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什么是我们?
原标题:鲁迅为什么叫鲁迅:这些著名作家的笔名是怎么来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六位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清一色,没有一个人用的是真名。
-
“伟大的传统”:《红楼梦》与清末民初小说
摘要:作为“伟大的传统”,《红楼梦》对清末民初小说影响显著。
-
鲁迅研究中的“感觉主义”
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中,恐怕不会再有第二个作家像鲁迅这样受到人们长期不断的关注和研究。
-
阮芸妍:“左联”时期的“墙头小说”
提要:在“一二八事变”激起的变动下,配合“左联”制定的“文艺大众化”方针,“左联”成员楼适夷在《文艺新闻》上开设“墙头小说”栏目并翻译日本无产阶级作家漥川稻子作品《千人针》,提供推广此大众化形式的平台与借鉴资源;叶以群编译川口浩著作而成的《文艺创作概论》则将中国的“报载墙头小说”实践,嵌入包括德国和日本在内的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脉络中,这些工作为“左联”的“文艺大众化”运动提供了具有国际视野的切实支持。
-
丁玲与日本的情缘
丁玲《与日本朋友叙旧》一文的手稿 虽然丁玲生前没去过日本,但她在日本的名气很大。
-
陈寅恪与近代中国的学术与思想
陈寅恪先生(1890-1969)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成就极其卓著的史学家,对中古史、佛教史和语言学等领域有着开创性贡献,对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
卡夫卡与世界的分歧
国内读者最熟悉的捷克作家毫无疑问是卡夫卡,许多人阅读过他的代表作《变形记》、《审判》和《城堡》,而这位二十世纪初期的文豪也早就成了捷克及其首都布拉格的一张文化名片。
-
李凖:讲“黄河故事”的作家
先后于1979年和1984年问世的《黄河东流去》(分上、下两册,北京出版社出版)是迄今为止对黄河文化的把握、开掘和彰显最为深刻最为宽阔的一部长篇小说。
-
己亥南下的龚自珍
提到龚自珍,我们不自觉地就会想起“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等曾在小学课本中出现的那几篇诗词名句,会想到龚自珍著名的《己亥杂诗》。
-
“绝对不是靡靡之音”
青年巴金 1931年2月,广州《万人月报》第二期“批评”栏,刊有一篇署名“巴金”的文章《〈死去的太阳〉及其他》。
-
今天我们还需要新科学吗?
维柯及其《新科学》1744年版 我们可以大胆地宣称,维柯的思想涵盖了当下绝大部分的人文和社科研究领域,每一位从事人文社科研究的学者都能从他的思想中汲取养分、获得启发。
2019-10-18
-
戴望舒与施蛰存的书缘
己亥年六月梅雨季节的一个下午,想想许久未外出淘旧书了,我便冒雨去了复兴坊的犀牛书店。
-
巴金朋友圈里的悄悄话……
今年是巴金先生诞辰115周年,为了纪念他和他们同时人走过的岁月,我们策划了《温暖的友情——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这个展览。
2019-10-16
-
《海虞诗苑》与虞山诗派
在明末清初的江南常熟,“虞山诗派”横空出世,在当时的诗坛一时无两。
2019-10-14
-
从王国维散文说到钱谦益化名
日前笔者整理《清诗总集序跋汇编》中吴翌凤辑《国朝诗》,联系王国维的有关说法,对所涉钱谦益的化名问题及《国朝诗》的某些情况做了一个基本的梳理。
-
范仲淹念书时 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前段时间有一个热门话题:大学生一个月要花多少生活费,才算正常标准呢?有人说,至少两千;有人说,一千元足够了;还有人说,在消费比较高的一线城市读书,每月三千都得勒紧腰带。
-
1927年,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提议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先生的作品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具有不朽的生命力,俄国作家法捷耶夫评价说:“鲁迅是中国文学的骄傲,而且也是世界文学的著名代表人物。
-
平凡的世界充满魅力,平凡的人生深具意义
1988年,思索中的路遥 郑文华摄 “我决定要写一部规模很大的书” 1982年5月,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刊发于《收获》第3期。
-
2049:寻找鲁迅研究的迁流
以“2049年的鲁迅研究”为题笔谈,由头还得追溯到同辈学人2015年10月在深圳大学举办的首届“鲁迅研究青年工作坊”。
-
辛弃疾众里寻找的“他”是何人
宋乾道六年五月,辛弃疾回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在延和殿受到宋孝宗的召见,之后被任命为司农寺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