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阔天空的头像

海阔天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11/04
分享
《大国护士》 连载

第五十五章 归来

小姐姐都有白雪公主的情结,都希望在自己最危难的时候,自己的王子能够不远千里跋涉,不顾千难万险,把她吻醒。又丽一样;苏苏一样;三朵也一样。

第二天,又丽被平时的闹钟吵醒,她下意识地坐了起来,准备起床上班。坐了起来才意识过来,今天隔离,不用上班。今天是隔离的第一天,她如梦方醒,挠了挠头,悻悻地躺了下去。可一躺下去却再也没有睡意,脑子里乱成一锅粥。

那个场景还历历在目。患者突然狂躁起来,他的手冷不防抓到她的防护服。出于本能,她不假思索地挣脱开。这个场景一直在自己的脑海中滚动,仿佛刚发生似的。随后,她就投入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中。人没有抢救过来,自己却因为工作疏忽要隔离。

躺在床上,她的头脑乱七八糟,担心自己会不会跟患者一样,突然炎症风暴发作就走了;又懊恼眼睁睁地看着病人的离去,大家都无能为力。17床患者本来已经气管插管,病情仍然没有好转。俯卧位通气后,病情也没有改观,反而进一步恶化。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想起这些,她感觉自己的脑袋似乎要崩裂,发糊了,发烫了,发烧了。有点烫手,她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吓坏了:完了,这下逃不了,这下死定了。她从桌子上摸来体温计。拿着体温计,手有点抖,心有点慌。甩了甩体温计,心慌没捏稳,甩飞了。吓得她脸色发白,不知所措。还好,只是掉在被子上。要是掉地上,那就麻烦了,肯定会摔碎。这是水银温度计,可不是闹着玩。她捡起来,平复了一下,又甩了甩,停住看看刻度已回归,才放入右腋窝夹住。本来工作中拿体温计是十拿十稳,到自己身上变成十拿九稳。她一边摸着自己发烫的额头,一边提心吊胆地看着时间。

要等五分钟。等这五分钟,有种悲催的感觉,似乎这一测可定生死。要熬过这五分钟,她如坐针毡。心跳在加速,似乎随时要从喉咙蹦出来。假如发烧,该怎么办?她不敢往下想。时间一秒一秒过,像铁棒磨成针那般缓慢。急得她脑袋更加滚烫,更加灼热。终于捱过这难捱的五分钟,她哆哆嗦嗦地取出体温计,却闭着眼睛不敢看。呆了好一会儿,她才鼓起勇气睁开眼睛看了体温计的刻度。怎么可能?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她使劲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又仔细看了看,是这个体温。她不相信,自言自语:明明这么烫,怎么会没有发烧?36.8,有点怪,她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还烫着。她甩了甩体温计,决定再量一次。结果还是那个体温,没发烧。难道体温计坏了?她一时没了主张。没有第二根体温计,无法证实。她陷入混沌。

别无他法,只好问苏苏。结果苏苏也是这样。明明头脑发热,体温却正常。问三朵,她也一样。三人一模一样的结果,一时慌了手脚,只好互相商量,等半小时再量一量,看看是什么结果?

半个小时后,结果还是一样。她本来觉得这次肯定跑不掉,确诊无疑。结果,虚惊一场,没事,体温正常。不过三人还是忐忑不安,还在怀疑体温计。这一整天都是这样。邹妈一直在追踪她们三人的体温。知道体温正常,她也放心。三人总是怀疑体温计。她不厌其烦地给她们解释,是紧张导致的,是心理作用,让她们放宽心,别疑神疑鬼。体温计没问题。

“邹妈,我怀疑体温计肯定有问题。”又丽说。

“没有问题,是心理作用。”

“有没有这种可能,我们三个人的体温计同时坏了?”又丽还是不相信。

“你们三人一起隔离,体温计也约好一起坏,哪有这么凑巧?”

“有这么凑巧的。”

“有这么凑巧,但不可能发生。”

“邹妈,你怎么就不相信我们?我们肯定发烧了,只是体温计傻了。”

“体温计是傻了,不然就去查一下核酸。”邹丽建议。

又丽没有吭声。第二天,三人去查了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也就将信将疑。

这几天,听到又丽三人要隔离,私聊群死气沉沉,犹如一潭死水。偶尔有一两片树叶飘落,荡起一圈一圈的涟漪。28日那晚,小芬发了语音:又丽、苏苏与三朵三人因为防护服裂开,要隔离14天。大家只简单地祝愿:但愿平安归来!或早日归来!或早日隔离归来!其他的信息都没有,简单粗暴,让人有些压抑,有些悲凉。

29日晚上,小芬又发语音:大喜事,方舱医院已经实现床等人。

这个信息像一块石头击碎这潭死水的平静,私聊群才稍微有点生机。

小爱的语音:方舱医院实现床等人,赞一下。

小然的语音:这样一来疫情就快了。

小林的语音:总共建成16家方舱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3000多张,累计收治患者12000人。

秀米的语音:这么说疫情快结束了,我也要结束隔离,正式归来。

安原的语音:你还要几天结束隔离,再不回来,疫情就结束了。

秀米的语音:还要三天。

陈敏的语音:不知又丽她们怎么样?

李素的语音:体温正常。

而又丽、苏苏与三朵三人根本没心情回应,都略过了。

3月1日这天晚上,私聊群才热闹起来。

小芬的语音:今天有一家方舱医院休舱了。

小然的语音:有方舱医院休舱,那疫情就快了。

小爱的语音:快熬到头了。

小林的语音:快点结束,我好回来。

小兰的语音:小林,等到那时,我们全部升级为阿姨。不,是熬成老阿姨。

小林的语音:还没那么快。

小爱的语音:现在小宝贝有没有踢你?

小林的语音:早踢了,现在已经很明显。

小爱的语音:每天有小宝贝踢你,够你受的。

小林的语音:小宝贝踢肚子,那感觉妙不可言,那是一种幸福。

小然的语音:有人踢肚子还幸福,谁的肚子我免费踢。

小爱的语音:小然,你踢你妈妈的肚子,估计你都忘了。

小然懵了:我有踢我妈的肚子吗?我忘了。

小爱笑了:在妈妈肚子里踢得欢,出来就忘得一干二净,怎么做儿女的?

小林的语音透着幸福:这种感觉很奇妙。小时候踢妈妈的肚子,妈妈肯定是一脸傻傻的幸福;现在有人踢我的肚子,我也是一脸傻傻的幸福。

小然叹息:也就是你们,还巴不得让人踢,是傻了。

小林笑了:女人有时就是这么简单,有人踢肚子就是至高无上的傻。

小然感叹:疯了,疯了。

小爱笑了:小然,你还没到那个时候。等到那个时候,你也会这么呆傻可爱的。

小芬的语音:别晒幸福了,让我有种想结婚的冲动。

小爱的语音:小林你晒这种幸福,会让小芬忍不住,她可是会奋不顾身地把自己嫁了。

小芬的语音:小林怀孕变美了,又有小宝贝踢肚子,羡慕得我恨不得马上把自己嫁了。

小爱的语音:赶紧找人嫁了,赶紧怀孕,变美与小宝贝踢肚子两者兼有,幸福时光也就款款而来。

小林的语音;小芬赶紧行动。

小芬笑了:我尽快打包,把自己嫁了。

小兰提醒:她们三人还隔离着,正心烦着。悠着点,疫情还不知什么时候结束?

这场热腾腾的私聊才熄火。

3月2日这天晚上,秀米隔离的最后一天,私聊群又热闹了。

秀米的语音,大喊:明天我要回来上班了。

小然的语音:欢迎回来。

小爱的语音:太好了,终于盼到小姐姐康复归来!

小芬的语音: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欢迎归来。

小兰的语音:秀米可以上班了,欢迎!

小林的语音:秀米,你棒棒哒!

陈敏的语音:秀米,我爱死你了!

李素的语音:秀米回归,终于雨过天晴。

秀米的语音:有点拨云见日的感觉。

又丽的语音:好羡慕秀米,明天可以回归。

秀米问:你们怎么样了?

又丽的语音:我们还在磨时间。

秀米的语音:有时间让你磨,你应该觉得开心。

苏苏嘟囔着:每天提心吊胆,度日如年,怎么能开心起来?

三朵也唠叨着:隔离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不如在一线舒坦。

小林的语音:听到你们的声音,就知道你们已经熬过那段最艰难的日子。没事,很快会熬过去的。

又丽的语音:但愿能够没事?

秀米的语音:没事,我不是已经闯过来了,你们怕什么?

又丽的语音:不怕了,看到你明天要回来,我们还有什么怕的。

秀米鼓励她们:等着你们。

苏苏的语音:等着我们。

小然的语音:你们会跟秀米一样,安然无恙地归来。

三朵的语音:我们会笑着归来!

……

私聊群热闹得很。今天又丽、苏苏与三朵三人才有心情参与,说明三人已经能坦然自若来对待这次隔离,让大家全松了一口气。

秀米早巳抑制不住自已的兴奋,马上打电话给邹丽。

“邹妈,我今天隔离最后一天,明天可以回来了。”

“体温都正常?”

“正常。”

“其他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

“复诊正常吗?”

“正常”

“你明天过来上班,我把排班发给你。”

发完排班表,邹丽接到护理部主任的电话。工作中护理部主任与《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一样,做事雷厉风行,泼辣刚劲;生活中却是截然不同,颇有外刚内柔之风。这次疫情也是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她经常打电话来,都是以工作为主。邹丽爱人的事,院长知道得比她早,反应比她快。所以她总是感到莫名其妙,后来,她才悟了过来,原来是这样。那段时间,她经常打电话安慰她,鼓励她,希望她尽快走出阴霾。

“又丽她们三人隔离怎么样了?”护理部主任问。

“刚开始比较糟。可能是这段时间的医护人员走得比较多,影响到她们三人的情绪,相对比较紧张。现在情绪较稳定。”

“体温都正常吗?”

“体温都正常。”

“秀米怎么样?隔离快结束了吧?”

“今天是隔离的最后一天,明天就可以回来上班。”

“你安排了没有?”

“已经安排好了。”

“这是个大喜事,至少能提振大家的士气。”

“是啊。”

“算熬过去了。”

“虚惊一场,平安就好。”

“平安抵万金。”

“听她们说普通病区收了一位百岁老人?”邹丽问。

“你怎么知道的?”

“这几天送病人到普通病区,听到别人提起。”

“百岁老人确实不容易见到,大家都在关注。”

“多少岁?”邹丽问。

“101岁。”护理部主任说。

“怎么没送到重症监护室?”

“是轻症。”

“不是有很多90高龄的轻症患者都送到重症病区?”

“老爷爷的病很轻,所以就没有送入重症监护室。”

“过去普通病区我都没看到?”

“想看就要快,不然就错过了。老爷爷今天的核酸检测是阴性,后天假如又是阴性,就能出院了。”

“明天过去看看。”

“明天肯定还在。”

“老人能自理?”

“这老爷爷很厉害。他经常说,不麻烦你,我自己来。”

“还这么厉害?”

“对,很多老年人跟他比,被甩了几条街还不止。”

“真的吗?”邹丽不相信。

“他的身体绝对不输给一些中年人。有些中年人已经病怏怏的,他还生龙活虎,活蹦乱跳的。”

“这种老人好护理。”

“老爷爷还有很强的自理能力,让人刮目相看。”

“想不到。”邹丽情不自禁地说。

“刚开始,考虑到老爷爷是高龄老人,大家对他的生活无微不至地关照。到老爷爷面前时,才惊喜地发现老爷爷自己能吃饭,会倒水,洗漱动作麻利得跟小伙子似的。哪有高龄老人的颤巍巍?分明还气壮如牛。在他面前。所有的关照就显得多余了。”护理部主任赞不绝口。

“老爷爷都被你捧上天了。”

“不骗你的。他还能拎着开水瓶自己去打水。护士拦住帮他做,他还不乐意地说,我自己可以,你们忙。”

“都被你夸出一朵花来。”

“百岁老人自有百岁的道理,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解释得了的。”

“明天一定要去看看老爷爷,到底有没有像你说的这么神乎其神?”

“身体十分硬朗,每天都要来回走步锻炼。他说他要快点好起来,家里还有92岁的老婆婆需要他照顾。你想想看,一百岁不要别人照顾,还要照顾别人。”

“要赶紧去见识见识。”

“赶紧,别错过了。”

“我听说还有孕妇?”邹丽又问。

“有收治过孕妇,小孩才七个多月,剖腹产的。”

“小孩没事?”

“没事。”

“现在怎么样?”

“早出院了,你听谁说的?”护理部主任问。

“忘了听谁说?”邹丽一时想不起来。

“老早了,早已痊愈出院了。”

“听到这些让人很有力量。”邹丽情不自禁地说。

“是啊,这疫情高兴的事也多,伤心的事也很多。”护理部主任发出感慨。

“没错,我……”邹丽心里那种痛又升腾起来。

“现在方舱医院做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也实现了床等人。”

“做到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已经不可思议;又实现了床等人,堪称奇迹。”邹丽赞叹。

“是奇迹。每4个患者就有1个患者是在方舱医院治疗的。现在方舱医院还有7600多名患者,空余床位5600张,实现了床等人。”

“确实是奇迹。”

“还有昨天下午,武体方舱医院34名患者出院,成了首家休舱的方舱医院。”

“方舱医院有休舱了?”邹丽没想到。

“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我们战胜疫情指日可待。”

“这么快。”邹丽想起当时两小孩提到要建设方舱医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休舱,似乎就发生在昨天,太快了。

“听说有超过4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我们。”

“这么多?”

“有三百三十多支医疗队。”

“不可思议。”

“其中,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循环内科的专业人员就达到了16000多人,精锐出征、专家云集。”护理部主任惊叹。

“不敢想象。”邹丽也想象不到。

“这是一个大国的气度。我们三生有幸,亲眼目睹,亲身经历,又亲自参与到这场抗疫来。”

“确实三生有幸。”邹丽永远都忘不了。

“现在快见到曙光了。”

“快了。”

“疫情还有卷土重来风险,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

3日这天,秀米回归的第一天。当戴着口罩的秀米一出现,大家如欢迎英雄归来一样欢迎她。

“欢迎秀米回到战队。”邹丽双手竖起大拇指,表示热烈欢迎。疫情期间,仪式从简。大家都竖起大拇指,欢迎秀米回归。秀米的回归,把前几天又丽她们三人隔离后,大家低落的情绪一扫而空,刮得一干二净,提振了大家抗疫的信心与士气。说明疫情可以战胜,并没有那么可怕,那么恐怖。

随后,穿防护服准备交接班,邹丽心情大好,想给大家画卡通形象。

“今天秀米回归战队,我帮你们画卡通形象。”邹丽高兴地说。

“邹妈,又丽、苏苏与三朵还隔离着,等她们回来,行吗?”秀米说。

“对,邹妈,等又丽她们都回来再画。”小然也说。

“好,就等又丽她们都回来,我们再一起画。”邹丽说。

进入病区,病人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江主任实行一人一策,不放弃每一个生命。重症监护室里的患者大多是高龄与有多种基础疾病,对应的护理更要一丝不苟,更要细致入微。

10床患者病情恢复很快,今天已经换成面罩吸氧。

“护士长。”

“你现在又换成面罩吸氧,别又自作主张摘了面罩。”邹丽提醒他。

“不敢了。”

“面罩吸氧尽量少讲点话。”

“好的。”10床患者点点头。

11床患者痰太多了,又造成气道阻塞。邹丽急忙呼叫江主任。

“江主任,11床患者气管插管已有一周,痰太多了,气道还是阻塞。”邹丽对赶来的江主任说。

“吸了很多次痰,还是不见少?”江主任问。

“痰还是不见少。”邹丽回答。

“痰这么多,肯定会造成气道阻塞。”江主任仔细看了看,对邹丽说,“看看能不能进行气管切开术?”

确认了患者病情、查体、血常规、凝血功能,又检查患者血氧饱和度,排除手术禁忌症,一切正常,可以进行气管切开。

“护士长,告知家属,准备气管切开术。”江主任对邹丽说。

小然准备了物品:手术照明灯光、吸引器、气管切开包,一次性刀片、穿刺针、套管、空针、导丝和推送架、皮肤扩张器、扩张钳、带有孔内芯气管套管、弹力固定带、碘伏等;也准备了药品:局麻药物、肾上腺素等。

邹丽吩咐外面的护士告知11床患者家属,患者气管插管后,痰太多,造成气道阻塞,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有一定的风险。不一会儿,外面的护士便回复已经征得家属同意。

“做术前准备。”听到已告知家属,江主任吩咐邹丽,“提高吸氧浓度,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

邹丽提高了吸氧浓度,检查了患者身上各监护导联线,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

江主任让患者取仰卧位,颈肩部下方垫物,头颈部呈过伸位。

“消毒。”江主任确认2-3软骨环之间为穿刺点,定好位,又选择好合适的导管型号。

小然在江主任确定的定位点及四周,做常规皮肤消毒,并铺上无菌洞巾。

“吸痰。”

“调整气囊位置到声带上方。”江主任吩咐。

小然手脚麻利地完成以上操作。开始手术,江主任主刀。管床医生熟练地配合着,把江主任需要的工具及时递到她手上。小然在另一旁协助。邹丽监护着患者生命体征。

气管切开术一气呵成,顺利完成。江主任将创口处理气管套管上的带子系在颈部,打成死结,固定好,松紧度仅容一指。切口长短恰好,不需要缝合。最后江主任使用一块开口纱布垫于伤口与套管之间,以便于每天更换。

江主任嘱咐护理要求:一、密切观察呼吸的深浅及次数变化;二、注意创口及套管内正常与否;三、注意套管的系带松紧适度,确保套管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四、注意预防套管的气囊破裂或滑脱,并应定时排空气囊;五、保持内套管的清洁与消毒,及时清洗与消毒;六、套管创口保持清洁,及时更换无菌敷料;七、套管口需覆盖双层湿性生理盐水纱布;八、及时吸痰。小然一一记下。

江主任全身湿透,见患者生命体征正常,如释重负地呼了口气,自己心里清楚,完成这种手术跟完成一台两三个小时有难度的手术一样,几乎让自己虚脱,让自己累垮。虽是半小时的小手术,但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下做这种手术,每个步骤都要小心翼翼,每个操作都要倾尽全力,每个环节都要尽善尽美。她只能缓慢地艰难地有条不紊地完成这项手术。除了如此,别无他法。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