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罪”与“心折”
关于郁达夫相关评价的几则史料 1985年10月15日,臧克家致信唐弢,信中写道: “昨天,看到《文摘报》上刊出你的一段谈话:为主编《现代文学史》对郁达夫同志评价不当,自认‘罪责’,我甚感动。
2023-08-18
-
唐弢与茅盾往事钩沉
1981年4月14日唐弢连续写就《侧面——纪念茅盾先生》《一件小事》《“待”“旦”解》回顾了自己与茅盾1936年以来的交往情景,作为对茅盾逝世的纪念。
2023-08-18
-
在言说与沉默间理解文学与生活——略论唐弢的杂文和散文创作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开拓者,唐弢以其深厚稳重的学识素养奠定了鲁迅研究与现代文学史撰述的重要范式。
2023-08-18
-
唐弢:亦诗亦史的人生
唐弢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其经历具有特殊性。
2023-08-18
-
白描孙毓棠
孙毓棠(1911年-1985年) 一 天津与北平曹禺的南开、清华同学 曹禺与郑秀的故事开始于一九三三年的春天。
2023-08-16
-
重绘吴宓精神肖像
吴宓(1894—1978) 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狂飙突进式的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洗礼后,九十年代以降,中国知识界迎来了所谓的“国学”复兴和“古典学热”。
2023-08-14
-
作为文学遗产的传统与现代性再造——论新世纪诗歌中的杜甫书写
自新文学发生以来,杜甫是众多作家、诗人和研究者争相效仿与阐释的对象,其“诗圣”地位因这种叠加式的重塑而获得了巩固和再造。
2023-08-10
-
空弦神韵,着笔牵风——怀念徐怀中先生
2023年1月17日,张守仁先生来电话,问我徐怀中先生身体最近怎么样,我说,应该没有问题,不久前,我去微信问他阳了没有,他回复说,已“羊”了,但是增阴性,让我们放心。
2023-08-01
-
经典作家专刊
经典的魅力在于伟大作家们的创作实践、人生历程、理念哲思和学术思想,蕴含着丰赡而持久的阐释可能与意义空间。
2023-07-28
-
朱熹的经典意识
重视经典,以经典注释来表达思想是中华传统学术的显著特点。
2023-07-26
-
赵元任:跨越百年的奇才
赵元任(1892—1982),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
2023-07-25
-
罗韬:苏曼殊的魅力
一 苏曼殊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作品流传众口、妇孺能解、赢得青年的古典诗人,也是最早一位凭借现代报刊媒介,获得广泛传播效应的诗人、小说家。
2023-07-21
-
黄健:讲一个“真”的鲁迅
鲁迅,在现代中国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上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现代中国人对他绝对不会陌生。
2023-07-20
-
刻画江山,铭写自我——郁达夫1930年代游记新论
1980年代以来,游记研究作为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吸引了来自文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者。
2023-07-19
-
鲁迅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如果说1918年《狂人日记》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最伟大的作家“鲁迅”的正式登场,那么,他在此之前的那些创作,均可称为早期创作。
2023-07-18
-
“为大时代摄影”:臧克家的战时长诗写作
在抗战时期的中国诗坛,臧克家是较早具有长诗实践自觉意识的诗人。
2023-07-18
-
诗人·学者·教师——写在叶嘉莹教授百岁寿辰之际
叶嘉莹 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供图 叶嘉莹,1924年生于北京。
2023-07-17
-
王风:作为剧作家和作为戏剧家的曹禺
《曹禺全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3年6月 一 新文学自发生以来,就划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文类。
2023-07-14
-
汪曾祺:西窗雨,叩响一口钟
汪曾祺写于1947年的《短篇小说的本质——在解鞋带和刷牙的时候之四》,早已是文论经典。
2023-07-12
-
黄乔生:作为一部文学家传记的“鲁迅生平陈列”
一、从鲁迅出发与回到鲁迅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展示文物藏品和研究成果,发挥思想启发和审美教育作用,在博物馆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
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