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未来已来? 刘慈欣、王晋康、韩松、吴岩、何夕等科幻作家探讨元宇宙与科幻文学的未来
主持人:超侠
科幻小说《雪崩》封面
2021年,随着马克•扎克伯格将公司名字从Facebook改为Meta(取自英文单词Metaverse,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译法是元宇宙),元宇宙的概念风靡了世界,影响最深刻的领域是互联网企业。事实上,元宇宙这个充满“科幻感”的词最早出现于1992年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这部作品描绘了一个近乎真实的虚拟现实世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都有自己的“数字化身”,在虚拟世界中交流、生活、斗争。《黑客帝国》《头号玩家》《失控玩家》等科幻电影中,也都出现了“元宇宙”的不同体现形式。
科幻电影《黑客帝国》剧照
针对“元宇宙”的概念,网络上各种观点层出不穷,有人认为,如果人类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实现了高度逼真的虚拟世界,这很可能是一场灾难;也有人认为时代生活正从有形转向无形,从真实转向虚拟真实,小说和电影里关于虚拟世界的描述正在逐渐成为现实,未来,虚拟世界将会如何发展……日前, 中国作家网特邀多位知名科幻作家,聊一聊他们眼中的“元宇宙”以及科幻文学乃至人类和世界的未来景象。
科幻电影《失控玩家》电影海报
“旧瓶装新酒”抑或科幻叙事的未来?
刘慈欣:认定虚拟现实将成为形成未来形态的决定性因素,只是一种惯性和直线思维而已
我之前没有对元宇宙发表过任何评论,也没有说过元宇宙把人类引向死路。我同意大家的看法:虚拟现实和AI技术与太空开拓事业并无矛盾,相反,信息技术是宇宙航行所依赖的基础技术之一。只是从现实的趋势看,人类文明因信息技术而走向内向是一种可能性,但这取决于人类自身做出的选择而不是技术本身。也同样存在其它的可能性。
现在,人们基于元宇宙展望未来时都有一个下意识的预设,即认为包括虚拟现实和AI在内的信息技术将是塑造未来的主力,这个预设不一定成立。从历史上看,信息技术只是主导文明发展的技术之一,在之前还有其它的技术也起到过这个作用。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改变也不过是近二三十年的事,但却使人们相信它将主导未来。事实上,未来之路很长,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塑造出人们现在的想象世界之前就可能减缓甚至停滞,同时,完全可能有其它的技术领域产生重大突破,进而取代信息技术成为塑造未来的主要力量。这其中包括分子生物学、材料和能源科技、脑科学等,当然也包括航天技术。所以认定虚拟现实和AI将成为形成未来形态的决定性因素,只是一种惯性和直线思维而已。
回到元宇宙本身,我没有从中看到什么新的东西,相对于技术发展的构想,它更像一个社会学概念,而其中涉及到的所有因素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都已经被充分地设想和讨论,没有什么更多要说的。
刘慈欣作品《三体》
王晋康:元宇宙发展到极致直面人类存在的必要
元宇宙的本质是用虚拟的电子信息代替人的真实感官信息。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过程,从有电话就开始了。每个人可以想一想自己的生活,现在与二三十年前相比,我们与他人的交流有多少已经是通过电子信息来做中介!人这个自然造物已经越来越电子化。从本质上讲,所有送入大脑的感官信息也是电信号,所以,从理论上说,元宇宙发展到极致,确实可以完全逼真的模拟真实世界。只是,当元宇宙能真实地模拟婴儿吮吸母亲乳头的感觉、恋人肌肤相触的感觉……人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AI更适合在那个世界生活。
根据王晋康关于虚拟世界的科幻小说《七重外壳》改编的电影概念图
韩松:人类自古以来就对沉浸在虚拟体验中发生着兴趣,而这绝非元宇宙专属
元宇宙是说人能以数字化的方式到数字化的世界中生存。它要求有很强的沉浸感,在这个意义上,这倒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甚至不是一个科幻概念。我甚至觉得,原始社会的一场大醉造成的幻觉,就是最早的“元宇宙”。接下来人类发明了艺术,诗歌小说戏剧电影游戏,本质上都是“元宇宙”,让人沉浸在虚构的世界中,有的人难分真假。这只是载体不同而已,现在是数字载体。但不管是数字,还是物质如纸或屏幕,实际上还是肉身的延伸,如果把神经系统也理解为肉身的一部分的话。
要造出能够对标《黑客帝国》《头号玩家》里那样的世界,还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情。这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很多准备,要解决芯片问题,要解决算力和电力的问题,有多感官的模拟问题,不是戴个头盔手套就能搞定的,甚至需要神经科学的大突破。所以目前做元宇宙的,许多是炒作。
科幻电影《头号玩家》剧照
科幻有一个特点,凡是它预言的大都会出现,但是出现的都比预言的时间晚,都没有在预期时间出现或达到预期效果。元宇宙也会是这样。总的来讲,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人们的注意力还是会放在现实世界,解决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口增长、贫富差距等问题。有人说在元宇宙里,可以加速科技进步,但也要看到元宇宙跟现实世界是不匹配的,那里的人类行为是不同的,得到的东西无法完全对应现实。
话说回来,如果打造一些低级的元宇宙版本,也是能吸引不少人的。许多人会像沉迷网游一样,沉迷在元宇宙中。甚至长远来看,向宇宙的拓展也可能通过元宇宙实现,因为未来的太空探索更有可能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进行,外星人也有可能通过元宇宙的渠道,以数字替身的方式与人类实现首次会面。
当然,元宇宙目前仍然取代不了现实世界。宇宙进化了一百三十七亿年,地球进化了四十六亿年,它们的复杂精彩、深奥莫测、变化万千,又哪里是人类目前那点想象力能比拟的呢?元宇宙也很难模拟和还原宇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物质世界。要探索和了解宇宙奥秘,还需要在现实中付出艰苦努力。另一方面,元宇宙不一定导致内卷,它要导致人类毁灭更是不可能。实际上虚拟与现实可以并行不悖。
但生命和文明都有终结的一天,就连我们这个宇宙也会走向热寂。因此企望在元宇宙里永生,可能最终会被证明是一个妄想。可以想象,元宇宙在诞生时,终结它的东西,就已经在酝酿中了。
吴岩:科幻是向往未来的艺术,经由元宇宙想见的未来在科幻人眼中没有足够光彩
我以为元宇宙是科幻作品的从0到1的创新,而企业家重拾这个主题,已经没有太大意义。这也是科幻爱好者对这个主题在今天被炒热之后多数保持距离的原因。对科幻人来讲,1992年《雪崩》中的创意,带给他们万千遐想。在他们眼前,这种元宇宙的世界有着无限的未来。但任何一种科幻创意一旦走向现实,走向产业,走向一系列定性的技术,甚至走向一种赚钱的方式,即便联系到所谓新的生活方式,在科幻爱好者的眼中都是没有光彩的。科幻是向往未来的艺术。在今天,科幻人的眼光又在望向三十年之后了。你会是从他们今天的想象中提取到信息的人吗?
宝树:元宇宙在科幻中不是全新概念,科幻小说本身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元宇宙的低配版了
元宇宙在科幻中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元宇宙的吸引力不用多说。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它能够虚拟真实世界中可能存在的一切,包括我们认为和它对立的东西。比如,即便你向往星辰大海,元宇宙里也能提供星际探险游戏。你完全可以在元宇宙中享受在银河遨游的乐趣,除了“它是假的,不是真的”这个执念外,其他方面都胜过真正的星际旅行。 因此,目前的元宇宙对于开拓宇宙空间来说的确构成了一种强大的挑战。但关键问题可能是,它是封闭性还是开放性的。开放的元宇宙是可以和真实世界接轨,并且从中汲取养分的。比如说,一个虚拟火星探险游戏中,星球的环境和气候等设定是基于无人探测器从火星上取得的资料,因此我们在虚拟火星中也接触到了真实世界的一部分,并增加了对真实火星的向往,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来丰富这个元宇宙。而一个元宇宙如果是封闭性的,不再从探索真实世界中获得新的信息,它的潜力也是有限的。现实宇宙对于元宇宙的意义是,它总是可以提供更多的、超出原有一切的新事物。这种“新”,也就是“真”最根本的含义——去除遮蔽。真正有长久魅力的元宇宙,也必然要求去拥抱无限的实在本身。其实,科幻小说本身就是这样一种元宇宙的低配版了。
异星探险
陈楸帆:元宇宙是科幻叙事的未来
我主要从叙事文学的角度对元宇宙进行展望。科幻小说的底层世界观架构是基于对现有科学技术的基础规律的尊重,以及合理的推演,这在元宇宙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即所有的世界建构基于一套规则设置。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就媒介而言,我们也是在不断追求与现实世界更加贴近的,更加仿真、沉浸式的媒介形态。这种媒介进化的终级形态可能是元宇宙形态,它包括了几个方面特点:
1.游戏化。人类文明从诞生之初本质上就具有游戏的特质,以后可能会变成一套共通模式,发生在教育、工作领域,甚至为社会层面的集体动员提供奖惩机制,激发更多人的积极性。
2.多元性。在元宇宙里,所有的(虚拟)世界应该都是打通的,就和电影《头号玩家》一样,我们可以自由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化身形象,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同的世界、时空和游戏去穿梭。这就要求包括区块链加密、AI技术、感官模拟、实时渲染、三维建模等等所有技术都有一个量级以上的突破,才能够实现真正想象中的元宇宙世界。
3、创造规则。未来20年后的一代年轻人,出生后可能就接入元宇宙世界,在里面创造元宇宙规则设定。人类通过元宇宙的方式能够抵达任何宇宙飞船或超光速飞行所无法抵达的更深远、更本质、更恢弘的宇宙,迎来文明的全新阶段。
技术飞速向前发展,今天的科幻作家的想象边界被不断推到极限。元宇宙也是科幻叙事的未来,这种叙事跳脱出现有和文字、影像、游戏等媒介形态,摆脱了界限感、线上线下之分,也将模糊作者与读者、消费者的身份界限。这样的新形态下,未来的元宇宙一代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新的文化形态、消费理念,或者三观,需要科幻界、学界和从业者大胆想象。
数字世界与真实世界的链接
凌晨:对虚拟世界产生的怀疑、顾虑和担忧不是毫无根据的
讲到元宇宙,碰巧了,我目前正在创作的一个少儿科幻系列故事,就是叙述在未来虚拟生活成为社会主流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系列趣味故事。我认为,由VR、AR等信息技术创造的虚拟世界,必定会浸润进现实世界,并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这与人类的星际开拓计划并不矛盾。相反,虚拟世界会帮助人类更好地进入星辰大海。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上,无形世界的发展终究还是需要有形世界的根基。对虚拟世界产生的怀疑、顾虑和担忧不是毫无根据的。科幻作家既要向读者展示虚拟世界的奇妙,也要向读者提出虚拟世界可能的危险与黑暗,让人憧憬,也让人警醒。
科幻文学讨论人与科技的互相影响,给当下的读者以启迪。中国科幻文学的优秀之作,应既包括对人类科技发展的当下和未来有着清醒的态度、冷静的思考,也包括能看到技术和人性的脆弱之点。
AR和VR技术使人类能够创造元宇宙
陆杨:进入虚拟是一种“进化”,未来的科幻文学会对此展开更多描写和想象
无论是外部的浩瀚宇宙还是内在的虚拟世界,对于人类而言都是陌生和未知的存在。然而,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在面对星空时仍显稚嫩,飞向宇宙蕴含着很多的变数和困难。相较之下,对内部世界的探索相对容易,只需要将服务器做得更大更好,网速更快更有效率,我们就可以创造一个和外部世界无限接近的内宇宙。人类选择飞向太空,又或者进入虚拟,都是一种进化,而这两条道路各有利弊。整个宇宙原本呈现出的就是多元的形态,我们不妨让时间去验证。未来的科幻文学可能会围绕这两种不同的世界展开更多的描写和想象,而我们也会迎接新文明的到来。
程婧波:探索星辰大海不是全人类都参与的事件;而进入虚拟世界则可能无人能躲
走向星际文明和实现高度逼真的VR世界并不矛盾,对人类来说都是“客体”,是人类向往探索的两极。我觉得更应该关注的问题是,后者可能以一种压倒性的、逼迫性的姿态,比前者更快到来,近未来的人类生存状态会怎样被改写。因为毕竟在短期内,探索星辰大海并不一定是全人类都会参与的事件;而进入虚拟世界(“元宇宙”)则可能无人能躲,更多人面临的是“为什么要选择进入”这一问题。而对于科幻小说家来说,一千个选择进入元宇宙的理由,就能诞生出一千个故事。
元宇宙之于人类,是福是祸?
何夕:元宇宙真正的障碍并未解决,实际上“自我意识”才是元宇宙的死穴
元宇宙既是当下新颖激进的商业创意,也是相对古早的科幻题材。个人以为元宇宙的实现程度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元宇宙。如果放宽标准,那么很多网游达人早就在游戏里拥有了与现实肉体泾渭分明的“第二人生”,在这些类似于元宇宙的雏形中,金钱和等级都是运营者可以随意操控的“数字”。但区块链的引入使得运营者也必须遵照相应的数学规则,所有资源不再是予取予求可以随意操控,而是和真实世界的资源稀缺趋于一致。这大概就是现在的元宇宙概念敢于以“宇宙”自居的底气所在。
但我认为元宇宙真正的障碍并未解决,实际上“自我意识”才是元宇宙的死穴。技术的发展的确极大地增强了参与者的代入感,但代入感和世界认同相差何止万里。举例说,如果你外婆去世前意识上传到外貌相同的机器人,那么所有人都会欣慰于能够继续与外婆沟通,觉得外婆依然“活着”,内心得到无比满足。但如果你稍有逻辑,就会发现唯有外婆本人不会认同这个结论,对她来说,这种存在并非“存在”。所以说“自我意识”正是“元宇宙”的死敌,而到目前为止就这个对决而言,元宇宙尚无胜算。
虚拟世界
萧星寒:城市一般大的小行星砸下来,元宇宙拿什么去抵挡?
非洲是人类的摇篮,但只有走出非洲,获得全新的资源,人类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同样的,地球是人类的家乡,但只有走出地球,把星辰当成大海,寻找到全新的资源,人类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至于元宇宙,也许短时间内有商业价值,但长远来看,对人类文明整体而言,未必是好事。它永远只能在现有资源之上进行加工,成为程度最深的人类集体内卷,永远无法超越现在的发展水平。就像当初留在非洲的智人族群一样,人类文明会溺于欢愉,陷于停滞,无法进步,更无法升级。
最后,不妨问一句,城市一般大的小行星砸下来,元宇宙拿什么去抵挡?
左文萍:当计算机算法统治世界之后,可能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灾难
个人认为,当计算机算法统治了这个世界之后,可能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灾难。真实和虚幻的界限被大大模糊了,每个人可能会拥有一个虚拟幽灵——是自己,且超越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中人们将无所不能,无论是在蟹状星云里遨游,还是在土星环上漫步,都可以做到极致逼真。那么,真实的星辰大海,反而显得单调而无趣。而当人们日益沉浸在自己构建的虚幻泡沫之中时,假如来自外太空的真实灾难来临,人类世界将措手不及、不堪一击,那将会是一场悲剧。
王侃瑜:元宇宙最近很火,但其中有多少是资本炒作的泡沫呢?
我最近的作品《觅音》其实直接写到了元宇宙和星辰大海的矛盾,小说中的女主角“我”参加了探索系外宜居行星的太空航行计划,然而投入巨量时间和资源的计划却一无所获,回到地球后,“我”发现地球人类早已忘记当年的星际探索热潮,龟缩于元宇宙世界中,不再关注星辰大海,也不再关注身边的地球。其实小说中向内发展和向外发展的矛盾灵感源自刘慈欣的小说《黄金原野》和《不能共存的节日》,他在小说中表达了对于人类沉溺虚拟世界、一味向内发展从而不再向外探索的担忧。在现实中,这两种发展方向是共存的,但与其他千千万万种技术一样,它们都在争夺资本和公众的注意。元宇宙最近很火,但其中有多少是资本炒作的泡沫呢?
顾备:元宇宙属于人类还是尚未诞生的强人工智能?
人类的未来,是进入元宇宙世界,还是打开星际之门,走向星辰大海?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首先得规范什么是人类?如果人类的部分躯体被机械替代,还是人类吗?基因改造人呢?进入元宇宙以后,大概率只有大脑有用吧,要躯干何用?不如直接通过脑机接口驱使机械或者弱人工智能去执行任务?
而另一方面,太空中并没有人类的身体需要氧气、水、营养,。要么携带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要么改造星球,要么改造基因……恐怕真正能走向星海深处的,也只能是新新人类了。
所以,无论进入元宇宙还是走向星辰大海,恐怕未来的人类从生物学角度而言都不再是人类。
再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元宇宙真的就是人类的元宇宙吗?会不会是为AI准备的?而我们仅仅是原住民,仅仅是为数字的原始海洋提供养分的氨基酸?元宇宙正等着强人工智能的诞生?
顾适:在我们走向太空文明的过程中,元宇宙可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不是特别了解元宇宙,但我也不是特别了解星际文明。在我粗浅的认识里,这两者之间并无矛盾。元宇宙是一种新的科技,关键在于人类怎么使用它。比如核裂变,是用来做原子弹,还是用来做核电厂?不同的使用方法,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我们走向太空文明的过程中,元宇宙有可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我的作品《<2181序曲>再版导言》里,曾提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倘若去往另一颗宜居行星的旅途,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人类如何保证旅途中不会在飞船内部或飞船之间发生战争?或许借用元宇宙,让大多数人在VR世界中生活,是一个可能的答案。
谢云宁:在元宇宙,精彩绝伦的故事才是第一“硬通货”
我在长篇小说《宇宙涟漪中的孩子》曾设想过元宇宙的一种未来,未来元宇宙真正吸引人的或许并不是构建一个与现实平行的“虚拟世界”,而是有可能让沉浸者感受数倍甚至数十倍于真实世界的“超频元宇宙”,新一代VR头盔能够用频率更快的信息去欺骗大脑,让驳入玩家浑然不觉地生活在时间加快的世界中。谁又会拒绝在相同生理时间中去获得更广阔的经历呢,这无疑变相延长了人类寿命。
在元宇宙,精彩绝伦的故事才是第一“硬通货”。进入元宇宙的玩家终日沉浸在一个个互动小说中,一次次经历不一样的人生,同时,也需要自己创造互动小说以维持“生计”。
谢云宁作品《宇宙涟漪中的孩子》
江波:不能以现在的眼光打量未来,而是要使用未来视角看未来
我对于元宇宙的看法可以参见我的一个科幻系列“洪荒世界”,该系列一共四篇小说,所描述的就是一个虚拟和现实共生的世界。
人类的未来会是一个多元化的未来。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打量未来,而是要使用未来视角。在未来,机器人类,基因改良的人类,虚拟人类……彼此共生,适应不同的生态位。比如,探索宇宙太空,主流会演变成以机器人为主。这些机器人高度智能化,能够理解人类,甚至超越人类,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人类,或者超人。这是人类未来图景的一部分。
元宇宙中则会诞生出虚拟人类,这些虚拟人类一部分来自于人类自身的意识(意识上传不太可能,但意识模拟还是有些成功的指望),但主体一定会演化成元宇宙中创造的人物。未来的某个时刻,人类可能赋予这些虚拟人物以人权,承认他们为人类大家族的一员。而元宇宙,就是属于他们的世界。
郑军 :人类并不会因为接触虚拟世界而停止探索现实世界
认为人类接触虚拟世界,就不再探索现实世界,导致这种担心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忧虑于信息科技压倒其他科技的现状。在科普传媒上,有关信息技术的报道比其他专业多得多。以至于有人抱怨:“他们承诺会飞的汽车,结果却只有140个字节”。但作为信息技术核心指标的“算力”,直到半世纪前才开始暴增,算力暴增其实是在弥补人类科技体系的一个短板。信息技术的新闻更博眼球,也不过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二是自然科学本身的一个弊端。它主要研究物质世界,一提到人,就只知有“人类”,不知有“人群”。其实,人类从来都分群分派,行为模式有巨大差异。沉迷于虚拟世界和沉迷于麻将牌或者斗蟋蟀的人群,本质上没什么区别。而探索者和创造者完全是另一批人,他们不为时尚所吸引。科学从来不是大众事业,有多少大众沉迷于某种新玩法,并不影响科学本身的发展。很难想象航天科技会因为元宇宙兴起而不再发射重型火箭,海洋研究院会因为元宇宙而放弃深潜器开发。
- 元宇宙:从舆论喧嚣到理性回归[2022-02-15]
- 孙美娟:中国科幻文学迎来“黄金时代”[2022-02-10]
- 一个95后诗人将300+诗人引入诗歌“元宇宙”[2022-02-07]
- 彭绪洛:坚持创作 永葆童心[2022-02-06]
- 《无名者之国》:开放视野下的青年想象 [2022-01-24]
- 中国科幻:站在微妙时间点,酝酿新生长[2022-01-24]
- 董晶:元宇宙之我见——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还是潘多拉魔盒?[2022-01-20]
- 《2022元宇宙研究报告:多元视角》发布 [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