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希金海洋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在吸收前人海洋书写经验的基础上,凭借自我独特的生命体悟和高超的表达技巧,以一系列卓越、典范、空前的“海洋文学文本”确立了俄罗斯海洋文学的书写范式,正如他为后世“立下文学创作一切形式的典范——戏剧、小说、诗歌、童话、十四行诗体等等”(高尔基著,缪灵珠译《俄国文学史》)一样。
-
艾米莉诗歌中狂野失控的世界与《呼啸山庄》互为镜像
1945年,夏洛蒂·勃朗特偶尔发现艾米莉·勃朗特写下的几首诗,次年,她们连同安妮·勃朗特一起自费出版了《柯勒·贝尔、埃利斯·贝尔和阿克顿·贝尔诗集》。
-
李浩:斗牛、魔鬼鱼与纳喀索斯之镜
斗牛1、魔鬼鱼2与纳喀索斯3之镜 ——重庆文学院讲稿4 一九五六年六月十一日,奥登在牛津大学的就职演讲,讨论的是如何写诗、认识诗和判断诗。
关键词:  李浩2021-02-02
-
作为“忧伤的造物”:卡夫卡《煤桶骑士》解读
一、“忧伤的造物” 毫无疑问,《煤桶骑士》像弗兰茨·卡夫卡的其它作品那样,它是忧伤的造物而不是雄健和自信的造物,它的里面包含着悲哀和犹疑,忐忑和令人心酸的结局。
-
《面具与乌托邦》:面具即真颜?
《面具与乌托邦:墨西哥人民及其文化剪影》是墨西哥思想家萨穆埃尔·拉莫斯的重要作品,出版于1934年,是拉丁美洲哲学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让拉莫斯成了墨西哥国民性批判的开山鼻祖。
关键词:  《面具与乌托邦》2021-02-01
-
“真正”的汉译《源氏物语》40年仍在等待中
很少人想到,今年是《源氏物语》正式进入大陆的40周年纪念。
关键词:  《源氏物语》2021-01-29
-
记忆的迷宫与暗道
将一个人倾一生经历写就的书一次性读完是一种不敬,也是一种奢望。
关键词:  《记忆记忆》2021-01-29
-
置身“浪外”的日本文化史
《神奈川冲浪外:从传统文化到“酷日本”》 [美]南希·K·斯托克著 张容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日本的整个历史文化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几乎是裂为三节。
2021-01-29
-
西格丽德·努涅斯《我的朋友阿波罗》:交映
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写友谊的时候,他们已经不会交出《我的朋友小鸡》《小狗,我的好朋友》这样的作文,因为动物朋友是一二年级的课题,他们早就没有这么孩子气了。
-
保罗·策兰《灰烬的光辉》:“你是那系紧歌声的三角旗”
保罗·策兰 在《不来梅文学奖获奖致辞》中,德语犹太诗人保罗·策兰曾抱以这样的希望:“一首诗,是一个语言的例证,因此对话是本质性的,它可以作为一个‘瓶中信’被投向海中,带着一种希望——当然并不总是那么强烈:它可能什么时候被冲到什么地方,也许那正是心灵的陆地。
-
从村上春树《弃猫》,反思“地下二层”
村上春树新作《弃猫 当我谈起父亲时》由磨铁图书首次引进大陆出版 不久前,村上春树的非虚构新作《弃猫》由磨铁图书首次引进大陆出版。
-
《坠落与重生》译后记|在我们的集体记忆里复活、永生
世贸中心一号,这枚尖针刺向天空的地方曾经矗立着两座塔。
-
马查多·德·阿西斯《精神病医生》:谁是病人
作家有没有义务去描写社会、关怀人的处境、探求善与恶这样的话题?没有。
-
当女性握有“力量”世界会更好吗?
女性科幻小说《力量》作为英国女性小说奖获奖作品,出版至今多次引发热议。
-
村上春树与父亲的漫长和解
“战争究竟能给一个人——一个极其平凡的、默默无闻的市民——的生活和精神带来多大、多深刻的改变。
-
重访《寂静的春天》
一九五八年二月,蕾切尔·卡森给当时在《纽约客》杂志担任散文编辑的E.B.怀特写信,建议他写篇文章来谈谈杀虫剂的危害,她已经关注这个问题十几年了,认为杀虫剂正在毁掉自然、毁掉人类。
关键词:  《寂静的春天》2021-01-21
-
从一个房间开始,以一个世界结束
阿曼女作家朱赫·哈尔西获2019年布克国际文学奖 阿曼女作家朱赫·哈尔西(Jokha Alarthi,1978-)凭其作品《月亮的女人》(此处为阿拉伯语书名直译。
-
冯洁音评《水库13》:平静表面下的惊涛骇浪
《水库13》,[英]乔恩·麦格雷戈著,卓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280页,49.00元 《水库13》这个书名有点冷峻,甚至暗含惊悚。
-
马里奥·贝内德蒂:一位生活观察家的本色
马里奥·贝内德蒂,把百无聊赖收纳起来,再抖搂出生活的碎屑,就全成了揶揄机警的叙述。
关键词:  马里奥·贝内德蒂2021-01-15
-
奥登:一旦你读了卡瓦菲斯的诗,就会忘记这篇文章
卡瓦菲斯 三十多年前,已故的R.M.道金斯教授把C.P.卡瓦菲斯的诗介绍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