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冈恩“科幻之路”系列打破了四种界限
“科幻之路”系列,【美】詹姆斯·冈恩著,译林出版社,2024年5月
近日,美国科幻大师詹姆斯·冈恩编著的代表作“科幻之路”系列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并在2024中国科幻大会元宇·未来论坛暨后人类时代科幻文学及传统文学论坛议上首次亮相。该丛书共有六卷,分别是《从吉尔伽美什到威尔斯》《从威尔斯到海因莱因》《从海因莱因到现在》《从现在到永远》《英国科幻小说选》《世界科幻小说选》。“科幻之路”系列是詹姆斯·冈恩的代表作,也是世界科幻文学史的集大成之作,呈现出系统、生动的科幻文学史。
詹姆斯·冈恩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学者和评论家。1923年生于密苏里州堪萨斯城,曾任美国科幻作家协会主席和美国科幻小说研究会主席,堪萨斯大学英文系名誉教授,以及堪萨斯大学科幻小说研究中心主管。代表作有《堡垒世界》《星际桥梁》《空间站》《快乐制造者》等;“科幻之路”系列是其最重要的学术著作。1976年荣获美国科幻小说研究会颁发的“朝圣奖”;1992年荣获“伊顿终身成就奖”;2007年被授予“达蒙·奈特纪念大师奖”,以表彰其终身成就。
詹姆斯·冈恩亲历了美国科幻的黄金时代,见证了科幻新浪潮,并促使科幻进入美国学术界。他的研究著作通过对世界科幻史的梳理,展望了这种充满魅力的文学类型的未来。他编著的“科幻之路”从出版之日起,就迅速成为美国大学课堂开设科幻课程的标准教材,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科幻爱好者。
在书中,冈恩按历史发展、风格以及地域精选世界科幻名作,收录了包括凡尔纳、威尔斯、海因莱因、阿西莫夫等一百多位在科幻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代表作品。冈恩为每卷都撰写了长篇前言,从科幻与各个时代科技变革及文化媒介传播交互影响的视角下,帮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科幻文本的魅力、了解科幻文学的发展。这些前言合在一起,就是一部简要而完整的世界科幻小说史,使读者对科幻小说发展的历史有一个整体的理性认识;在每篇作品的前面,冈恩也特别地撰写了导读,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作品在科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均有言简意赅的说明,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所选作品。
科幻并不仅仅关乎未来主义
冈恩为科幻小说的存在设立了三个标准:一、人们必须去发现未来,这个未来由于科学进步或技术发明,将与过去或现在有所区别;二、他们必须抛弃部落、民族甚至一国之民的观念,而学会将自己看作一个整体的物种;三、他们必须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宇宙的本质——它的开始和终结——以及人类的命运。
科技改变未来,科幻发现未来——被誉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的威尔斯对未来的憧憬在他有生之年变成了现实。青霉素的发明延长了人的寿命;无线电、电话、汽车和飞机开始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宇宙的秘密正在被越来越强大的望远镜窥探;原子正在被分割成越来越小的粒子,人们意识到这个变化中可能诞生取之不尽的能源……
然而,在冈恩看来,科幻并不仅仅关乎未来主义,它关注的更是“将其自身重点放在人类的境况和命运上的文学”,所以科幻文学是“人类物种的文学”。任何时期文学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部落时代诞生出部落如何从洪水、瘟疫和战争中生存下来的民间传说;城邦国家中出现的是史诗。英雄建造城市,驱逐侵略者;民族主义的时代盛产关于战争的宏大小说,而个人主义的时代,人们崇尚内心世界和个人体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推动,人类日益打破地理、民族、文化的界限,在同一个地球村扎根成长,形成了一种全球互联、命运与共的独特的社会背景。
科幻文学正是在这种观察人类生活、思考人类命运的视角下展开的。无论是威尔斯的《星》中,在炙热的烈火和倾覆的海浪之下,人类被缩写成宇宙的一个渺小存在,还是西奥多·斯特金《惊雷与玫瑰》中核威胁下的世界,人类都是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在当今世界,环境破坏、气候变化、资源短缺、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单靠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自应对。科幻文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呼吁人们认识到,自己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激发全球合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深刻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成就科幻文学的“全景观叙述”
“科幻之路”系列打破了传统科幻现代起源的时间界限、西方中心的空间界限、类型文学为中心的题材界限以及男性视角的性别界限。
从时间上看,“科幻之路”的前三卷是按历史发展的轨迹系统地对所选作品编排。第一卷《从吉尔伽美什到威尔斯》就将科幻史的时间长度向前拓展了数千年,从现代文明开启之前的神话想象开始,回顾科幻小说的萌芽,致敬那些开启科幻之路的先驱;第二卷《从威尔斯到海因莱因》介绍了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科幻小说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时期,科幻小说开始成形、被命名,并成为新的文学分支,为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到来铺平道路;第三卷《从海因莱因到现在》延续了前两卷的历史脉络,聚焦于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科幻小说的发展,始于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结束于科幻图书出版蓬勃发展之际。在这个时间段里,核武器被应用于战场,登月竞赛拉开帷幕,类星体被发现……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幻小说的创作题材和写作风格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从空间上看,第五卷《英国科幻小说选》和第六卷《世界科幻小说选》从地域的角度对科幻历史进行补充。《英国科幻小说选》追溯了科幻小说在英国的发展历程,聚焦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英国科幻名家与佳作,从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起步,自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19世纪,一路梳理到充满千禧热望的20世纪末,既传达了英国科幻独有的悲观讽刺氛围,也展现了英国科幻作家的悬疑传统、幽默能量、冒险精神与远见卓识;第六卷《世界科幻小说选》囊括了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幻小说经典之作,包括法国、德国、斯堪的纳维亚与芬兰、东欧、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及拉丁美洲、印度、日本和中国。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科幻小说以不同的姿态和方式诞生与发展,形成了各自迥异的经验。
从性别上来看,和其他写作一样,在科幻小说发展的初期,鲜有女性撰写科幻,而少数女性科幻作家通常也会用男性化的笔名隐藏自己的性别。随着1948年朱迪斯·梅丽尔的《为母之心》发表,科幻领域内的女性开始展露性别。在“科幻之路”中,詹姆斯·冈恩科详细介绍了科幻领域内贡献颇丰的女性编辑和作家,还收录了朱迪斯·梅丽尔、约瑟芬·萨克斯顿、厄休拉·勒古恩、伊丽莎白·沃纳尔博格、特蕾莎·英格列斯等女性科幻作家的作品。
在中国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壤上,科幻小说是近代才出现的年轻文学,却拥有漫长的孕育阶段。冈恩提到,从《山海经》到《天问》,再到《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这些古代幻想成为中国科幻小说的奠基石。在第六卷《世界科幻小说选》中,冈恩回顾了凡尔纳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并引用了鲁迅对于科幻文学的感慨:“而独于科学小说,乃如麟角……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其在第六卷收录的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幻作品,也带领世界的读者第一次走进中国科幻。
几十年来,詹姆斯·冈恩和中国的科幻界建立了深厚友情,并热心支持和帮助中国科幻的发展。2020年12月23日冈恩去世,享年97岁,而他的“科幻之路”则鼓舞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科幻读者继续科幻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