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丁东亚:诗歌写作是为尽可能真诚地表达爱憎
来源:《诗探索》 | 丁东亚  2024年08月13日08:07

原标题:专访||诗人丁东亚

  丁东亚,1986年生,祖籍河南,现居武汉。有作品在《人民文学》《当代》《钟山》《山花》《花城》等期刊发表。曾获第十八届滇池文学奖等。出版有小说集《云落凡尘》。

一、你是从哪一年开始诗歌写作的?最早激发你写诗的灵感是什么?

我是2007年开始诗歌写作的。此刻回想最早激发我诗歌写作的灵感这一问题,如回想人生中喜欢的第一个女孩是何模样,面貌早已不详,但以最初那份无端欢喜的心情来表述开始诗歌写作无疑再恰当不过。丝毫不必避讳,我一开始写诗是为喜欢的女孩而写,那种有感而发、由心而生的分行,此时看来算不得是真正的诗,却足够真诚。我想这也符合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所说的“歌诗合为事而作”吧。真正爱上写诗,是高一下学期在山西省《作文报》上发表第一首诗之后。

二、请选择2—3位对你的诗歌创作最有影响的古今中外诗人或艺术家。

1. 唐代诗人王维;借苏轼在《东坡志林》里的话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之所以喜欢,是因为他诗里的那种清新淡远和自然脱俗。

2. 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一个常会花数年时间写一首诗的诗人,值得敬佩,何况她能够把握语言的准确性,并在写作中力求浑然天成。更为喜欢她的一个原因是,她的诗歌从不以“大”来体现自己,又能避开情感上的自哀自怜。

3. 美国诗人杰克·吉尔伯特;若不是几年前读到他的那本诗集《拒绝天堂》,可能我就放弃了继续诗歌写作。尤为喜欢他的一个原因:他根据自己的规则写诗,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自由自在。

三、请提供你自写作以来的10首代表作题目,并注明写作年代。

算不上代表作,只能算是个人较满意的:《镜中人》(2012年8月20日);《完整》(2013年3月26日);《故人或雪与酒》(2018年12月28日);《在水边》(2021年2月15日);《乡野之夜》(2021年4月19日);《有限身》(2022年9月6日);《春日谣》(2023年1月9日);《风过野芷湖》(2023年2月15日);《我爱着的人间……》(2023年2月18日);《在海边》(2023年5月17日)。

四、你写诗一挥而就,还是反复修改,还是有其他写作方式?

很少一挥而就,几乎所有写下的诗都修改过,有时是改动某个字词,有时是一个句子。事实上,我的诗都是先有了一个意象或画面,或是偶得了其中两三句之后才完整写下。

五、你如何看待生活、职业与你诗歌写作的关系?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是写作的基础,职业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而诗歌写作是为尽可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爱与憎,欢喜或悲愁。当然,要在生活中感悟、体察,尽可能不仅仅沉湎在小我的情感中。不记得是谁说过,当一个人沉湎于自己的私人情感,可能会完全背对这个世界。

六、你关注诗歌评论文章吗?你写诗歌评点、评论和研究文章吗?

偶尔会关注当下的诗歌评论,更多是阅读理论书籍,譬如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顾随的《驼庵诗话》、希尼的《诗的校正》,等等;作为文学期刊诗歌编辑,我更多时候关注的是诗歌文本,但诗歌理论无疑有助于个人对诗的深刻认知;偶尔我也写诗歌评论,但只会为那些我自己喜欢或欣赏的诗歌写。

七、你如何评价现在的中国诗坛?

任何一种自以为是的见解都是偏颇的。所以不管是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谈及什么是好诗歌,我都会想起《坛经》“坐禅第五”篇。六祖惠能为众人讲授“坐禅”时,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八、请写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诗歌写作要素。

情感、生活经验、想象力。情感:诗来源于记忆画面的瞬间情感抵达,当它们为另一种不期而遇的事件或境况激发,才会跨越时空,在词语联结中获得完整;与此同时,被书写的对象给予的回应不管带着怎样的情感或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可以说是一种奇迹的存在。生活经验与想象力:诗人“不可能在创作中极其精确地观察正在进行的事物,需要自觉参与”(奥登语),所以更多时候诗歌还必须扎根于富于想象力的敬畏之中,不能仅仅依靠生活经验的还原,那时诗人随身携带一面满是思想的镜子、怀着爱进入生活或自我的想象,镜像里的事物与形象虽不尽精确,但每一个都在诗中得到了情感的指涉,有着自我言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