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评论新著列锦(第五期)
编者的话
2023年,“文学理论评论新著列锦”专栏决定以不定期推出取代之前固定的每季度一期。之所以做出如上改变,一来是为了适应学术出版的规律,避免因出版时间和上市时间的不匹配造成遗珠之憾;二则是希望在更恰当的周期里,为每一期“列锦”呈现更丰富的面向,能兼有学者文集、文学史研究、文艺思潮研究、史料研究、批评集等诸重形态的新著,以便学人和读者按图索骥,各有所得。
第五期“列锦”为读者遴选作品22部。《中国现代文学新讲》是文学史家钱理群先生第100部著作,钱先生在耄耋之年回到作品本身,重拾文学本原,为主流文学史研究提供了重申常识式的编纂思路与著史方案;《陈晓明文集》收录了学者陈晓明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多种,多年来,陈晓明以深切的社会关怀和问题意识,在世界性与本土性之间,探索中国文学路径,他是勇立潮头的探索者,也是一代批评家的领航人;作为汉译文学研究专家,李今从西方文明的复杂性中去粗取精,并以批判的眼光再造现代文化的新宗,新著《鲁滨孙变形记》在扎实考辨的基础上屡生创见,值得细读;从《文学青年编年史》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个开放、包容、具有批判性的青年批评家形象,方岩说“我们需要让不同知识体系、不同身份的人参与到问题讨论中来”,或许也只有这样,才能捍卫杂糅经验对记忆的侵蚀。挂一漏万,更多新著不逐一提及。
借本期导语,还想就“列锦”的入选标准多说几句:我们愿网罗好书,但因篇幅所限,只选取具有典范意义的学者佳作、有益于学科建设的研究新著、体现编纂意图的文丛文集、代表学术前沿的理论作品以及独具风格的文学批评。此外,除有特别的纪念意义,“列锦”原则上不推荐旧作再版。希望通过这份工作,能为一段时期内的文学研究存目。鉴于编者精力有限且囊中羞涩,也欢迎有意加入“列锦”的出版方及作者寄送新著或传递相关资料,收件邮箱为:chenzeyuyihai@163.com。
夏日美好,但惜夏日长,让我们共同珍惜每一个阅读的昼夜吧。
——栏目主持人:陈泽宇
《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
关爱和 总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1月
20世纪是以报刊为中心的文学时代,对报刊史料进行系统性、整体性梳理与研究,是深化百年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路径与必然选择。河南大学中国近现当代文学专业通力合作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并于今年将成果结集出版。全书分为近、现、当代三卷,共130万字。这套书史料钩沉细致深入,从晚清时期报章之兴与革命文学的逻辑关联入手,循序渐进地讲述报刊视角下的百余年文学史,在当代部分尤重不同文学阶段出版格局及其调整,全面立体地展示了报刊媒介与文学生态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互动互生关系,其对史料的主动认知与把握,鲜明地体现了河南大学扎实的学术传统。
《陈晓明文集》
陈晓明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23年1月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晓明是从1990年代至今活跃在文坛现场的重要批评家,他长期植根理论、史论、批评,促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发展,亦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文集》收录陈晓明几十年来最负盛名的学术成果,包括《无边的挑战》《后现代的现代性》《不死的纯文学》《小说的内与外》《无法终结的现代性》《通透之境》《德里达的底线》《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等重要著作。陈晓明的文字致广大而尽精微,阅读《文集》除了体认学术价值,更可感受到他笔下颇有特色的浪漫思辨风格。可以说,沿着《陈晓明文集》细读,就等于把握住了当代文学的宏阔脉象。
《中国现代文学新讲》
钱理群 编著,九州出版社,2023年5月
《新讲》是文学史家钱理群先生第100部著作。《新讲》以“导读+原文”的形式聚焦现代文学时期45位作家、60多篇作品,试图回到文学阅读、文学教育与文学史研究的起点与原点,回归文学本身。钱先生说,“文学史的大厦,主要是靠作家,特别是大作家、经典作家支撑的;而作家的主要价值体现,就是他的作品文本。”《新讲》为当下以“大文学史”理念为主流的文学史研究提供了重申常识式的编纂思路与著史方案。在文字之外,每一讲前均有相关著作初版本书影、目录插图,以及写作该作品时的作家存照,全书前还配有作家图谱图表,为读者提供了触摸文学史的鲜活经验。
《有声的中国——演说的魅力及其可能性》
陈平原 著,商务印书馆,2023年4月
演说在晚清的兴起,意味着知识传递的方式发生变化。无论思想启蒙还是社会动员,晚清以降都与声音带来的政治文化氛围紧密相关。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近年来敏锐地察觉到声音在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虽然相较于文字和图像,声音更易消失于历史的深处,但那些关于演讲氛围的生动描摹,那些对于演讲现场的光影留念,都为我们复原了一段“有声”的文化史。声音的背后,有人、有文、有思想、有时代。在《有声的中国》一书中,陈平原通过钩稽“演说”的变化,兼及阅读、倾听与观看三种触摸历史的路径,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现代中国。
《文学诠释学》
李建盛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10月
学者李建盛的《文学诠释学》是一部为当代文学理论的话语资源提供哲学建构的作品。他以文本、理解与意义作为核心贯穿全书论述,就文学诠释学的文本概念、文学理解的规定性、文学意义的发生和实现方式以及诠释学理解事件中阐释文本与意义之间的内在关系等命题展开深入的讨论。李建盛在现代诠释学理论和文学理论的综合视野中考察诠释学与文学诠释学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以对话精神探索综合的理论视域。在全书最后一章,作者还就诠释学与文学史书写之间的关系综合论述,着重描述了文学史理论的若干种范式以及效果历史意识与文学史意识的关联。
《鲁滨孙变形记:汉译文学改写现象研究》
李今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3月
《鲁滨孙变形记》是学者李今关于汉译文学改写现象的研究专辑,作者应用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试图将汉译文学改写的个案或现象视为中国20世纪历史的碎片,借此去认知某一特定时代的文化与文学的独特光影。书中选择了《鲁滨孙漂流记》、《简·爱》、洋孝子孝女故事,以及高尔基、普希金翻译序跋等案例,聚焦其译作和评介中的改写问题,由内而外探究汉译文学改写现象的发生与译者的政治立场、文化身份、美学追求及其所处社会语境的关联,由此呈现在思想、观念、情趣等层面,中国与世界相交融与激荡,相拒斥与杂生的复杂历史面影。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的兴起》
李昕揆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
青年学人李昕揆曾对文学理论的近现代生产多有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的兴起》一书即是他对既往研究的整理所得。该书以文学理论学科自身为研究对象,把文学理论视为一种知识形式和社会实践进行考量,从近代学制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范式的生成、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与传播机制的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话语规范化的路径、作为权力话语的文学理论及其运作等方面作出具体分析。其中,作者关于文学理论的“修辞语用学”与议题设置等方面的论述多有创见,也为该类研究的深入提供了基础。
《左右雅俗之间的三十年代文艺》
葛飞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
新文学走到1930年代,就真正进入了一个杂语的文学时代。正如《左右雅俗之间的三十年代文艺》一书所表露出的那样,面对这一时期的文艺场域,“杂”是难以回避的症候。学者葛飞常年关注左翼戏剧与都市文化等命题,在这本新著中,他收录关于文学、戏剧、电影等艺术门类的研究文章,以周氏兄弟、海派都市、《现代》杂志为中心,涉及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研究、20世纪30年代文学活动研究、文艺思潮研究等,辐射到整个1930年代的文学生产现场。“杂”标识着厘清的难度,也寓意着杂花生树,意味着可被打捞的历史生机。
《中国现代同人期刊研究举隅》
付祥喜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5月
自从《新青年》杂志创办以来,同人办刊成为中国现代期刊史上一个重要现象。学者付祥喜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月派创办的各类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晨报副刊·剧刊》《新月》《诗刊》)和40年代影响巨大的《观察》周刊为例,既依据丰富翔实的文献史料考察刊物创办的缘由、资金来源、财务状况、栏目设置和运作情况,也关注刊物周围的主要撰稿人和读者群体,由此深入探索中国现代同人期刊办刊模式和聚散离合的原因,揭示中国现代同人期刊的传统及其传承规律,了解现代同人期刊对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期刊编辑出版的贡献。
《文学:批评·跨域·历史化》
吴俊 著,作家出版社,2023年4月
二十余万字的《文学:批评•跨域•历史化》一书是吴俊最新的文学批评文章合集,也是作家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的最新成果。这本自选集收录的文章,侧重于以跨域和历史化的视野进行文学批评,力图从文学史视野对于当下的文学发展的挑战予以理论的宏观回应。全书共分四辑,贯穿作者近年来关于理论、文学史、文本细读等方面的研究,并重点收录其在《小说评论》“三栖专栏”和《文艺论坛》“起点批评”两个栏目的印象记文章,让读者在专业知识之外,还可识别一个对生活有爱心、信心、热心的学者形象。
《路遥的哈姆雷特与莎士比亚》
李建军 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11月
每一位学者都有自己的“关键之书”。这可作两重理解,一方面是影响之关键,另一方面是创造之关键。对于李建军来说,读路遥、研究路遥在他的阅读史与学术路径中都占据着“关键位置”。李建军新著《路遥的哈姆雷特与莎士比亚》收录了他路遥研究前后二十年的文章数十篇,从人物、作品、内容、形式等诸方面描摹了路遥与他的文学世界,可谓是他个人在这一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在李建军看来,文学本质上是一种人格现象,路遥无疑是伟大的作家,他无愧时代、个性坚卓、气质沉郁、情感真挚,路遥的作品包含着伟大的道德精神。
《走出语言自造的神话:中国新诗论集》
李章斌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
诗歌研究者李章斌善于从诗歌文本中提炼当代诗的语言意识、历史意识和诗学理念,并尤其关注先锋诗歌的“语言中心主义”倾向问题,分析其中存在的自我中心主义的痼疾以及写作伦理的困境,并探索走出“语言自造的神话”的若干理路。书中收录的《从刺客到人群》一篇中,李章斌借用陈东东对汉诗的“鲁滨逊”比喻:被抛置到陌生大陆上的鲁滨逊无枝可依,曾经的文明和制度失效了,只有自己是新的立法者。但鲁滨逊不应满足于无人的荒野,就像作者所说,当代诗歌或许还将讲述另一半的故事:“等造好了大船,鲁滨逊终于要像奥德修那样踏上返乡之旅,去找回和融入伟大和悠久。”
《试论诗神》
王炜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年1月
王炜在《试论诗神》一书中绕开理论家的转述,并试图避免自我理论化的预先判断,直接置身于诗歌美学事实和精神事件的萦绕之中,以获得和“诗神”面对面的交流。何为“诗神”?这当然是一种比喻意义上的说法,也是米沃什比诗更在乎的“新的措辞”的意志,是把我们带离对诗和诗人刻板化解释的力量。在作者看来,诗神还是那个我们未曾意识到的内在自我,那个“既亲近又不可辨认的”“熟识的复合的灵魂”。《试论诗神》中,王炜将许多孤立的作品联系起来,使其成为彼此矛盾声音的对话,尽管这些被分析的经典作品多来自异域他乡,但又是如此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汉语诗歌的想象力。
《融合与再生:20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中的“宏大叙事”》
房伟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
“宏大叙事”终结了吗?房伟认为没有。《融合与再生》从“宏大叙事”概念的兴起与旅行起笔,分析概念变动过程中的误读与错位,并借以探讨当代文学1990年代宏大叙事背后的文学史逻辑。《融合与再生》以90年代长篇小说“启蒙叙事”与“现代民族国家叙事”为研究的两翼,通过对具体思潮与文本的解读,最终确认:文学史意义上的宏大叙事并未终结,而是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并置,解构与建构并存,个体神话与集体影像杂糅的空间化情况下,走向了复杂的“再生”。对文学史成说的质疑与重审,体现了学人的理论功底与学术勇气。
《爱的分析》
岳雯 著,译林出版社,2023年1月
网络上有博主评价岳雯《爱的分析》的批评风格,“细致但不腻味,冷静得像一个一语中的的哲人。”借这位博主的评价,后半句对应的大概是书中前半文章,它们指向正在发生的文学现场,讨论长篇小说的开头,“好人的故事”,以及那些作品面貌各异精神气质相通的作家:阿来、王安忆、邓一光。岳雯善于“一语中的”,她从几个倏忽而过的侧身相望里,判断出文学史不经意的转轨。而前半句,“细致但不腻味”恐怕说的是书中第三辑。这些漫谈多发生于“黄昏,大概是一天中最富意味的时刻”,在岳雯更放松和沉醉的批评文字中,我们不难理解文学为何能如生活一样令人着迷,以及与文学的相遇为何如此值得珍惜,值得“爱的分析”。
《群像与个体——“90 后文学”论稿》
徐威 著,作家出版社,2023年5月
青年批评家徐威长期关注“90后”作家及创作,他坚持做同代人的批评,终成一家之言。从2007年“90后”诗人首次集体亮相至今,“90后文学”的批评概念也即将迎来精神成人。《群像与个体》是国内第一部“90后文学”研究专著,徐威以代际视角切入,对“90后文学”的发生语境、创作特点与发展趋向等提出见解,他进行总体性观照的同时,也注重研究不同文学个体之间的特殊性,展现了“同代人”批评家的敏锐触觉。在代际批评不断落潮的当下,徐威为文学界重新审视“90后文学”登场、发展、流变的文学史风景提供了有效的契机。
《文学青年编年史》
方岩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年3月
收录书中的同名文章《文学青年编年史》是方岩关于路内《雾行者》的长篇评论,《雾行者》书写一代文学青年十年离散的过程,而“编年史”也收录了方岩过去十年的部分评论文章,出版方的宣传语里写到“真诚地向读者呈现一个文学青年十年的精神漫游图景”,此言得之。“文学青年”的标签正在失去固有的价值属性,曾经通过潜在优越性建构自身合法性的称谓在当下变成了空洞的能指,正如方岩所说,“在大众文化领域,‘文学青年’又成为某种消费符号”。那么,如何从“编年史”的意义上来理解一个青年的文学批评?方岩将问题的答案潜藏进后记,文学青年或许是失落的一代,但并非生活洪流里的失踪者。
《拒绝想象》
徐兆正 著,作家出版社,2023年5月
文学创作与批评都是想象的艺术,但徐兆正说要“拒绝想象”。具有哲学、文学双重知识背景的徐兆正在这本书里展现出理论解剖与文本分析的双重能力,批评集的上下编各有特色。同名文章《拒绝想象》中,他对灾难文学的写作伦理进行了反思:当现代艺术以想象去解答灾难爆发的缘由时,它已然在想象中容忍了一场已由艺术掩盖的罪行。由此出发,可进入这本名为“拒绝想象”的批评文集。所谓“拒绝想象”,是把真实从僵化的想象中解救出来,正如他在谈论批评观时所说,“除了遥不可及的想象,真理还是求真意志本身,是对于真理毫不动摇的关注。”
《网络文学:媒介、文本和叙事》
王金芝 著,花城出版社,2023年4月
青年学人王金芝供职于广东省作家协会,近年来多从事网络文艺和媒介批评。《网络文学:媒介、文本和叙事》即是她过去一段时间的研究成果结集。该书共分为八章,以媒介、文本和叙事三个关键词切入,呈现媒介视域下网络文学的生态、文本、叙事模式的转变及其特征: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中国当代文学的拓展中定位网络文学,观照其起源、生产和消费;在网络机制、故事消费和身体叙述中研究其文本特征和叙事空间;在赛博空间新符号和新现实中考察新媒介和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
《爱与尊严的时刻》
行超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年3月
行超说,“爱与尊严,应该是一切文学的起点,也是所有写作者共同捍卫的精神。”《爱与尊严的时刻》收录《文艺报》文学评论版编辑行超十年来访谈文章14篇,她的与谈人包括王蒙、莫言、王安忆、周晓枫、徐则臣、鲁敏、张悦然等。如学者何平的评论所说,“以专业化见长的文学访谈,当属于文学批评的范畴。”访谈集中每一篇正式开始前都有一段类似独白的导语,讲述这一篇对话因何而来,告知一段文学交往发生的契机。相比于正文,或许有些导读更值得珍视,它是间于若干个摇晃的时刻的见证,也是我们飘飘忽忽的生活的身体。
《人性的博物馆:七堂小说写作课》
黄梵 著,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23年5月
小说是人性的实验室,也是人性的博物馆。继《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之后,作家黄梵再次将他的写作心得结集出版。《人性的博物馆》中包含的七堂课源于黄梵的创意写作课堂,他的文学教育穿插着哲学思辨,兼顾趣味性与逻辑性,让人读来过瘾的同时也预示着一定的阅读门槛。黄梵在这本书里讲述文学观念、叙事技巧、小说结构,并就创作的前沿问题逐一辨析,提出个人化的小说写作工作方法,其中关于“穿甲模型”的解释别有新意,值得细读。每一堂课上,黄梵均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广征博引,例证涉及文学、绘画、雕塑、摄影等各艺术门类,可谓筋骨血肉俱在。
《迷宫与玄珠》
向以鲜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
《迷宫与玄珠》书底处的上架建议是“文学·随笔”,显然,这是一部以随笔体为主的诗学散记。历史文献学者、诗人向以鲜笔下不见缜密的理论框架,却流淌着更从容的诗想。《迷宫与玄珠》联通古今,从“宋词一啸”“美人幻影”谈到“先锋精神”以及“口语诗的真相”。上卷将浩瀚的中国古典诗歌及诗学寓意为一座瑰丽神奇的“迷宫”;下卷取意于《庄子》的象罔求珠传说,向广博的当代诗致意,寻觅代表诗歌真谛的“玄珠”。相信在这本书中,每位读者都能遇见缪斯的神庙,聆听环佩、嗅闻芳香,也可以“幻想惊鸿一瞥的风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