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人:城市伦理与文学伦理——相悖式同构史
一 城市,是善恶同体的生命体,它承载着人类的“乌托邦”,也集聚了各种“恶托邦”。
2018-10-31
-
文学评论要有底气、接地气
质量是文学的生命线,文学创作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文学评论的引领作用,文学评论必须勇于承担责任。
2018-10-31
-
早期中国新诗的本土化探索及其启示
从胡适、闻一多,到废名、梁宗岱,这一粗略线索代表了早期新诗在借鉴外国诗学和艺术本土化方面的部分思考与探索:无论是立足语言、探索格律,还是重释旧诗、关注文化,又或者是更加强调现实历史的关注与介入等等,这些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各有推进、各有收获,共同构成了中国新诗本土化探索的历史图景与传统,也成为百年新诗的宝贵遗产。
2018-10-31
-
重回历史语境:“可能”、问题与尝试
一 “可能性”究竟有多少可能 今天我们的研究者(当然包括我自己)在讨论问题的时候非常喜欢用“可能性”这个词,其关怀和言下之意兴许出于这样一种认识: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单一明确的方向,尤其在许多关键时刻完全是开放的,拥有多种选择的可能,充斥着互相竞逐的因子,其中的一些因子“因缘际会”与后来事件发生历史意义上的关联,而其他的因子却一闪而过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今人的研究却不妨去想象历史偶然的脉络中隐而未发的丰富性。
2018-10-30
-
王秀涛:“新的人民的文艺”的示范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第一次文代会)对于中国当代文艺的意义不言而喻,它作为当代文艺的开端被学界广泛认同,但对于如此重要的事件,相关的很多史实尚未得到呈现和解释。
2018-10-29
-
现实关怀的失落与时代的精神症人格
雅各布森在《失语症的两种症状和语言的两个方面》这篇文章中指出语言的两个层面:一个是隐喻性的,一个是转喻性的。
2018-10-29
-
创造社:身份焦虑、民族认同与洋装政治
原标题:身份焦虑、民族认同与洋装政治 ——以创造社作家为例 一、留日学生身份认同的惶惑犹疑 谈论身份问题时,人们习惯于设想存在一种“完整的、初始的和统一的身份”[1]。
2018-10-29
-
儿童文学:传承性、原创性与思想性
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这个道理在学界已无争议,其是伴随着儿童的发现而逐渐被我们接受和认可的,可我们有时却有意地忽略了中西方对儿童的发现的巨大的时代鸿沟。
2018-10-29
-
郑伟:如何建立儿童文学的高度
儿童文学批评与研究处于怎样的思想学术高度?“高度”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它是通过不同参照系之间的相互比照而得以彰显的,既无绝对的标准,也无最终的极限。
2018-10-29
-
叶诚生:重建文艺理论的历史相关性
文艺理论无论怎样话语翻新,都应该使自身内在于中国社会的现代进程,而不应陷入理论的自说自话与非历史的阐释循环当中。
2018-10-29
-
丁帆:回顾“新写实”小说思潮的前前后后
题记: 对于亲历过以往文学思潮和文学事件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它们进行一次历史的回顾,否则,一切文学史的构成都会有所缺失,同时也会失去了它鲜活的生命和斑斓的色彩。
2018-10-28
-
洞背笔记:关于诗的沉思
一个写作者在写作时是身兼两职的,他必须既是写作者,又是对写作提出批评的人。
2018-10-27
-
不读经典 就等于“阅读降级”?
一部经典文学著作《遮蔽的天空》近日在国内意外走红,有人以此为理据来反驳所谓的“阅读降级说”——“20年前的孩子读余华、苏童,10年前的孩子读韩寒、郭敬明,现在的孩子压根就不读书。
2018-10-27
-
孟庆澍:“拟民族志”与“再历史化”
告别了动荡喧嚣的1980年代,进入1990年代之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在诸多新异理论与研究范式的不断推动下,仿佛静水深流,于恢复学术研究的厚重、严谨与节制的同时,不断走向深入,呈现出更为多元、广阔、丰富的学术格局。
2018-10-26
-
现实主义的界限和可能
这个变化越来越快,让人感觉越来小却越来越生疏的现实世界,每一天生出的新鲜事物和由此形成的新颖经验,多到无论你用怎样的方式捕捉,仿佛都只能挂一漏万,怎么也打捞不起全部,只能眼睁睁看着语言对着绝尘而去的它们叹息,内心无比焦虑。
2018-10-26
-
刘波:诗歌也可以是一种拯救的力量
诗歌作为“语言皇冠上的明珠”,更有着其不同于世俗的高贵,它让独立的诗人持守于自由创造的状态,对语言创造和修辞之美有着不遗余力的探索热情,这样,诗歌自会有其思想和精神的力量。
2018-10-26
-
冯骥才:现实有着不可辩驳的力量
近日,作家冯骥才做客河西学院“贾植芳大讲堂”,分享了自己非虚构文学创作的经历与感悟。
2018-10-26
-
黎直前:网络文学进入2.0时代
中国网络文学经过20年发展,不仅成为中国文学新力量,开辟出中国文学新场域,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已经跟美国好莱坞电影、韩国影视剧、日本动漫并称为世界四大流行文化。
2018-10-26
-
周志强:紧迫性幻觉与文化研究的未来
2016年6月,北京语言大学举办了文化研究与教育问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8-10-25
-
刘波:从书写自我到介入时代
从对个体和自我的关注,到对时代和家国的聚焦,这是很多诗人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丰富而完成的写作转型。
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