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光炜:四十年来文学形式探索漫谈
一般人会说,没有改革开放,哪有新时期40年的辉煌历史?但改革开放的思想核心要说清楚,一是思想解放,二是鼓励人们积极大胆地探索。
2018-11-30
-
郭宏安:风格乃文学之大体
《列子》中讲过一个九方皋相马的故事,两千多年来,魅力不减。
2018-11-30
-
谢有顺:广西作家的现代意识
一 非常高兴来自己求学过的复旦大学研讨广西作家群。
2018-11-30
-
《三体》之后,从科幻到文学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与高等研究院支持我召开了一个科幻研究会议。
2018-11-29
-
对近20年来我国文学现实如何认识?
毁誉参半 《小说现场:新世纪长篇小说编年》,是我研究、评论21世纪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部分文章。
2018-11-27
-
莫道新与旧 人间要好诗
写诗和做诗词刊物编辑多年,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我熟悉的一些诗人,原本是写现代新诗的,后来却改行写旧体诗词了,而且出手不凡。
2018-11-26
-
徐兆正:物与人的相遇
在今天,如果我们要讨论文学中的物,尤其是讨论文学与现代生活的器物层面,究竟发生了何种关联,恐怕当务之急便是重提那个描写与叙事的古老冲突。
2018-11-26
-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经济生活视角
美国学者梅维恒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新星出版社2016年版),将中国文学视为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存在,确认文学不是自在自为之物,而是社会政治、文化事实等交织互动的产物。
2018-11-26
-
新诗诗体的双轨发展
第一个百年的新诗,其丰功伟绩在“破”。
2018-11-26
-
韩敬群:现实题材创作中的明 暗、宽窄与坚守
最近一直在读天津作家尹学芸的长篇新作《菜根谣》。
2018-11-24
-
朱国华:本土化文论体系何以可能
说来颇为汗颜,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本人忝为其中一分子的文艺理论界总体上来看成绩平平。
2018-11-24
-
西方读者为何对《红楼梦》接受无能?
“在我们这个时代,什么是好的中国小说?”“如何既呼应中国小说的传统,又在新的语境下有所创新?”是值得一再探讨和对话的问题。
2018-11-23
-
文化场域视野下的“九零后”写作
单纯着眼于传统文学刊物上发表的新人新作,并不能看清“90后”作家群体的真实面目。
2018-11-23
-
地理坐标与精神故乡的叠加
莫言、张炜的文学故乡与精神坐标不是简单的堆叠重合,而是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动态建构过程。
2018-11-23
-
文学与现实、乌托邦、异托邦
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当代小说写作有三种潮流值得注意:现实主义文学的回归及非虚构写作的兴起;科幻文学备受瞩目;传统(非现代、地方的)类型文学的复兴以及传统文学手法的借鉴。
2018-11-23
-
唐小林:是谁败坏了批评家的名声
在当下的文坛,批评家总是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地位。
2018-11-22
-
作家是创造精神景观的人
◈ 一 ◈ 文学是精神的事业,灵魂的叙事,这点,没有人会怀疑。
2018-11-21
-
洪治纲:从“现实”到“主义”
说实话,什么事情,一旦扯上“主义” ,就复杂了。
2018-11-20
-
金宏宇:中国现代作家自传的价值重估
在中国现代传记写作的谱系中,自传是非常重要的类别。
2018-11-20
-
张燕玲:文艺批评与剜烂苹果及苹果之关系
近年参加文艺会议,凡提到批评的,出现频率较高的语词就属“剜烂苹果”了,诸如发扬“剜烂苹果”的批评精神、有“剜烂苹果”之功力等等。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