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郑大群的头像

郑大群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7/04
分享
《千古王村》连载

第九章 暗访五溪王

二十

黄将军出任黔中郡守,黔中郡的秘密粮库和兵器库,都移交给了黄将军,黔中郡的金矿银矿和铜矿,也秘密转移到了黄将军手中,黄将军的头衔,也变成了黄大人。

黔中郡矿产非常丰富,有金银铜铁矿和丹砂矿,这些都是楚国争霸的资本。不过这些物产原本与楚国不搭界,是五溪山民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正是因为这些财富,招来了秦楚大国的觊觎,先是楚国抢得地盘,设置黔中郡,再又引来秦国争夺,引来司马错的十万大军。要不然的话,天籁般的话神之地,怎地就起了战火呢?

黔中郡也有自己的山大王,就是五溪王,为何是五溪王呢?黔中郡内有一条河流叫沅江,也称沅水,是洞庭湖四大水系中流程最长的一条大河。沅水有五大支流,即巫水(雄溪)、渠水(满溪)、酉水(酉溪)、㵲水(潕溪)、辰水(辰溪),五溪王就是统管这五溪地盘的山大王。

五溪王一般都盘踞在沅陵,因为沅陵是五水的中心,五水都在沅陵周围汇入沅水,所以楚国初置黔中郡的时候,郡治就设在沅陵。沅陵不仅仅得舟楫之便,黔中郡的大部分矿藏,比如金银铜矿和丹砂矿,几乎都在沅陵及其五溪一带,所以秦楚争夺黔中郡,主要就是争夺五溪。

黄大人深知,要从秦军手里夺回黔中郡,首先要联络上黔中郡的五溪王,而这个五溪王,一定就在沅陵。于是黄大人下了一道悬赏令,谁找到了五溪王,奖十仓粮食,这是给五溪王面子,因为秦军也是悬赏十仓粮食寻找黄大人的。

这一道悬赏令不能张贴出去,只能秘密在内部相传,希望楚国黔中郡的旧臣们能出手相帮,联络上五溪王。

果然有位旧臣有五溪王的消息,主动来见黄大人。

“听说黄将军要找五溪王,不知真假?”

“当然是真!”

“之前有幸见过五溪王,但是五溪王神秘得很,谁都没有去过他的营寨,不知他藏身之处,若是见人便能认得出。”

“有什么办法可让五溪王露面?”黄将军问道。

“据说五溪王在沅陵有很多商铺,家里还有铜矿和丹砂矿,是个大商人。”

沅陵的生意五花百门,什么生意都有,五溪王会看中什么样的生意呢?

黄大人准备派两名心腹,跟着黔中郡旧臣去寻人,派谁呢?黄大人想到了彭树,就派人到沅陵的盐铺去守。

几天之后,彭树和姑爹来见黄大人。

“今天把你们找来,老夫有一事相托。”

“黄大人有何事?”

“楚军正在寻找五溪王,两位可曾认识?”

“不识五溪王。”

“据说五溪王是位商人,在沅陵有商铺,但是具体不知是哪家商铺?”

“挑桐油铺去找,准成。”

“树板儿如何晓得五溪王一定开着桐油铺?”

“五溪盛产桐油,桐油铺是个大生意。”

“树板儿认识五溪王?”

“不识。”

“一位黔中郡旧臣识得五溪王,请树板儿和濮大人陪同前去。”

为了不引起怀疑,彭树特地从施河灵溪收来两大船桐油,故意抬高些价钱,与沅陵桐油铺的老板们讨价还价。

这样磨蹭了一整天,几乎与所有的桐油铺掌柜都谈了个遍,也没有发现那个五溪王,于是彭树就给黄大人说道:

“这样找五溪王肯定找不来。”

“那要如何去找?”

“请黄大人给个信物,我和姑爹去放话,等找到五溪王,然后要大人的下官去辨真假。”

“不怕招来杀身之祸?”

“嘿嘿!五溪王杀我何用?”

“信物嘛,带在身上也危险,你就说老夫想见他五溪王,想和他五溪王联手抗秦。”

彭树想了想,也是,信物背在身上,万一被秦军捉去,招来杀身之祸,那就不带信物吧。

彭树的两船桐油还没有卖出去,他和姑爹商量着还是到桐油铺里去寻。

“酉水的桐油是上等品,但是你们卖价太高,汉口商人又压低价,我们真的收不了。”

“如果我卖半价,你敢不敢收?”

“难道你们的桐油是山贼偷来的?”

“我们的桐油是施河彭家的,怎么是山贼呢?只是我们想找个人,掌柜若是帮我找到,两船桐油半价卖你!”

“找谁?”

“找五溪王。”

“你们何事要找五溪王?”

“楚国的黄将军托我们找的。”

“黄将军找五溪王何事?”彭树走近掌柜,轻轻耳语道:

“联手抗秦!把秦军赶出沅陵。”

“行!”

桐油铺掌柜要彭树第二天来铺子里见五溪王。

彭树总算放下一件大事,但是两条桐油船还在码头,想去码头看看。濮大叔说他要去盐铺一趟,这次他顺便给盐铺掌柜带了些山货,是要兑盐巴的,他去拿盐巴,于是两人先去了盐铺。

濮大叔与盐铺掌柜非常熟悉,酉阳人的盐巴都是从这家铺子兑换的。

这是沅陵最大的盐铺,山民手里无论什么货物,都可以在这里兑盐巴,也可以直接卖给盐铺。它看上去只是一家盐铺,实际上却是做着全部的生意,桐油、木材、蚕麻、丹砂、粮食、山货,都可以在这里交换,也可以兑得银两。

见濮大叔进店,掌柜非常客气,又是倒茶,又是让座,满脸堆笑,一幅讨好的样子。

铺子里还坐着一位像山大王模样的人,看上去四十多岁,头上捆一根红麻绳,脑后结一个蝴蝶结,披散的长发齐腰,穿一件青藏色麻布袍,腰身圈了一根手腕粗的红麻绳,五官端正,面带微笑,眼睛一直看着彭树和濮大叔,他身后还站着一位年轻后生子,二十岁出头,和彭树一般年纪。

掌柜给濮大叔一大包盐巴,差不多是应该给的两倍。

“大人每次都多给盐巴,今天这个又多给了。”

“濮大爷难得跑一趟,多带些回去,今天天气好。”

“我们明天才走。”

“濮大爷还有事?”

“明天要见一个人,见五溪王。”

“你们明天见五溪王?你们认识五溪王?”

“我们山民,哪里识得五溪王?是楚国的黄将军要见五溪王。”

濮大叔与这位掌柜做了十多年的生意,非常熟悉,什么秘事都可以讲,不忌讳。

“楚国黄将军……你们认识?”

“黄将军本来是楚国的谪官,就住在我们酉阳的白鹤湾,现在被楚国召回去了,做了黔中郡守。”

“就是那位秦军下了悬赏令要捉拿的将军?”

“正是。”

几人说了一会话,彭树和姑爹就离开盐铺去了河码头。

第二天吃过早饭,彭树和姑爹,还有那位旧臣,三人早早来到桐油铺,桐油铺掌柜出去了一会,回来之后就领着三人去见五溪王。

五溪王住在河码头附近一个院落里,进门是个堂屋,像个仓库,堆放着一包一包的盐巴,堂屋两边是正屋,门关着,堂屋后面是厢房,厢房后面有很大一个院落,周围有篱笆墙,院落里堆放着很多木料和竹杆,院落后面就是别人家的宅子。

五溪王坐在院落里一张有靠背的木桶里,身边依然站着那个年轻后生子。木桶有一人多高,靠背是个半弧形,像把大朴扇,有两只大牛角插在朴扇之上。

木桶的前面底部有个木榻,可以放脚,但不仅仅是放脚,里面埋着有暗器。木桶的中间是座位,手放在半弧形靠背上,整个弧形靠背有木雕,手臂处是鹰爪,靠背处是牛头。

五溪地方的木桶与宫廷里的龙椅非常相似,特别显得有威严,并且里面有机关,有暗器,可以防身。

彭树他们进来的时候,五溪王正坐在木桶里闭目养神,黔中郡旧臣一眼便认出高高坐在木桶里的五溪王,几步走上前去,喊了一声五溪王。

五溪王的名字叫摩柯,长辈们都叫他摩柯,其余人都喊他五溪王。

五溪王也认出了这位楚国旧臣,连忙从座桶上下来,两人互相抱拳问好,然后走进左边的正房,坐到一旁桌子边。

五溪王喊了一声“上酒”,桐油铺掌柜赶忙从堂屋里拿出一坛米酒,像上茶一样上给两位大人。

“五溪王好难找,我们费尽了心思。”

“你们黄将军找本王何事?”

“黄将军听说五溪王准备起事反秦,就想与五溪王联手,共同反秦。”

“果真?”

“千真万确!黄将军兼任了黔中郡守,一定要把秦军赶走。”

“黄将军现在何处?”

“在驿站。”

“走!见黄将军去!”几人拐弯抹角分开走,然后在驿站汇合。

二十一

黄大人下榻的驿站有多处,眼下这个驿站就在沅陵集市附近,这里人来人往,反而不起眼,不会让秦军起疑心。

黄大人一个一个看着来人,猜到两个陌生人中的一个就是五溪王,身旁的那个年轻后生子肯定是杀手。

黄大人忽然觉得眼前的五溪王有些眼熟,似乎曾经见过。在哪里见过呢?黄大大又觉得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也就不去想。

“五溪王请坐!”黄大人给五溪王让坐,又亲自给五溪王倒酒,五溪王二话不说,端起酒碗,一饮而尽,黄将军也一饮而尽。

“黄将军派人找本王,有何要事?”

“听闻五溪王不满秦军践踏家园,准备起事反秦,不知真假?”

“我五溪王说一不二,怎会有假?”

“你们有多少人马?”

“这个嘛……要到正式起事的那天才晓得多少人马,现在各地正在联络。”

“我受楚王之命,要与五溪王一道,共同抗秦。”

“若与黄将军联手,我五溪王愿意堵上性命!”

黄大人高兴,又亲自为五溪王倒酒,两人一干而尽,连续饮了三大碗。

“五溪王好面熟,我们之前在哪里见过?”黄大人开始与五溪王拉家常,也许真的之前见过,也许只是一句客套话,听者不必往心里去。

但是五溪王显得有些慌张,眼睛直往坐在远处的彭树身上瞟,很不自然地答道:“黄将军在朝廷,我个大山里的草民,如何见得到?”

“老夫被流放十年,就住在酉阳对岸的白鹤湾,也算一介草民。”

“黄将军不仅住酉阳,还住灵溪。”濮大叔不知两人说话的底细,赶紧出来帮黄大人说话。

五溪王赶紧把话题转移开,问彭树道:“听说你们从酉阳运来了两船好桐油,准备半价卖给桐油铺?”

“桐油铺的掌柜找到了大王,我们守信,说好半价的。”

“你们找到了黄将军,也帮了我们的大忙,这样好了,我们用盐巴,换你们的两船桐油!”

五溪王发话,没人敢不听,彭树看着黄大人,黄大人也点头示意,彭树不便再推辞,接受了五溪王以桐油换盐巴的条件。

事情已经办妥,又意外得到半船盐巴,彭树觉得简直是天上掉馅饼,黄金砸到裤腰上,百思不得其解,就问濮大叔:

“姑爹,这个五溪王真是奇了!半船盐巴换两船桐油!这半船盐巴抵得十船桐油!”

“五溪王这样换,一定有他的理由。”

“什么理由?找到了黄大人?”

“黄大人说在哪里见过五溪王,我也觉得在哪里见过此人,好面熟。”

“姑爹也见过五溪王?不是在沅陵吧?”

“好像就在沅陵,在盐铺,等我仔细想想。”

“要不下次去问问黄大人,在哪里见过五溪王?”

濮大叔仔细在想,忽然说马上去问黄大人,于是两人又打倒去驿站找黄大人。

黄大人见彭树认真了,以为他是好奇,就说好像在酉阳见过五溪王,有一次黄大人去濮家盐铺兑山货,见五溪王模样的人在盐铺门口张望,身边也跟着那个年轻后生,他们见黄大人一行人进了铺子,就离开了。

“大人那天看见的人,就是今天的五溪王?”

“他腰上那根圈了几圈的红麻绳,特别起眼,老夫一看,便觉面熟。”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秦军放火烧酉阳之前,一定就是他。”

濮大叔沉默不语,在想他的心思,彭树也不便再问什么,就离开了驿站。

“姑爹,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这个五溪王……”

“回伙铺再讲。”

两人回到下榻的伙铺,濮大叔还是一脸的凝重,沉默不语。

彭树问道:“姑爹若有心思,可讲给外甥听!”

“这个五溪王我确实见过,是在沅陵的盐铺里。”

“姑爹常去兑货的那个盐铺?”

“是的。那年死丫头出嫁前几天,我到沅陵送山货,也想给死丫头买几样金银首饰。盐铺掌柜要我多送一回,说是汉口商人等着要货。我说送不成,腰痛病犯了走不动,才刚刚好。但是掌柜不干,非要我再送一趟,我只好告诉他,死丫头要出嫁,我得在家守着。”

“你把表姐的事情讲了?”

“本来嘛,我也不想讲,俗话说家丑不可外传,但是已经讲漏了嘴,不讲清楚,怕掌柜误会,干脆就把死丫头的事……讲了。”

“那个五溪王也在盐铺里?”

“现在想起来,应该是他,那身装扮是他,就坐在边上听我们讲。”

“姑爹怀疑,表姐被抢……难道是五溪王?怎么可能呢?”

“怀了男胎,谁家不想要?苗人娶妻,要娶生养过的,一直要见到男丁,才肯娶回家。”

“难怪到处找不到表姐,莫不是在沅陵?”

两人分析了半天,越说越觉得眼下的五溪王就是抢婚之人,苦苦寻了这么几年,没想到竟然是……唉!

第二天一大早,桐油铺掌柜装好了船,在码头等彭树他们,彭树说要当面感谢五溪王,这是酉阳人的礼数,掌柜也没多想,带他们去见五溪王。

他们来到河码头附近的院落,五溪王不在这里,桐油铺掌柜又带他们到另一处去找。

这一处宅子是在城里面,就在黄大人住的驿站附近,也在集市附近。

这是一幢旧宅子,外面看上去不起眼,里面的摆设却是富丽堂皇。门窗有雕花,堂屋里有桌椅,金丝楠木花纹很打眼。对着大门的板壁上,用一头整牛装饰成图腾物,两只牛角高高矗立,四只牛蹄稳稳着地,皮毛光泽油亮,十分夺目又霸气。

进门是堂屋,堂屋的正中摆着一只木桶,样式与河码头仓库里的木桶一样,但是那个木桶是楠木做的,这个木桶是金丝楠木做的,与堂屋里的桌椅质地一样,所以显得非常富贵。

五溪王坐在木桶里,好像专门在等候彭树他们,旁边的桌子已经摆满了一桌酒菜。

五溪王把桐油铺掌柜打发走,屋里只剩下彭树濮大叔和五溪王三人,两个下人和五溪王身边那个后生子,都去了厢房边上的灶屋里。

“请岳父大人上座!”五溪王扶着濮大叔坐到神龛下面的主位,濮大叔并不吃惊,他已经猜到了八九成,眼前这个五溪王就是那年在盐铺里见过的,抢婚之人一定是他。

濮大叔也不拐弯抹角费口舌,直接了当问道:“我那外孙在哪?把他喊来!”

“达亚和他娘住在山里面,没住城里。”

“你个什么五溪王?你就是个强盗!抢了她们娘儿俩,还放在山里关着!”

“岳父大人息怒,是达亚娘不肯住城里,她要达亚住在山里练功,你若不信,我这就带你去看她们娘俩。”

“马上走!”濮大叔起身就要往外走。

“吃了饭再走不迟。”五溪王挽留。

“姑爹,就依了大王的,吃了饭再走。”

三人开始喝酒,彭树从中调解,气氛慢慢缓和,五溪王主动讲了是如何抢婚的。

“你就是当年坐在边上听我和掌柜讲话的那个苗人?”

五溪王翻了翻一对白眼,算是默认。

“抢了就抢了,这个习俗我们也认,树板儿也娶了媳妇。但是这么几年,也不回趟娘家?不走嘎婆呢?”

“岳父大人有所不知,达亚娘那个性子倔呀,寻死寻活地,一直有人守着她,要不然,她早死了。”

“这个我信,那死丫头倔得很,她是不是要去找那苗人?”

“姑爹,看你又扯远了,表姐现在是五溪王的压寨夫人,达亚是五溪王的儿子。”彭树赶紧拉濮大叔衣角,要他莫乱讲话。

“本来是你树板儿的儿子,你娘那个想呀,想男丁呀,唉,可惜落了空!”

“表姐和达亚跟着五溪王,比什么都好!”

彭树给五溪王敬酒,真心觉得五溪王抢了表姐,抢对了,不然跟着他彭树……说不定是个什么结果,因为彭树心里另外有人。

彭树想念黄姑娘,虽然把黄姑娘送走了,但是两人所经历的一切,尤其是那些生死瞬间,无时无刻不驻在彭树心里,忽然一股酸楚涌上心头,抑制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

“没出息的东西,哭什么哭?回去把房圆了,要花儿给你生养个儿子!不就一个儿子嘛!”

濮大叔有些醉酒,也或许是借酒发疯,讲话不似平时那样温和,把多年来闷在心里的话,该讲的不该讲的,全讲了。

五溪王也算和气,不顶嘴,给彭树倒酒,给岳父倒酒,三人酒杯斟满,一饮而尽。

话也说开了,酒也喝够了,就准备进山去看濮姑娘和达亚。

濮大叔说要去银铺看看,买几样银子给外孙,这是酉阳人的礼数,初见外孙,得给一套银首饰。五溪王自家就是开银铺的,由岳父大人挑选。

一切的怨气消散之后,他们走进了十里开外的一个大苗寨。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