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言尘的头像

言尘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6/30
分享
《六横山》连载

第四十一章 观音跳佛渡

周大宽走了以后,家里的重担落到了周小宽一个人身上。

而虞菊花又生了一个儿子,周小宽既要照顾自己的小家庭,又要管整个大家庭的事,还要经常去横山街那边关照林志豪、朱月梅他们。

一年下来,背越来越驼了,和虞菊花的关系也逐渐地恢复了正常。

虞菊花看周小宽经常去横山街,有时候要呆一整天,不免心里有些埋怨:家里事情这么多,到横山街去了以后,老是要呆这么久,究竟在干什么呢。

一天周小宽从街上回来以后,虞菊花终于憋不住了:

“小宽,你到街上怎么老是呆那么久,在干什么呢?”

“你还记得上次阿爹办丧事的时候,我挑来那么多的酒吗?”

“记得,记得的。”

“这酒我是从那个黄公酒作坊赊来的,这家作坊的老板和老板娘有恩于我们呀,被赵瑞康陷害投进了监狱,而且作坊也被夺了过去,这老板病了,病得很严重,所以我去了就帮他们做点事,有时候就回来晚了,你家里的事情就多担待点了。”

“我知道了,我要不要也去帮一下。”虞菊花听了以后,很是同情。

“暂时不用了。”

“家里的事很多,阿哥不在,阿嫂一个人带着二个孩子,很辛苦,你多帮一下阿嫂。”周小宽又接着说。

一年后,林志豪死了,周小宽把孩子托付给阿旺嫂和大宽嫂后,带着虞菊花一起到了林志豪的家里。

虞菊花在林志豪家帮忙做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而周小宽一直不离朱月梅的身后,生怕朱月梅因为悲伤过度有什么闪失。

虞菊花看着周小宽的样子,凭自己女人的第六感觉,觉得周小宽和朱月梅不简单,顿时心生醋意,但又不好发作,就拂手而去,气冲冲地回家去了。

等周小宽有事找虞菊花时,才知道她走了,忍不住又骂了一句“臭婆娘”后,也不在意,继续不离朱月梅半步。

帮助料理好林志豪的后事,周小宽回到了家里,家里很多的农活都耽误了,起早贪黑忙乎了好几天,总算把农活给补上了。

周小宽空下来以后,就逗着孩子们玩,虞菊花看周小宽有空了,就对着周小宽说:

“你照看一下孩子们,我到横山街去买点东西。”

说完就起身出发了。

到了横山街,虞菊花到了杂货店,买了包食盐,起身出门,刚到门口,就听到店里的人好像在悄悄地说她,她出来停在了门框边,侧耳倾听,总算听清楚了。

“这不是横山村周小宽的媳妇吗?”

“是的,是的,好像就是她。”

“听说原来黄公酒作坊的老板娘和他老公走得很近,这次那老板死的时候,他寸步不离那个老板娘。”

“这老板娘生得好看又温柔,估计把这周小宽迷倒了,呵呵。”

“那还要得看这老板娘瞧得上瞧不上,看这周小宽的样子,那老板娘还看不上的吧。”

“那不一定哦,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如果周小宽和这老板娘好上了,那算是报了被赵友根戴绿帽子的仇了,你们说是吧。”

“艾,艾,你们知道吗,这赵友根被割了二个蛋以后,听说要娶媳妇了,过几天就要结婚了。”

“是吗,这谁家的姑娘可要遭殃,守活寡了。这那家的姑娘肯要他呀?”

“还真别说,有人肯嫁。”

“是吗,这钱真是个好东西呀,不过,就怕这小媳妇熬不了几年,偷人了,哈哈。”

在一阵放肆的大笑声中,几个人出来了,虞菊花赶紧跑了几步,躲进了拐角中。

看着这几个人走远了,虞菊花才走了出来,回想着刚才几个人说的话,心中开始伤心起来,真是哪壶不提提哪壶呀,和赵友根的事情好不容易在自己的心中沉淀下去了,又被这几个多舌婆翻了出来,又从这几个嚼舌头的妇女中证实了自己先前对周小宽和虞菊花之间的猜想,虞菊花愁眉开始皱了起来。

虞菊花一直很自卑,自己无父无母无兄无妹,也没有什么亲戚,讨饭到了横山村,在周阿旺的接济下才有了一个容身之地。

有了和赵友根的事情以后,她很愧疚,也更加的自卑,和赵友根的事情曝光之后,感觉自己在周小宽面前不只是矮了三分,简直是抬不起头来。

心想自己是一个败柳之身,即使他们俩真有什么,也无话可说。

伴着伤心、苦闷、忧虑、自责的心情,虞菊花无精打采地走在了回横山村的路上。

一路上一直在诅咒着赵友根。

赵友根就要结婚了,虽然说赵瑞康死了,但家底还在,他准备把自己的婚礼搞得隆重一些,心里在想:虽然老子的命根子不中用了,但是老子不是还能娶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吗,大家瞧一瞧,我赵家还风光着呢!

既然如此,那就少不了唱书,因此他派人去请刘阿来、王阿定师徒两人,刘阿来心里有点不太愿意,给这个狗崽子撑场面不值。

请了一趟不行,赵友根又叫人请了第二趟,并且加了不少的价钱,师傅王阿定说,阿来呀,我们唱书就是赚点养家糊口的钱,这次唱书,价钱不菲,还是去吧。

刘阿来听师傅这么一说,自然顺从了师傅,答应了赵友根。

到了赵友根家的庭院,庭院内已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坐了很多的人等着听他们唱书。

师徒两人登上预先搭好的戏台,分坐在事先放在台中央的一张长条桌的旁边,在桌子上铺好了一块布,拿出各自的道具,开始了“哎格愣登吆,紧要关头顿一顿”的横山走书了。

刘阿来唱书的曲目叫《观音跳佛渡》,说的是观音大士修炼成佛后,想找个地方设寺传经。

一天清晨,她架起了祥云,来到了东海之上,只见万顷碧波的大洋之中,奇山异岛星罗棋布,像一颗颗的翡翠珠宝撒满了碧盘,美极了!她想,这可是佛家设寺传经的好地方呀。

可是这么多的宝岛,选哪个好呢?观音心想,有仙气的圣地,必定是山头满百,于是,她舒展慧眼,定神一看,眼下有个小岛,山清水秀,静谧洁净,灵岩兀立,足有一百个山头。

她当即收起祥云,一脚踏上了这个小岛,找到了最高的一个山头,盘腿坐下,手握拂尘,认认真真地数起了山头,突然一只老鹰在她的面前盘旋,她数来数去,只有九十九个山头,观音十分惋惜,只得驾起祥云,另找住所。

可是当她凌空回望那个小岛时,发觉岛上确有一百个山头,原来是自己数的时候,自己的眼神被那只老鹰遮住了。

既然离开了,观音也就不愿意回头,向东另找佛地去了,最后来到了紫雾缭绕、金沙铺岸的普陀山岛,又数起了山头,数来数去又是九十九个山头,最后把自己盘坐下的山头数了两次,才凑成了百数,她这才满意了。

然后观音在普陀山定居了下来,建起了寺宇、庙堂,成了“海天佛国”。

殊不知这普陀山并非是满百的山头岛屿,而原先的那个才是真正满百山头的小岛,因为这个岛观音菩萨渡过,因此被称为了“佛渡岛”。

后来观音菩萨发现了这个问题,心里责怪起那只老鹰,施展法术,把这只老鹰埋在了六横山的海边,只能看到这只老鹰的嘴,所以那个地方被称为了老鹰咀。

唱书结束,下面的听众们都乐呵呵地走了,他们被刘阿来声情并茂的唱书所感染,想不到自己的家乡还有这么多美丽的传说。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