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言尘的头像

言尘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2/28
分享
《六横山》连载

第四章 公文包秘密

马金映尾随到大殿门口,站住了,往里面看去,大殿内点燃着很多的蜡烛,厚厚的蜡烛油流满了供台边,在昏暗的烛光下,这个人径直走到了放抽签条的供台边,把台上圆筒内的签子慢慢地倒了出来,然后划了根火柴,火光映红了此人的脸,马金映看出了这人就是白天一直不离顾长民左右的护卫。

这个护卫似乎在挑拣着竹签,把挑好的竹签放进了口袋,火柴灭了又点,点了好几次才把挑好的竹签放完,然后停了下来,把剩下的竹签放回了圆筒,出来了。

马金映赶紧躲了起来,心里在嘀咕:这是在搞什么名堂呢?

马金映也没有心思多想这个问题,她的任务是找到戎信平随身带的那个黑色公文包,因为这公文包里有关系到她党内同志生命的非常重要的资料。

前几个月,党内同志在上海进行了一次重大的除奸活动,枪击案发生后,上海一时轰动,负责行动的一位党内重要的同志被抓捕归案,并在法院进行了审理,戎信平作为书记员也参与了审理。

记录的案件卷宗有一点对这位同志很不利。党组织根据她和戎信平的关系,交给了她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想办法对卷宗进行修改调包,以减轻对那位重要同志的判决。

马金映领受这个任务以后不久,刚好快过年了,戎信平要对卷宗进行整理,又要回老家过年,马金映就怂恿他拿着卷宗回老家进行整理。

马金映想借这个机会,对卷宗的一个关键处进行神不知鬼不觉地修改。这几天正准备实施的时候,六横出了这样一次暴动,而和暴动八竿子打不着的戎信平竟然阴差阳错地被叫到了暴动现场,一命呜呼了,那案子的卷宗也不知所踪。

今天她看到了暴动民众率性而为的行动,在感受到六横民众蕴藏的强大的反抗精神的同时,也看到了民众们斗争的局限性和无序性。虽然觉得这是一支可以争取的力量,但是一想到民众吊死自己丈夫的暴行,心中又充满了悲恨。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正月初四的早上,周阿旺主持了抽签仪式,他拿着抽签的圆竹筒“哗啦啦”,“哗啦啦”地转了几圈,抽出了一个签,一看,是上上签,又同样的做了二次,还是上上签。

看到这个结果,大家定下来了,放这个顾长民回去,但是得答应他们的条件后才可以走。

还是座在宫里的方桌边,还是周阿旺、吴阿宝他们和这个胡长民县长进行了谈判。

这次的谈判没有那种紧张的剑拔弩张的气氛了,平和了很多,顾长民答应了周阿旺他们的要求:一、“打死土豪不偿命”,把戎信平和报信的王进邦的弟弟也列入了土豪的范畴内。二、取消“土地呈报”和“一切苛捐杂税”。

顾长民和他的护卫、警察们于初四下午到了西文山码头,终于长吁了一口气,上了火轮,灰溜溜地逃回了东靖。

顾长民回去以后,周阿旺和胡阿宝并没有放下心来,相反还有些担心,担心官府的报复,因此组织民众还是聚集在东岳宫内,以防万一。

而这些天,马金映在东岳宫和戎信平的家里来回跑,既要料理戎信平的后事,又要赶快找到这个公文包,找到了,她才放心,才算是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或许早点找到,组织会有办法把修改调包后的卷宗,悄悄地放回法院,以有利于被捕同志的判决。

初四的晚上,实在找得太晚了,人也累了,有好心人把她带到了东岳宫附近的一个尼姑庵,在那里住了一晚,这个尼姑庵叫洪门庵,只住着一个尼姑。

第二天一早,她又投入了找公文包的行动中。

这几天民众们也没事可干,马金映才有机会和民众们交谈,询问那个黑色公文包的下落。

对民众们来说,谁不喜欢和眼中的从大城市来的仙女般的人交谈呢,再说马金映看上去是那么地可爱和亲和,刚刚失去了结婚不久的丈夫,又是那么的可怜,更何况很多民众心中充满了愧疚。

在马金映的询问下,民众们知无不言。

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人告诉她,曾经看到一个女人把那个公文包揣到了怀里,还告诉她说那个女人是横山村周小宽的媳妇。

此时,虞菊花已经回横山村了。

为了找到那只黑色的公文包,马金映就请求周小宽带她去横山村。

周小宽,身材高大魁梧,但有一点点的小驼背,不像其父有着挺拔的身躯,虽然身体有点弯曲,却头还是挺挺的,显得很有精神。

听了马金映的请求,再看看也没有什么事情,跟父亲周阿旺说了一声后,就陪着马金映向横山村出发了。

一路上,马金映了解了这次暴动的起因、过程,听了以后,甩了甩齐耳的短发,沉吟了很久,对周小宽说:

“‘土地呈报’是国民政府既定的政策,不会因为你们这样一闹而终止,更何况作为一县之长也没有这么大的权力,说停就停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你们还是得当心呀。”

听马金映这么一说,周小宽也担心起来了,特别是为父亲周阿旺担心。

把马金映陪送到横山村后,周小宽又急忙翻过横山岭到了东岳宫,把马金映的想法和周阿旺他们说了一下。

周阿旺和胡阿宝很佩服这位女人的见地,他们也有这样的担忧,所以暴动的队伍迟迟没有解散。

其实周阿旺还有更深一层的担忧,怕就此殃及了众多的百姓。

这时候的他,只觉着心中有了一种无法言语的后怕。

想到这里,周阿旺和胡阿宝商量一下,把刘阿来、张阿其、李大和各庙的柱首等主要的骨干人员叫了过来,一起商定,签了一张月亮形的无头的类似契约一样的东西,约定一旦有难,家眷和小孩有各庙出资抚养,幸存的人要帮扶遭难的人家。

这次的暴动中,以各庙柱首为主的信徒们也参与了暴动。

又聚了三天,还不见官府的动静。

周阿旺又把起事的主要人物聚在了一起。

周阿旺说:

“大家手头都有活,再这样聚下去,生活会成问题的,还是散了吧。”

胡阿宝随声附和:

“阿旺说得对,不能再这样聚下去了,各位柱首,大家带着自己的人回去吧。”

“如果官府有行动,怎么办呢?”其中的一个柱首问。

“如果官府接下来真有行动,大家相互传递消息,想办法一起组织抗击吧。”

周阿旺说着的话,没有平时那样的洪亮了。

马金映到了横山村,到了周阿旺的家。

在低矮的茅草屋里找到了虞菊花。

“嫂子,听说你捡到了一只包,是吗?”

“谁这么烂舌头了,什么包呀筐呀的,我没看到过。”

虞菊花矢口否认。

她心里在想:我若承认了,那这么好的皮包不就白捡了吗。

马金映似乎看出了她的顾虑,又说:

“包我不要了,把包里的东西给我就行了。”

“哎呀,妹子,我没见过包,哪来的东西呀。”

虞菊花说着,就出了屋。

马金映也跟着出去了,出去的时候扫了一眼屋子,屋子里面陈设很简单,一口石灶,一个竹厨,一张木桌,还有一张低低的木板床。

出去以后,虞菊花顾自走开了,马金映看着虞菊花的离开,摇了摇头,只好先回去了。

戎信平的家里,还等着她去商量为其丈夫出殡的事情呢。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