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言尘的头像

言尘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10/25
分享
《六横山》连载

第七十七章 双屿港故事

邬悦鹏到了赵家大院,连忙向齐连长赔罪:

“齐连长,真是不好意思,鄙人剿匪不力,养虎为患,以致于土匪们惊扰了您,鄙人和夏局长也没有及时赶到,向您赔罪。”说着拉了拉夏局长,单膝跪地,就要行礼。

“免了,免了!”齐连长大手一挥,看着邬悦鹏和夏局长有点不耐烦,你们这两个龟孙子也来得太慢了呀。

邬悦鹏看出了齐连长的不高兴,接着又说:

“鄙人给齐连长和你的兄弟们,压压惊,在这赵家大院办几桌酒席,齐连长,是否肯赏光?”

这齐连长一听办酒席,这好呀,犒劳犒劳弟兄们有什么不好,白吃不白吃,白喝不白喝。

“这好呀!”齐连长满口答应了。

邬悦鹏看齐连长答应了,赶紧和夏局长告辞,走出了赵家大院。

邬悦鹏看齐连长这个样子,明白不能多呆,否则会是很尴尬的。

邬悦鹏开始操办起酒席来了。

他先派人叫来了周小宽,叫他安排二十坛黄公酒。

自从黄公酒作坊归并给了周达泰,这酒坊成了邬悦鹏党部的酒窖,而且从不赊账,一月一结,这周达泰的儿子可是在县党部,而且还有驻军的支持,他不敢赖帐。

周小宽到黄公酒作坊后,就成了他和黄公酒作坊的联络员,要买酒,他必叫周小宽。

周小宽到党部也跑得比较勤。

邬悦鹏对周小宽不再参与横山村的农民运动很满意,看他整天在酒坊帮着朱月梅,帮着周达泰,心想这周小宽改邪归正了得好。

加上有周大宽的关系,周小宽和邬悦鹏走得越来越近了。

在横山街,周小宽无人不知,知道是周达泰酒坊里的一个伙计,但却能量不小。

到了开办酒席的日子,周小宽和一班搬运的人,把二十坛黄公酒送到了赵家大院。

周小宽是第一次来赵家大院,这赵家大院是在赵瑞康的手里建成的,已经建成有二十多年了,坐北朝南,大门进去是东侧楼、西侧楼,各二间,对面是正楼,正楼有五间,二层楼,在正楼的东侧另外还有一排耳房,开有侧门,房间采用的是水泥、灰砖结构,设有前廊,明间和前廊都为磨石子地坪,重檐硬山顶,盖小青瓦,看上去很是气派。

东西侧楼和正房围成了一个大大的道地,足足可以办十桌酒席,赵友根和李奶香正在忙活着。

周小宽指挥着大家按照赵友根的安排,把酒坛子分别放在各个桌子的旁边后,就要离开的时候,赵友根屁颠屁颠的来到了他的身边:

“小宽兄弟,小宽兄弟,歇一歇再走也不迟嘛。”

“谁是你的兄弟?”周小宽怒视着他,看着这赵友根,他就想起了虞菊花,要不是赵友根,虞菊花的下场会这么惨吗?虽然自己不喜欢虞菊花,但毕竟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一想起她的死,周小宽心里就很难过。

“你是大宽兄弟的兄弟,那自然也是兄弟了。”赵友根不敢直视周小宽,声音轻轻的,就好像是喃喃自语地说。

“哟,这是朱月梅的男人呀!”听到赵友根和周小宽的说话,李奶香腰肢一扭一扭的走了过来。

她仔细打量着周小宽,听说周小宽是一个驼背,今天一看,果然如此,不过比听说的好像背要直一些,心里不禁暗暗发笑,那朱月梅鲜花真是插到牛粪上了。

周小宽也看向了李奶香,感觉这女人看上去漂亮,但艳里妖气的,特别是二个奶子看上去衣服都包不住似的,随着腰肢的摆动,颤乎乎地在弹动着。

看着李奶香的这个样子,周小宽就感觉这女人不是一个好货,和齐连长的事情,估计就是主动自愿的,或许就是李大说的婊子,可能自己把她想得太好了。

“小宽兄弟,你歇一歇,擦把脸吧。”李奶香嗲声嗲气地说。

周小宽冷漠地看了一眼李奶香,淡淡地说:

“不了。”说完,头也不回地跨出了赵家大院。

“牛气什么呀,不就是一驼背吗?”李奶香气得在后面骂。

“有什么好嘚瑟的,没有老子,你能娶到朱月梅吗?能到黄公酒作坊来吗?你这个臭驼背!”赵友根也跳脚着在后面骂。

这一天,为了把这酒席办得热热闹闹的,邬悦鹏请了横山走书的刘阿来和王阿定到赵家大院唱书。

邬悦鹏知道,齐连长和很多的士兵都不是这边的人,听不懂本地话,自然也就听不懂横山走书,但不就讲究一个气氛吗,只要这气氛是热热闹闹的,能给他们助兴,不就行了吗?再说六横山的其他几个戏文班子唱得都是本地话,他们也一样听不懂,更何况在六横山这刘阿来唱书最有名,请了本地唱戏最有名的,不就显得自己对齐连长的尊重和重视吗?

所以邬悦鹏决定请刘阿来过来唱书,为酒席助兴。

到了晚上,开席了,官兵们围坐在道地上的酒桌上,喝着黄公酒,吃着大鱼大肉,都显得非常的开心,时不时地听着刘阿来的唱书,有时候看周大宽、赵友根等一些人拍手喝彩,也会大声的喊着:“好!好!”

赵家大院的喝酒的碰撞声、喧哗声、唱书声传遍了横山街,有很多的乡民一听有阿来唱书,都来到了赵家大院外,大门轮流着有二个士兵把守着,进不去,大家都在大门外面。

因为赵家大院处在三条路的交叉口,有一片空地,在这片空地上几乎都挤满了人,或站着,或坐着,周小宽和朱月梅带了几个孩子也来了。

刘阿来唱得走书曲名是《双屿港》,讲得是五百年前发生在六横山西部的双屿港的故事。

这双屿港曾经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民间贸易港口,是十六世纪东亚民间国际贸易中心,被称为中国十六世纪的上海。

其时双屿港是因为是葡萄牙人贸易的据点而闻名的,那时的葡萄牙人占领了很多地方,很多地方都是他们的殖民地。

在葡萄牙人到达双屿港之前,这里已经是国内海商的一个聚集之地,由于明初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了一切的海上贸易,海内外商人为逃避官府稽查,即将市场外移到了最利互市且贴近宁波的双屿港。

最先在双屿港进行走私贸易的,是来自漳州、泉州的福建商人,由于走私商品往往有百倍之利,后来不少的浙商和徽商也逐渐地参与了其中。

然而在公元一五二四年之前,双屿港还是一个不太为人关注的地方,直到一五二三年,宁波发生了著名的日本贡使的内讧,导致嘉庆皇帝下令关闭了浙江的市舶司,让正常贸易的管道堵塞了,迫使更多的海商走上了走私贸易的道路。

至一五二六年,福建犯人郑獠越狱后下海经商,鼓动葡萄牙人到双屿港,与宁波商人卢四等私下开展交易后,葡萄牙商人在宁波的经商开始了。

葡萄牙人开始参与贸易只是临时性的,但随着贸易量的加大,葡萄牙人的增多,葡萄牙人在双屿港开始建筑永久性的房屋,定居了起来。

随着双屿港的兴起,许氏兄弟、李光头两大海商集团的崛起,日本人和葡萄牙人等国的商民的参与,双屿港的走私走向了集团化和国际化。

到了公元一五四七年,明嘉庆二十六年的六月,在宁波余姚发生了一起凶杀案,直接导致了双屿港的毁灭。

“哎格冷登吆,哎格冷登吆,双屿港究竟出何事,且听下回来分解,来分解啊。”

齐连长看着刘阿来,嘴巴闭闭合合,坐坐走走,走走停停,是听得是云里雾里,只觉得这唱腔还算好听,他把周达宽叫了过来,有了周大宽的翻译,他才大概明白了刘阿来唱的是什么,原来这六横山还有如此辉煌的历史!他也听得是津津有味了。

正听到要紧关头的时候,看刘阿来嘴巴不动,停下来了,他急了,大声喊着:“别停,快继续唱下去!快继续唱下去!”

士兵们一看连长发话了,也一起叫喊着:“快唱下去!快唱下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