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阔天空的头像

海阔天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3/21
分享
《大国护士》 连载

第二十一章 忙个不停

至中午两点时,总共33张病床全收治完。每个医务人员都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有时间歇,连喘气都要一路小跑。这么点时间,连轴转,江主任与邹丽两人几乎要虚脱,汗水已经湿了,干了,又湿了,又干了,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人早已口干舌燥,声音都有些沙哑,有些失声,可病人的呼叫还是响个不停,你想歇都无法歇。这边好不容易做完医嘱,那边病人又险象环生,分身出去都来不及,解决一个,又跳出一个,一个比一个棘手,一个比一个头大,犹如打游戏那样,解决这边,那边又来。你没有捷径,还是要一个一个来,一关一关过。

“8床患者血氧饱和度下滑太快,远低于80。”小爱汇报。

报警声响个不停。

“调高氧流量,看看氧合指数怎么样?”江主任吩咐。

小爱把氧流量调高。江主任细心地观察患者的缺氧症状,血氧饱和度,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情况不妙,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没有得到任何改观,危机四伏。

“护士长,赶紧告知病人家属,病人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必须马上进行气管插管。”江主任吩咐邹丽。

邹丽赶紧呼叫小林。

“邹妈,小林已下班,我替她的班。”齐月回过来。

“齐月,找出8床病人家属的联系方式,马上告知家属,特殊时期,无法到场签署气管插管知情同意书。现在病人血氧饱和度下滑太快,要立刻进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有一定的危险,有医疗风险,但这是病人唯一的存活方法,征求家属是否同意并做好录音。”

“知道了,邹妈。”齐月赶紧去找。

小爱还是积极准备负压吸引、气管导管、喉镜、导管内导丝、吸引管、 牙垫、注射器等,连接上呼吸机管道,开机测试;管床医生准备好面罩、插管包,呼吸囊。

病人的血氧饱和度还在掉,已有休克迹象。江主任一看不对劲,赶紧说,“气管插管,准备上呼吸机。”

邹丽着急地等着齐月的答复,可是等了好久,也没有等到齐月的答复。

邹丽着急,不停地用对讲机催。齐月回复说打电话没人接,还在拔,一有回音马上回复。

江主任正抓紧时间评估着病人的气道,预估插管难度。邹丽一边翻看病人的病历,看看病人是否有禁忌症,一边等待着齐月的回复。

准备好其他,小爱清理患者呼吸道,清除口腔中的异物、是否有积血,及检查一下有没有义齿。麻醉医师正准备推注麻醉药。

患者的知情同意书还是没有着落,江主任不管不顾,取了喉镜就要动手。

“主任,没有知情同意书不能气管插管。”管床医生阻止她。

“护士长,你再催促一下。”江主任催她,又对小爱说,“加大氧流量再稳一稳。”

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还在降,只是速度没那么快。

“密切观察患者,如果有呼吸困难、气促、嘴唇发绀、头晕乏力等缺氧症状,马上汇报。”江主任嘱咐。

“好的。”小爱答应。

“护士长,回复了没有?”江主任又问邹丽。

邹丽摇摇头,她着急地等着齐月那边的回复,可迟迟得不到答复。

江主任急了,看看患者的表情,还好,加大氧流量感觉情况没有那么糟,但病人随时会急转直下,就怕到时回天无力。江主任內心煎熬,熬得大汗淋漓,一会儿看看患者,一会儿看看仪器,内心无法平静。

邹丽继续催促齐月。

“齐月,患者的家属接通了没有?”邹丽也急了。

“还没有,没有人接,不知什么情况?”

“没人接,接着打,有消息马上给我回复。”

“病人目前危险,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江主任根据专业判断,不能再等了。她管不了这么多,准备气管插管。

“主任,这样太冒险,一旦有问题,我们就说不清楚。”管床医生极力阻止。

“什么说清楚说不清楚,患者已经等不了……。”江主任不理管床医生阻止,执意要开始。

“可这……。”管床医生还在坚持。

“病人已经命在旦夕,我们不能见死不救。”江主任的声音几乎要失控。

“这要担法律责任的。”管床医生仍旧不让。

“患者已经快没了,已经快不行了,顾不了那么多了。”

“主任,我再催一下。”邹丽一看患者的情况,也不敢怠慢。

患者的情况很糟糕,随时都有危险。

“再加。”江主任眼看不行又吩咐。

“主任,已经是最大的流量,加不上去了。”小爱确认。

“随时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太快,提醒我。”江主任交代小爱。她随时做好准备,一旦知情同意书得到确认,马上开始。

情况仍然很糟,江主任很急,患者的每一个表现都牵动江主任的心。其实,邹丽也是,她比主任急,狠不得亲自去签这个知情同意书,可现实的情况她无能为力。

情况仍然不改观,血氧饱和度仍然在掉,假如不采取措施可能会面临风险。江主任等不及,抄起喉镜,就要动手。

“主任,不行。”管床医生依然拦着她。

联系不到患者家属,无法签知情同意书,这种签字无法代替,再怎么急也要等患者的家属同意,人命关天,谁也不敢担此责任。

“患者的情况不好,我主张不要等了,再等会出现象昨天晚上患者的情况,到头来回天乏力。”邹丽看着患者的情形,担心会出现不良后果。

“可……。”管床医生想坚持,但看了患者的情况,也不敢再坚持。

“准备气管插管。”江主任看了患者的生命体征,有点悬了,氧饱和度往70掉,再不气管插管可能将错过最佳时机。

管床医生看了这情形,二话没说,没有言语,回身去准备协助气管插管。

“马上开始。”江主任赶紧手持喉镜,准备开始。

昨晚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太快,管床护士秀米已经向管床医生与值班医生汇报。准备气管插管期间,凌晨三点多联系患者家属征求知情通知书时,没接通患者家属电话,仅仅只是这么小会,情况已经无法控制。

值班医生看到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太快,情况危急,患者已经是呼吸急促、意识不清,不一会儿,心电已经显示一条直线。

“快,实施心肺复苏。”值班医生马上进行边胸外按压抢救,边叫,“快,肾上腺素1mg静推。”

管床医生与值班医生两人轮流按压,大把大把的汗水如泉涌一样,5分钟过后仍然一点动静都没有,患者没有醒过来。

秀米很紧张,整个人都在发抖,她努力控制自己,按医嘱推注1mg的肾上腺素,并做好记录。

十分钟过后,患者仍然毫无反应。

“轮流按,别停。”值班医生还在坚持。

十五分钟过去了,心电图还是直线;二十分钟过去,还是那样;按压还在继续。

三十分钟,仍然是一动不动,患者没有醒来。

“穿衣服吧。”值班医生见此情况,只好说。

秀米泪流满面地帮老爷爷穿好衣服,做了终末消毒。

……

江主任开始实施气管插管。15秒内完成插管,情况不错,血氧饱和度缓缓上升。大家全松口气,病人的各种指标趋于良性,这比任何嘉奖更值钱。

“邹妈,8床患者的知情同意书已经签了。”那边齐月传来。

“好的,好的,太好了。”邹丽一脸欣喜。虽然来迟了,但是好消息。她马上告诉江主任,江主任也是一脸轻松,知情书来了,与患者的转危为安一样,让她乐在其中。整个病房很轻松,与刚才紧张的气氛截然相反,而这个效果是江主任与邹丽想要的。

连着两个最危险的气管插管,这对于江主任与邹丽来说,都是以前无法想象的,而且还是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来完成的。

“患者有情况。”这边刚忙完,那边又传来。江主任与邹丽又急急忙忙奔过去。

“患者病情严重,不止有新冠,血肌酐950umol/L,有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管床医生汇报。

江主任一看患者存在尿毒症综合征:下肢及全身水肿、高血压、疲倦、精神萎靡不振;口中有尿臭味;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皮肤痛痒、萎黄;记忆力减退、失眠。

邹丽递给主任临床检验指标:

①尿毒症性贫血,Hb﹤65g/L

②血Cr≥550—950µmol/L;

③血尿素氮(BUN)≥29mmol/L(80mg/dl) ;

④血清K+≥5.5mmol/L;

⑤CrCl<10ml/min;

⑥HCO 3 -<8mmol/L。

“马上安排血液透析。”江主任一看患者的指标,马上嘱咐。

“主任,患者没有做动静脉内瘘,怎么办?”管床医生问。

“先在右侧颈内静脉放置临时透析导管,再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江主任不假思索。

按照医嘱,管床医生与管床护士开始准备。

“医生,算了,肾衰竭是不治之症,新冠也是不治之症,都是不治之症,不治算了。”患者吓坏了,直接吓得要放弃。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不是绝症,别怕,规律血液透析肾友存活最长的达三四十年。”邹丽解释。

“透析已经要命,新冠更要命。”

“不要谈透析色变,这是对血液透析的不科学、不准确的传言所误导,没事的,又不是绝症。”顿了一下,江主任又说,“新冠是新发病,但不等于绝症,乐观点,我们会尽力的。”

“新冠无药可治。”

“新冠是没有药,但不是绝对。这次疫情要靠所有人一起来面对,你看医院两三天就改造这么多的重症病房,就是针对新冠的。”江主任又说。

“我是两种病合一起,不是更没希望。”

“谁说的?你不放弃,我们就不会放弃。”

“我……,我不放弃。”

“那好,做透析。”

患者同意了。

“透析之前,我们要先做深静脉置管。”江主任征求患者。

“痛吗?”

“就是在颈内静脉置管。”江主任解释说。

“做颈內静脉置管,难受吗?”

“没事,我们会浸润麻醉,不会很痛。”邹丽安慰患者。

患者点头,邹丽让患者签署知情告知书,开始准备静脉置管。

江主任开始准备,她的护目镜依然那样,全是雾气,但少了很多,口干了,自己已经处于缺水的状态。她屏息凝神,小心在找着雾气中的空隙点。邹丽协助患者平卧,头转向左侧,头低15-20度。

江主任打开穿刺包,取右侧胸锁乳突肌中点处平甲状软骨作为穿刺点。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与锁骨所形成的三角,在三角形的顶点触及颈动脉搏动,就在搏动的外侧旁开0.5cm,进行消毒。邹丽协助铺巾,以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两人配合依然默契。

江主任现在更得心应手,手感虽不在,但已经好多了。汗水仍然是动一次流一次,只是这时已没多少汗水,几乎快要榨干。嘴巴干裂,口渴难受,你只能默默忍受。根据感觉,她很快就找到进针点。邹丽递给她5mL穿刺针,江主任接了过来,作试探性呈30-40度的角度穿刺。眼还是迷糊的,她找到那最适合的穿刺点,在颈动脉外侧1cm处,由外向里进针,方向偏右。穿刺针进到颈内静脉,边进针边抽吸,见静脉回血。

换穿刺针,邹丽见状适时递去穿刺针;江主任接了穿刺针;邹丽又递过去钢丝;主任接了钢丝,经穿刺针尾端送入钢丝,送完退出穿刺针。

邹丽接回穿刺针放好,又递了扩张器。江主任接过扩张器,沿钢丝插入扩张器,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接着退出扩张器。

邹丽递过去留置导管。江主任接过去,沿钢丝送入双腔静脉的留置导管,长度约15cm,又退出钢丝。随后江主任双腔导管接注射器,回收后以肝素水5mL封管,接肝素帽。

接下来就是固定。邹丽递给她一号线。她接过去在穿刺点处皮肤以一号线将导管缝合固定,覆盖无菌纱布,用医用胶布固定。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有邹丽的协助,不费吹灰之力完成。

置管成功,护士马上接通透析机,开始准备透析。管床护士完成最后的针头固定、无菌敷料的敷贴等后道工序。

“置管后要每天观察置管之后的局部针眼,有没有肿胀或皮下红肿等情况?”

管床护士记录医嘱。

“每天消毒换药;每次输液后,要用肝素盐水封管。”主任又嘱咐。

管床护士又做了记录。

“置管后,每周要两次更换无菌敷料,要重新更换肝素帽,发现导管不通畅或漏液等情况,要及时的协助医生拔除置管。”

管床护士又记录下来。

“注意置管部位的血栓,冲洗导管或拔除置管,避免血栓加重,以免引起血栓栓塞性疾病。”

管床护士认真地记着,不敢含糊。

“注意高热、寒战,穿刺点有红肿、疼痛,要及时的做导管的血培养和外周血培养,并且拔除导管。”

管床护士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以便交接使用。

就这样忙个不停,忙个不歇,一刻也不停,一刻也不歇。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