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海上惊《雷雨》” 经典演绎九十载
90年前,年仅24岁的曹禺在《文学季刊》上发表了四幕悲剧《雷雨》,精致的结构、复杂的矛盾冲突、耐人寻味的台词,充满了戏剧张力。《雷雨》发表后引起了巨大反响,郭沫若称它是“一篇难得的优秀的力作”,茅盾回忆《雷雨》盛况,也以“当年海上惊《雷雨》”赞扬演出的轰动,一部既“经得起读”,又“经得起演”的经典之作诞生了,同时也宣告了一位伟大的剧作家开始于剧坛崛起。
《雷雨》创作于1933年暑假期间,彼时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万家宝(曹禺)即将毕业,《雷雨》是他构思已久的一部剧作,在学校图书馆里他开始全身心投入创作之中。剧本完成后,他把稿子交给好友靳以。当时靳以正准备和郑振铎、巴金等人创办刊物《文学季刊》,稿件在其抽屉里压了一段时间,后来靳以把稿件转交巴金,巴金读后力荐,《雷雨》得以在《文学季刊》第3期刊发。1936年1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雷雨》的单行本。
话剧自传入中国后就开启了本土化的历程,但一直缺乏经典的原创剧本。《雷雨》问世后,90年来无数次被搬上舞台演出,其研究资料可谓浩如烟海。《雷雨》在中国话剧史上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直至《雷雨》问世,“中国有自己的戏可以演了”。
以当时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雷雨》全剧以两个家庭、8个人物的恩怨作为主线。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随着鲁大海、侍萍等“闯入者”形象得以展开,伪善也不乏重情义的立体多面的周朴园、被冷漠家庭压抑和追寻爱情而不得的繁漪、忍辱负重多年归来的侍萍、厌恶过去所作所为并企图离家的周萍、受新思想影响的懵懂少年周冲、单纯而又善良的鲁四凤、遇压迫奋起反抗的工人鲁大海、爱占小便宜且有不良嗜好的鲁贵等,在多层面的矛盾冲突中,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一呈现。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话剧《雷雨》触及了深层的社会、时代问题和世间复杂的人性,剧情扣人心弦,语言精练含蓄,称得上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之作。
《雷雨》中间四幕的剧情集中在一天之内,在周家客厅和鲁家住房两个场景中展开,明线是周朴园回来处理矿上罢工事宜、周萍要离家去矿上、侍萍归来等,暗线是后母繁漪与周家长子周萍恋爱、周朴园对侍萍“始乱终弃”等,周鲁两家人几十年复杂的矛盾纠葛一一揭开。剧中8个人物之间的冲突交织成众多的矛盾冲突线,有周朴园和繁漪、周朴园和侍萍、周朴园和鲁大海的冲突,还有繁漪与周萍、周萍与四凤、周萍与鲁大海、侍萍与鲁贵之间的冲突,形成错综复杂大小不同的戏剧冲突。众多的矛盾冲突彼此交织,交替发展,谱写出一出震撼人心的悲剧。《雷雨》的序幕和尾声距周公馆事件发生十年后,周朴园照顾疯了的繁漪和侍萍,结合序幕和尾声来看,如曹禺所说“我不能清明明了地说,我是有意识地想要匡正什么,或讽刺、攻击什么。有时,我也相信,也许是某种模模糊糊的感情的驱使、流露出一种受压抑的愤怒,并对中国的家庭和社会进行了谴责”,我们对《雷雨》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又有不同的感受。
剧本发表当年的12月,浙江省上虞县春晖中学举办校庆纪念会,在学校大礼堂演出了话剧《雷雨》,演员为春晖中学学生景金城、胡玉堂等。这是《雷雨》的首演,因是学生演剧,影响范围有限。1935年4月27—29日,由中华话剧同好会在日本东京神田一桥讲堂演出了《雷雨》,由当时留日学生杜宣、吴天、刘汝醴任导演,国内外均有相关评论和报道,演出影响较大。因考虑剧本演出时长,这次演出把序幕和尾声去掉了,只保留了中间四幕,在文章《〈雷雨〉的演出》中,吴天谈到他对剧本的理解,认为“首尾都是多余的”。序幕和尾声的删除引来曹禺的强烈不满,他说“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事诗”,《雷雨》是对复杂人性的展示,对命运悲剧的抒写,“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曹禺尤其提到,《雷雨》“决非一个社会问题剧”,表达了对导演曲解剧作主题的强烈不满。
1935年8月,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孤松剧团在学校大礼堂演出了《雷雨》,也是学生演剧。同年10月,中国旅行剧团在天津新新影戏院演出话剧《雷雨》,全剧演出时长达5小时之久,晚上七时三刻开幕,约在夜深一时演完。这是第一个职业剧团演出《雷雨》,演出大获成功。后中国旅行剧团在天津、上海等全国各地演出《雷雨》,均上座极佳,成为中国旅行剧团屡演不衰的“看家戏”。
两年之内,《雷雨》的演出已遍布全国各地。1935年和1936年,国内创作剧本中演出次数最多的是《雷雨》,共有五六百次之多,“其谨严的编剧技巧,不能删去一字的漂亮剧词”,在当时“造成中国剧本之最高上演纪录”。
在《雷雨》演出史上,1937年1月中国戏剧学会在南京的公演需重点提及,这是剧作家亲自担任角色的一次演出,曹禺饰演剧中的周朴园、马彦祥饰鲁贵、李萱饰四凤、戴涯饰周萍等,导演为马彦祥,阵容极整齐,演出获得轰动。至1937年,《雷雨》先后在北平、天津、南京、汉口、长沙、南宁、南昌、上海等全国各地的业余和职业戏剧团体相继排演,在当时国内创作的剧本中,《雷雨》是一个比较完善且最能获得良好舞台效果的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雷雨》成为一些院团的经典保留剧目。1954年6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了夏淳执导的《雷雨》,演员有郑榕、朱琳、苏民、于是之、胡宗温、董行佶等,此剧1979年和1989年两次重排,1997年、2004年复排时,导演为顾威,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演出至今的北京人艺版《雷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也在1956年把《雷雨》搬上舞台,导演方沉,此后几代演员不断创排,也已成为天津人艺的经典保留剧目。
《雷雨》的当代价值也在不同导演中得到诠释。1993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王晓鹰导演的话剧《雷雨》,征得曹禺同意,删除了鲁大海这个角色,挖掘出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2003年徐晓钟导演的“梅花版”《雷雨》、2004年陈薪伊导演的“明星版”《雷雨》、2007年王延松导演的“诗意版”《雷雨》等,都各具特色。
《雷雨》发表后,剧本先后被翻译成日语、越南语、马来语、韩语、英语、法语、德语等,超越时空界限,《雷雨》在世界各地演出,不断被阐释和演绎,历久弥新,焕发出新的艺术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雷雨》也被改编成不同的艺术样式,1938年上海新华影业公司出品了方沛霖执导的影片《雷雨》,1996年李少红、曾念平执导的电视剧《雷雨》播出。此外,《雷雨》还被改编成沪剧、黄梅戏、京剧、评弹、芭蕾舞、现代舞、音乐剧和歌剧等,促进了不同艺术样式的融合与借鉴。
今年是《雷雨》剧本发表90周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山东省话剧院、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宝山沪剧团)等都演出了话剧《雷雨》。90年来,《雷雨》培养、锻炼了一代又一代导演和演员,无数的导演和演员对剧作和其中的角色进行解读和阐释,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发掘经典的当代价值,传达给不同年代的观众。《雷雨》这样“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其不朽的戏剧生命力彰显了经典的无限演绎和不断创新的永恒魅力。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