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23年诺奖得主戏剧选中文版推出 约恩·福瑟:赋予生命中那难以言说的一切以声音
来源:文学报 |  何晶  2024年07月11日08:23

“我坐下、倾听,我书写听到的一切。” 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如此形容自己的写作,他的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甚至童书和歌词,都是基于这样的书写,组成了一个独特的“福瑟宇宙”。近日,《有人将至:约恩·福瑟戏剧选》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推出,包括《有人将至》《秋之梦》《我是风》《死亡变奏曲》《名字》《一个夏日》《吉他男》《暗影》《而我们将永不分离》九部代表剧作。该书新书分享会上,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作家李宏伟,福瑟作品中文译者邹鲁路与“约恩·福瑟作品”策划编辑、凤凰出版传媒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袁楠,译林出版社副总编辑陆志宙展开对谈。

诺奖授奖词称福瑟“以创新的戏剧与散文赋予生命中那难以言说的一切以声音”,声音,确乎是打开“福瑟宇宙”的锁钥。大海,雨,或暗流潜动或静水流深的内心,回环往复与变奏的话语,或长或短的静场,一切循声而建,又应声流转。邹鲁路概括这种具有鲜明个人烙印的‘福瑟式’美学与戏剧风格——蕴含着巨大情感张力的极简主义洗练语言,对白中强烈的节奏感与音乐感,并置的时空,交缠的现实与梦幻,剧作中那无处不在的诗意的暗涌,是他对人生的倾听,是他字里行间对所有在时间荒原上相遇的人们所怀有的无限悲悯之情。

《有人将至:约恩·福瑟戏剧选》中的九个故事,九段平行的人生。地铁里日复一日卖唱的吉他男,秋日教堂墓园里偶遇的“男人”与“女人”,远离城市、不期望有人将至的“他”与“她”,一个夏日里出海未归的丈夫与饱受记忆纠缠的妻子……福瑟作品里的这些人物,通常没有姓名,而只以“他”“她”“男人”“女人”来指代,一个个无名之人,鲜有性格或背景提示,只有寥寥几笔的速写,人们在想象中描摹他们的面容,倾听他们此生的经历。

李宏伟认为,福瑟的这种命名有其深意。他注意到福瑟的命名在形式上主要分为两种,主体的一种是对称的“男人”与“女人”,“中年男人”与“中年女人”这样的命名,另一种则是不对称的比如无名的“女孩”与具体的“阿瑟”,而这两种人物命名及其代表的稳定与变化关系之间,潜藏了福瑟有关人际与交替的思考与巧思。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命名方式与人物面容、衣着、性格方面不予具体相契合,观众(读者)不必纠缠于日常的琐碎的冲突,更能聚焦于一种抽象的普遍性的纠葛,这是对立又变化的亲密关系,在这样的亲密关系内外,每个人的述说与沉默,被倾听与并不被理解,深深扎进正感同身受的观众(读者)心里。

福瑟被誉为“新易卜生”“新品特”“21世纪的贝克特”,因为他的极简主义,但同为挪威作家的卡尔·奥韦·克瑙斯高却认为他“一点都不极简主义,他身上其实是本质主义,而且也不贝克特”。李宏伟有相同的感受,“贝克特比福瑟更明晰,更追求致命的效果,更在意他的剧到达读者或观众时的感受,关乎更形而上、更普遍性的命题。福瑟的偏向则更具体化、更个人化,‘它只命中需要命中的人’。”对此,邹鲁路有自己的阐释,“福瑟只想命中,他也只能命中他目标想去命中的人”,在“极简主义”的表象之下,福瑟的作品静水流深,“他击中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最深的那个角落,所以他是个本质主义者,他描写的是生命最本真的状态。”

这或许是理解福瑟戏剧诗性气质的一条路径,他的戏剧通常不以表面的一个故事、一个情节、一个冲突来引人入胜,与其说他在“描述情节和故事”,不如说他呈现和描摹的是生命的一个状态或者一个瞬间。邹鲁路以“云与泥之间”概括福瑟的这种特点,“云是诗化”,泥是福瑟作品中的真实——内心的真实与真实的人生。这也就涉及到福瑟作品中所关注的主题,也是古往今来的戏剧舞台上的永恒命题:人类生存的困境——交流的隔阂;人与人之间,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对抗……“他笔下的人物,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所见的普通人,甚至可能就是我们自己。但他呈现主题和人物的诗化方式和戏剧手段,又使其剧作迥然不同于平凡的生活。福瑟的眼光始终投向了戏剧所要呈现和刻画的终极目标——人。”

作为福瑟指定的中文译者,也是福瑟的研究者,邹鲁路回忆自己与福瑟结缘的缘起在2003年,时任《戏剧艺术》副主编的剧作家曹路生想找一个合适的译者,把剧本交给了她。她从头到尾看完剧本后,把它塞到抽屉里,三个月不敢去碰,“人生从来没有过的感受出现了,就好像天外飞石,砰的一声,从‘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挪威飞来,砸在自己的心上。”2004年,邹鲁路将《有人将至》翻译完毕,发表在2005年第5期《戏剧艺术》上,这是中文世界第一个发表的福瑟的剧本,也是福瑟作品首次在国内传播。而今,《有人将至:约恩·福瑟戏剧选》的推出,将会让人们更为熟知福瑟的戏剧世界。

问题是,邹鲁路是经由文本进入福瑟戏剧的,这个文本放置到戏剧现场时效应如何?她有自己的感悟,“戏剧的现场是有魔力的,那是这世界上无法替代的感受。舞台上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不可复制的。戏剧的翻译也因此跟其他文学体裁的翻译存在很大差异。当舞台上的演员说出台词时,你马上就知道自己翻译的东西是不是人话,这个检验非常残酷和锋利。但译者可以根据舞台演出,不断去修正、去更正文本,会有更深的体悟。随着时光的推移,福瑟剧本的翻译的确还有更精进的空间。”她以舞台演出为依据,反复精细修订译文,同时也与福瑟以邮件形式进行着直接交流,对作品的内涵和翻译的措辞巨细靡遗地进行反复沟通与讨论。

据悉,除了已经出版的《有人将至:约恩·福瑟戏剧选》,译林出版社未来还将推出“七部曲”和《晨与夜》。“七部曲”是福瑟小说(他称作“慢散文”)代表作,书中的叙述者阿斯勒很多想法、观点和特征跟他本人很像,因此“七部曲”可以说是以传记形式呈现的虚构人生。《晨与夜》则是福瑟称“自己最好的小说之一”的一部作品,也是他认为最适合作为了解他的入门书籍,关乎生命本身的意义,如诗亦如寓言,曾获得2001年马尔瑟姆最佳新挪威语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