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的可视化趋势
可视化来源于英语的visualization,原意是形象化显示,也有人译为显像化或图示化。数字技术中的可视化最先是指科学计算可视化(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即运用计算机图形学的原理方法,将科学、工程等计算产生的大规模数据转换为图形、图像,以直观显示,后来又衍生出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知识可视化等概念。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是指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并进行交互处理。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是指用计算机支持的交互性图像显示技术,对非数值型的抽象数据集进行视觉呈现,以深度了解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知识可视化(Knowlege Visualization)是指用视觉图解手段来建构和传达复杂知识,促进群体知识诸如事实、见解、观点、经验、态度、期望、预测和价值观等的传播,帮助他人正确重构、记忆和应用这些知识。
文学研究的可视化是指利用计算机和有关数字技术的理论、方法,将文学作品和文学研究成果进行图像、图形、音频、视频等视听化呈现。文学研究的可视化已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两大层面推进。
研究内容包括作家、作品等。作家研究方面,文学研究可视化可以全景呈现作家的人地关系、人社关系。人地关系是指作家与地理的关系。作家的生活和创作总是发生在特定的地理空间,出生地、仕宦地(工作地)、寓居地、经行地、终老地、创作地的地理环境与自然风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作家的生活、性格、情感、心态和创作,作家亲历的这些地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风光,读者不可能一一亲身前往进行实地体验感受,而研究者则借助不同形态的地图来呈现。比如,借助历史地图和百度地图等来定位作家生活地的位置、呈现其行迹路线,用卫星地图和实景照片、视频来呈现其生活地的地理环境与自然风光。2017年上线的“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就呈现了数百位唐宋作家静态的生活地点和动态的行迹路线,每位作家一生的行踪、生活地和创作地的地理位置都一目了然;不同作家不同时间在同一地方活动和创作的情况也一览无余。
目前,海内外的线上数字文学地图平台已有50多个,有的以城市为主题,如“莎士比亚时期的伦敦”“堪萨斯城文学地图”“爱丁堡文学遗产”“圣彼得堡文学地图”等;有的以国别或区域为对象;有的则集中呈现一个文学流派的流动变化。人社关系是指作家与社会的关系,诸如地缘关系、亲缘关系、学缘(师承)关系、文缘(文学交往)关系、仕缘(政治)关系等,都可以用社会网络图来呈现。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台湾“中研院”联合开发的“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收录了唐宋元明清时期40多万个历史人物的传记资料。运用其数据可进行空间分析和呈现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呈现人力难以发现的一人与多人的关系、潜在的间接关系等,从而在立体的社会网络中认识作家所受的来自不同社会关系的影响。
作品研究方面,文学研究可视化可以全景呈现作品现场、地理情感、作品场景等。作品现场包括创作现场和表现现场。中南民族大学数字人文资源研究中心的团队曾实地勘查范仲淹《渔家傲》的创作地,借助历史地图、卫星地图、实景照片和无人机拍摄的现场视频,多媒体融合,立体呈现其词的创作现场和表现现场,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范仲淹的词心、词境。斯坦福大学空间与文本分析实验室开发的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的情感地图,利用大数据分析原理,在700多位作家的1400多部作品中摘录出涉及伦敦的4000余个选段,在伦敦地图上标志167个情绪地点,发现文学中的恐惧更多地与监狱和古集市联系在一起等现象。
对于作品中的场景,简单的可以用视频和图画来呈现,复杂的可以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来呈现。利用多维度的现场实景照片和考古成果、博物图片、历史地图等,重建作品中的场景,让读者沉浸其中,获得身历其境的审美体验。在仿真场景中,读者可以化身古代的作者或作品的主人公,以强烈的代入感体验历史场境,以互动的方式与古人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创作心理,触摸他们的心灵世界,从而产生全新的审美体验;还可以用动态的地图和社网图来展现文学传播接受的图景及其动态进程。
研究成果的可视化是将文学定性研究的结论、观点和定量研究的数据、统计结果,用图形、图像的方式予以直观呈现。比如,有人将美国杰克·凯鲁亚克的畅销小说《在路上》量化为一棵花树,形象展现了小说的篇章结构和主题演进;又有人将唐代诗歌版图的静态分布与动态变化的统计数据,转化为地图、热力图、柱形图、饼形图,是学术、技术和美术的有机融合,既有学术含量,也有技术含量,更有美术含量,让学术论文有了赏心悦目的美感。
近年来,可视化技术飞速发展,在考古、博物、档案、建筑、医疗、机械制造、刑侦、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学研究的可视化虽然还只是初试身手,但必将是今后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这是因为,可视化是文学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适应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现在已是读屏、读图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由读写转变为视听,要让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走入寻常百姓家,为大众所喜爱和接受,必须将其可视化呈现。文学研究者常常抱怨被社会边缘化,其实是社会被文学研究边缘化,文学研究不去拥抱时代,一味固守传统,不考虑时代的现实需求、社会的发展需要,故步自封,我行我素,当然会被社会边缘化。
如果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即使是古典文学也照样能进入社会精神文化消费的中心,释放特有的光彩和魅力。“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的热播和广受欢迎,就充分证明了文学研究可视化的吸引力与光明前景。而数字化技术为文学研究的可视化提供了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各种硬件设备、操作技术和绘图软件应有尽有,只要文学研究者改变观念,积极投入,努力尝试和数字技术人员合作,就能不断将文学研究可视化推向深入。
可视化是文学研究创新的重要推手。文学研究可视化不仅使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焕然一新,也会改变文学研究的观念、视野和范式。可视化追求全景性,展示关联性,注重细节性。全景性要求对一个时代的文学进行整体性、全局性观照。而历来的文学研究是选择性的,只重视经典作家和经典名著,大量作家作品被遗落在文学研究的视野之外,由经典形成的文学史无法反映文学史的全貌。所以,莫莱蒂认为,文学史是文学的屠宰场,因为经典的选择致使大量书籍永远消失:“如果我们今天在19世纪英国的小说中选择出200多部经典,它们也不过占全部出版小说的0.5%,那剩下的99.5%呢?”英国文学是这样,中国文学同样如此。每个时代都有丰富繁茂的文学生态丛林,但在文学史著作中只剩下一些孤零零的大树和名贵树种,文学史的丰富性、多层次性、复杂性被湮没遮蔽。而文学可视化研究可以全景呈现一个时代文学的发展图景,展现大作家、小作家的同场竞技和互动过程,呈现不同文学现象之间的关联性。这将大大拓展文学研究的视野广度。
文学研究可视化对关联性和细节性的重视,将推动并倒逼文学研究不断深化与细化。文学研究的可视化是以相关研究成果为前提。我们对作家作品进行可视化呈现时,会发现过往对作家生活经历、活动场景的研究,作家与作家、作家与其他人物关系的研究,对作品表现空间的研究等,都还存在大量的疑点和空缺。过去,我们以为对某个作家或某篇作品的研究已经很深入细致了,甚至难以深入了,但按可视化的要求,其实还有大量问题没有弄清,大量的细节无法落实。可视化会不断给文学研究提出新问题、新要求,从而促进文学研究不断深化和细化,不断突破和创新。
- “九十年代文学”:需要重视的一个“年代”研究[2022-02-15]
- 孔范今:以人文情怀观照百年文史[2022-02-11]
- 从话语生存论到现代汉语诗学:回归新文学本位研究[2022-02-05]
- 程金城 邱田:文学的半径与跨界的可能[2022-01-27]
- 开放搞活里的人心、世界[2021-12-28]
- 李继凯 张旖华:文化磨合视域中的文学研究[2021-11-24]
- 专家探讨“文学史视野中的九十年代文学研究”[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