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的人性比我们深刻得多……”
王安忆与父母合影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像茹志鹃、王安忆母女二人同为当代重要小说家的例子,想来想去想不出之二。
-
汪曾祺:“最后一位文人作家”
在四十余年的文学编辑生活里,围绕文学和作品,《十月》杂志创始人之一、编辑家张守仁和作家们接触渐深,成为挚友、诤友,情谊深厚。
关键词:  汪曾祺2019-11-24
-
陈平原:作为演说家的闻一多
1946年2月27日,闻一多在西南联大召开的“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大会上演说 今年是闻一多先生诞辰120年。
-
一部关于战争灵魂的诗意长篇
刘白羽(1916~2005),1936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中文系,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
-
张昆华:冯牧与刘白羽
冯牧 刘白羽 1951年7月,新中国诞生后的一年多,身为初中生的瘦小的我终于盼来机缘,由家乡镇沅县中学公函推荐,又经县委会核准盖印,得以如愿参军,并从此开启了我的军旅文学生涯。
-
吴宝三:忆王力先生
我出生在松花江畔一个小镇的贫民家庭。
-
闻一多的艺术人生
今年的11月24日是闻一多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
鲁迅是否会柔道
鲁迅在《柔道入门誓约书》上的签名 1903年3月,鲁迅剪辫后的第一张照片 1909年,鲁迅在东京蒋抑卮病室。
-
从川端康成说回陆小曼
止庵兄: 自那次中华书局新书发布会一聚,暌违有年。
-
司马光及其不朽名著《资治通鉴》
今年11月17日是北宋著名史学家与政治家司马光诞辰一千年。
-
王家新:与冯至和“冯至的里尔克”相遇
一 我生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早就爱上了文学,没有任何朋友,也没有什么文学的圈子。
-
作为学问家的鲁迅
长期以来,鲁迅以文学家、思想家、启蒙者,甚或以马克思主义者为世人所知。
-
杜甫与元稹
前些日子到成都,去的第一个景点,便是心仪已久的杜甫草堂。
-
陈寅恪:志在求真的一代宗师
五十年过去了,历史学家陈寅恪的幽灵,并没有隐入历史的荒塚。
-
史铁生的“写作之夜”
说到史铁生在写作上的变化,固非转型,而是深化。
-
凯旋之后的王阳明
自秦刻石颂德以降,历代兴师扬威之人在胜利之后,往往勒石立碑,昭铭其功。
-
何怀宏:文明的遗存与共存
对《鲁滨逊漂流记》可以有多种解读,本文的解读是从文明的角度展开。
-
对影成三人: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的互文写作
内容摘要 暮年郭沫若创作于特殊历史境遇中的专著《李白与杜甫》,对那个时代和作者本人,乃至对于作为中国文学思想史现象的李白杜甫观接受史考察,都是一本有意味的书。
-
1940年代的朱自清:一个特殊的读者
原标题:“打开一条生路”的另外路径——以朱自清对1940年代新文艺的接受为线索 抗战胜利后,随着西南联大等内迁高校的“复员”,一批原“京派”或接近“京派”的知识分子重又会聚于平津地区,依托《大公报·星期文艺》《益世报·文学周刊》《文学杂志》《文艺复兴》等报纸杂志,一种以“纯正的文学趣味”完成新的文化建设,并由此推动国家重建的意识,似乎成为普遍的共识。
-
沈从文小说《医生》的叙事与修辞
在1934年出版的《从文自传》中,沈从文对自己早年的生活轨迹作了细致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