西与刘武周和宋金刚作战时骑过的一匹战马。

李渊、李世民父子在晋阳起兵时,不仅有薛举、薛仁杲父子起兵反随,还有盘踞在山西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的刘武周也起兵反随,并投靠突厥,自封皇帝,“南向以争天下”,率军沿汾水向南快速侵扰,很快拿下军事要地太原城,驻守太原的李元吉连夜逃回长安。高祖李渊派大将裴寂前去抵挡,结果唐军大败。刘武周的大将宋金刚趁势一直打到了降州(今山西省运城市新降县),关中震动。

李渊慌了手脚,打算放弃黄河以东,让驻守河东的军队放弃抵抗,赶快退缩,“谨守关西而已”。

在这险恶的关头,李世民急红了眼,顶盔掼甲前来向父皇请缨。他说:“太原乃王业的发祥地,如果放弃,实为痛心。再说,河东大地殷实富饶,为京邑物资的重要供给地,请父皇给我三万人马,我一定夺回河东失地!”

李渊考虑再三,最终同意了李世民的请缨,并在长春宫为其送行。

此时是619年的冬天,寒风凛冽,二十三岁的李世民大碗喝过壮行酒,即刻跨上毛色黄里泛有白斑的“特勤骠”,以“玄甲军”为先锋,带着大军趋龙门,过黄河,在柏壁(今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西南)地域安营扎寨,与宋金刚形成对垒之势。

大战在即,诸将群情激昂前来请战,李世民却不慌不忙说:“宋金刚悬军千里,深入腹地,精兵骁将都在此地,意在速战。我们要坚守蓄锐,以挫其锋,待其粮尽计穷。”

转眼就到了次年二月,两军相持近四个月,宋金刚毫无办法。在这期间,李世民一边派小股人马,不断出关骚扰。一边又分兵策应坚守在浩州(今山西省汾阳市)的唐军,命其掠扰宋金刚的大营,切断其粮道。这个策略果然取得了效果,宋金刚终因军粮困缺,军心动摇,被迫向后撤退。

李世民看见机会来了,立刻披坚执锐,跨上“特勤骠”,发出了进军的号令。“特勤骠”虽然其貌不扬,却傲骨嶙峋,志向云天。它啸傲奋蹄,率领着“皂衣玄甲军”像滚滚铁流一样一路猛追,追到吕州(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地界,却不见宋金刚主力的影子,只追上了一支残部,一触即溃。

李世民不敢停歇,命令将士们继续追击,一昼夜马不停蹄,长驱二百余里,中间追上了宋金刚的几股后尾部队,硬打猛冲,一直追到了高壁岭,还是不见宋金刚的主力。此时唐军将士个个犹如土人,难以辨认。“特勤骠”更是汗流浃踵,全身积满了厚厚的尘土。

由于推进速度太快,辎重粮草被远远甩在了后边,偏偏天又降起大雪,风雪交加,士卒马匹饥饿疲劳至极。行军总管拦在“特勤骠”前边,苦苦向马上的太宗劝谏哀求,说:“大王破贼逐北到此,人不解甲,马不卸鞍,不吃不喝。你不爱惜自己身体,可士卒马匹疲乏饥疲至极呀,我们在此稍作休息,喘一口气,等辎重粮草赶上来,然后再追击也不迟呀。”

由于头戴兜鍪,尘土满面,已经看不清李世民表情,只听他坚定地说:“宋金刚计穷而退,军心松散,我们不能停歇半步,必须乘势追击,不然战机转瞬即逝。”说完,他一边派人催赶粮草,一边喝声策马。“特勤骠”腾空而起,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继续率领“皂衣玄甲军”一路猛追。

又经过一番不舍昼夜的穷追猛打,终于在鼠雀谷(今山西省介休市西南)追上了宋金刚的主力。李世民不敢持久歇息,不敢解甲休兵,只吃过几口炒面喝过几口冷水,做过暂短的战前动员之后,立即进入战斗。一日之内接连打了八次硬仗,雪地上血流成渠,尸横遍野,“特勤骠”身上也是血迹斑斑。宋金刚面对如此不怕疲累、不怯死亡、穷追不舍的黑衣铁甲军,只好带着其余的人马龟缩进介休城里去了。

是夜,李世民与将士们在冰天雪地的鼠雀谷过了一夜。李世民已经几天没有解甲,没有吃一口热饭,军中只留下一只羊,他命煮成热汤与将士们分着喝了。

宋金刚不甘心失败,第二天让两万多士卒走出介休城,在西门外南北长约七里的地方,背城摆开阵势,想破釜沉舟与唐军决一死战。

李世民面对宋金刚的布阵,决定采用“两头出击、正面猛击”的战术,命令大军分别从两头同时出击,狠狠地打击敌人,让两头的敌人都认为自己那里是主战场。等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李世民突率预先埋伏的三千“玄甲军”,从正中间像夏日黑云一样向敌阵中央掩杀过去,“特勤骠”嘶嘶腾跃,带着三千“玄甲军”冲入敌阵,犹如蛟龙闹海,杀得天翻覆、烟尘迷漫,瞬间把敌人的阵线完全冲垮冲散。不久就冲杀到敌阵的背后,随之又调转马头,冲进敌阵。

在混战中,唐太宗恰遇宋金刚,“特勤骠”仿佛认识宋金刚,突然双蹄腾空,仰天傲嘶,吓得宋金刚双手一松,长枪落地,落荒而逃!

唐军收复了介休城,又乘胜直驱太原,大军还未到达太原,坐镇太原的刘武周已带着一百骑向北方的突厥落荒而逃……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