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阔天空的头像

海阔天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11/15
分享
《大国护士》 连载

第五十六章 104岁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邹丽准备送29床的吕妈妈去普通病区。吕妈妈的病情这几天突飞猛进,已经接近痊愈。一大早,江主任根据吕妈妈的恢复情况,嘱咐邹丽今天可以把吕妈妈转到普通病区。忙到现在,才有空忙这事。

吕先生打来电话,知道自己的妈妈将转入普通病区,距离痊愈已经近在咫尺,对邹丽她们感激涕零,感激不尽。吕妈妈的病情一波三折,危情不断,病期拖得比较长。不过还好否极泰来,如今明显好转,如愿以偿地转到普通病区,印证了风雨过后见彩虹,也印证了努力总是会得到回报。

到普通病区后,正常交接。今天跟来的管床医生是位女医生,她也想见识这位百岁老爷爷。邹丽趋机向交接的护士长打听,传说中那位百岁老爷爷在哪里?护士长满足她们三人的好奇心,便带着她们三人去找。在老爷爷的床位没看到人,问管床护士,她说去护士站。一行人又特意寻到护士站。

“我们为他开的小灶,允许他每天可以到护士站打电话,和家人说说话。”路上普通病区护士长解释。

结果到那边,还是没有见到老爷爷。护士站的护士说老爷爷打完电话,回去了。

“我们去找找。”普通病区护士长感觉过意不去,又说。

“算了,我们先回去,有空再过来。”邹丽只好说。

“昨天他做了核酸是阴性,明天如果核酸是阴性,就可以出院,这样你们就错过了。”普通病区护士长提醒。

“只是顺便看看。没事,没有就没有,那边还有事。”邹丽只好说。结果还是没见到这位百岁老爷爷,直接就回重症病区。

“邹妈,我们热情高涨地想见到百岁老爷爷,还是无缘见到。”小兰有些惋惜地说。

“没有办法,还有机会。”邹丽只好说。

“明天他就出院了,哪里还有机会?”小兰知道基本无望。好容易逮到这个机会,又因为没找到人而白白错失这个机会,她有些黯然。

“错过就错过,别放心上。”邹丽安慰她。

一到重症病区,对讲机就传来:有一名患者正送往重症病区,请做好接诊准备。

邹丽开始忙接诊。

“患者,女,104岁,2月中旬确诊,在社区医院治疗。”邹丽见到信息记录还有点不相信,没碰见101岁的老爷爷,却迎来104岁的老奶奶。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护士长,老奶奶虽说是轻症,但基础性疾病较多。”江主任顿了一下,又郑重其事地说,“考虑到老人属于超高龄患者,医院现在开辟绿色通道,特地安排她入住我们重症病区,接受治疗和特级护理。”

“这种护理正是我们的拿手好戏,没问题。”邹丽深信重症监护室的专业能力与护理水平。经过慎重考虑,邹丽随后做了调整,让小爱过来护理奶奶。

“量体温,采集静脉血、动脉血与做咽拭子。”江主任吩咐。

“奶奶,我们量体温。”小爱甩了甩体温计,对奶奶说。

奶奶一动也不动,好像没听到似的。小爱伸手帮奶奶扯衣服,以便把体温计放入奶奶的腋窝下,让她夹住。想不到,奶奶突然发出一声“啊”的尖叫。听到这尖叫声,小爱吓得迅速把手缩回去,差点把体温计摔出去。

“怎么了?”邹丽凑过来问。

“奶奶吓我一跳。”小爱惊魂未定。

“你弄疼了奶奶?”江主任也问。

“没有,只是量体温。”小爱说。

“奶奶,怎么了?”邹丽关切地问。

奶奶还是不答。

“奶奶,我们帮你量体温。”邹丽接着说。

奶奶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看着邹丽。

“你再试一下。”江主任见状说。

“奶奶,帮你量体温。”小爱说完,再次要扯奶奶的衣服,想把体温计放入奶奶的腋窝下,让她夹住。奶奶又“啊”一声尖叫。小爱又吓一大跳,“嗖”一下就把手缩回去。一旁邹丽与江主任也吓一大跳。

“奶奶,怎么了?哪里不舒服?”邹丽问。

奶奶一声不吭。

“奶奶,你哪里不舒服?”江主任也问。

奶奶还是一声没吭。

“奶奶,你生病了,要检查,量体温。来,伸手,放体温计测量体温。”邹丽凑近点对奶奶说。

奶奶还是懵懵懂懂。

“奶奶,伸手,把体温计夹在腋窝下。”邹丽提高了声调。

奶奶这次听懂了,乖乖地伸出了手。

“试试,我们帮忙。”江主任对小爱说。

邹丽边扯奶奶的衣服,边安抚她:“奶奶,别怕,量一下体温。”

小爱小心翼翼地放好体温计让奶奶夹住。还好,奶奶这次没有尖叫。

“奶奶的听力减退了,智力也有些减退了,护理起来千万要小心。”江主任嘱咐。

邹丽点点头,她知道护理奶奶没那么容易,得下一番功夫,跟普通的患者截然不同。

“奶奶岁数这么大,还有十几种的基础疾病。”江主任提醒。

“年纪这么大,方方面面都要注意。”邹丽同意,针对奶奶的护理要好好摸索,切不可用常规方法来护理。五分钟过去了,体温计可以取出来。

“奶奶,我帮你取体温计。”小爱刚伸手准备取体温计。奶奶又大声地“啊”,把小爱吓得倒退一步。江主任与邹丽也吓得一哆嗦。

邹丽俯身大声地对奶奶说:“奶奶,帮你取体温计,别怕。”听到邹丽的话,奶奶才配合地伸出手来。

小爱趋势取出体温计。一看奶奶的体温是37.8,有点发烧。

“邹妈,采集静脉血,怎么办?”小爱有些犹豫不决,她担心采集静脉血会造成意外。

“你稍等,要想个万全的办法。”邹丽深知采集静脉血与动脉血很麻烦,需要奶奶的配合才行。穿上防护服视力受限,操作也受限,假如没有患者配合,将无法完成。

“怕一扎上针,奶奶大喊大叫,就容易受伤。”小爱担心地说。

“扎了针不能乱喊也不能乱动,这该怎么办?”江主任也在担心。

“我配合按住奶奶的手。”管床医生说。

“我跟奶奶说话。”邹丽说。

“护士长你跟奶奶说着话,让她按照提示配合;管床医生协助按住手,当然别太用劲,奶奶会反感的,要恰到好处;小爱你负责采血;我用语言提示。”江主任说出自己的方案。

“就按江主任说的方案执行。”邹丽点头。

“奶奶,我们要采集静脉血,别怕。”邹丽安慰她。奶奶不解。邹丽又大声地重复一遍。奶奶似乎听懂了。

其他人各就各位,各自准备着。

“来,奶奶我们帮你脱袖子。”邹丽说完,担心奶奶没听清,又大声说,“脱袖子。”

奶奶这次配合地伸出了手。小爱帮奶奶脱下一个袖子,亮出胳膊。

“奶奶,别紧张,只是帮你脱袖子。”邹丽安慰她。

小爱的护目镜已经雾蒙蒙,她找好角度,观察着奶奶的胳膊,找到一条适宜抽血的血管,然后取出橡皮筋,在胳膊的近心端捆绑。

“绑橡皮筋。”江主任提示。

“奶奶帮你绑橡皮筋,别怕。”邹丽说,又安慰她,“没事,别怕。”

奶奶这次很听话。

“握拳。”江主任提示。

“奶奶,来,握拳。”邹丽担心奶奶不懂,用拳头比划着,“握拳。”

“谁抓住我的手?”奶奶听话地握拳,问。

“奶奶,我们要采血做检查。”邹丽安慰她,又大声说,“采血做检查。”

奶奶听懂了,积极配合着。随后又松拳、握拳两次,等静脉血管充盈,小爱做了常规消毒。

“消毒。”江主任提醒。

“奶奶,正在帮你消毒。”邹丽说。

“谁在冷我?冰冰凉凉的。”奶奶感觉到。

“奶奶,没事,在消毒,别怕。”邹丽安慰她。

“穿刺。”江主任提示。

“奶奶,要穿刺,会像蚊子咬你一下,别怕。”邹丽说,担心没听懂又重复,“穿刺,会像蚊子咬你一下。”

“有蚊子咬我,你帮我拍。”奶奶感觉到。

“奶奶,正在赶蚊子。”邹丽笑着安慰她。

穿刺一次成功,小爱向后拉针栓让血液到达采血量刻度。

“奶奶,快好了,别怕。”邹丽安慰她。

“松拳。”见小爱已经松了橡皮筋,江主任提示。

“奶奶,拳头松开。”邹丽说。

奶奶松了拳,小爱拨了针,用无菌棉签压住出血点。

“奶奶,好了,我帮你压。”邹丽让奶奶的手抽回来,帮她压着棉签,又说,“奶奶,好棒!休息一会儿,我们再来采集动脉血。”

“我很棒!”

“很棒!”

“帮我打了蚊子没有?”奶奶问。

“打了。等下还有蚊子,你怕不怕?”

“不怕。蚊子已经咬了我一百年,没完没了没个头。”奶奶笑了。

“蚊子已经咬你一百年,当然不怕了。”邹丽说。

“蚊子就认死理,非得咬人一口。”

“蚊子总是忘不了咬人。”

“蚊子要是变换一个方式,不咬人,只亲人,该多好啊!”奶奶说。

“奶奶,那就不是蚊子,那就是我们最亲的亲人。”邹丽笑了。

大家都笑了。

“奶奶,有没有不适?”邹丽又问。

奶奶摇了摇头。

过了5分钟,邹丽才松了棉签,见奶奶胳膊的出血点已不出血,便说:“奶奶,这是蚊子咬的。”

“讨厌的蚊子,还咬我。拍死没有?”奶奶问。

“拍了怕你疼。”邹丽笑了,又帮她穿上袖子,“奶奶,穿上袖子。”

“拍死它,我不怕疼。”奶奶边穿边说。

“下次帮你拍死它。”

“采集动脉血。”江主任提示。

“奶奶,要帮你采集动脉血。”邹丽说。

奶奶点点头。

“奶奶,采集动脉会比采集静脉血复杂,你怕吗?”邹丽提醒。

“比花脚蚊子咬得还疼吗?平常蚊子咬了不怎么疼,花脚蚊咬人真疼,但我也不怕。”奶奶自我感觉良好。

“比花脚蚊子咬得还要疼。”邹丽把话说重一点,免得奶奶大声尖叫。奶奶这时很像小孩子,要靠人哄的。这是智力减退导致的,不可逆,只能疏导。

“花脚蚊子不好拍,很狡猾。”

“你怕不怕疼?”邹丽问。

“不怕。”奶奶斩钉截铁地说。这表情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

“奶奶,我们采集动脉血。来,你先平卧。”邹丽对奶奶说。

“什么?”奶奶有些听不清。

“躺下去。”邹丽耐心地做着躺下去的手势。

奶奶听话地躺下去。邹丽让奶奶腕部伸直略外展,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如法炮制,大家天衣无缝地配合,顺利采集完动脉血。再下来采集咽拭子,相对要简单,也顺理成章完成。

完成检查后,已接近中午,送来午饭。给奶奶的午饭是白米饭和两荤两素。邹丽看到奶奶瞄了一眼米饭,便理都不理。

“奶奶,你不喜欢吃米饭?”邹丽问。

奶奶没有回答。

“奶奶,你喜欢吃什么?”邹丽问。

奶奶还是一声不吭。

“奶奶,白米粥行吗?”

奶奶嘟着嘴,也不吱声。

邹丽清楚医护值班室只有大米与鸡蛋,要么煮粥要么做蛋花汤,想煮其他也没有,炒更不用想。白米粥是最佳的选择,什么人都能接受。想煮点别的什么,最快也要等到晚上。她便吩咐外面的护士先煮点白米粥送进来。

粥香四溢,邹丽穿着防护服也无法闻到。这可是专门给奶奶开小灶,绝无仅有。热腾腾的白米粥端了进来,老奶奶也只看一眼,便不看第二眼。邹丽喑自叫坏,该不会老奶奶连白米粥也不喜欢?

“奶奶,白米粥你也不吃?”邹丽问。

小爱盛了一碗,端到她面前。老奶奶嘟着嘴,还是理都不理。

“奶奶,吃点粥吧。这粥是我们用电饭锅自己熬的。很香,来。”小爱哄着她。

奶奶不理不睬,任你是粥公粥婆我一概不理,就是瞄一眼都觉得是多余。

“奶奶,你不吃粥,你想吃什么?”邹丽只好问。

奶奶还是那样,噘着嘴,连吭都不吭,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

江主任凑过去问:“奶奶,你喜欢吃什么?我们帮你煮。”

奶奶还是没有回应。

“护士长,我们外面还有什么?”江主任问。

“还有鸡蛋。”

“其他没有了?”

“我问问。确实没有,就煮蛋花汤。”邹丽只好说。

江主任点点头。

邹丽用对讲机确认,外面只有鸡蛋,其他什么都没有。

“就煮蛋花汤。蛋花汤奶奶应该会吃一点。”邹丽对江主任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都没准备,只好如此。

“就先煮点蛋花汤。”江主任点点头,突然又想起,“办公室有玫瑰花,我去取一朵过来。”

送进来是蛋花汤加火腿肠,火腿肠是护士自己带来,临时切碎加入。奶奶的眼睛一亮,不再噘嘴。邹丽一看,心中窃喜,奶奶有喜欢吃的东西,对上味了。江主任取来一朵玫瑰花,递给奶奶。奶奶看到玫瑰花喜笑颜开,乐呵呵地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很可爱,很开心。

“奶奶,喝蛋花汤。”江主任趁机说。

奶奶点点头。邹丽盛了一小碗,端到奶奶面前,勺起一小勺,准备喂她吃。奶奶示意放桌子上,她要自己吃。邹丽让小爱支起病床上的小桌子,把蛋花汤放上面。奶奶勺起蛋花汤,一口一口轻轻地吹着,时不时看一眼玫瑰花,美美地吃着。吃完这加火腿肠的蛋花汤,她又吃了点白米粥,足足吃了小二两。

忙了一中午,奶奶终于吃了饭,大家全松了口气,似乎摘下天上的星星那般快乐。这时,交接班已经接近尾声。

“我们也交接下班吧。”江主任对邹丽说。邹丽点点头,把奶奶的饮食习惯与奶奶的喜好,以及护理时,大家要注意配合交接给尚护士长。

“奶奶104岁。”尚护士长知道奶奶的岁数后,惊叹不已。

“超高龄。”

“交给我们,没问题。”尚护士长欣然回答。

消毒出来,已经两点多,邹丽赶紧吃了饭。吃完饭,护理部主任的电话适时地来了。

“主任。”

“今天送来的奶奶,是第一高龄。”护理部主任说。

“第一高龄?”邹丽有点不知所措,在护理时没有想这么多,认为只是一位百岁患者,没想到奶奶是第一高龄。

“目前是第一高龄,医院很重视。”

“我们肯定会把奶奶护理好。”邹丽相信她们能做到。

“老奶奶年纪太大了,护理起来可没那么轻松。”护理部主任提醒。

“不轻松,要几个人配合才行。奶奶年纪大了,听力减退了,智力也减退了。换一句话说,就是老小孩。”邹丽想起早上的情景,深有感触。

“到了这个年纪都会这样,也是正常现象,就会变成老顽童。”护理部主任说。

“要是变成老顽童还好,还能开心地玩。奶奶现在是老小孩,是要哄的老小孩。她会耍小孩子脾气,会像小孩子一样大声尖叫。”邹丽说。

“这就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护理。交接班时,你有没有交接清楚?”

“都交接清楚了。”

“饮食怎么样?”

“饮食最头疼。奶奶一声不吭,哪里知道喜欢吃什么?”

“奶奶不说?”

“就是不说让你猜,这才让人抓狂。看见不喜欢的,看一眼就不看了。”

“给她开小灶。”

“是开小灶。”

“中午吃啥?”

“刚开始跟大家一样,她看都不看,噘着嘴都可以晾晒衣服了。”

“这么大岁数怎么吃得了米饭?吃下去也消化不了。”

“中午就是开小灶的。吃了加火腿肠的蛋花汤,还有一点白米粥。看奶奶那样子,也不喜欢白米粥。现在不知道奶奶喜欢吃什么。问她,她又不说,真急人。”邹丽陷入焦躁。

“还是要多准备一些,总不能每天就吃蛋花汤,这样营养也不均衝。”护理部主任担心地说。

“医护休息室只有米与鸡蛋,其他都没有。”

“多备一些?”

“不知道要备什么?”

“确实不行就多买一点东西,多试一试。”

“最好是知道几样,以后再慢慢试。”

“能不能问到奶奶喜欢吃什么?”护理部主任建议。

“哪里问?”

“不是有联系方式吗?”

“对,我怎么没想到?头脑发昏了。”邹丽如梦初醒。

“你忙晕了,当然会这样。赶紧打电话问,问完你就知道怎么准备了。”

“我马上问。”

挂了电话,邹丽打电话找当班护士要联系方式。

“护士长,刚才江主任也要了奶奶的联系方式。”当班护士说。

“她也要奶奶的联系方式?”邹丽疑惑不解。

“是。”

“先把联系方式给我。”

“有两个。一个福利院,奶奶住在福利院,她没有直系亲属;另一个是社区医院。我都发给你。”当班护士说。

“好的。”

邹丽拨了福利院的电话,无人接听。她马上又拨打社区医院的电话。社区医院医生一接听,知道是三院先谷院区的就笑了。

“刚才是ICU主任,现在是重症监护室护士长,你们都盯着这事。”社区医院医生笑着说。

“江主任也打电话过来?”邹丽问。

“她询问奶奶的基础病,还询问奶奶的饮食。”

“奶奶这么大的年纪,不能大意。”

“奶奶的智力与听力减弱,其他方面还算健康。这种情况护理起来会比较棘手,比较麻烦。她会像小孩一样大喊大叫,还会无理取闹。你们要多注意。”社区医院医生提醒。

“早知道先问你们,我们差点酿成大错。”

“这个也是我们的失误,没有变代清楚。”社区医院医生才意识过来。

“没事,都已经注意到了。现在主要是奶奶的饮食?”

“奶奶的饮食我们也只是粗略知道一些,还要靠你们自己去摸索。福利院的护理人员知道,但疫情期间,她们都没上班,联系不到。”社区医院医生解释。

“知道一些就够了。”

“好,那我说你记下来。”

“好的,谢谢你!”

记完挂了电话,江主任的电话就来了。

“江主任。”

“护士长,我打听到奶奶的饮食习惯。她喜欢吃加火腿肠的蛋花羹、火腿小米粥、牛奶、酸奶、水果,不喜欢吃米饭与白米粥。”江主任喜滋滋地说。

“我也打听到了。”

“你也打听到了?”

“我打到福利院,没人接。”

“你没打到社区医院?”

“打了,医生说你也打电话过来。”

“你知道了。”

“知道了。”

“想到一块去了。”江主任笑了。

“下午加火腿肠的蛋花汤是误打误撞。”邹丽笑着说。

“是,可奶奶不喜欢吃白米粥。”

“那是你那朵玫瑰花的功劳。”邹丽惊叹。她对江主任是打心眼里佩服。想起当时氧气瓶,她亲自联系,亲自带人装车,亲自卸车。滚氧气瓶时,看大伙对着氧气瓶束手无策时,她一马当先,滚起笫一瓶,手把手教大伙轻松滚氧气瓶。不管是气管插管,还是气管切开术,她总是当急先锋。现在奶奶的饮食喜好,她又先手一步,帮她问好了。

“她喜欢花花草草,特别喜欢玫瑰花。送玫瑰花也是无心之举,不过大多数女性对玫瑰花都没有抵抗力。”江主任解释。

“知道这些,就好办多了。”

“你先按这些准备,慢慢再摸索一些奶奶喜欢吃的东西,肯定还有我们不知道的。”

“好的。”邹丽高兴地说。

挂了电话,她马上把这份菜单传进去,安排下午买鸡蛋、小米、火腿肠、牛奶、酸奶、水果等。解决完奶奶的饮食问题,邹丽顿时感到心旷神怡,心花怒放,犹如已经看到以后的每一天,奶奶都美美地享受着这些美食。

晚上,私聊群随之也热闹起来。

小芬开了头:第一高龄的患者就在我们重症监护室。

小爱的语音:跟以前的患者不一样,护理起来难度大。

小然酸酸地说:我们想护理还轮不上。

小爱笑了:一边呆着,别瞎说。

小然的语音:你都觉得难,何况我们。不然就换上小芬。

小芬笑了:我现在管感控,别扯上我。

小爱笑了:奶奶确实不好护理,这是实话。

秀米的语音:我们应该感到高兴才对,没有护理,但可以看看104岁奶奶的风采。这可是难得一见。

小兰的语音:护理可能轮不到,但能见到确实是三生有幸。

李素的语音:有机会护理,我也会珍惜这难得的机会。

小芬的语音:你们只当是玩,护理奶奶不能开玩笑,哪有像你们想得这么简单。奶奶在重症监护室,邹妈肯定会全盘考虑,不可能每个人都合适。

陈敏的语音:护理奶奶不容易,别被整哭了,那就不好看了。

小芬的语音:不是谁去都可以,先做好我们自己的护理。有幸参与护理一定要护理好,千万别出差错。

小然的语音:要是邹妈让我护理,我也会全力以赴。

小林的语音:小爱护理比我们稳,心理素质也比我们强,选她护理没错。

小然的语音:不过有第一高龄在此,确实很长脸。

秀米的语音:脸上有光。

陈敏的语音:美容费又可以省下一大笔。

小兰的语音:没错,脸上很有光泽。

小芬的语音:都想哪儿去?这些话要等奶奶出院了再说,知道吗?

小然的语音:畅想一下,奶奶出院的情景。

小爱的语音:八字还没一撇,才刚开始。

小林的语音:想想都觉得美!

……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