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乡村振兴·文学同行” ——文学志愿者走进北京通州区吴寺村
来源:文旅中国 | 刘源隆  2022年04月12日07:53
关键词:乡村振兴

“透过云彩的夏日夕阳,光线柔和地照着旧时茅屋……”琅琅的诵读声从吴寺村宽阔的乡村文化礼堂传出。北京通州作家刘福田的散文饱含着对故乡的眷恋与热爱,吸引了大批村民驻足聆听。

近日,由北京市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北京一同行文旅创新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策划的文学志愿活动在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吴寺村举行,揭开了“乡村振兴·文学同行”系列公益活动的序幕。

在活动中,来自北京不同行业的40余位文化志愿者通过线上培训、线下体验、村史学习、入户调研、分组讨论、手绘推演和项目策划等形式,学习了解了吴寺村的千年发展历程,并就如何用好七佛寺辽代遗存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文创IP潜力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调研和热烈研讨。老、中、青、少不同年龄的志愿者分别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为乡村发展提供了饱含感情的真知灼见。

具有千年历史的吴寺村,曾经是辽国皇家贵族游猎之地,蕴藏着宝贵的文学资源。近年来,通州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写了《古韵通州》等文献资料,于家务回族乡政府也组织文史专家们编写了《孝和于家务》。吴寺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参与其中,遍访专家、收集文物,并根据历史文献、村民记忆和手绘草图等线索,参照七佛寺建设了村史馆等文化设施。

“硬件”到位之后,“软件”怎么办?活动中,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志愿者与当地村干部、设计师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大家以丰富的想象为乡村发展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以文学的力量来挖掘、改造精彩的地域文化资源。以文学引流,以文化立魂,吸引广大文史爱好者到吴寺村游览、采风,共享乡村与文学之美、休闲与写作之乐,让吴寺村成为具有独特文学魅力、适合“精神栖居”的文化家园。首先,将乡村文创IP与村民文化自信、讲好乡村故事相结合;其次,通过打造“文学小院”等品牌,邀请作家驻村采风,创作更多精彩作品;再次,做强做实文化内容,逐步建设青少年文学阅读和写作实践基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加此次活动的志愿者,都对这一发展方向充满了向往,并纷纷表示未来还将持续参与到这一文化营造的过程中来。活动期间,志愿者还和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发现了许多值得书写、拍摄的新时代乡村故事。

中国作协社联部、北京市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下一步该系列活动将推广到更多京郊乡村,让更多优秀作家走进乡村,让更多村民、志愿者、青少年爱上文学,让乡村文学资源在各方支持下得到立体、全面的挖掘和开发,为乡村振兴贡献独特的文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