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阔天空的头像

海阔天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10/15
分享
《大国护士》 连载

第五十二章 想哭

江主任与邹丽赶到时,管床医生已经抢先一步,正对25床患者执行胸外按压。

“肾上腺素1mg静推。”管床医生下达抢救指令。

管床护士根据管床医生的医嘱迅速给患者推注抢救药,并记录抢救时间与措施。

“护士长,检查气道,确保病人呼吸。”江主任嘱咐。

邹丽迅速检查气道通畅与否,没有问题。

心肺复苏已经持续两分钟,25床患者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继续按压,别停下。”见管床医生已气喘吁吁,透不过气来,她担心他体力不支,便说,“来,轮流按压。”

管床医生已按压了三分钟,全身早已汗哒哒,严严实实的防护服下执行胸外按压如在蒸笼里蒸馒头一样,几乎快把自己蒸熟,蒸透。江主任及时接手,让他喘了口气,歇上一歇。

江主任接着按压两分钟,仍然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坚持。”管床医生已经得到休息,有所恢复,又说,“轮流按压,我来。”

“有动静,有动静。”邹丽发现病人有了反应。

“有了,有了。”管床医生差点像小孩子一样蹦哒起来,那份高兴难以形容。

江主任欣喜地看到,患者的心跳有了自主反应。心电监护仪显示屏的数字正在不停地跳动,那数字如奔跑的生命一样狂奔而来。邹丽守护着呼吸机不放,确保呼吸通路正常。看到患者有了心跳,她的心跳才没从嗓子眼蹦出来。江主任早已汗蒸如雨,但见到患者的心跳回归,就顾不了这么多。她紧紧地盯着,见心电监护仪显示屏最终的生命体征定格在:体温三十七摄氏度,心率每分钟一百一十六次,血压高压一百四十,低压九十,呼吸每分钟二十八次,指脉氧饱和度百分之九十二。抢救回来了,她的心才如退潮的海水缓缓退去。嗓子有点痒,口有点干,可能水分蒸干了。太渴了,她已经做好下班后喝三大杯水的准备。大家全都松了一口气,如同与病毒殊死搏斗后抢回一条命一样,有点成就感,还有点沾沾自喜。

重症监护室从来都不缺少这种惊险场景。不分时间,也不分地点,都是如此。这种地方只有心脏足够强大的人才能呆得住。疫情期间,比起平常来,这种抢救的场景更不知要多出多少倍来。

当邹丽步履蹒跚地消毒出来时,已经一点半了,早已累得精疲力尽。今天似乎比往常更累,她感觉有些力不能及。

刚拿起手机,电话就响了。

“院长。”邹丽接了起来,声音由于干渴有点沙哑。

“声音还没好?”院长有点惊到。

“渴了,等下喝点水就好了。”邹丽努力巴了巴嘴,尽量让喉咙生津,才说。这下好多了。

“你多喝点水。”院长听出来了。

“等下喝。”

“有没有带水?要温水,千万别喝冷水。”

“我带保温瓶。”

“怎么这么晚才出来?”

“也不晚,差不多这个时间。”邹丽说。

“是按正常上下班来?”

“每次只能两人、最多三个人同时消毒。按批次来,最后一批出来,差不多这个时间。”邹丽解释。

“时间是错开的?”

“是。”邹丽确认。

“那就增加更衣室?”院长问。

“我想过了,实行起来有很多困难。不仅要增加更衣室,还要增加淋浴室,这根本做不到。”

“牵一发而动全身,确实有点难。”

“是啊。”

“问题虽然小,但也影响到你们的休息时间。”院长无奈地说。

“那也没办法,增加更衣室也是不现实的。”邹丽说。

“可惜我们没有更多的地方?”院长也知道面临的难处。

“想增加这些,唯一的办法就要拆除病床,腾出病房。”邹丽说出实情。

“做不到,根本无法两全其美。”院长感到棘手。

“我们辛苦一下,没事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院长叹口气。

“有了驰援已经好多了。刚开始那段时间那么难熬都熬过来了,还怕这么点困难。”邹丽轻松地说。

“只能辛苦大家。”

“大家都已习惯了。”

“疫情已经到了最吃劲的时候,只能咬牙撑着。”院长无奈地说。

“会撑过去的。”邹丽只好说。

“有时想想也是真够窝囊,连增加几间更衣室都办不到。”院长又叹了口气。

“这个也没办法,医院只有这么大,已经很好了。我们苦点累点,没事。”

“现在看来也只能这样。”院长只好说。

“暂时先这样。”

“你休息这几天,诊疗方案第六版18日那天发布,有空补一下。”院长说。

“群里面有吗?”

“应该有。没有的话,你找护理部主任要。”

“我找找。找不到,我再找主任要。”邹丽说。

“身体有问题要提前说。”

“会的。”

“才休息两天,你身体吃得消吗?”

“没问题。”

“赶紧喝水去,喉咙要保护好。”

挂了电话,邹丽取出保湿瓶。水还热着,她先抿了一小口,不烫,才放心地喝起来。喝了水,喉咙稍微舒服些,邱主任的电话来了。

“邱主任。”邹丽接了起来。

“嫂子,我听说你上班了。”

“上班了。”

“没多休息几天?”

“休息几天了,也够了。”

“是这样,院长有些遗物在我这,我先保管着。你过来时,找我要。”

“我知道了,有过去再找你要。不过,应该没那么快,估计要等疫情过。”邹丽想了想说。

“没事,什么时候过来都可以。”

“好的。”

挂了电话,邹丽的心一酸,但是还是忍住。随后在医院微信群,她找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她没有按照正常顺序看,而是直接看第七条治疗。

粗略看一下,不知不觉又想起爱人,不知不觉又陷入混沌,她努力地想让自己静下来,却怎么也静不下来。

只见治疗提到:3.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增加康复者血浆治疗,建议适用于病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用法用量参考《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方案(试行第一版)》。

看到这一条,她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她把这一治疗方案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遍,心里想着,假如爱人能够多撑一个星期,或许就能用上这种治疗。想着,想着,不禁悲从中来,心里那份不舍,那份悲痛又一股脑儿地全涌上来,泪眼婆娑。她知道疫情就是与病毒抢时间。刚开始病毒如入无人之境,一马平川,横扫八方。但随着采取措施,会逐渐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这种治疗方法爱人却与它失之交臂。

“邹妈,怎么了?”小芬眼尖看到了,马上过来。

“没有,我……”邹丽已经来不及擦眼泪,泪迹斑斑。

“邹妈,你……”小芬的泪水也禁不住。

“邹妈,你怎么了?”小然也走过来问。

“你们还没走……”邹丽没有办法遮掩,眼里还噙着泪水。

“没有……”小然的眼泪也如珍珠掉线地掉下来。

那边小兰、又丽、苏苏、三朵……,她们全都来了,都戴着口罩,自觉地站在1米开外,两两相隔,隔得有点远。见邹丽泪流不止,她们也泪花闪烁。

“你们……,怎么还没走?”邹丽努力止住眼泪,问。

“我们……”小芬想说却说不出来。

“走,擦干眼泪。都走,都走,不要让人看到。”邹丽想轰她们走。

“邹妈,我们想哭。没事,这不关你的事。”小然流着眼泪说,有些含糊不清。

“等下让人家笑话,别哭了,都回去。”邹丽急了,但泪水不止。

“邹妈,我们想哭,不用劝我们。从改造医院开始,不眠不休,一路抗疫,我们也会累的,也想哭的。”小兰泪流不止。

“我们还是小女孩,只是爱哭而已。”又丽也流着眼泪说。

“女孩的眼泪天生就比较多。”苏苏也闪着泪花说。

“女人是水做的,天生就爱哭。”小爱也泪眼模糊。

“邹妈,忍了很久,趁着这个机会哭,不然都没空哭。”大大咧咧的三朵眼里也湿了。

“哭吧,想哭就哭吧,我不阻拦你们,我……”说完,邹丽已经哭成泪人。

小芬在哭,小然在哭,小兰在哭,小爱在哭,大家都在哭,无声地流着泪。在恐惧中一路抗疫,一路咬牙坚持,用娇小的身躯,扛着这天大的重担。眼泪藏着,憋着,今天不忍了,哭得稀里哗啦,哭花了眼,哭成丑八怪,哭成小女孩。

邹丽也不忍了,她想起娇小的茉莉花。没错,她们都是,用小小的肩膀,担负起大大的责任。小芬她们也想起:改造病区时,不眠不休,太困了,站着打个盹,惊醒后马上又开始忙;刚接收病人时,每人管4个病人,来来回回跑断腿,睡觉时做梦都在来回跑;还有刚开始12小时以上超长的工作时间,吃饭、睡觉、上洗手间、上班所有的事都在赶,赶吃赶睡赶抗疫。那时,连喊苦喊累喊怕都没时间,何况是哭。

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女孩子。她们会撒娇,撒起娇来连病毒都落荒而逃;她们会黏人,黏着病毒死缠烂打;她们会发威,发起威来病毒都胆战心惊;她们也会哭,因为累,因为恐惧,因为好久没哭,因为没时间哭。今天,痛痛快快地哭,哭成泪人,哭得桃羞杏让,哭得梨花带雨,哭完还要回到战位,还要回到一线。

“好了,都不哭了,真成了笑话。”邹丽止住泪水说。

“哭过了,不哭了。”

大家这才止住泪水。

“你们吃饭没有?”邹丽才问。

“等你一起吃。”小芬眼里还挂着泪花。

“为什么要等我?”邹丽问。

寂静无声,没有人回答。

“赶紧吃吧。”邹丽只好说。

大家分散开来,取出饭盒,还是这样站着吃。

“小芬,下次让她们早点吃,早点回去休息。”邹丽对小芬说。

“今天想陪你一起吃。”

小芬说。

“明天要早点吃,早点回去休息,知道吗?”邹丽叮嘱。

“知道了。”小芬点点头。

“邹妈,以后能不能跟你一起吃?”小然要求。

“你们都要完好无损。疫情过后,有的是时间。”邹丽说。

“等疫情过。”小芬说。

“就等疫情过。”大家一致同意。

她们就这样站着扒着饭,吃完,大家陆陆续续回宿舍去。此时,护理部主任匆匆赶来找邹丽。

“怎么不多休息几天?”护理部主任问。

“休息够了。”

“身体是抗疫的本钱,你应该比我清楚。”

“我知道。”邹丽回答。

“眼睛怎么红红的?”护理部主任问。

“可能没睡好。”邹丽遮掩。

“要睡好。你这几天没过来,第六版诊疗方渠发布,你错过了,我发给你。”

“刚才我在群里找到了。”

“你先打开,我简单跟你说一下,有空你再自己学习一下。”

“好的。”邹丽打开。

“一、传播途径,二、临床表现,三、诊断标准,你自己去看一下。主要是四、临床分型,将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按重型管理。这个要注意。”

“第四,好的。”邹丽在手机用红线做了标注。

“五、鉴别诊断,六、病例的发现与报告,这两部分你自己看看。”

邹丽点点头。

“主要是第七治疗这一部分。第3,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有增加康复者血浆治疗。第5,关于中医治疗,主要是使用清肺排毒汤。”

“好的。”邹丽也做了标注。

“八、解除隔离和出院后注意事项。其中解除隔离标准需满足以下4个条件:

1、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

2、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3、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吸收好转;

4、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这个是重点,我们经常会涉及。”

“嗯。”邹丽做了标注。

“增加出院后注意事项,主要三点:一是共享;二是自我监测;三是复诊。”

邹丽点点头,写下这三点,做了标注。

“你不在这几天,我在群里面已经组织护士学习了。”护理部主任说。

“好的。”邹丽点点头。

“你应该好好休息几天,这里有我们。”

“休息够了。”

“有事提前说。”

“会的。”

护理部主任走了后,她又接了好几个电话,包括小妹的电话,是关心她这么早上班的事。她都感激不尽地回应。接完电话,她快马加奔地学习起来。

晚上回到宿舍,她才想起好久没有给秀米打电话,不知现在怎么样?她拨了电话给她。

“邹妈,我正准备给你电话,你的电话就来了。”秀米接了就说。

“秀米,怎么样了?”

“正常,没什么问题。”

“体温正常吗?”

“体温正常。”

“现在是第几天?”

“第四天。”

“居住的地方通风好吗?”

“单人房间,通风良好。”

“你要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

“会的。”

“有没有通知第2周、第4周到医院随访、复诊?”

“有。”

“有就好,我都差点把你忘了。”

“邹妈,现在要说你了。怎么这么早就上班了?不多休息几天?”

“休息够了,就回来上班。”

“哪里够?”

“够了,够了。”

“不过邹妈你能回来,我高兴,说明你已经恢复过来。”秀米兴奋地说。

“看大家都在抗疫,我坐不住,没心情休息,所以就回来了。”

“邹妈,我隔离得发慌,真想早点回来。”

“快了,再过10天。”

“10天好长。这几天好难熬,屁股都坐痛了。”

“这是要求。”

“那只好让屁股再痛10天。可怜的屁股,真遭罪。”

“要经常锻炼身体,别总是坐着,当然会把屁股坐痛了。”

“有,每天都有锻炼。”

“这样就好。”

这个夜晚很宁静,还是那么恐怖。四周静得让人发慌,让人发瘆,让人发冷。街灯下,一个人都没有,似乎连小飞虫都接到封城令,不见踪影;夜空中,星星不多,难道也接到封城令,躲了起来;夜空下,云儿无精打采,难道也是接到封城令,没了精神。封城令一下,树是木了,傻傻地站着,不敢动;路也直了,没有行人,可以跟高速公路相媲美;空气早呆了,没了活力,还透着恐怖的味道。大家不知不觉地,不约而同地想起18日那天晚上:

小芬在私聊群发语音:邹妈不在,我们尽量自己应付。

小爱的语音:自己应付,让邹妈多休息休息。

以下是文字:

“这种消息太让人无法接受,犹如割肉般疼痛。”

“是啊,即使吃了止痛药,还是痛得无法形容。”

“滚烫的眼泪随风而去。”

“怎么会这样?”

“病毒是恶魔,太没人性了。”

“邹爸化作一道光。”

“邹爸,你走好!”

“邹爸,一路走好!”

“邹爸,你走得好憋屈。”

……

大家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不相信会发生这种事情。然而一切都是真的,谁也无法改变。如果不是疫情所困,她们也会去送邹爸一程。

同样,那一夜,院长泪如泉涌,写上心里所思的,所想的,发了朋友圈:

兄弟,经常与你品茶聊天,如今却要捧茶一人独饮。你当了英雄,身先士卒,率领一群不怕死的白衣战士,勇敢地向病毒亮剑,阻击病毒,围堵病毒,却不见英雄归来。这是我最不愿意见到的英雄方式。但我知道,这次疫情确实恐怖,要不是国家及时出手,我们的结局可能都会跟你一样。你是用你的胸膛为我们挡子弹,堵枪眼,李医生是,柳护士是,你也是。假如不是你们挺身而出,我们很难幸免于难,很难平安无事,很难毫发无损。“你感动了也挽救了无数生命。”世卫总干事说得很贴切,也很真实,你做到了。兄弟,你放心,你没完成的事,我们会帮你做完,而且还像你希望那样,保护好自己,去救更多的人。

想想疫情刚开始那时候,谁会意识到这次疫情会如此猖狂,我们医务人员整批整批被传染,被隔离,我都直冒冷汗,到现在我都有点后怕。我们距离病毒那么近,近到几乎是面对面,而你推开了我们,义无反顾地牺牲自己,把活的机会留给我们。兄弟,你是一道光,也是一座桥,引领着我们去抗疫!兄弟,一路走好!

那一夜,江主任也无法相信这个事实,想起曾经一起工作过的战友,说走就走,泪流满面,痛心不已。许多同事泪眼蒙眬,纷纷用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文昌医院院长的哀思。

邱主任泪湿朋友圈:“院长,这是医院对你的哀思,也是我对你哀思!你英雄一去不复返,归来长使泪满襟。院长,想你了!”

想起这次疫情,不是你挺身而出;不是你婆婆妈妈让我们做好防护;不是你,倒下去就是我们。

院长,你一路走好!疫情还没完,我们会替你扛枪上战场,灭了这病毒。”

文昌医院的同事有的通过媒体表达哀思,有的通过朋友圈留言,有的直接哭成泪人,哭着说:“再也见不到我们的院长。”

眨眼已经过去了三天。今晚,小芬她们又在微信私聊:

小芬说:今天看到邹妈安然回归,太高兴了!

小然说:邹妈来了,心也安稳了。

小兰说:看到邹妈还是那样,我才知道邹妈的不容易。

小林说:邹妈回来了,虽然我没见到,但我似乎又回到战场了。

小爱说:网友纷纷赞邹爸是中国的英雄。

小芬说:就是中国英雄。

苏苏说:疫情还在继续,还是那么惨烈。

三朵说:对,彭医生才二十九岁,也这样走了。

又丽说:他原定正月初八结婚,却等不到了。

秀米说:他本来不用值班的。

李素说:他们也是吃在医院,睡在医院。

陈敏说:他的爱人,已经怀孕6个月。

安原说:他还想着痊愈回来,接着抗疫。

小芬说:“都是英雄!”

今晚,院长对邹丽能够这么快走出来感到欣慰,他低声地说:兄弟,别担心,还没完成的疫情,我们一定会帮你拿下来。

江主任与同事们对邹丽的回归欣喜万分。邱主任也一样。

晚上,邹丽、尚护士长与海护士长开完视频会议,三人又聊了起来。

“这段时间疫情的数据一天比一天低,胜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尚护士长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

“特别是18日,确诊病例1693例,而19日却是新增确诊病例394例,一个大跳水。”海护士长兴奋异常地说。

“20日确诊病例又是411例。降到百位数,心就不虚了。”尚护士长说。

“也就是说每天治愈的病例已超过确诊病例?”邹丽问。

“早就超过了。”海护士长回答。

“19日那天确诊数是394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779例,超1385例。”尚护士长举例。

“真希望疫情早点结束。”邹丽感慨。

“快了,这样就快了。”海护士长笑着说。

“现在新增病例零报告的省份逐渐增多。 从西藏1月30日无新增确诊病例报告以来,截至2月20日已有内蒙古、辽宁等总共1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无新增确诊病例报告。”尚护士长说。

“全国各地佳音不断。”海护士长说。

“截至今天12时,我国新冠疫情累计确诊75568人,现存疑似病例5206人,现存重症11633人,累计死亡2239人,累计治愈18370人。”尚护士长说。

“但是全球疫情却不乐观。”海护士长叹口气说。

“全球不乐观?”邹丽有疑惑。

“截至今天12时,全球共27个国家爆发了新冠疫情。”海护士长接着说。

“已经27个国家,这么多?”邹丽惊得张口结舌。

“但愿不要全球爆发。”尚护士长说。

“但愿不会。”

“但愿。”

“邹姐,你今晚要早点休息。”

“你们也早点休息。”

“早点休息。”

视频会议后,邹丽深吸几口气,拨打了女儿的电话。

“妈,今天累不累?”女儿早就等得不耐烦。

“不累,没事。”邹丽故作轻松地回答。

“怎么可能?妈,你肯定骗我们。”女儿当然不相信。

“妈,你肯定已经累惨了,你要早点休息。”儿子在一旁说。

“还没累到那种地步。”邹丽极力掩饰。

“嘴巴说没事,其实已经累得不行。妈,早点睡吧,我们只要听到你的声音就心满意足,没有更多的要求。”女儿说。

“妈,早点休息,听到你的声音,我们晚上也安心了。”儿子也说。

“你们缺什么东西?”邹丽问。

“暂时不缺。”女儿说。

“妈,早点休息。”儿子说。

挂了电话,邹丽感觉很累,累到不想动,也不想想,早早就睡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