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发现汪曾祺致杨汝絅书信四封
杨汝絅(1930—1985),高邮人,诗人、评论家。
-
曹彬:丰子恺的佚诗和佚简
1961年4月11日,常熟诗人俞友清的第二任妻子童素贞半夜呕血,遽然离世,距离她六十岁生日仅仅过去三十四天。
-
人生是一本无字的大书
徐兰沅(左)与梅兰芳(右) 徐兰沅写给梅兰芳的信 今年除夕夜,我和妻儿没能去奶奶家和家人们欢聚。
-
国家图书馆藏殷夫《孩儿塔》手稿
《孩儿塔》 殷夫(1909-1931),浙江象山人,原名徐柏庭,又名徐祖华,别名徐白,笔名白莽、殷夫、殷孚、任夫等。
-
艾略特与艾米莉·黑尔千余封信件公开
原标题:艾略特与艾米莉·黑尔千余封信件公开:一段独特而激烈的感情 1月2日,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公开了著名诗人T.S.艾略特与其知己艾米莉·黑尔(Emily Hale)之间的千余封信件。
-
墨痕旧影里的史料
傅斯年先生说“材料与时增加,工具与时扩充,观念与时推进”。
-
赵孟頫《致郭右之二帖卷》与文人书札
赵孟頫书札《致郭右之二帖卷》局部 不久前,赵孟頫书札《致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以2.67亿元成交。
-
从郑振铎信札看“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收购中秋帖等往事
12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郑振铎等抢救流散香港文物往来信札捐赠划拨仪式暨入藏纪念展开幕式”。
-
雷强:从王重民致胡适的一封信说起
原标题:此信寄自巴黎?——从王重民致胡适的一封信说起 (一) 近日,笔者从头细读《胡适王重民先生往来书信集》(2009年,以下简称“书信集”),此书约在六年前翻过电子版,2017年又补入纸本,却直到今日才认认真真读过,颇为惭愧。
-
徐芳《中国新诗选》手稿首次曝光
徐芳 女诗人徐芳,字舟生,江苏无锡人,系出名门。
-
书信里的故事
曾几何时,通信是我们的社会最主流的联络方式。
-
奇气灵光兼有之:缪钺致钱鸿瑛论学函札百封
缪钺工作照 1953年钱鸿瑛就读北京大学三年级 缪钺比钱鸿瑛年长二十六岁,为其学长且成名颇早,在史学和文学领域俱有开拓性著述,故通函之初钱鸿瑛即以学生自称,当时她刚调入社科院文学所工作不久,未有独立撰著,也未获职称,而缪钺亦爱才,以知音激赏之,两人的交谊遂成为词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
俞平伯书信、诗文一束
按:1970、1971年俞平伯在河南息县及回京后,寄给在山西插队的女知青陈曙辉若干封信及抄录的诗文。
-
21部红色经典手稿追忆初心
《青春之歌》手稿 《上甘岭》手稿 《小英雄雨来》手稿 《红旗谱》《保卫延安》《新儿女英雄传》《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平原游击队》《上海的早晨》《李双双小传》《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上甘岭》《青春之歌》《创业史》《李自成》等21部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手稿——“初心与手迹”大展正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展出,当看到老一辈作家的手稿真迹时,怀旧的情绪,骤然蔓延开来。
-
杨晦先生手稿捐赠国家图书馆
12月3日,“杨晦先生手稿等珍贵文献捐赠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
作家无名氏早期手稿“落户”复旦大学图书馆
对作家无名氏,你了解多少? 他本名卜乃夫,又名卜宁,但更以“无名氏”的笔名传世。
关键词:  无名氏2019-12-02
-
宫立:从佚文佚简中思考当下文学研究状态
原标题:一项显示文学资料学实绩的成果——评《中国现代作家佚文佚简考释》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曾经是人文学科研究中的显学,也曾取得过多种具有创新意识和学术价值的成果,但是若干年来,却似乎显得有所疲软和沉寂,遭遇到了某种所谓“瓶颈”状态。
-
在巴金诞辰纪念日,从他温暖的“朋友圈”里我们读到了什么?
“这个展览温暖着我们,当巴金先生写下那一封一封信札时,他是写给远方的朋友,但隔着长长短短的的时间,我们大家也都是收信的人,从那些擦亮心灵的信里,我们读出了深情厚谊,读出了风骨和信念。
-
张新颖:陈梦家写豫剧《红日》
陈梦家是写出过清新诗句及考古学术文章的文化大家,但鲜为人知的是,还曾撰写过一本豫剧剧本手稿《红日》。
-
文学名家手迹上海亮相
原标题:上图年度“晒宝贝”!260余种手稿里有茅盾译稿贺绿汀乐谱张乐平画稿徐匡迪笔记 茅盾《批评家》手稿 当电子书写越来越普遍,“提笔忘字”的情形越来越常见,你是否怀念手写的温度?从2005年起每年末举办的年度大展是上图“亮家底”“晒宝贝”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