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阔天空的头像

海阔天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5/16
分享
《大国护士》 连载

第二十八章 会师

天气难得这么好,冬日的阳光,清清爽爽,明明白白地投射在大地上,偌大的医院一下子暖和起来,好像投下无数的希望,心也跟着热乎起来;投射到医院的窗台上,透过浅色的纱窗上,隐隐约约,若隐若现,如跳动的音符,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投射到空无一人的大道上,阳刚之气渐渐延伸,驱赶着挥之不去的阴霾,整条大道都活了过来,活色生香。如果不是疫情的话,这种天气早已吸引大家亲近自然,拥抱自然,享受自然,谁会这么傻白白地浪费这么好的天气。

卸下那护目镜,邹丽的脸还是火辣辣地生疼;卸下防护用品是需要勇气的,总是会伴随着像揭开伤疤时那样钻心的疼痛。那印痕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就是填上整瓶美容膏也无法抹平,根本无济于事。这一段时间来一直是这样,她都有点淡忘自己真实的脸。那正常的、没有压痕、却有岁月痕迹的脸已被覆盖了,好像楼兰古城一样,只差淹没在风沙之中。那双手也一样,每消毒一次洗一次手,流程走完后,那手早已经皱皱巴巴,白得吓人,自己都不敢看。自己那光滑亮丽的手,早已成往事,过眼云烟。邹丽也顾不了这么多,匆匆戴上口罩准备与驰援人员碰头见面。戴上口罩一个好处是防止病毒感染,另一个好处就是遮住自己布满印痕的脸,一举两得。

本来若是兄弟医院来驰援,总要作个简短的欢迎,但今天一切从简。医院会议室里,驰援队早已到了,队长带着各医护小组长到医院了解情况,与各科室对接。

落座以后,邹丽内心还是抑制不住那种激动,那种期待,很感谢太阳来得恰是时候,恰到好处,阳光正好迎接亲人的到来,是最热烈的,也是最真诚的。疫情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她们已经喘不过气来,想松一口气都不行。每个抗疫的人竭尽全力顶起这座山,咬牙撑着,不敢说苦,也不敢说累,用生命去硬扛,硬撑。关键时刻,驰援队伍到了,才有可能暂时松口气,歇一歇,做个调整,接着去抗疫。邹丽的脑海中闪现出上甘岭战役,抗疫虽比不上那场战役,没有那么惊心动魄,也没有那么惊天动地,可驰援的感觉就是那种感觉,有几分相似。

见到驰援人员,院里领导动情地说,“一个人是孤单的,两个人就能互相依靠,这种精神上的支撑,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 ”

“上海医疗队是我们的支柱力量。 ”

“援军来得太及时了。”

听到领导的话,一下子击中邹丽的泪点,也击中了所有人的泪点,早已热泪盈眶。“谁能送进坑道一个苹果,就给谁立二等功!”这是当时上甘岭战役坚持坑道战阶段的立功标准。这种情感就如上甘岭战役中,拼了命给坑道的战士们送苹果一样,如此强烈,如此真实。这么大的疫情,病毒看不见也摸不着,悄然间就能让人见不到明天,而这时逆行驰援,就是送上那个给力的苹果。

领队介绍,邹丽才知道医疗队驰援的医生43人、护士93人,另外还有10名检验人员、2名行政人员,合计148人,都来自上海各大医院的呼吸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和重症监护室。

医疗队将接管两个普通病区和一个重症监护病房。与其他驰援队不同的是,混编携手并肩作战,用生命佑护生命。这是邹丽最盼望的事,她不希望刚投入抗疫没几天就轮休。

根据安排明天医疗队将进驻医院,协调组建8人院感团队,重新修订防控工作流程,加强院感和防护培训。系统的防护培训后,31日,将分成医疗组、护理组、检验组三个组,与先谷院区的医护一起并肩战疫。

没有拖泥带水,没有繁文缛节,他们分秒必争,直接投入战斗,双方医生团队要制定切合实际的诊疗方案。而护理组各自交流,各自沟通,各自交接。两位重症护士长要找邹丽了解工作流程、区城划分、办公系统、信息系统等。两位护士长一位是尚护士长,另一位是海护士长。两位护士长都是来自上海大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长,都有十几年的护理经验,急危重症抢救护理技能娴熟。

在领导引导下找到邹丽,大家都戴着口罩,只能看到眼睛与眉毛,辨识度不明显。

“邹护士长,这是尚护士长,这是海护士长,你们自己对接。”领导介绍完又忙着介绍其他人去了。

邹丽一看,尚护士长的眼睛是双眼皮,大小适中,眼神透着沉稳;海护士长的眼睛是单眼皮,看起来却不小,炯炯有神,透着干练。

“尚护士长、海护士长谢谢你们千里驰援!”邹丽情不自禁地说。

“邹护士长,听说你们没日没夜在一线抗疫,我们来晚了。”尚护士长先说。

“我们应该早点过来。”海护士长说。

“你们来得很及时,我们27日才正式收治病人,你们昨天就到了。”

“来是来了,正式进驻可能要31日,还要你们多撑两天。”尚护士长说。

“一定要培训,疫情这么凶,不能大意。”

“听说你们已好几天不眠不休?”尚护士长又问。

“有几天,没事,还撑得住。”邹丽轻描淡写地说。

“我们要尽快进驻替你们分担。”尚护士长说。

“我先简单给你们介绍介绍。”邹丽说。

两个护士长点点头。

“重症监护室在11楼,目前有33个患者,大都是无法自理的重症患者,年龄也比较大。”邹丽介绍。

“这样护理难度不小。”尚护士长听了心里已在预算工作量。

“护理全程都要靠我们。”邹丽说。

“我们有听说。”海护士长点点头。

“听说病人太多了,医院没有足够的病床,很多人都住不了院,就在家里自我隔离。”尚护士长问。

“病人太多了,定点医院不够,暂时只能这样。”邹丽回答。

“我们一直在关注,火神山医院与雷神山医院已在建,定点医院还在增加,应该很快会解决。”尚护士长说。

“疫情起得这么快,像被打一闷棍,都还没反应过来。”邹丽叹口气。

“邹护士长,别担心,全国驰援源源不断,会战胜疫情的。”尚护士长安慰她。

“人太少,缺少防护用品,上班时间只能按8小时来安排,加上消毒的时间每每都要超过10个小时。”邹丽接着介绍。

“不能这么累,我们要重新做排班表。”尚护士长说。

“邹护士长,先建一个群。”海护士长说。

三人加了微信,建了一个群。

“把每个班时间降到4个小时,让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地休息,才有精力与体力抗疫。”尚护士长说。

“根本没有这么多的防护用品,一套防护用品我们巴不得用上一天,不敢浪费。”邹丽道出实情。

“邹护士长,我们这次带了防护用品,够我们用一段时间。”海护士长说。

“这样太好了,省得我们整天追防护用品。”

“听说缺防护用品,这次我们带了很多过来。”尚护士长补充。

“邹护士长,我带了一些N95过来,等下你带回去。”海护士长递给她一个手提袋。

“N95……给我?”邹丽知道N95是宝贝,见到都会瞪大眼睛,难得一见这么高端的,她们都使用普通外科口罩。

“对,等下你带走。”海护士长说。

“这……这对我们来说是命,这礼太重了。”邹丽不敢接过来。

“全世界都缺口罩,特别是一线。”尚护士长说。

“是啊,我们连外科口罩都缺,哪里见过N95?”邹丽叹了一口气。

“等下你带走。”尚护士长笑着。

“你们留着自己用。”邹丽还是不敢要。

“有,多着呢。你猜我们这次带了多少东西来?”海护士长笑着问。

“这个……,我猜不出来。”邹丽摇一摇头。

“猜猜看。”海护士鼓励她。

“20公斤。”邹丽不知要怎么猜,比平常大一点。

“少了。”海护士长笑了。

“这……,我……,40公斤。”邹丽又翻一倍。

“还少了。”海护士长笑了。

“还少,不会把整个上海都装过来吧?”邹丽也笑了,顺口说。

“没错,把整个上海都装过来了。”尚护士长笑呵呵地说。

“也没有那么夸张,148人总共携带803件行李,总重近11.7吨,折算下来人均携带将近80公斤。”海护士长用数据说话。

“这么多?”邹丽感觉不大可能,跟她想的出入有点大。

“真的。”海护士长点点头。

“我都放大了一倍还差一倍。”邹丽不敢想象。

“你知道吗?原定执飞的空客A320不够装,紧急协调了主飞京沪线的空客A330才装得下。”海护士又说。

“我不知道这事?”尚护士长不知道。

“本来我们很早就到机场,托运行李,飞机小了,装不了这么多,临时换大飞机,结果多等了两三个小时。”

“你是说我们那天多等了两三小时,是在等换飞机?”

“是。”

“我怎么就不知道?”尚护士长努力回忆。

“现在知道了吧。”

“我还纳闷,等那么久,原来是这么回事。”尚护士长恍然大悟。

“还有这么感人的故事,那这个我要。”邹丽接了过来。

“是啊,所以说整个上海都装过来也不过分。”尚护士长乐了。

“邹护士长,你现在不用担心防护用品了。那么多,够我用一段时间了。”海护士长又说。

“对,先用着,到时防护用品可能已经解决了。”尚护士长又补充。

我把大件小件全部装进去,但还是不够。好吧,那就多装一些,把整个上海都装进去,带着浓浓的祝福,千里驰援。其实远远不止这些,四大天团: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还不止,全国各地,八方驰援,都来了,把全国都装进来,一起驰援来了。

“本来还渴望能有一天登上闻名遐迩的黄鹤楼,不想却是以这种方式来武市,街上连个人影都没有,一切笼罩在恐怖的疫情里。”海护士长发出感叹。

“我还准备仰望雄伟的武市长江大桥,还准备趁着樱花季徜徉在如痴如醉、如梦如幻的樱花世界里,还想品尝正宗的热干面,如今一切都成空。”尚护士长也发出感叹。

“是啊,我曾无数次想象来到武市这座美丽城市的场景,却没想到,首次来武市,却是如此的光景。”海护士长又感叹。

“现在只能盼望疫情尽快过去,到时再好好畅游武市。”邹丽只好说。

“邹护士长,这些都是小事,最主要还是抗疫。没有抗疫,什么都是空。”尚护士长笑着说。

“对,先抗疫,其余先放一边。邹护士长,接着介绍。”海护士长催着。

“重症监护室是改造过来的,很多配套还没跟上。”邹丽接着介绍。

“这我们有心理准备。没关系,你尽管介绍,我们好做准备,别到时手忙脚乱才误事。”海护士长说。

“医院的病房是临时改造,不能使用供暖设备。”

“听说了,我们准备了暖宝宝,也备了衣服。”海护士长点点头。

“这样就好,这时千万别冻感冒了。”邹丽听了很欣慰。

“这个时侯千万不能感冒,要是感冒了,那就不是小事。”海护士长点点头。

“对,整个队伍要一起受罪。”尚护士长补充。

“你们一个护士护理几位患者?”海护士长接着问。

“护理4位到6位。”

“这么多?护理得过来吗?”海护士长觉得不可思议。

“我们就这样护理的。”

“这样太耗体力了,我们要尽快进驻。”尚护士长感叹。

“医院的区域划分呢?”海护士长又问。

“这次医院改造后,区域划分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重症监护室在6楼,现在在11楼。”邹丽回答。

“办公系统、信息系统以及工作流程呢?”海护士长问。

“办公系统、信息系统到现场了解会比较快,比较直观;工作流程明天要增加院感这环节,可能要重新调整,今天可先不介绍。”尚护士长说。

“没事,等下到现场先简单介绍一下。”邹丽说。

“也行。”尚护士长点点头。

“你们住哪里?”邹丽问。

“我们住酒店,走路只要20分钟。”海护士长回答。

“没安排车吗?”

“暂时先走路,也不远。”海护士长答。

“培训没有?”邹丽又问。

“正培训。”海护士长答。

“培圳完再进危险区,这样会好很多。”

“不敢想象你们以前防护都没做是怎么熬过来的?”海护士长发出感叹。

“才有那么多的医务人员被传染。”邹丽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

“你们太伟大了,一点点防护,甚至连保护都没有直接上阵,太不可思议了。”海护士长感叹。

“是啊……。”邹丽说着说着就顿住了,眼前闪现出自己的爱人,正在重症监护室里。

“邹护士长,家人都没事吧。”海护士长感觉到什么。

“没事,没事,都没事。”邹丽不敢正面回答,遮掩过去。

“这样就好。这次疫情很恐怖,来得急又来得快,很隐蔽又很突然,都措手不及。这次驰援,家里人也很担心,但我们义无反顾。”尚护士长说。

“我们初期被病毒冲得七零八落,失了阵形。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邹丽有点激动。

“邹护士长,我们会保护好自己,你也要保护好自己。”海护士长说。

“对不起,我有点激动了。”邹丽差点没控制住。

“邹护士长,你不提醒我们也会保护好自己。每个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都在眼巴巴地盼望着早日战胜疫情,早日凯旋。”尚护士长说。

“还有进危险区戴护目镜要先涂点洗手液,免得在危险区都是雾,就看不清。”邹丽努力把自己切换过来。

“这是很好的经验,我记下。”海护士长很感激。

“头发尽量剪掉。”邹丽接着说。

“头发要剪,穿脱防护服太不方便。”尚护士长记录。

“纸尿裤有没有带?”

“有,带了。我们有多带,你们也可以找我们要。”海护士长说。

“好的,没有了就找你们要。”邹丽也不再客气,接着说,“在病区,走路尽量慢些,免得一次性脚套磨破,危险。”

“这是好经验。”海护士长记下。

“操作也要小心,免得划破防护服。”邹丽又说。

“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经验。”尚护士长发出感慨。

“走,先带你们认认路。”邹丽前面带路。

“好的。”

邹丽带着她们走医护人员通道,去了更衣室,去了淋浴室,去了取药处,又去了物资室等地方,缓冲区与危险区不能进就没进;办公系统与信息系统演示一遍,也让两个护士长自己操作一遍;工作流程简单介绍,看明天如何调整再来确认。

“大致就这样,你们还有没有问题?”介绍完,邹丽问两个护士长。

“没有了。”两个护士长暂时没有问题。

“今天到此吧,你们也早点去休息。”邹丽就说。

“行,邹护士长,到时联系。”尚护士长说。

“好,邹护士长,微信再聊。”海护士长说。

“好的,微信再聊。”

碰头出来已经下午5点多,见面的场景一直闪现在邹丽脑海里,她还沉浸在那种兴奋中,驰援来了,更有干劲了,更有信心了。红军长征胜利会师,这个也是会师。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