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阔天空的头像

海阔天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12/19
分享
《大国护士》连载

第六十章 山河无恙

送了百岁老奶奶出院,邹丽赶紧回身去找护理部主任,因为刚才听她说,病区正在清空,她还不大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主任,怎么回事?”

“11楼清空关闭。”

“你说的是真的吗?”邹丽将信将疑。

“当然是真的,这还会骗你?”护理部主任信誓旦旦地说。

“怎么不早说?”这对于邹丽来说,无异于一个响雷,到现在她还有点懵,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还没早说,几天前都说了。”护理部主任说。

“我以为是第三批就是二十日?”邹丽疑惑不解。

“谁说的?今天已经是十六日,工作肯定是陆续展开,不会全部集中到二十日。”

“病区的病人怎么处理?”邹丽问。

“有的转到17楼,有的转到同济医院去。”护理部主任说。

“现在开始转了?”

“开始了。”

“下午会不会完成?”

“你没看那一辆辆负压车救护车,一趟就能把病人清完。你还以为跟我们刚开始那样,只有三四辆救护车,还不是负压的,每次运完病人还要等两三个小时的消毒。”护部主任说。

“负压救护车不用消毒吗?”

“自动消毒。”

“因为这次疫情才生产的?”

“因为这次疫情才生产的,全新的。”

“现在到底是怎么安排?”邹丽问。

“今天先撤11楼,二十日全部撤完;然后关闭医院,进入消杀,二十三日重新对外开放。暂时是这样安排。”

“为什么不安排17楼病人下来11楼?上海医疗队是远道而来。”邹丽问。

“这个我也不知道。”护理部主任摇一摇头。

“你也不知道?”

“可能是你们太累了,让你们先休息。”

“我们还能撑下去。”

“这是经过多方考虑的安排。”

“这……”

这次要不是上海医疗队逆行驰援,我们肯定缓不过来。”

“我们肯定会崩溃。”

“今天主要是医院内部进行调整,把病人集中起来,先关闭你们病区。”

“这么说,我们可以休息了。”邹丽知道空床这么多,内部调整是迟早的事,但没想到是她们先调整。

“休息吧,早该休息了。”

“尚护士长与海护士长她们呢?”

“她们应该一样,我不确定。”护理部主任不确定。

“太快了,我一直以为是20日。”

“20日全部清空。”

“这么说,我们明天就正式休息。”

“明天起,开始14天隔离,准备迎接解封。”

“解封什么时候?”

“解封应该没有这么快,清零都还没有。”

“清零应该也快了。”

“也就这几天。早点回去休息吧。”

“你刚才说我还以为是开玩笑的。中午我打电话给你,怎么不说?”邹丽问。

“我要说,你已经挂了。后来我想要给奶奶送行,再当面跟你说,就没再打电话。”

“尚护士长她们通知了没有?”

“通知了。”

“主要是我们与上海医疗队共同管理ICU正式关闭?”

“就是你们的区域。”护理部主任点头确认。

“我赶紧通知她们。”邹丽拿起手机把群公告发到护士群。群公告是这样写的:与上海医疗队共同管理的11楼ICU今天下午正式关闭,病人全部转运。明天起开始14天的隔离。收到请回答。

群里面顿时如一石击起千层浪,一阵哗然。

“邹妈,我们休息了?这也太突然了。”小然发微信问。

“邹妈,这么快?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小爱的微信。

“是真的。”

“邹妈,那我们呢?”又丽问。

“你们到时医院二十三日重新对外开放会有安排。”邹丽说。

“刚才听她们说,我还不相信。”小芬说。

“太快了,还没准备好。”秀米说。

随后就是每个人群公告已读的消息及回复收到。

“隔离的每一天,体温都要发到群里面,有异常随时报告。”随后,邹丽又发了第二条群公告。

又是每个人群公告已读的消息及回复收到。

晚上,邹丽、尚护士长与海护士长三人通了视频。其实下午邹丽连线过,只是没接通。

“尚护士长,下午是你们转运的?”

“是,都转运完了。”尚护士长回答。

“怎么转运的?”邹丽问。

“6人转到17楼重症病区,其余转院。”尚护士长说。

“14床患者转到哪儿?”邹丽问。

“转17楼了。”

“他今天的核酸结果是阴性。”邹丽说。

“都有交接。”

“你们也休息吗?”邹丽问。

“也休息。”尚护士长说。

“我都还没进病区,就通知休息。”海护士长说。

“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去?”邹丽问。

“不知道。也要等二十日病区全部关闭后才能定。”尚护士长说。

“太快了。”邹丽说。

“是啊,真快。”

“什么时候走提前跟我说。”邹丽说。

“到时会跟你说的。”尚护士长说。

“到时会告诉你。”海护士长也说。

挂了电话后,邹丽跟女儿与儿子通了电话。

“妈,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女儿接起电话,觉得有些奇怪。

“我们病区关闭了,开始休息。”邹丽说。

“整个医院关闭了吗?”女儿问。

“就我们病区,医院要等到20日。”

“那太好了,你是要好好休息。”女儿高兴地说。

“妈妈,你们正式休息了?”儿子插进话来。

“休息了。”

“我还以为要20日,这样太好了。”儿子说。

“提前了。”

“妈,让姐先说,我等下说。”儿子说。

“好。”

“妈,医院什么时候重新恢复?”

“按计划是二十三日。”

“可那时候你们还没隔离完,谁能去上班?”女儿不解。

“有安排轮休。”

“这样解封就快了。”

“快了。家里还缺什么?”

“现在社区这边有安排,我就让社区安排了。”女儿说。

“可以。那边方便你就让社区安排。”

“妈,隔离完可以回家吗?”

“可以回家。”

“那你尽快隔离回家,我们想你了。”女儿的声音有些哭腔。

“隔离完我会回家的。”邹丽也有些触动。

“给弟弟说吧。”女儿把电话给弟弟。

“妈,现在隔离,也就是每天都有空了。”

“每天都有空。”

“我现在每天都可以打电话给你?”

“可以打。”

“每天打三次没问题吧?”

“没问题。”

“不是,五次没问题吧?”儿子想想太少了,又改口。

“没问题。”

“不是,五次会不会太少了?”儿子又觉得少说了。

“那你要多少次?”

“八次行吗?”儿子又说。

“你每天给妈打一百次行吗?每天有很多话讲吗?”姐姐在一旁说。

“一百次不用。妈,就八次,我每天就打八次。”儿子说。

“每天打一次就够了。”姐姐说。

“每天三次,就三次。”弟弟讨价还价。

“你有那么多的话吗?”姐姐问。

“三次就三次。”邹丽说。

“妈一天就忙着接你电话,不用休息?”姐姐说完,又对邹丽说,“妈,别听他的,要好好休息,不是听他的电话。”

“姐,这三次你也可以说的,我可是帮你一起争取的。”弟弟说。

“就这段时间,工作后就不行。”邹丽事先声明。

“知道了。”儿子答。

挂了电话,邹丽便早早休息。

晚上,私聊群还是那样热闹。

小爱的语音:今天百岁老奶奶出院了。

又丽的语音:可惜了,今天我没有上班,错过了。

苏苏的语音:我也错过了。

三朵的语音:我在现场,很开心,庆幸看到了百岁老奶奶。真不错,这场面难得一见。

秀米的语音:江主任赠给百岁老奶奶的玫瑰花,我到现在还能闻到那扑鼻而来的玫瑰花香。

小然的语音:奶奶接到江主任的玫瑰花,笑容可掬,美极了。

小兰的语音:还有点闭月羞花。

李素的语音:感觉那朵玫瑰花都有点羞羞答答。

陈敏的语音: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赠了百岁老奶奶玫瑰,能有百年余香。

小然的语音:照你这样说,我也可以找个百岁老奶奶送给她一朵玫瑰花。

小林的语音:你以为随便找个百岁老奶奶就行。这种场面可能百年都无法一遇。

小爱的语音:这次奶奶能顺利康复,上海专家功不可没。

小芬的语音:我们得到上海太多的帮助,这是大恩,要记一辈子。

苏苏的语音:肯定要记一辈子。

小然的语音:这次我们真的要歇了。

小兰的语音:为什么是我们休息?为什么不是上海医疗队?

秀米的语音:这是安排,歇就歇吧。

又丽的语音:感觉真快,真休息了,感觉怪怪的。

小芬的语音:明天开始隔离,我们商量一下。

小然不解:商量什么?

小芬担心:我担心邹妈一个人隔离反而会胡思乱想,商量一下我们能不能做点什么?

秀米的语音:你想怎么做?

小兰的语音:没错,邹妈肯定还没从悲痛中走出来。工作能帮助她忘记不愉快,休息了反而会增加更多的愁绪,我们想办法破解一下。

小爱的语音:每个人每天发一条微信给她,要让她能够回复的,这样她就没有时间去乱想。你们看呢?

李素的语音:我觉得可行。每人一条微信,但要错开,别扎堆。

陈敏的语音:这个可以,但要适度。每个人一条,一天三十几条会不会多了?

秀米的语音:不要让邹妈累了,也不要让她怀疑。

小芬的语音:我们可以分成三组,每天一组,根据每天的热点,然后按分配的时间段发。这样就不会太多,你们看?

又丽的语音:打电话也可以吧。

小林的语音:可以。就是想尽办法,不让邹妈有时间发呆。

小芬的语音:对。当时她连着几天没吃饭,没接电话,也没回微信。现在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苏苏的语音:那就按这样来执行。

三朵的语音:就是让邹妈动起来。

小芬的语音:没错,就是让邹妈动起来。

……

17日这天,是正式隔离的第一天。邹丽还是老样子,洗漱完,吃了早餐,穿上衣服,穿好鞋,提了包,准备去上班。开了门,她才醒悟过来,已经不用上班,今天是隔离的第一天。她摇摇头自嘲开始忘事,退了回来。一个人呆在隔离点,不知不觉就想起自己的爱人,泪水又悄然爬上眼角。这时,电话响起。她一看是女儿的,忙拭去眼泪接起。

“妈,醒了没有?”儿子的声音就传过来。

“醒了。”

“我想你应该醒了。姐还不让我这么早打,担心你还在睡觉。”儿子说。

“已经醒了。”

“妈妈,醒来你就看看新闻。从今天开始,完成救助任务的各省驰援湖北国家医疗队要分批离开。”儿子说。

“从今天开始分批离开?”邹丽问。

“对,你看一下,我下午再给你慢慢说。”儿子说。

“好的。”邹丽答应。挂了电话,拿起手机浏览起新闻来,还没看自己又发呆了,勾起那回忆,脑海里还是出现爱人的点点滴滴。

“滴”一声,收到一条微信。

“邹妈,要不要量体温?”小芬来微信问。

“要。”

回复完,她想起自己还没测体温,也测了一下。36.8度,她发到群里。随后,大家都发了各自的体温。一切正常,没有问题。闲了下来,她拿起手机浏览新闻,还没看一行,又走神了。“滴”一声,又收到一条微信。

“邹妈,体温要一天量三次吗?”小然来微信问。

“要。”

……

“邹妈,上海医疗队有没有休息?”小林的微信。

“有。”

……

“邹妈,今天开始分批撤回,有没有驰援我们的尚护士长她们?”李素的微信。

“她们没有这么快。”

……

这样一天下来,邹丽总是要在陷入深思时,有微信进来。儿子的电话也是一天三次,有时还不止三次。

儿子下午的电话。

“妈,今天就有41支国家医疗队3675人踏上返程。”儿子说。

“妈,但是姐姐说是49支国家医疗队3787人踏上返程。”儿子又说。

“怎么会不一样?”邹丽也不明白。

“不管它了。妈,今天驰援队员回去的场面超感人。你有没有看到贵州援鄂医疗队离开时,市民是站在窗边欢送他们?要不要我发给你?”儿子说。

“你发给我。”邹丽说。她点开儿子发的链接,看到当一辆辆载着医护人员的大巴缓缓开过时,街头上的车辆一起鸣笛送别,声音此起彼伏,响个不停。这场面让人动容,让人热泪盈眶。站在窗前,市民有着千恩万谢,有着千言万语,全部转化为饱含深情地高喊“谢谢白衣天使”“谢谢你们”。看到这场面,她泪眼模糊。

“妈,每张登机牌都有这么一句话:春天有你更灿烂,武汉因你更美丽。看到没有?”儿子问。

“看到了。”

“多谢她(他)们的驰援。”

“没有她(他)的驰援,这里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没有她(他)们的驰援,可能我们无法站在这里说话;可能在波涛汹涌的疫情中挣扎;也可能早已被疫情的惊涛骇浪击沉。”邹丽激动地说。

“妈,她{他)们是不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儿子又问。

“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你跟她(他)们一起并肩作战,心是不是热腾腾的?”

“心是热腾腾的,有力量,也有盼头。”邹丽回答。

“妈,有陕西的,有江苏的,天津的,有四川的,海南的。四川医疗队和海南医疗队在机场还一同唱响《红旗飘飘》,你看到没有?”

“看到了,疫情无情人有情。”邹丽情不自禁地说。

挂了电话,晚上儿子还打来电话。

“妈,今天好多国家封城了。”

“也封城了?”

“对。从这周开始,欧洲各国相继开始相互隔绝,封锁了边境。欧洲大陆也与世界隔绝。”

“这场疫情前所未有。”

“有的国家还宣称,‘我们正处于战争之中。’”儿子说。

“这次疫情不亚于一场战争。”

“很多国家都让大家待在家中。”

“这可以控制疫情传播。”

……

大家绞尽脑汁想尽办法让邹丽忘掉悲伤,忘记哀愁,每天用不同的事,不同的话,变着花样,变着话题来分散邹丽的注意力。女儿与儿子也是一样。一开始就一唱一和打起配合,弟弟主攻,姐姐助攻,完成一次次精妙绝伦的配合,一次次妙不可言的协作。

18日这天,14床中风患者出院,又高兴一番。

“邹妈,14床患者今天早上做核酸了。”上午,小兰告诉她。

“今天核酸结果是阴性,就可以出院了?”邹丽问。

“对。”

“下午核酸结果出来,你要告诉我。”

“好的。”

……

“邹妈,核酸结果是阴性。”下午,还是小兰的微信。

“太好了,这样就可以出院了。”

“等等看。”

……

“邹妈,出院了,出院了。”一个小时后,小兰告诉她。

“太好了,出院了。”邹丽笑了。

19日

“妈,昨天新增确诊病例首次为0,新增疑似病例连续为0,实现双零新增。”儿子打电话说。

“终于清零了。”邹丽舒了一口气。

“世卫组织说,中国首次无新增病例是一个惊人的成就。”

“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邹丽感慨不已。

20日病区全部关闭,医院给上海医疗队举行了一个告别仪式。每个驰援队员都收到一张抗疫纪念证书。

邹丽、尚护士长与海护士长三人连线了视频。

“邹姐,医院正式关闭了。”尚护士长说。

“医院给我们举行了一个告别仪式。”海护士长说。

“你们都去了?”邹丽问。

“都去了,给我们每个人发了……”尚护士长展示着一份证书。

“抗疫纪念证书。”邹丽念着。

“我也有。”海护士长也展示着。

“这是一个见证,是一份逆行的见证。”邹丽很有感触说。

“对,沉甸甸,很有分量。”尚护士长说。

“这是一生的荣耀。”海护士长说。

“可以诊藏一生。”

“为这个城市拼过命。”

“为国家尽过力。”

“什么时候走?”邹丽问。

“22日。”

“可惜,我们送不了。”邹丽遗憾地说。

“非常时期,不用送。”尚护士长说。

“这次疫情真的要谢谢你们逆行驰援!”邹丽由衷地说。

“邹姐,在我们眼里你们夫妻俩是真正英雄。我们有时都在想,如果我们早来几天,可能他就不会……,这么好的院长!”尚护士长说到动情处,早已哽咽。

“我……”邹丽早已泪流满面。

“邹姐,你太了不起了!”海护士长也哽咽。

“山河无恙!我们应该高兴才是。”良久,邹丽止住泪水说。

“山河无恙,是我们最高兴的事。”尚护士长边擦眼泪边说。

“山河无恙,青山见证!”海护士长也边拭眼泪边说。

“以后一定要到武市玩。”邹丽真诚邀请。

“会的,一定会。”

“来看武大的樱花,来尝热干面。”海护士长说。

“等着你们。”

22日,上海医疗队凯旋回家。邹丽发微信祝尚护士长与海护士长一路平安。

这天一早,市民手持小红旗,自发地夹道欢送。去机场的路上,警车在前面开道,还有沿路的警车致敬。一路上,车辆鸣笛欢送。大家呼喊着,“谢谢你们”。有的市民早已泪眼婆娑,只好用手不停地比划着爱心。尚护士长与海护士长看到这场景,眼泪早已夺眶而出。她们一路挥手告别,心里默默地说着,“再见了,英雄的城市!”

23日这天,武大向全体援助湖北医疗队员发出诚挚邀请,明年3月樱花开放时,请他们和家人一起到武大赏樱。每年的樱花季,游人如织,人头攒动,春风十里,春意盎然。

“妈,去赏樱花,到武大云端赏撄花。”女儿说。

“樱花已经开了?”邹丽问。

“开了,很好看,我发给你。你可以点开赏樱花,很美。”

“好美啊!好美啊!”邹丽点开看了,连声说。

“妈,你也可以邀请上海医疗队来赏樱花。”

“我转发给她们。”

“妈,今天起,多数城市公园逐步恢复开放。”女儿又说。

“逐步恢复开放,樱花绽放正当时。”

“我们家的花也开了。”

“花也开了。是啊,春天来了。”

这天起,车逐渐增加,行人也逐渐增多。

24日

“妈妈,消防正在对火车站进行全方位深度消杀。”儿子说。

“准备解封吗?”

“妈,发布了,发布了。”

“发布啥?”邹丽问。

“发布通告,武市将于4月8日起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

“这是要解封,没错。”邹丽兴奋不已。

25日

“妈,今天是进入14天重启倒计时的第一天。”

“妈,3月25日零时,湖北省除武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

“妈,今天起,117条公交线路恢复运营。”

车明显增加了很多,行人更多了。城市的活力在逐渐恢复,犹如大病初愈的人活动了一下筋骨,缓缓地站了起来,缓缓地迈出第一步。

28日

“妈妈,地铁6条线路率先恢复运营。”儿子说。

30日

“妈,上午10点,多家商场恢复营业。熟悉的欢迎光临终于再次响起。真有点久违的感觉!”女儿说。

“妈,你明天隔离结束,我们等你回家。”女儿又说。

“明天下班后回家。”

“等妈妈回家。”儿子说。

第二天,邹丽解除隔离,正式上班。

“邹妈,上班了。”

“大家都正常吗?”

“正常。”

“小林,什么时候开始请产假?”邹丽问小林。

“还没这么快。”小林笑着说。

“小芬,解封后,你该行动了;陈敏,你也要行动起来。”

“这次要行动起来。”小芬羞红了脸。

“要行动起来。”陈敏也红了脸。

“你们也一样。”邹丽又说。

“我们都要行动起来。”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脸上都是羞答答的玫瑰。

“不用穿防护服的感觉太好了,一身轻松。”小然说。

“对,感觉完全不一样,真舒坦。”秀米说。

“感觉得心应手。”小芬说。

“口罩要戴好。”

“都戴好了。”

“忙起来。”

“忙起来。”

下班后,邹丽终于可以回到久违的家。自从那天回家给爱人取衣服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

路上的行人一天天增多,道路上的车在一天天增加,烟火气在一天天地积攒,如那枯萎的树干吐出嫩芽后,现在已经是绿叶满枝头。

越接近家门口,她的心越慌。家还是那个家,却有些不同。在小区前,她眼角泛着泪水,踌躇不前,不敢再往前迈一步。站了一会儿,她才努力把眼泪止住,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拐入小区。邹丽按照要求戴着口罩,进行身份登记,测量体温才进入小区。

以前越接近家,步伐越放松;现在越接近家,步伐越沉重。这一条回家的路,满载着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也满载着一家人的温馨快乐。现在这近在咫尺的家,反而压力重重,走不到尽头。

“妈。”儿子与女儿早已开着门,等她归来。

“你们……”她不敢看两个小孩,怕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妈……”女儿与儿子早已一左一右扑了过来,拥抱着她,泪光闪闪。

拥抱着两个孩子,她的泪水早已控制不住。时间此刻凝结不动。

“别哭了。”许久,邹丽才止住泪水说。

“妈,你坐,我们……”女儿止住泪水说。

“妈,你坐。”儿子也止住眼泪说。

回到熟悉的家中,心中的缺失如影随形,始终绕不开。家里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小气吧啦的气息,每个空间都散落着小气吧啦的味道,每个地方都回响着小气吧啦的声音。她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却摸不着。看到阳台的花竞相开放,好像在述说着一切依然如故,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那种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那种熟悉的身影无处不在,那种熟悉的声音亲切悦耳,以前的一幕幕不知不觉地飘过来,飘得她一阵晕晕乎乎,恍恍惚惚。

“妈,你怎么了?”女儿见妈妈脸色苍白问。

“妈,我倒杯水给你。”儿子去倒水。

喝完水,休息一会儿,邹丽才缓过劲来。她知道无法逃避,无法躲闪,只能去面对,只能去适应。

4月2日邹丽的爱人被评定为首批烈士。

邱主任打电话给她。

“邱主任。”

“院长被评定为首批烈士,他是国家英雄。”

“他是国家英雄。”

“快解封了,什么时候过来取院长的物品?”

“过去时我给你电话。”

“好的。”

4月4日,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10时起,全国人民为闻令而动、毅然赴险的英雄和逝世的同胞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到4月6日,各省医疗队都已撤回,还有近1000人坚守,其中就有鼎鼎大名的重症八仙。

4月7日,1.5万名环卫人员与6000多名城管执法人员,对各大商圈及城区道路进行了卫生大扫除和消杀作业,迎接明天解封。

“邹妈,明天解封了。”小芬她们高兴地说。

“对,明天正式解封。”

“被偷走的那座城,快还回来了。”

“快还回来了。”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

这几天,邹丽已经感到有种熟悉的味道在飘,是久別的人气,是久违的烟火气,是丢失的嘈杂声,是好久不见的擦肩而过。很久都没见到,她感到异常亲切。还有那滚烫飘香的热干面,早已用香气把这座城里三圈外三圈圈了起来,跑也跑不掉,逃也逃不开。

春天刚开始还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悄无声息地到来,现在早已跟顽皮的小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快快乐乐、光明正大地来了。万物复苏到处都洋溢着生气勃勃、生机盎然的景象。

4月7日23时58分,湖北省高速公路路政、养护、收费、高警等人员各就各位、整装待发。邹丽与儿女如守岁一样,守着这一刻的到来,等待这座英雄的城市解封。

“妈,倒数了。十,九,八……”儿子跟着倒数。

“三,二,一。”邹丽与女儿也在心中默念,跟着倒数。

4月8日零时,武市解封重启,长江两畔亮起灯,向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致敬。

“妈,解封了。”儿子说。

“妈,解封了。”女儿说。

“终于等到这一刻,早点休息吧。”邹丽说。

两个小孩各自回房休息,邹丽也回到自己的房间。走到窗边,只见那黑色的天幕上繁星点点,远处群峰若隐若现,一排排路灯都亮了起来,似乎都在庆祝解封。小区里很多人的窗户都还亮着灯,正守着这零点解封。这小区里的夜是那么静谧,是那么和谐。她噙着眼泪小声地说:“小气吧啦,解封了,这座城市又将活力归来。全球疫情还没结束,但终究会挺过去。”

说完,早已泣不成声。过了好久,她又颤着声说:“小气吧啦,山河已无恙!”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