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树才:创作与批评

      我不多的几篇批评文章都是从“阅读”出发的。

    2022-10-31

  • 新小说百年的思路、生路、出路与新路

      新文学百年,在借鉴欧美的现代中国文学四分法中,新小说的兴起和文体独大是事实。

    关键词:  新小说2022-10-26

  • 洪治纲:论非虚构写作中的主体情感与观念

      内容提要 新世纪以来的非虚构写作通常被称为“文学的求真行动”,因为它在突破很多传统文学的表达机制的同时,有效传达了作家主体强烈的求真意愿,以及在追求真实过程中所彰显出来的独特叙事策略。

    关键词:  非虚构文学主体性2022-10-21

  • 媒体融合为文学注入新活力

      互联网给文学带来的影响,不只是诞生了网络文学这一新的文学形态,还包括对文学生态的全方位改变,既创造了文学生产传播的新空间,也形成了培养、发现作家的新机制,更影响了社会的文学审美。

    2022-10-21

  • “解诗学”视域下的新诗阅读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股编撰新诗鉴赏辞典的风气悄然兴起,连同在此前此后面世的多种“赏析”或“导读”类新诗选本,给人造成的强烈印象是,某些关于新诗阅读的具有共识性的原则和范式已然形成。

    关键词:  新诗2022-10-18

  • 漫议《阿城文集》

      《阿城文集》是没法批也没法评的,只能议。

    关键词:  阿城《阿城文集》2022-10-15

  • 作家把人民高高举起

      时代是文艺繁荣发展的广阔舞台,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

    2022-10-14

  • 文艺满怀热情拥抱数字时代

      这十年,是深耕网络互动的十年。

    2022-10-05

  • 对厚重高原文学的深切坚守

      大美青海闻名遐迩,拥有多彩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让无数人心向往之。

    关键词:  青海散文2022-09-23

  • “文明的孩子”与“数字原住民”

      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艾略特把25岁看作是一个大致的界限,可以区分诗人的青春期和成熟期。

    2022-09-21

  • 写作的畛域与青年的可能

      对青年的认同和激励,符契着20世纪以来进化论及其变体的延续,以及在此视野下获致的合法性与先进性。

    2022-09-21

  • 备忘:自我同一性和未来千年文学起点

      一 我们决定在《小说评论》做一期“青年评论家评青年小说家”的专题。

    2022-09-20

  • 文之大美:从“自然”到“生态”

      中国当代文学择取从“自然”到“生态”的本土和原乡路径,积极展示文学的历史担当和家国情怀,关切自然生态中的人类和人类目光中的生态,期待建构一种生态整体主义的文学观,书写时代史诗、引领时代风气。

    2022-09-17

  • 诗歌须从“小我书写”走向“大我书写”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关键词:  诗歌2022-09-14

  • 新“小说革命论”与我们可能的匮乏

      2020年9月,批评家王尧发表《新“小说革命”的必要和可能》一文,在小说界、批评界引发较为强烈的反响,不少批评家、作家纷纷撰文与之呼应,各自的看法或各有不同,但相对统一的是,此时的中国小说的确需要一种变化甚至“突变”的可能性;此时的中国小说“有高原无高峰”的现状存在日久,这里面的确存在着一些匮乏,我们在普遍的阅读中也的确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能满足……王尧在文字中提出,之所以称之为“新”小说革命,是因为“在1985年前后的小说与相关思潮的巨大变化被称为‘小说革命’”——其实在此之前还有一次同样(甚至更为)显赫的“小说革命”,它的起源或许可追溯至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其中“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即是其先声。

    关键词:  小说革命论2022-09-13

  • 喧嚣的失语——20世纪末的知识分子表述

      引言 在“身份社会”[1]中,可能没有哪一个群体,像知识分子一样,地位起伏不定,形象诡谲多变,有时充当忠肝义胆的时代砥柱,有时扮演尔虞我诈的跳梁小丑;他们传递着庙堂正音,也吟啸过江湖歌谣和民间淫曲;他们可能是道义的担当、知识的承载体、传统的继承人和文明的创新员,也有可能是法统的叛逆者、偶像破坏者、德行败坏之人和见风使舵的变色龙。

    2022-09-12

  • 新世纪文学研究——学科景观与学术范式的重构

      一、新世纪文学研究的“后学科”景观 在进入2020年代的今天,有学者认为,当前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已经走上了一条渐行渐远的“不可逆转”之路,破坏了新时期之初二者之间融为“文学阐释共同体”的“良好互动关系”[1],因此提出“大文学”观念下的新型文学理论。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文学理论2022-09-12

  • 书写自然目的是为了表现人

      类型化是文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至少中国当代文学是这样。

    关键词:  文学类型生态文学2022-09-11

  • “十七年”红色经典文学影视“再改编”的价值及策略

      一 作为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文学成果,“十七年”红色经典文学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贴上了思想性大于艺术性的标签,在学界不被研究者重视,在读者中也缺乏关注。

    2022-09-08

  • “十七年”文学跨媒介改编与文艺新秩序的建立

      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是“十七年”文艺不可忽视的典型现象。

    关键词:  文学改编202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