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个敦煌“官方课”开讲 邀孩子“足不出户” 享敦煌艺术
记者16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由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与涂思美育联合出品的《出发啦!敦煌》音频课程正式开讲,旨在邀请全国百万少年开启一场“足不出户”的声音探索之旅,将敦煌莫高窟的魅力展现给他们,让其领略传奇的敦煌文化。
-
让全国孩子都能看一场优质的儿童剧
7月13日,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迎来一批特殊的小观众——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和演员许亚军共同邀请的39名来自北京顺义太阳村的孩子来到中国儿童剧场,观看儿童剧《我们是秦俑》。
关键词:  中国儿童戏剧节太阳村公益性西安国际儿童戏剧展演2019-07-16
-
儿童剧《我们是秦俑》让博物馆的文物“活”了
原标题:儿童剧《我们是秦俑》让博物馆的文物“活”了 你能想象博物馆的文物“活”了过来是什么情形吗?13日亮相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儿童剧《我们是秦俑》,带着孩子们体验了一次特殊的“文物之旅”:在“25点钟”,两千年前的秦始皇兵马俑复活了,和这个叫“秦大白”的秦俑一起复活的,还有春秋青铜龙、汉竹简、泥塑飞天、唐三彩、青花瓷…… 由西安儿童艺术剧院创排的《我们是秦俑》,整部剧节奏明快、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和解读历史,鼓励少年儿童自觉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
《哪吒之魔童降世》颠覆观众印象
大圣之后,哪吒又来了。
-
迪士尼的“复制+粘贴”套路 圈了票房,失了人心
动画版《狮子王》 《森林大帝》 真狮版《狮子王》动画远离真实世界的“低幼”画风,恰恰让它能更自由地想象和呈现精神的世界。
2019-07-16
-
第九届“童声里的中国”少儿歌谣创作大赛终评举办
7月11至12日,第九届“童声里的中国”少儿歌谣创大赛在北京举行终评。
-
儿童戏剧节正成为改变儿童生活的节日
《火光中的繁星》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 《小美人鱼》 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第八届“圆梦中国·春苗行动”北京市优秀少儿题材舞台剧目展演、第十一届上海国际儿童戏剧展演……丰富多彩、类型多样的儿童戏剧节的密集演出,让整个7月成为了属于孩子们的“欢乐节日”。
关键词:  戏剧节与儿童生活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亨利·科勒2019-07-15
-
亨利·科勒:不要扼杀孩子对戏剧的想象
“我看到了什么”“我听到了什么”“我的感受是什么”“我的想法是什么”……丹麦戏剧中心首席执行官及总监、丹麦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节总监、Scenit董事会主席亨利·科勒鼓励家长从这4个问题入手,在戏剧演出结束后与孩子进行观后感讨论。
-
时隔18年,《千与千寻》为何没有败给时间差
动画电影《千与千寻》在我国上映三周,票房逼近五亿,是同期上映的《玩具总动员4》的两倍多。
-
北京书香童年首届“原创之美”绘本剧总结演出在京举行
6月28日,在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承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出版集团父母必读杂志社、北京幼儿园阅读联盟承办的北京阅读季·书香童年首届“原创之美”绘本剧总结演出暨颁奖典礼在京隆重举行。
关键词:  北京阅读季·书香童年儿童阅读绘本剧2019-07-11
-
《千与千寻》: 童话外衣下的成人世界隐喻
时隔18年,宫崎骏最具盛名的作品《千与千寻》登上全国院线。
-
追忆中国儿童电视剧的“黄金期”
1958年至1966年是中国电视剧的初创时期。
-
《月亮上的妈妈》关注“留守儿童”直面社会问题
作为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参演剧目之一,儿童音乐剧《月亮上的妈妈》9日晚亮相中国儿童剧场。
2019-07-11
-
让动画角色成为“演员”
角色动画的制作,是动画生产当中再普通不过的一道工序,一个环节。
-
突破次元壁,让我们重新认识他们
“二次元世界”的概念最早来源于日本。
关键词:  《火影忍者》2019-07-10
-
《玩具总动员4》:爱与冒险的不朽传奇
每个人都有玩具,不论玩具精致华美还是简单朴实,孩子们对玩具的热爱并没有什么不同。
关键词:  《玩具总动员4》2019-07-10
-
几乎被遗忘的科幻影片
《被时间遗忘的土地》(1975) 《被时间遗忘的土地》(2009) 有可能是基于当年观众悠闲的欣赏节奏,当然更有可能是由于当年落后的电影特技,使得这部1975年版的《被时间遗忘的土地》(The Land That Time Forgot)情节推进得相当缓慢。
-
讲述中国故事的国产动漫,成为最亮眼的存在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 2019)昨日闭幕。
2019-07-09
-
阿童木再会孙悟空
“中国动漫日本行——从水墨中来”系列展览是大阪G20峰会前期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之一,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驻日本国大使馆联合主办。
2019-07-06
-
宫崎骏告诉我们,成长是辆有去无回的列车
《龙猫》剧照 《千与千寻》剧照 《魔女宅急便》剧照 18年后,很多人表示自己在重温《千与千寻》时的感受和视角与小时候不同了,18年足以使一个人长大,18年也足以检验一部作品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