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看待先锋小说的兴衰
先锋小说这个概念,如今很少人提起了。
2019-03-14
-
里下河文学研究的精细化
里下河文学研究已经有好多年了,虽然它是否能作为一个文学流派至今仍存在不少争议,但是持续地就某一个地区或某一群体的文学展开研究确实会使许多隐藏的东西浮现出来。
2019-03-13
-
唐诗中的两只蝉
唐诗中有两首“咏蝉诗”特别有意思,分别描写了两只蝉,但从诗的意境来看,倒好像在相互掐架。
2019-03-10
-
创意写作:从技术的培养到艺术的创造
我是2012年十一月份去过一次美国,当时中国作家协会组织了一个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的青年项目,正好那次我在鲁迅文学院学习,于是和四个青年作家一起去了爱荷华。
关键词:  叶炜2019-03-08
-
在复杂性面前迟疑
女性意识,女性精神,一直是我比较怕接触的话题。
2019-03-08
-
媒介融合视阈下新锐文学期刊的价值、 新锐性与问题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当下的文学关系正经历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新体验、新感受,因而 ,彰显自我成为青年作家写作的原动力。
2019-03-04
-
通向“大众”的“小众”: 有关诗歌的“公共性焦虑”
物理学中有种现象叫“热胀冷缩”,一胀一缩之间,诸多连锁反应都会随之产生。
2019-03-04
-
现实主义、理想与历史逻辑
谋求真正的发现,长盛不衰的“现实主义”必须包含积极的探索,理想的表述、历史逻辑以及历史预言均是探索的主题。
2019-03-04
-
走近诸子的另一条路径
现代以来,读诸子大多基于西学的范式,如罗根泽说的“戴了‘西学’的眼睛以看‘诸子’”(张默生《先秦道家哲学研究》,山东文化学社1934年版,“罗序”第4页)。
2019-03-02
-
众声喧哗:端倪与生机?
晚近的当代诗坛,依然葆有旺盛不息的精神活力,不同形态的诗学观念和不同代群的诗人力求营造出意态繁复的诗歌形貌。
2019-03-01
-
吕兴:从“重述情节”到“深挖彩蛋”
2017年,毕飞宇所著的文学评论集《小说课》着实“红了一把”,虽然其十二万册的年销量与同年畅销书相比不算太惊人,但是对于同类型的书籍而言这已经是个巨大的数目了。
2019-03-01
-
在现代性中铭刻自身——当代短篇小说的地方性问题
近年来,小说的地方性问题成为学界讨论热点。
2019-03-01
-
地方性书写:乡土·传奇·都市
在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发展史上,地域特色或者说地方性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2019-03-01
-
陈舒劼:整数和余数的纠葛
即使是在文学研究的范围内,贸然谈论地域性和现代性也是件充满风险的事情,它们的出现总是需要一些补充说明。
2019-03-01
-
1970年代末期的“精神危机”及其克服
众所周知,在1977年以一篇《班主任》而声名鹊起的刘心武是作为新时期文学的拓荒者而被人们记取的,这一形象,经随后《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这里有黄金》、《如意》、《钟鼓楼》等等作品的发表而进一步强化,他也由此确立了自己作为八十年代文学代表性作家的地位。
2019-02-28
-
新时代诗歌要讲担当
诗歌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
2019-02-26
-
作家驻校:“传统”赓续与“现场”回归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欧美大学“作家驻校写作计划”、“爱荷华国际写作工作坊”以及“创意写作课程”模式的影响,驻校作家制在中国也悄然兴起。
2019-02-26
-
詹玲: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宏大叙事
21世纪初以来,随着现实主义文学重归文坛主流,当代文学重构宏大叙事的冲动和愿望逐渐涌现,主流文坛集中出现了一批带有强烈“史诗化”追求的长篇创作。
2019-02-19
-
写出对艺术和社会负责的“大诗”
诗歌进入新时代,“讲品位、讲格调”诗人感到没问题,因为谁都不愿意别人说自己的诗歌品位低格调低,可是一说到“讲责任”问题就来了,一些诗人认为,诗就是诗,不必承担什么社会历史责任,任何诗以外的增加都使得诗不“纯”,在艺术评价上,认为只要是表现社会历史就觉得品位低下,一提到政治抒情诗,就认为是“时代的号筒”,是为某个集体或组织代言,许多人一看题目便扔一边了。
2019-02-18
-
坚守母语的尊严
中国的语言文字存在于人类历史数千年,被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作为母语使用和发展,已到至臻至美、出神入化的境地。
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