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源头饮水 与伟大同行 ——访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
2020年“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现场
高世名
动画电影《艺术学院》国际版海报
1928年4月8日,蔡元培先生在国立艺术院的开学式发表了《学院只为研究学术而设》的著名演说,提出“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改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藉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从此揭开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篇章。95载光阴流过,中国美术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高等美术院校。新时代以来,学院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成为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研究和教学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嘱托为指引,高扬“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学院精神的时代宣言”,持续推进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发展。今年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代表学院发布了建校9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计划,并宣布将这一天定为“国美发布”日每年举办。未来如何推动朝向百年的“国美进程”和“学院行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采访者:今年,95周岁的中国美术学院在校庆日提出了打造“国美发布”,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高世名:95年前,蔡元培先生在我校开学式上明确提出设国立艺术院,就是要以爱美的心,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在百年前的中西文明冲突之下、民族危难之际,蔡先生就将目光聚焦到新人之养成,人类生活之建设。可以说,中国美院就是新文化之子。在新文化学人们看来,解决中国问题之关键,正是从生活世界之重建开始,实现中国人的自觉、自为、自立与自强。
95年后的今天与蔡元培先生的时代相比,艺术不再是文人的风花雪月,它成为一种推动社会创新的知行之道;艺术教育也不只是涵养心性的修养之功,它成为一种扎根中国大地的有为之学。95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学院更是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美术学院之一。
从今年开始,我们将4月8日定为“国美发布”日。作为由中国美院发起的年度创意活动,每年的这一天我们将发布领风气之先的新理念、新创意、新产品、新平台。这里的“我们”,不只是中国美院的万余师生以及广大校友,还包括矢志投身中国文化艺术创新发展的所有艺术界、文化界、创意界、产业界的朋友们。我们志同道合,满怀期待,一起将“国美发布”打造成为一个全体创意人群的公共平台、一个文化艺术界共同的节日。通过这个平台、这个节日,我们将标举视觉文化的创意刻度,共同塑造中国当代的创新进程。
采访者:这次“国美发布”中最受瞩目的是书法学院的成立,今年也是中国书法高等教育开创60周年,在此背景下,书法学院的成立有何意义?
高世名:书法是中国人独特、高妙的文明花朵,贯穿了视觉和文字两种文化体系,是贯通图像与语词的桥梁。书法从中国人文大传统中滋长而出,书法史也是文章辞华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书法通达数千年中华文明的伟大经典。书法是最日常的艺术,在古人那里是日用的艺术。书法又是最高妙的艺术,是二维平面上的三维运动,同时又是时间中笔笔生发的演历过程;若再加上声与义,书法就是名副其实的“高维创作”,在迹与象、意与态之间相互激荡。
我们的书法教育中有两种信念,其一,书法是日用之道、修养之学,老先生们将书法修习与求学问道视作一体之事,认为书法与学问无法分割,须积学而成;其二,书法又是一门艺术,它很早就从日用中拔地而起,成就艺术之自觉。虞龢《论书表》中那些魏晋书家的故事,处处显示出书法之为艺术的风采与尊贵。当然,书法之为艺术,根本上说是身心一如的修养实践。“使转见性灵,点画为情致”,“起落微茫”,不只是运笔技巧,更是身心状态,所以我们说“字如其人,见字如面”。
在我看来,书道之大,正是由于它通达于汉字的文、字、书、形、声、义,由字上溯至“文”,那是天地文章之“文”,是世界的纹理与迹象,这就是文明源头上的书法之根。书写于文明史的终极意义,就是回到天地文章的原始状态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俯仰之间演历仓颉造字之际的生发气象、变幻万端。从万端至于无端,自莫名臻于无名,由是循环在手,低徊于心,有迹无形,今古苍茫。
今年是中国书法高等教育开创60周年,我们的书法专业自创立伊始,就是以两千年汉字和书写的整部大历史作为教程,这在全世界的艺术教育中是极为罕见的。60年前,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等老一辈艺术家有感于当时中国书法后继乏人,民族艺术岌岌可危,以“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筚路蓝缕,在浙江美术学院开创了新中国第一个高等书法专业方向。60年间,中国美术学院积极回应时代所需,紧紧围绕学科发展,支持书法专业和学科的改革与建设,始终以强烈的使命意识,不断完善本硕博人才培养格局,努力提升书法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在教学中既重视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审美品质锤炼,又强调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文心塑造。书法学科的升级,对提高完善我国高等书法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的成立是对时代需求的积极回应。
采访者:中国美院历来重视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近期推出的“宋韵今辉”艺术特展,是否就是一种艺术与教育相结合的古为今用、与古为新?
高世名: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等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承办的“宋韵今辉”艺术特展,系统呈现了从宋、元、明、清到近现代江南地区的宋韵书画艺术文脉,让所有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些800年前的艺术杰作的永久魅力,我们希望以此打开一个新的语境,即今天的艺术学院要跟伟大传统对话,这是我们的初心。学院一定要对正典做精深研究,承接中国古典脉络并发扬它。中国艺术讲究一方面与古为徒,另一方面与古为新。我们从来都是跟伟大传统不断地相应和,在不断地酬唱应答之中,开始我们的创造。
当然,“宋韵今辉”不仅需要回应伟大传统,还须开辟一方新天地。如果说特展“湖山揽胜”是宋韵传统的高峰,那么,谁能够配得上“今辉”?我觉得20世纪两位大师黄宾虹、潘天寿,他们既是回应了宋人,承接了大历史,同时又能够从传统中打出来,别开生面。展览同时把两位先生的作品呈现出来,并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几代美院学子的宋画传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时代中国美院的教学是如何对中国伟大的绘画传统进行研究、传习、追摹、演化的。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在当代对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正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2022年,中国美院在杭州成立中国美院湘湖校区,打造面向全国艺术同道的“国学门”,就是想团结所有热爱中国艺术的同道,固本培元、守正创新,营造艺术创新的学术土壤,共同开辟新的局面。
同时,此次艺术特展系列亦成为了一个社会美育大课堂,让观众在真迹中寻找“真山水”,释放文化感受的公众接口,打造别开生面、全民参与的社会美育行动。我们要接下古人的衣钵,作为实物的衣钵在博物馆里,作为道艺的衣钵在学院里,通过这个展览,它们对接在了一起,成为一代学子的“心印”。这就是衣钵、传人、道场三方面的结合。当代社会里的艺术教育有两个现场,学院和博物馆,现在这两个现场结合在一起了。
采访者:您认为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融合为教育带来了哪些思考?艺术教育能为推动社会更新产生怎样的影响?
高世名:近年来,中国美院一直在强调“人文科技双向会通”,这不只是所谓的“科艺融合”,更是希望构造起一个艺术和技术、科学与哲学交互作用的动力机制。艺术学院为什么要关心科技?因为今天数字科技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同时也正在改变学院的形态、艺术的价值。我以为,人工智能科技越发达,艺术越重要。当然,她也需要面对新世纪、新时代的许多新命题:全球范围内艺术的商业化与政治化、技术的智能化、感性的贫困化以及创造力的亏空化。面对人工智能巨大的形式衍生力和视觉生产力,我们如何将AIGC的无限生发转化为可控生产?面对日益自动化、智能化的新媒体,艺术如何重建引导心灵转向的“有情之学”?面对越来越学科化的教育体制,艺术教育如何成为融入历史进程、推动社会创新的“有为之学”?这都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
中国美院多年来还在倡导“以乡土为学院”的教育主张,旨在扎根中国大地搞艺术、办教育,奔赴生产生活、城乡发展的最前线。近两年我们成立的“美丽中国研究院”,倡导的便是以中国美术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我们所要做的是在跨界贯通中打开生活艺术的新可能,在落地实行中激发文化生产的新方式,形成艺术文化赋能社会发展的新实践,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人文艺术的新能量,串联起一大批优秀的行动者,建立起第一个美丽中国建设的设计案例库,形成美丽中国跨界创新的“智联网”,呈现出美丽中国建设的多元维度。
采访者:今年以来,我们看到了以 ChatGPT 为代表的新技术所带来的从产业到社会意识的更新。在这次“国美发布”中,中国美院宣布成立“洞天:国美在线艺术社区”和“元宇宙艺术学院”,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新趋势和新关口,这两个举措有何深意?
高世名:我以为,人工智能科技越发达,艺术越重要。因为ChatGPT之类智能技术能够替代的只是模态化知识、衍生性智慧和可重复性劳动,无法替代真正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在设计领域,曾经作为现代生活之发明者的设计、曾经建构宏大社会想象的设计、曾经作为革命和解放力量的设计,已经被窄化为全球制造业链条中的一个生产环节。甚至,它已经被异化为熊彼特所谓全球资本“空间再生产”和“创造性破坏”的力比多、催化剂,成为消费主义品牌战争的“白日焰火”。创造新生活的设计原动力被置换为功能的优化、花样的翻新、品牌的包装推广,以及成本和利润的精明算计。设计越来越产业化,越来越沦为一种服务业,所生产出的不再是新社会的愿景、新生活的方式,而是单纯的利润。我完全不担心AI会替代人的创造,因为能被替代的就不是真正的创造。人工智能就像一个检测创造力的坐标轴,它会帮助我们理解怎样才算真正的创造力,如何才是真正的艺术——那些永远无法被替代的冲动、感受、想象、技艺和表达。
“洞天:国美在线艺术社区”和“元宇宙艺术学院”是我们面对新形势、运用新技术打造的艺术教育新工具。元宇宙、混合现实的未来场景为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了无穷的任务书。“洞天计划”是多人实时交互的在线艺术社区,“元宇宙艺术学院”是单人沉浸式体验的混合现实界面,它们都是中国美院面向数字智能时代推动艺术教育迭代的实验界面。我们希望构造起一个艺术和技术、科学与哲学交互作用的动力机制。2018年,国美创办了以艺术与科技为主要专业方向的创新设计学院,工科学生、理科学生可直接通过高考进入学院,这几年,他们与文科学生在同一个教育体系中学习,形成了中国艺术教育的新局面。今年10月,中国美院良渚校区将全面开园,我们期待着在美学与伦理的辩证融通中重建设计人文,在艺术、科技、商业的跨界融通中推动创新。
采访者:今年的“国美发布”中,发布了一个新平台——中国电影高等研究院。这是继去年中国美院正式成立了中国美术高校中第一所独立设置的电影学院之后,在这一教学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您如何看待把电影作为美术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美院在人才的引进方面又有哪些考虑?
高世名:中国电影高等研究院和社会美育学院是今年中国美院发布的两个事业新平台,这两大平台体现了中国美院创造公共文化、推行社会美育的责任担当。实际上,电影对20世纪一切艺术都有着再造之功,它构建了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知识、感性和伦理的综合构造。这个构造映射到一切现代主义表达之中,从文学的普鲁斯特、乔伊斯、托马斯·曼到戏剧的布莱希特、贝克特,从绘画史上的毕加索、基里科、达利,再到建筑师中的柯布西耶、西扎、屈米、库哈斯……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可以发现电影的潜在影响,无论是观念或形式、技术和手法。
中国美术学院在影像教育这条路上已经耕耘了许多年,如果从1980年代后期中国录像艺术的生成来算,我们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有35年的历史。而中国美术学院和电影的关系,是从一个电影的梦想开始,从胶片——过期的胶片开始,接着开始慢慢进入这个方向的教学的。美术与电影的融通,核心在于怎么讲故事。在中国电影史上,绘画出身而做导演成功的例子也不乏其人。有代表性的是杨福东,他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在是国际知名的影像艺术家。2002年,他的第一部影片《陌生天堂》在德国卡塞尔文献展首映,影片以西湖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散发着“存在主义气息”的故事。前年我们联合出品的《云霄之上》获得了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天坛奖”,今年刘健执导的动画电影新作《艺术学院》又入围了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近年来,中国美院聚集了徐小明、万玛才旦、陈玲珍、Mary Stephen、张献民、杜海滨、刘智海等一批优秀电影人,培养出了一大批备受业界关注的青年电影人。我们期待着与各界同仁们携手同心,以电影人的初心,共创中国电影的“浙江潮”。通过电影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来构造有品质和深度的公共文化。未来5年我们会有更多的电影产出,中国电影高等研究院成立后会有一系列的举措,希望能够形成当代中国电影的创作中心之一。
采访者:今年,中国美院正式启动了“百年巨匠”研究工程,可以说建校95周年的系列发布,也是一次朝向百年的致敬?
高世名:的确如此。在中国美院近百年的历程中,历代名师大家如璀璨星群,照亮了中国现代艺术史的天空,也构成了国美的精神脉络与学术底蕴。从今年起,我们将正式启动“百年巨匠”研究工程,直至2028年百年华诞。今年,我们还将举办“林文铮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座谈会”“吴大羽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以及亚运会期间举办“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大展”等学术活动,以纪念名师先贤为契机,深入梳理中国现代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历史脉络与精神谱系。
每到重要的校庆之年,我们都会追溯学校的历史,重温国美的荣光。但这不只是为了完善我们薪火相传的“国美叙事”,更是为了继往开来,为艺术和艺术教育探索新的命题、打开新的愿景。新世纪以来,中国美院逢“五”的校庆主题活动也都超越国美校史,指向学术前沿。75周年校庆的中心项目是“地之缘:当代艺术的迁徙与亚洲地缘政治”,那是中国艺术界第一次主动对“文化亚洲”“亚洲现代性”进行系统探究与表达。85周年校庆,“八五·85”主题展将85年的历史投射在1985年这个时间切片之上,以作品、文献、短片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呈现了几代国美人在1985年的历史经验和艺术实践,其实质是一场历史哲学的影像实验,其目的是“把可能性还给历史”。今年,95周年校庆的核心学术活动是“Inter-World-View:世界文明互鉴”。这个活动的问题意识与20年前的“地之缘”一脉相承。我们将发起一场“教学—创作—行动—传播”四位一体的艺术行动,学院团队将奔赴10余个世界文明史发源的重要现场,感知文明史的宏大进程,探究文明互鉴的隐微脉搏,开展分布式论坛并拍摄主题影片,最后形成论坛与展览。“Inter-World-View”既是“世界观的对话”,又是“跟世界谈谈”。我们要在世界文明互鉴的框架下,在“世界观的对话”中,将人类文明史中最高明深邃的优秀传统视作我们创作的命题、艺术的土壤、精神的根基,追溯正典、广纳博收,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中“与古为新”,这就是“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
(采访者刘杨系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助理研究员,贾毓秀系中国美术学院融媒体中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