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听她说 《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90后”精神图鉴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鹏波  2022年08月17日08:41

《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是当红爱尔兰女作家萨莉·鲁尼新近推出的小说,讲述大学同学艾丽丝和艾琳毕业后各自的生活。艾丽丝是年少成名的作家,生活无忧;艾琳则是一名杂志编辑,过着拮据的生活。小说以艾丽丝、艾琳、费利克斯、西蒙四个年轻人的感情生活为主线,讲述了当代青年特有的迷茫和挫败感。作为“千禧一代代言人”,萨莉·鲁尼再次精准地刻画了“90后”的精神世界。

《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书影

理想与现实的错位

艾丽丝和艾琳真正见上面,坐在一起聊天,小说已接近尾声。而在此之前,她们的交流只发生在邮件往来(及短信)之间。《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沿用了《聊天记录》《正常人》实践的形式主义结构,将讲述艾丽丝和艾琳各自生活的部分与两人邮件往来的部分在章节间分离,并交互推进,这样每一章便只需围绕一位人物展开书写。

讲述艾丽丝和艾琳各自生活的内容占据了小说绝大部分,萨莉·鲁尼娴熟运用第三人称“自由间接文体”描述人物的言行。而在邮件部分,第一人称将读者引入角色内心,洞察她们隐藏在生活表象下的所思所想。其结果是,前一部分充斥日常无聊琐事,如摄影机般如实记录下一个稀松平常、又时常为紧张情绪缠绕的现实世界。在此,萨莉·鲁尼使用细节精准还原现实的高超技法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而在后一部分,辩证、反省、内倾的文字成为现实时空的有益补充,那是日常生活里鲜少谈及的严肃话题:关乎文学与写作,社会与政治,以及自我思辨和自我认知。

这样的写法,是否无形中造成了某种割裂?在我看来,萨莉·鲁尼将现实生活和文字世界、将表层的言说和内心的沉思分离开来,反倒收到了一种奇效:读者越发“逼近”了小说里的人物。在一般小说里,往往借助心理描写走近人物。心理描写作为辅助穿插在人物言行间,帮助读者树立人物形象。但在萨莉·鲁尼这儿,心理维度从日常生活抽离,只剩下庸常而无趣的现实躯体。在艾丽丝和艾琳各自生活的部分,讲述更多的是她们与费利克斯、西蒙间的爱情故事,萨莉·鲁尼不仅在性爱方面给予充足笔墨,而且写出了少见的由女性视角呈现的动情场面。

与日常生活庸俗的面向相比,邮件部分显然有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内涵:文化、政治、经济、生态……可谓无所不包。艾丽丝和艾琳在写邮件的时候如此严肃,甚至让我们一时回想不起她们生活里为感情焦灼烦恼的样子。正是这种反差,创造出称得上奇诡的效果:如果她们在日常生活里也像邮件那般涉足严肃议题,那么小说很可能有沦为伍迪·艾伦电影知识分子式夸夸其谈的危险,让我们怀疑创作者是否文艺劲过头。反倒是现在这样,一方面是脱离现实语境的文艺式生活,另一方面则是介入社会问题的纸上谈兵,真实还原出年轻一代的状态:理想与现实脱节了。

日常生活自然是庸俗的,它承载着吃喝拉撒之类的“重任”,难以形成有思想价值的交流;真正的交流只能发生在文字间。比之短信,邮件能承载更大的信息容量;比之言谈,邮件能谈论更厚重的社会话题。过去是信件,而如今是邮件,邮件是数字时代的信件。这反过来说明了日常生活口头交流在精神生活和成长意义上的勉为其难。在艾丽丝和费利克斯,艾琳和西蒙之间,从未发生像在艾丽丝与艾琳之间严肃的交流。如果说艾丽丝和费利克斯因为阶级差异缺少共同话题,那么艾琳和西蒙之间的状况为什么也没有更好呢?两个人无论出身还是学识都极其相似。因此,我们只能推断,这是萨莉·鲁尼有意为之,为了证明在被数字新媒体统摄的当今世界,年轻人之间的严肃交流已经变得不再可能。

“90后”的迷茫与失落

如果说在上世纪下半叶,还能发生像在侯麦电影里那般,文艺青年们坐在一起坦诚交流的画面,那么随着智能手机在新世纪无死角地入侵人们的生活,网络世界取代现实世界成为纾解精神苦闷的出口,人们在现实世界过着孤独的生活,却能在网络世界与陌生人侃侃而谈。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这样,人际关系如此疏离,情感交流如此浅薄。艾丽丝和艾琳作为受过良好教育,同时又有社会良知的青年,邮件为她们提供了思索、探讨的可能。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们看似在相互交流,实际上更多仍是在与自我对话。她们在生活里无法排解的苦恼,只能在往来的邮件中寻得一丝慰藉。

萨莉·鲁尼

艾琳曾经梦想她成年后的幸福生活:“一栋鲜花树木环绕的房子,旁边有条河,有一个装满书的房间,一个爱我的人,如此而已”。而苦闷的现实让这个简单愿望像一个无法实现的梦。她也想过像艾丽丝那样靠写书生活,又自知没有写作的才华,便主动放弃。她预言自己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孩子,也不会写成书,在地球上留不下任何能让人记住的东西。但她认为这样或许更好,“与其为了世界局势而焦虑,拿理论去分析它,而且对谁都没有帮助,倒不如专注于如何让自己活得更开心。”

与失意的艾琳相比,艾丽丝俨然是成功者的形象。她年轻时梦想“周游世界,过上光鲜的生活,凭借作品享有盛名,嫁给一位大知识分子,拒绝伴随我长大的一切东西,和那个狭小的世界划清界限”,这些愿望除了结婚外大多都实现了。她年少成名,获得了应有的名利,成为了她曾经渴望成为的人,但还是觉得不开心。艾丽丝鄙视自己,因为写作作为她的人生志业,“发现自己的作品毫无道德和政治价值” ,她一直在反思的是“为什么有的人能有钱有名,而另一些人却生活在赤贫之中”。

或许,这是“90后”一代集体的悲望,无论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都对现实世界产生了某种失望。失败者如艾琳,做着普通的杂志编辑工作,已然进入“躺平”状态,在自我宽慰中(“让自己活得更开心”)挣扎着活下去;而成功者如艾丽丝也有相似的忧虑,如她自己所言,“我认为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失败的”“世界自苏联解体后便不再美丽”。小说标题“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引自席勒的诗,用在这本书再合适不过。这个问题不正是摆在艾丽丝和艾琳面前,一直找不到答案的难题吗?正因为她们没有沦落为失去思考能力的“行尸走肉”,才会发出这个深沉的疑问——“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

向“世界夫人”说再见

不过,萨莉·鲁尼在书里给出的对策不免落入俗套,像一碗心灵鸡汤。艾丽丝曾在邮件中反复谈到“爱”——“去爱总比不去爱要好,去爱一个人总比什么人都不爱要好,我在这里,活在这世上,没有一刻不希望自己活着。”“试着去爱而不是去恨,这便是地球上头等重要的事。” 失败者说“躺平”吧,尽量让自己活得快乐些,这样就够了;成功者则说要爱,而不是去恨。为什么不该有愤怒呢?毕竟世界变得“不再美丽”,不是年轻一代的错。既然已无可避免要接手“不再美丽”的世界,为什么不能做些事让世界重新变得美丽?而不是拿空泛的“爱”赋予一切以意义。

再见,世界夫人

——黑塞

1944年4月

世界已经分崩离析,

我们曾经多么爱她,

如今,死亡对于我们

已不再是那样可怕。

我们不该辱骂世界,

她是如此多彩而粗野,

在她那种形象的周围

依然飘着太古的魅力。

我们要以感谢之心,

从她的大赌博中走开,

她曾给我们欢乐和烦恼,

她曾给我们许多的爱。

再见,世界夫人,再把你

打扮得非常年轻艳丽,

你的幸福,你的悲泣,

已经使我们感到厌腻。

(钱春绮 译)

在此,我想引用德国诗人赫尔曼·黑塞写于1944年的诗《再见,世界夫人》。在中世纪,“世界夫人”是一个正面美丽、后背腐烂的形象,象征尘世的一切转瞬即逝,万般美丽终归腐朽,其寓意是劝诫人们莫要执迷于俗世的光鲜,而要专注等待天国的至乐。在黑塞生活的那个年代,“世界夫人”自然不再具有中世纪时浓重的宗教色彩,黑塞用这个词应该更多指向世人生活的俗世世界。该诗创作的时间距离二战结束不远,德国即将成为战败国,面对分崩离析的世界,诗人不仅没有陷入绝望的心境,反而期待新世界的诞生。

“我们不该辱骂世界”,因为“世界夫人”曾经带给我们“欢乐和烦恼”“很多的爱”。但“世界夫人”反复的“幸福”“悲泣”已经让人感到厌腻。在此情况下,诗人号召人们从世界夫人的“大赌博中走开”(指的很可能正是二战),再把“世界夫人”“打扮得非常年轻艳丽”。这意味着诗人期待一个崭新的世界在战后诞生。席勒在《希腊众神》里用“美丽的世界”指代希腊艺术创造的美的世界,萨莉·鲁尼引用该词作为书名,是为了与现实世界相对比。那么,“美丽的世界”在哪里呢?借用黑塞的想法,无疑在人们的心中和手上,尤其在年轻一代的心中和手上——保持乐观,做力所能及的事,实实在在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