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热”催生的“茅盾学”
1981年在鲁迅诞辰100周年的一个纪念会上,翻译家戈宝权先生提出了建立“鲁迅学”的设想,他借鉴了欧洲的一些作法,比如英国的“莎士比亚学”、俄罗斯的“普希金学”等,认为也可将“鲁迅研究”以“鲁迅学”概念加以“学科化”,使之“长久研究下去”,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赞成。
2023-10-16
-
陈漱渝:我心目中的台静农
1989年秋,时年88岁的台静农题赠本文作者的行书条幅 据施淑教授回忆,台先生患食道癌住台大医院。
2023-10-13
-
“出版传奇”刘硕良二三事
那个中午我开车上了漓江桥,桂林的初秋,明媚的蓝天,天边一朵一朵的白云映着远山。
2023-10-13
-
政旦东路:一条隐秘而充满故事的小路
政旦东路是五角场环岛边一条僻静小道,它与翔殷路平行,东起国和路,穿越国庠路,至国济路止,是一条单行道,路旁樟树掩映,行人寥落。
2023-10-13
-
一百年前清华学子群像
《清华年刊》上的汤用彤肖像 作者供图 近三十年来,我倾力搜集中国近现代《高等院校同学录》,现已达百余册。
2023-10-13
-
怀念|郭宝昌执导的《大宅门》,是无数观众心中的经典
编者按: 10月11日,传奇导演郭宝昌在北京离世,享年83岁。
2023-10-12
-
张伯苓的朴实
张伯苓相继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其经费来源主要靠社会募捐,由此他得了个“化缘和尚”的绰号。
2023-10-12
-
张建斌:清末官员的政治病
林语堂这样谈论民国政治:“人人在鞠躬尽瘁为国捐躯带病办公,人人皮包里公文中夹杂一张医生验症书,等待相当时机,人人将此病症书招示记者,赶夜车来沪进沪西上海疗养院‘养疴’去。
2023-10-12
-
弘扬作协好传统、好风气
1949年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1956年,束沛德在北京王府大街64号中国作协大楼顶上 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文协”)成立于1949年7月23日。
2023-10-11
-
张建智:半亩书屋三记
一、春归花落时 《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
2023-10-11
-
翻译孟德斯鸠的许明龙先生
许明龙先生(1936—2023年) 许明龙先生去世已近百日,我和他的微信对话也永远定格在2023年7月5日,他离世的前一天。
2023-10-10
-
“你就没有错的地方?”
我翻译《雷格泰姆音乐》时,觉得自己帮了胡其鼎一个大忙。
2023-10-10
-
徐悲鸿与盛成交往考
90年前的1933年5月到6月,徐悲鸿在法国巴黎举办了一次中国美术展览会,展出了一大批当时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和一些中国古代艺术品。
2023-10-10
-
合众图书馆同人收藏、整理“赵尔巽遗稿”的往事
一 后人论及赵尔巽,很容易联想到他主持编纂《清史稿》的故事,可能还会记起他在日俄战争后期出任盛京将军,折冲樽俎于两大外强间,最终在辛亥革命后下野、隐居青岛的往事。
2023-10-10
-
徐则臣:我们为什么爱读汪曾祺
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写道:“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2023-10-09
-
汪曾祺的小说“伎俩”
岁寒三友一般指松竹梅,汪曾祺《岁寒三友》则开宗明义,是指三个人: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
2023-10-08
-
丰子恺的漫画展
今年6月22日《解放日报》的《朝花》周刊发表了陈子善先生的《钱君匋写“恺师”》一文,详细介绍了1946年10月19日上海《大晚报》副刊《剪影》揭载的钱君匋《写在“子恺漫画展”上》一文。
2023-10-08
-
“达夫赏饭”诞名诗
鲁迅先生的《自嘲》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可以说妇孺皆知。
2023-10-08
-
愚不可及
北京大学校史馆的杨琥老师是我在北大特别敬重的师长之一。
2023-10-08
-
“琉璃厂圣人”孙殿起
八百年京华风韵,三百载琉璃厂云烟,琉璃厂文化街即将迎来恢复的第四十个年头。
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