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逝世86年,在这些书中阅读“大先生”
鲁迅在1925年出版的《热风》的题记中写道:“所以我的应时的浅薄的文字,也应该置之不顾,一任其消灭的;但几个朋友却以为现状和那时并没有大两样,也还可以存留,给我编辑起来了。这正是我所悲哀的。”
近一百年过去了,鲁迅希望速朽的文字没有如他所愿那般寂寂于时间中。今天是鲁迅先生逝世86年纪念日,我们从近些年出版的关于鲁迅的作品中,读懂鲁迅。
人手一套的《鲁迅全集》及各种单行本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0年,为了更好地整理鲁迅著作,当时的出版总署就决定在上海建立鲁迅著作编刊社,专事校订出版鲁迅著作,并聘请鲁迅先生的学生和战友冯雪峰担任总编辑。1951年秋,鲁迅的《呐喊》《彷徨》等20余种单行本相继问世,接着又出版了《鲁迅小说集》、《鲁迅选集》两卷本,以及许广平、冯雪峰、许寿裳等多人回忆鲁迅的专著10多种。1958年底,推出多种装帧的10卷注释本《鲁迅全集》,之后又编印了十卷《鲁迅译文集》,这是继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之后,全面系统整理出版鲁迅著作的第一个注释本。
1981年鲁迅诞辰100周年之际,16卷本《鲁迅全集》问世,短期内发行了近10万套。2005年版18卷本《鲁迅全集》出版,是目前收文最多,注释最完备的通用版本。
之后,人文社还相继推出了《鲁迅手稿丛编》《鲁迅全集编年版》《鲁迅大辞典》等,进一步扩充了鲁迅作品的出版阵容。
此后人文社相继推出《鲁迅大辞典》《鲁迅全集编年版》《鲁迅手稿丛编》等等,进一步扩充鲁迅作品的出版阵容。2021年,人文社又推出鲁迅作品单行本,共29种34册。这套单行本吸收了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校勘和注释成果,并根据单行本的体例进行了调整,更方便读者阅读。以及“中国现代名家名作插图本”丛书中的《呐喊刘岘插图本》《野草刘岘插图本》《彷徨丰子恺插图本》《阿Q正传丰子恺插图本》《鲁迅批判》(增订本)《鲁迅作品精选及讲析》等新书。
林治贤编注《鲁迅:刀边书话》:极其勇敢、固执的鲁迅
鲁迅一生与书为伴,身为著作家、翻译家、编辑家,他深知书籍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鲁迅:刀边书话》精选鲁迅书话原文,分为“出版史、书厄史、阅读史”“为他人的著译作序”“为个人的著译作序”和“读书经验谈”四辑,并特别展现其晚年写于国民党政府书报审查制度下的书话,这些文字,每每突破知识学的限阈,凸显反抗的锋芒。
《鲁迅:刀边书话》中所收的文章都体现着鲁迅怎样与彼时的政权缠斗与斡旋,如作者林治贤在序言中写的:正如鲁迅所说,“想从一个题目限制了作家,其实是不能够的”。“他在文中大量使用典故、反语、隐喻,越过为语境所设置的重重障碍而奔赴目标。对付报刊忌讳他的名字,他使用并频繁更换笔名,乃至近百个之多,成为世界上使用笔名最多的作家。这些笔名,完整地被他保留在集子里。对于文中被检查官或编辑删改的地方,编集时他特意从旁加上黑点,或用黑杠标出,或在文末加写‘附记’,且不忘在序跋中加以说明。总之,他极其固执,一定要在文字中留下自己所身受的各种明诛暗杀的事实、官方书报审查的劣迹。”
鲁迅不但从事著译,而且热心做编辑、办刊物、搞出版。他的目的,归根结底在改造中国这一点上。他要借刊物培养更多的战士,以集团的力量对付强大百倍的反动政府和专制制度。从在日本流产的杂志《新生》,到北京时代的《莽原》《语丝》,到上海的《奔流》《萌芽》《译文》等,可谓从不间断;此外还参与别的报刊的编辑,包括有名的《新青年》。一个刊物封闭了、停办了,接着再办一个。仅为复刊《译文》的努力,即可见他的用意与决心。当他和青年朋友的书稿无法出版时,就搞地下印刷,诸如“奴隶社”“三闲书屋”之类的临时出版社,就这样搞了起来;而一批违禁的书籍,也就这样走出了地面。
邹一斌《鲁迅的七堂语文课》、温儒敏《鲁迅作品精选及讲析》:浮躁的时代读点鲁迅
邹一斌《鲁迅的七堂语文课》以全国统编初中、高中语文教材所收录的全部鲁迅作品为对象,以名师讲课为具体形式进行主要内容的编写。每堂课围绕一篇鲁迅课文展开,不仅解读鲁迅课文,同时研讨与鲁迅课文相关的问题,分为组织研讨、学术评议与提问解答三个环节,再现了由名师讲解、共同备课和学术点评组成的真实课堂实录。
温儒敏的《鲁迅作品精选及讲析》同样是面向普通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的。
鲁迅作品很多,《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就有十八卷,750多万字。《鲁迅作品精选及讲析》约43万字,所选的都是鲁迅有代表性又比较好读的诗文,一共七十九篇(首)。分文体编排,其中小说十八篇,散文诗七篇,散文十篇,旧体诗九首,杂文二十八篇,书信七通,基本上覆盖鲁迅创作的各种类型。每一文体前面有一“阅读提示”,简介鲁迅该文体创作的概况和主要特色,提示一些阅读的建议。
温儒敏在代序言《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要读点鲁迅》中写:一些年轻朋友不喜欢鲁迅,也因为语言的隔膜。鲁迅写作的年代刚开始倡导白话文,他的文章有些文白夹杂,是时代的印记,但也是有意为之。鲁迅不愿意俯就过于平直的白话,宁可保留一些文言的因素,加上那种迂回曲折的句式和游弋的语感,所表达的含义往往是复杂而多义的。而在充斥周遭的四平八稳的八股文风中在到处可见的夸张虚假的广告式语言旋涡中,读点鲁迅却是会让人豁然开朗,有所超拔的。
严吴婵霞《鲁迅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鲁迅怎样论童话
《鲁迅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从鲁迅的童年和青年经历,鲁迅生活时代儿童文学的情况和发展,鲁迅的文学观、教育观,以及他与当时儿童文学作家的交流和影响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鲁迅及其思想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所起到的影响和作用,既是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著作,亦为鲁迅研究打开了新的天地。
全书内容主要涉及“鲁迅以前的中国儿童文学观”“鲁迅的童年与儿童文学”“鲁迅的儿童文学观及其影响”“鲁迅与科学小说”“鲁迅与现代中国童话”等主题,注重鲁迅与中国儿童文学发展这一主线索。
比如以对童话的讨论为例,鲁迅特别强调童话是“实际和幻想的混合”。他在《小约翰·引言》中这样说:
这诚如序文所说,是一篇“象征写实底童话诗”。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因为作者的博识和敏感,或者竟已超过了一般成人的童话了。其中如金虫的生平,菌类的言行,火萤的理想,蚂蚁的平和论,都是实际和幻想的混合。
鲁迅认为,童话之富于魔力,便是由于有丰富和奇特的幻想,而幻想是必须植根于现实的。以幻想来反映真实生活,正是中外童话作家的写作法则。鲁迅之后的童话作家也都很注重“实际和幻想的混合”这一法则。鲁迅在《表》的“译者的话”里也特别表扬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他欣赏这些童话正是因为其取材来自现实生活。直到今天,《稻草人》仍被公认为中国第一篇优秀的现实主义童话。而在十年后出现的张天翼童话《大林和小林》及《秃秃大王》,其现实主义的精神更为强烈。张天翼的童话显然受到了鲁迅很大的影响。
阎晶明《箭正离弦:〈野草〉全景观》:以“本事考”方式读《野草》
《野草》经常被称为“一座诡秘的房子”,被认为是鲁迅最私密化的作品,也被称为是鲁迅的心灵史。因此有人评价《野草》虽然很薄,却是一部在鲁迅著述里面最晦涩、最难懂的书。
在《箭正离弦:〈野草〉全景观》这本书中,阎晶明借用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本事考”。在他看来,长期以来,我们把《野草》作为鲁迅的诗与哲学的一个结合体,大家觉得散文诗从艺术上来说是一种很玄妙的,从思想上来说那就更玄妙了,觉得它就是一个凌空的,完全是出自内心的想象或者是一种思考,或者是一种情感的深度的宣泄和表达。
“但事实上我认真阅读《野草》,我个人觉得它与鲁迅所生活的环境,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包括他在当时写作时候的现实处境、人际关系,都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我觉得这里面有比例轻重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在现实因素上多强调一点。”阎晶明认为,因此,“北京的风景与环境”“故乡绍兴的影迹”“现实世相与人物‘原型’”“作为‘赠品’的‘器物’”“文史典籍的散布”等都成为了他研究的对象,作者在丰富的细节和充沛的研究基础上,首先将鲁迅还原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进而探讨鲁迅对“本事”的改造、升华和艺术创造。
《想想鲁迅》《鲁迅:大先生,小日子》:鲁迅有趣的一面
刘春杰的《想想鲁迅》以水墨画与文字结合,表现鲁迅的一生及其影响和评价。作者以幽默的笔调,及针砭时弊与揭示国民劣根性的犀利,体现出画家受鲁迅影响而具有的睿智与深刻性。“这些年来我读他、写他、画他、刻他,琢磨他,接近他并试图与他对话,陪他聊天。逐渐发现,小老头儿并不孤单与寂寞,同胞们没有忘记他,也不可能忘记他。”
菜馍双全《鲁迅:小先生,大日子》也将视角聚焦于鲁迅的生活,作者广泛收集鲁迅史料,希望还原一个真实可信的、趣味横生的鲁迅。
书中写及,和很多文人一样,鲁迅年轻时生活也是捉襟见肘,在南京读书时只能穿夹裤过冬。穷困潦倒时自然无法讲究穿着,但手头宽裕时,鲁迅依然不讲究穿着。西装一度成为民国文人学者的主流衣着,鲁迅却一直穿传统长衫,这也让他经常碰到麻烦。一次去豪华的华懋饭店拜访史沫特莱,看门人上下打量后让他走后门,后门开电梯的伙计又让他走楼梯。同样的事还发生在他去卡瑟酒店,当他走进电梯时,开电梯的伙计毫不客气地把他赶了出来:“你给我出去。”当他在拿着厦门大学会计室的支票到市区银行取款时,工作人员问“这支票是你的吗”并打电话到学校核实。常人碰到这种情况恐会怒不可遏,但鲁迅“有趣”的一面显露无疑,他“抽一口烟,给他一个白眼,不理他。那人连问三遍,鲁迅又重复此前的动作”。
《鲁迅:大先生,小日子》以十余万字的篇幅打捞出鲁迅有趣的生活细节,包括饮酒、抽烟、看电影、下馆子、搞收藏等等。
《鲁迅编印版画全集》:作为版画收藏大家的鲁迅
作家以外,鲁迅也是版画收藏大家,一生收藏的外国版画多达2100余幅;他也是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发起者和倡导者,曾通过举办展览、编印画册、组建社团等方式扶植青年创作。被誉为“新兴版画之父”。
为了给青年艺术工作者提供参考,鲁迅从1929年开始编印一系列有关版画的出版物。他遴选出版的版画层次丰富、手法细腻,以当今的趣味来看依旧耐品耐读,毫不过时;其中凯绥·珂勒惠支、麦绥莱勒及一些西欧和苏俄画家的作品,可以说代表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版画的顶级水准。这些画册推动了中国新版画的发展,同时也体现出鲁迅卓越的审美趣味和开阔的艺术视野,而简约、精悍的版画风格更是鲁迅文学风格的自然延伸。
由北京鲁迅博物馆主编的《鲁迅编印版画全集》共12册,收录了鲁迅编印的中外版画集,除他主编的画册之外,还有他参与编辑和生前未能编成出版的画册。这套书以鲁迅博物馆馆藏文献为底本,图片高清影印,行文保留时代风格,完整、忠实地呈现了这批珍贵资料。其中《小说士敏土之图》《你的姊妹》《城与年》从鲁迅原藏版画直接扫描,全彩印刷,原汁原味地展现了版画作品原件的风貌。
《鲁迅编印版画全集》的每册书都包含初版书影、鲁迅小像、鲁迅为书籍或展览所作的序言文字,以及与他收藏版画有关人物的文章,是反映我国文艺界介绍国外木刻艺术、探索中国新版画之历程的重要文献。
- 为什么说鲁迅个人史的秘密藏在这本书里[2022-10-18]
-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鲁迅与瞿秋白[2022-10-17]
- 北塔:鲁迅与戴望舒[2022-10-17]
- “中期鲁迅”研究刍议[2022-10-11]
- 刘润涛:鲁迅家世考[2022-10-10]
- 人间烟火的精神气息——读吴俊《文学的个人史:鲁迅传述和〈朝花夕拾〉》[2022-10-09]
- 陈独秀,鲁迅的“红色知己”[2022-10-09]
- 无以忘却的纪念与“救亡鲁迅”的形象建构[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