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中原:以“工匠精神”锻造文学语言
如何让文学语言变得鲜活、灵动、丰富呢?我以为,文学语言不应丢弃汉语的深厚传统,要善于从现代书面语、地域方言、古代汉语、日用口语等多种语言形态中汲取鲜活丰富的活性元素,在“陈言务去”的表达驱动下,熔铸为自成一体的特色文学语言 文学界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文学创作就是虚构故事,把故事编得好看就够了,似乎越来越少有人提及文学语言。
2017-08-04
-
青年写作的同质化与美学共同体的悖论
讨论青年写作的“同质化”现象,至少要兼顾创作与接受两个层面,既要提防批评界删繁就简的权宜之举,以“类”的归属削足适履地钳制写作者的个性;写作的主体也要有美学自觉,以富有辨识度的文字确立自己的艺术风格,而不是沉陷于代际美学的大而化之。
2017-08-04
-
“华语语系文学”:必也正名乎
“华语语系文学”的概念,名不正则言不顺,之所以有这样一个不正之名,是潜藏在这个概念背后的“去中国化”的意识形态的干扰。
2017-08-04
-
“华语语系”中的洞见与不见
“华语语系”(Sinophone),作为华文文学和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中相对新鲜而又热门的术语,其流动性和复杂性也是如影相随。
2017-08-04
-
方岩:多维视野中的批评建构
一 刘大先曾在一篇自序中自述“批评前史”:“我之前学的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硕士读文艺学,博士攻读现代文学,因为工作的关系颇多着力于少数民族文化,在游学中又对比较文学和社会学多所用力。
2017-07-31
-
李林荣:法治中国,文学何为?
一 隆冬时节,和师力斌兄在京郊一处电影基地开会偶遇,听他谈起呼吁重视“法治小说”的话题,颇有共鸣。
2017-07-31
-
张桃洲:当代诗词要找寻与时代同步的契合点
今年正值中国新诗诞生百年,已经有不少纪念活动和相关讨论。
2017-07-31
-
中国文化的“天鹅之歌”
如果要我挑五本世界最伟大的小说,在我的阅读范围之内,我一定会包括《红楼梦》,可能我还会把它放在第一名! 乾隆之后的十九世纪我们的文化一下子衰落了整个民族的创造力都往下衰弱了所以这个时候是最高峰《红楼梦》在此时成书这好像是献给我们传统文化的『天鹅之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本书的文化意义是更加大的而且超越了时代 我在《白先勇细说红楼梦》里面提出了两个比较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个是版本问题,一个是后四十回问题。
2017-07-28
-
李德南:不“理想”的文学批评
平时看到关于批评的专题讨论,每每围绕着理想的文艺批评展开。
2017-07-28
-
汲取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的精华
对当前长篇小说的发展,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虽然表面上看,长篇小说创作欣欣向荣,甚至可以说繁荣异常,每年几千部的产量,如果加上网络文学,数量会更加庞大。
2017-07-26
-
黄发有:媒体创新与文学的独创性
进入新世纪以后,媒体技术突飞猛进,也带动了文学的快速变化。
2017-07-25
-
文学创作中的地域书写
近年来,中国作家的小说创作出现了一些同质化特征:只关注叙事,不关注描写,经常缺乏对具体物质性环境的细致描摹,故事和人物仿佛悬置在没有明显时间和空间特征的真空之中。
2017-07-24
-
刘波:批评的困惑与有限性
十多年前,我从文学创作走进批评的世界,那时更多出于一些单纯的想法,甚至就因为某种阐释的诱惑和虚荣心。
2017-07-24
-
促进当前文艺批评健康发展
近日,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甘肃兰州联合举办了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暨“马克思主义与当前文艺批评”学术研讨会。
2017-07-21
-
殷国明:从“炮声”到“狮吼” ──关于近世中国文学批评的发生机缘与机制
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所谓“批评的时代”是一个喜悲交加、毁誉参半的过程,一方面孕育、生发、推动着中国社会从未有过的文化变革和思想解放运动,使文学发挥出从未有过的巨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意味着一种激进、急躁、极端的气氛笼罩文坛,难以出现优秀的、能够在历史上称奇斗艳的文艺作品——尽管在文学研究和批评领域,急于写史、忙于为作家作品排座次、不断掀起呼唤经典、打造经典的声浪。
2017-07-20
-
易晖:“革命的第二天”——合作化小说中的乡村治理
内容提要 合作化小说是十七年文学的一大类型,它以强烈的历史理念、变革意识和未来信念揭示合作化的正义性与必然性,书写运动中的新人物和新气象,但客观上也展示了合作化各方面的矛盾冲突。
2017-07-20
-
韩少功:什么是经典,如何读?
一、什么是经典? 所谓“经典”,只是一个弹性概念,一直缺乏精确的、公认的、恒定的定义尺度。
2017-07-19
-
关于青年写作“同质化”:作为真问题的“伪命题”
青年写作的同质化是一个真的“问题”——包藏着复杂的文化症候;同时又是一个“伪命题”——仅仅局限在文学范畴中讨论是没有意义的。
2017-07-19
-
让科技更温暖 让诗歌更有力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有悠久的诗歌传统。
2017-07-19
-
科幻小说的铁笼困境:人类、赛博格与后人类的幽暗未来
假如宇宙原则是一个不可抵抗的“冷酷方程式”,当人类集体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你会选择丢掉人性而取得存活机会,抑或保持人性而直至最终灭亡?当“人人都是赛柏格(cyborg)”的技术时代到来,我们作为机器和有机体的混血儿,又置身于哪些人类社会的集体精神症候,或者新的意识形态之中? 近年,伴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相关科技的发展,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sm)及人文主义危机再次成为热门的公众话题。
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