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阔天空的头像

海阔天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12/09
分享
《大国护士》 连载

第五十八章 我和我的祖国

5日那天,14床患者吞咽无力,无法正常吞咽食物,需要鼻饲。邹丽按流程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征得家属的同意后,和小兰准备给患者插胃管。

“小兰,还要鼻饲护理,你有没有问题?”邹丽担心小兰。

“邹妈,没问题。”小兰依然信心爆表。

“好,准备鼻饲物品。”邹丽便说。

“邹妈,准备好了。”小兰准备好鼻饲管和鼻饲包。

“检查鼻饲包物品?”邹丽吩咐。

“鼻饲包物品齐全。”小兰检查完。

“确认鼻饲管是否通畅?”

“鼻饲管通畅。”小兰检查完毕。

“小兰,取半卧位。”邹丽说。

“邹妈,危险,还是我来。”小兰担心。

“我来。”邹丽不理她。

两人帮病人取了半卧位。

“现在帮你插鼻饲管,别怕。”邹丽对患者说。

患者只是斜了斜眼睛,歪了歪嘴,算是确认。

铺上治疗巾,邹丽把弯盘置于口角,确认患者右侧鼻孔通气顺畅,开始清洁。清洁完,取出胃管,她测量从患者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的距离,为胃管插入长度,约50cm。然后用液体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左手拿着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拿着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着患者右侧鼻孔缓慢插入。先稍向上,后平行,再向后下轻轻地插入,缓慢插入到咽喉部。感觉有阻力,邹丽连忙将胃管退后2cm,用左手拇指轻轻推了患者的喉头。等患者吸气完的一瞬间插入胃管,直接达到刚才预定的长度。初步固定好胃管,邹丽才使用无菌注射器连接导管末端回抽,却没有抽出胃液。

“邹妈,没有抽出胃液。”小兰一看没抽出胃液来。

“听诊器。”

“穿防护服不能使用听诊器。”小兰提醒。

“忘了,用治疗碗盛水来。”邹丽才想起来。

“邹妈,没有气泡,可以。”小兰取了治疗碗,盛水回来,将胃管末端放入碗内,没见气泡逸出来。

确认完胃管位置后,邹丽将胃管末端盖好盖子,用纱布包好。又用纱布拭去患者的口角分泌物,撤了弯盘,撤了治疗巾,然后用胶布将胃管蝶形固定于鼻翼部。

“鼻饲管插好了。”邹丽对患者说。

患者还是斜了斜眼睛,歪了歪嘴,算是确认。

邹丽与小兰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每次鼻饲时,要先确定鼻饲管是否在胃里面?鼻饲管是否通畅?是否有潴留?是否腹胀?痰液多的,鼻饲前一定要先吸痰;床头摇到半卧位;确认鼻饲管通畅后,先用10ml温开水冲洗胃管;鼻饲温度不冷不热,以38~40℃左右为宜;鼻饲速度要缓慢,均匀,不要过度用力,也不要过快;过渡时,盖好鼻饲管的盖子;每餐鼻饲200ml;每餐间隔时间要大于2小时;可根据全天总量和患者的消化吸收情况,合理分配制定间隔时间。”

“鼻饲完,再缓慢注入20毫升左右的温水,避免管道阻塞;盖好盖子,用纱布包好,固定好鼻饲管;半小时内避免吸痰、翻身、拍背或平卧。”

“患者不能经口进食,也要密切观察口腔黏膜和鼻腔黏膜的情况,注意口腔卫生,每天给予口腔护理两次。”

“注意患者的情绪,以免患者自行拔出胃管;注意观察抽取胃液的颜色、性质、量;注意预防鼻饲引起的腹泻;防止鼻黏膜局部长时间受压而破坏。”邹丽嘱咐。

“邹妈,知道了。”

“照顾鼻饲患者跟照顾婴儿是一样,一点儿都不能马虎。烫了不行,冷了不行,多了不行,快了也不行。”邹丽说。

小兰点了点头。

“上次那个中风患者也是你护理的。”邹丽问。

“上次那位患者已经出院,但他不需要鼻饲,相对要好护理。”

“鼻饲护理起来要处处小心,有事及时沟通。”

“好的。”

转眼到了10日,时间快得让人有点适应不了。对于这点,邹丽深有感触。这几天,重症病区几乎没怎么收治病人,好像一夜之间消失一样。只有5日那天收治了一位患者,还是普通病区那边转过来的。再后来就只出不进。到今天,重症病区只有21位患者。这些患者有一大半是接近痊愈的。

进入病区,邹丽跟随江主任查房。

5床奶奶连续四天晚上高烧,6日39.3度,7日39.2度,8日39.2度,9日39.1度。服了退烧药后,6日白天是37.3度,7日37.2度,8日还是37.2度,9日37.1度。现在的体温是37.1度。晚上会不会高烧?还不知道?

5床奶奶见到江主任,就笑呵呵地看着玫瑰花。看到这情景江主任都忍不住偷乐。5日那天,江主任与邹丽一进病区就忙得不可开交,没有准时查房。奶奶就张口大声尖叫一声。江主任以为什么事情,立马寻声赶了过来。

“小爱,怎么了?”江主任急切地问。

“不知道奶奶喊什么?”小爱也被奶奶的尖叫吓一大跳,不知道什么情况。

“花。”奶奶对江主任笑了笑,指了指玫瑰花。

“奶奶,你没事吧?”江主任问。

“都正常。”小爱迅速查了一遍,没有发现异常。

“那怎么会突然尖叫?”江主任不解,看奶奶那表情没有什么异常。

“可能是奶奶早上还没看到你,想见你。”小爱猜着。

“奶奶,你是不是调皮?”江主任觉得很有可能。

“主任,尽量跟奶奶说短句。”小爱提醒江主任。她知道奶奶经常会答非所问,逐渐摸索出尽量说短句或短语,这样奶奶才听得懂,听得清。

奶奶眯着眼睛,笑嘻嘻的,也不言语。

“奶奶,你小调皮,对不对?”江主任也觉得奶奶在捣乱。

“花,好看。”

“奶奶,花,好看。”江主任被奶奶的小调皮逗乐了。

……

“昨晚上还是高烧?”江主任问。

“昨天还是39.1度。”小爱回答。

“退烧了?”

“退烧了,现在37.1度。”

“晚上再看一下。吃饭都正常?”

“吃饭正常。现在都按奶奶喜欢吃的口味做,不挑食了。”

“这样就好,还是按以前的治疗方案不变。”江主任说完,又问奶奶,“奶奶,你今天还调皮吗?”

“花。”奶奶还是笑呵呵,用手指着那朵依然鲜艳的玫瑰花。

“玫瑰花有没有每天换水?”江主任问。

“每天都换,玫瑰花跟刚送来时一样美。”小爱每天都会给那朵玫瑰花换水。

“这样能保鲜。”江主任笑着说。

“花。”奶奶似懂非懂地说。

“奶奶,花还是那么漂亮。”

“漂亮。”奶奶听懂了,乐了。

10床患者恢复得不错,病情稳定。

11床患者病情好转,未见异常。

14床患者病情平稳,也没有大的波动。

……

到18床这边,奶奶大前天做了核酸检测,是阴性。

那天,邹丽对她说:“奶奶,你的核酸检测是阴性。”

“阴天?”奶奶听不大清楚。

“检测结果阴性。”邹丽又说一遍。

“阴性,那就是好了。我能回家了。”

“奶奶,还不行。”

“为什么?”

“还要检测一次。”

“测完就可以回家了?”

“奶奶,阴性就能回家,”

“护士长,到时帮我个忙。”

“什么忙?”邹丽问。

“到时跟你说。”奶奶还神神秘秘地说。

“奶奶还很神秘。”邹丽笑了。

奶奶的治疗很顺利,但是昨天的核酸检测结果却是阳性,只能先将奶奶送往普通病区。

“奶奶,虽然不是出院,但送普通病区出院就快了。”邹丽对奶奶说。

“护士长,请你帮个忙。”她请求。

“什么忙?”邹丽问。

“把我送到慌张医院,行吗?”

“奶奶,你要去慌张医院?”

“我想去。”

“想去?”

“那边可以唱歌,可以跳舞,我想去。”

“奶奶,慌张医院都要关了。”

“医院要关了?”奶奶不解。

“慌张医院是临时医院,没有病人就关了。”邹丽解释。

“我想去唱歌跳舞,你让慌张医院多开几天。”

“奶奶,这我决定不了。”邹丽笑着摆手。

“多开一天也不行吗?”

“不行,肯定不行。”

“是不是我要去,就关了?”奶奶一脸的不高兴。

“奶奶,不是这样的。”

“那怎么这么巧?”

“刚好这几天休舱。”

“谍务(故意的)。”奶奶一脸不高兴。

“奶奶,不是故意的。”

“就是谍务。”

“奶奶,战胜疫情后,你就可以去跳广场舞。”

“我就想去慌张医院。”奶奶还是坚持。

“奶奶,无法送你去慌张医院,只能送你去普通病区。”邹丽只好说。

奶奶一言不发,抿着嘴,一脸不乐意。

“走,奶奶,送你去普通病区。”

“我还是想去慌张医院。”

“奶奶,没有慌张医院,只能去普通病区。”

“慌张医院,慌慌张张来得快,慌慌张张去得也快。”奶奶嘟囔着,那嘴跟冒泡的鱼儿一样。

“奶奶,你还编顺口溜。”邹丽笑了。

“好听吗?可惜不能去慌张医院。”奶奶才挤出一点笑容来。

送完奶奶回来,临近下班时,又送25床患者去普通病区。

“护士长,我这条命算是被你们捡了回来。我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却奇迹般地生还。”25床患者感慨。

“是啊,奇迹在发生。”邹丽说这话时,咽喉不知被什么卡住,奇迹总是在发生,却没有降临到小气吧啦身上。

“赚到这条命,真的要谢谢你们!我这条命才得以保全。”25床患者激动地说。

“我们……”邹丽说不出话来。

“活着真好!”

“活着真好!”邹丽附和着。

从病区消毒出来,邹丽就感受到空气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一种美美的爽爽的春的味道。天气晴朗,春风习习拂来,带来了清新无比的春意。春的气息跳动着,荡漾着;春的灵气跳跃着,闪烁着;春的俏皮发芽着,生长着。这个冬天悄无声息地走了,连挥手告别一声都没有,像小偷一样,偷走整个中国的春节,就贼头贼脑地溜走了。

邹丽突然想起昨晚小芬打电话跟她说:“邹妈,听说主席要到火神山医院。”

“听谁说的?”

“听说的。”

“确定吗?”

“不知道。”小芬也说不出来。

“只是传闻?”

“我也说不上来。”

“要是真的,这就给我们带来抗疫的信心。”邹丽意味深长地说。

……

护理部主任的电话来了。

“主席到火神山医院了。”一接起来,护理部主任就说。

“真的吗?”邹丽还是不相信。

“来了,真的来了。”

“真的。”邹丽才有点相信。

“主席亲临一线给我们助威来了,这太鼓舞人心。”

“这样太给力了。”

“是啊,这段时间疫情数据不断在走低。3月5日新增确诊病例143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681例。3月6日新增确诊病例99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678例。3月7日新增确诊病例44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661例。”

“这两天呢?”邹丽问。

“这两天我还没空看。”护理部主任说。

“新增确诊病例这么少,治愈出院病例这么多,这样我们战胜疫情就快了。”

“8日那天看湖北除武市以外所有地市连续3日无新增确诊病例,武市当日新增确诊病例也降至50例以下。”

“这个成绩太不容易了。”

“我们快迎来胜利!”

“是啊。快了,我们快胜利了。”

晚上,私聊群早就热闹得快把整个武市的天空都掀起来。其实这几天私聊群一直都是这么热腾腾的:

3月5日

秀米的语音:这么多红枣、龙眼干、荔枝干,谢谢你们!

小然的语音:谢谢你献血!

小林的语音:好好补补!

小芬的语音:好消息,我们另一个院区今天关闭了。

小爱不相信:真的吗?

小芬回答:真的,最后一批病人已经转运出院,定点病房正式关闭。

小然的语音:那些驰援队员去哪了?

小芬回答:去别的医院,继续奋战。

小兰的语音:医院关了,怎么处理?

小芬回答:正在进行消杀、整床拆床、终末处理等事情。

又丽问:处理完怎么办?

小芬笑了:处理完,就回归正常。你还想怎么办?

苏苏急了:不行,我们要赶紧回来。再晚几天,这边也关了,我们三个干瞪眼急冒火也没用。

三朵也急了:这是火箭的速度,我们还没隔离完,医院就关闭了。这怎么行?

又丽也急了:我们要赶紧回来,不然真的会来不及。

小然的语音:没事,你们安心隔离,我们都会替你们扛着。

苏苏乞求着:但愿我们回来时,定点病房还在。

三朵也乞求着:对,我们还能再回到战位来。

又丽也乞求着:现在是一天一个样,都不敢奢求什么,只求我们尽快隔离回来。

秀米的语音:专家说疫情已进入低位运行期。

小然的语音:疫情态势已从2月初高位运行期进入2月中旬中位运行,现在正式进入低位运行期。

小爱的语音:张院士说湖北省除武市以外其他地区,预计3月中旬基本清零;武市有希望到3月底实现基本清零。

小林的语音:他还说4月底,其他省市基本可以摘口罩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湖北省则要晚一个月。

又丽的语音:好像胜利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小兰的语音:你们赶紧回来。晚了,疫情就真的结束了。

苏苏的语音:我们现在也只能踮着脚老老实实呆着,然后跺着脚火急火燎地等着。

又丽急了:刚开始担心自己发烧,现在担心医院定点病房关闭,这何时是个头?

三朵的语音:急死人了。

……

3月6日

小芬的语音:今天光谷方舱医院休舱,太燃了。

小爱的语音:还有江夏区中医医院最后一批18名病友转院清零,也封闭了。

小然的语音:第二个方舱医院休舱,第二个医院清零,好事连连。

小林的语音:太快了,迅雷不及掩耳。

小兰的语音:光谷方舱医院才投入使用19天就顺利休舱。

李素的语音:方舱内最后22名患者通过视频屏幕,与舱外6支医疗队的医务人员道别。

陈敏的语音:聚拢在另一块屏幕前的十几名患者,第一次看到这些白衣天使戴口罩的样子,情不自禁地说,“谢谢你们,感谢祖国,感谢医生和护士。”

又丽的语音:还有那一首《明天会更好》响彻光谷会展中心,我都抑制不住……

小爱的语音:明天会更好。

小芬的语音:我视频连线大家,我们一起唱。

秀米的语音:不行,视频连线最多9个人,没办法全部连线。

小芬想了想:可以分组,我们分成两组就够了。

小然的语音:这样可以。

小芬与小然各连线一组,所有人热泪盈眶,一齐唱着:“日出唤醒清晨,大地光彩重生,让和风拂出的音响,谱成生命的乐章。”

……

3月7日

小芬的语音:今天有没有方舱医院休舱?

小兰的语音:不知道。

小林高兴:听说十号左右要全部休舱。

秀米的语音:还有两三天,有这么快吗?

小林的语音:开不容易,关很容易。

小然的语音:谁说的?开不容易,关也不容易。

小芬的语音:关也要有很多流程,转运、消杀、整床拆床、终末处理等流程。

小林的语音:好像是这么回事。

又丽的语音:客厅方舱医院算不算?

小芬回答:客厅方舱医院只是清零,不是休舱。

苏苏的语音:那就是没有。

小然的语音:可惜了,没有。

李素的语音:可惜啥?

三朵的语音:有一家,黄陂区体育馆方舱医院休舱。

小芬的语音:至少还有一家。

小然回答:疫情早点结束,早点回归正常。

李素笑了:你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急啥?

小然的语音:赶着去谈恋爱,不然人就老了。

李素的语音:早干嘛去了?疫情来了,爱情也成了摆设。

小然的语音:正在物色,疫情来了,就泡汤了。

李素的语音:没事,你赶紧物色,马上可以谈了。这次要抓紧,要像饿虎扑食把爱情抓稳。

小然笑了:你才像饿虎扑食,我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李素的语音:你慢慢钓鱼,我可要饿虎扑食。

小芬笑了:嘴里说饿虎扑食,一到爱情真来了,又变成慢慢钓鱼。

三朵乐了:我对疫情饿虎扑食,对爱情是愿者上钩。

……

3月8日

小芬的语音: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女神节。

小然的语音:客厅方舱医院今天正式休舱。

小林的语音:它实现了五个零,零死亡、零感染、零事故、零投诉、零复发。

陈敏的语音: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5支医疗队支援,累计收治患者1760名,高峰时期在舱患者1434人,已治愈患者868人。

小爱的语音:武市体校方舱医院也休舱了。

小兰的语音:江汉经济开发区方舱医院清零,算不算?

小芬的语音:还没休舱。

又丽的语音: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休舱了。

苏苏的语音:沌口方舱医院休舱了。

三朵的语音:汉阳国博方舱医院也休舱了。

秀米的语音:这么多,都有点眼花缭乱。

李素的语音:今天是个好日子,都赶着今天休舱。

陈敏的语音: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眼睛都不够使。

小兰的语音:都赶着过节一样,集中在今天休舱。

小爱笑了:这样才有节日的气氛,蛮搭的。

安原的语音:都来凑热闹过节,像赶集来了。

又丽的语音:李院士作了预判,估计20号左右能够清零。

小然的语音:这样就快了。

小兰的语音:20日,可能吗?

小芬的语音:我们重症病区可能性不大,还要坚持,还要扛住。

……

3月9日

小芬的语音:今天有哪几家?

小爱的语音:青山区方舱医院今天休舱。

小兰的语音:目前开放床位最多、累计收治人数最多、累计出院人数最多的江汉方舱医院宣布休舱。

李素的语音:在34天时间里,江汉方舱医院累计收治1848人、转出521人、出院1327人。

陈敏的语音:方舱医院如大胃王一样,一口气可以吃下这么多。

秀米的语音:方舱医院确实胃口大,这么多人都能轻松消化掉。要不是方舱医院,真不敢想象。

安原的语音:如果不是方舱医院,不会这么快掉到两位数。

小芬的语音:3月8日新增确诊病例40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535例。

又丽的语音:这数据真不错。

小然的语音:明天会不会全部休舱?

小林的语音:会。好像只剩两家。

小兰的语音:一家江夏方舱医院,还有一家武昌方舱医院。

又丽的语音:应该会全部休舱。

苏苏的语音:期待明天全部休舱。

三朵的语音:方舱医院休舱完,就快了。

……

3月10日

小芬的语音:江夏方舱医院与武昌方舱医院也正式休舱。

陈敏的语音:算是尘埃落定。

秀米的语音:今天新增确诊病例19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297例。

小然的语音:数据也越来越漂亮。

又丽吁了一口气:全部休舱了,太好了。

苏苏的语音:热热闹闹的方舱归于平静。

安原的语音:下午3点半,随着最后一批49名患者从体育馆走出,最后一个方舱医院休舱。

陈敏的语音:这是最早投入使用、最早成立临时党委、最早有患者出院、最早开始病人的心理疏导、最晚休舱的方舱医院。

李素的语音:下来就是我们医院了。

小然的语音:对了,我想起18床奶奶把方舱医院听成慌张医院。

又丽的语音:这我知道,当时是我护理的。

小然的语音:今天送她去普通病区,她死活都不去,就要去方舱医院。

又丽着急地问:后来呢?

小然的语音:方舱医院全休舱了,怎么去?她求邹妈帮忙。邹妈也爱莫能助。

又丽不解:她想去方舱医院,为什么?

小然笑了:奶奶太逗比,听说那边能唱歌能跳舞,她也要去唱歌跳舞。

又丽的语音:后来呢?

小然的语音:还是送普通病区,她一脸不乐意。

又丽乐了:奶奶真好玩。

小然的语音:奶奶编了:慌张医院慌里慌张开始,慌里慌张结束。

又丽笑了:奶奶真这么编。

秀米笑了:奶奶才华横溢。

小爱也笑了:奶奶才高八斗。

苏苏赞一句:奶奶太有才了。

陈敏的语音:这奶奶跟以前31床那个奶奶一样,都是搞笑天才。

李素的语音:没错,跟让上海驰援队赶紧抹花生油开溜那个奶奶有一拼。

陈敏乐了:那奶奶也搞笑。刚开始让尚护士长她们抹猪油,怕弄不到猪油,又改成橄榄油,结果又担心橄榄油太贵,最后建议使用花生油,还神秘兮兮地教尚护士长如何使用。

三朵的语音:怎么教的?

陈敏笑了:脚底抹一抹。

三朵乐翻天:脚底抹油,奶奶真会挖坑。逗,太逗了!

小然的语音:奶奶真逗!

小芬的语音:在恐怖的疫情下,我们有时只能靠这样来取暖,来取乐。

又丽乐了:要是两个奶奶碰在一起,都可以说相声表演小品。

秀米的语音:我们重症病区最压抑,难得碰到这种开心果。

小爱的语音:能护理这种患者也是一种幸福。

又丽的语音:现在百岁奶奶有没有笑料?

小爱笑了:小孩子脾气,看那表情会忍俊不禁,笑料倒没有。

又丽的语音:可惜了。

小然的语音:今天总书记亲临一线。

苏苏的语音:喜事串成串的,如冰糖葫芦一样成串成串地来。

小芬的语音:总书记给我们助威!给我们加油来了!

小爱的语音:离胜利不远了,应该就在眼前。

又丽的语音:主席去了火神山医院,察看了远程会诊中心,还同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交流。

苏苏的语音:之后到了东湖新城社区,察看了社区防疫工作,同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卫生服务站医生、下沉干部、志愿者等座谈交流,了解到一些第一手情况。

三朵很激动:主席来了,好激动。

安原的语音:信心满满。

李素的语音:主席给我们打气来了。

……

晚上,邹丽、尚护士长与海护士长三人工作视频会议后,又兴致勃勃地聊开了。

“你们前两天送给秀米的核桃与柿饼,我已经拿给她了。她说要当面谢谢你们。”邹丽说。

“小食品还要当面谢。要谢也是谢她献血救人。”尚护士长说。

“让她吃完再找我们要。”海护士长说。

“我让她快点吃,这里有的是。”邹丽故意说。

“有,随便她吃。”尚护士长笑了。

“当然,无限量供应。”海护士长笑了。

“我让她敞开吃。”邹丽也笑了。

“这几天疫情明显好转,可算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守得云开见月明。”尚护士长高兴地说。

“铆起抗疫,疫情真要被我们擒于马下。”海护士长说。

“海护士长,铆起抗疫,方言也懂了。”邹丽惊讶。

“这是跟患者学的。”海护士长笑了。

“方言确实不大好懂。学了一些,就不像以前那样闹笑话。”尚护士长也笑了。

“我们现在就是铆起抗疫!”邹丽说。

“铆起抗疫。”海护士长又说一遍。

“铆起抗疫,很有味道。”尚护士长也重复一遍,觉得别有一番风味。

“是一个劲儿、努力地抗疫,”邹丽解释。

“全国铆起抗疫。”海护士长笑着说。

“全国铆起抗疫。”尚护士长也说。

“没错,全国铆起抗疫。”邹丽说。

“这几天,方舱医院也是绝了,像举行休舱比赛一样,今天不是你休舱,明天就是他休舱,还没来得及眨眼,全休舱了。”尚护士长笑着转了话题。

“是啊,感觉像端午节赛龙舟似的,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样子。”海护士长有同感。

“休舱太快了。”邹丽也有同感。

“那18床老奶奶,她总是说方舱医院是慌张医院,还真形象。”尚护士长突然想起。

“对,18床的奶奶听力不怎么好,可这个叫法还很贴切,很有嚼头。”海护士长说。

“奶奶听差了,还不让人改。”邹丽想起当时的情景。

“刚开始我也不懂奶奶说的慌张医院是什么意思?当时还认为是方言,可问来问去问不出来。后来问交接管床护士才知道是方舱医院。”尚护士长说。

“我当时也觉得奇怪,知道后才觉得很有味道。”海护士长说。

“奶奶成了顺口溜高手。她还说,疫情来了真慌张,瞎闯乱撞莫慌张,慌张医院治慌张,治了慌张不慌张。”尚护士长又学着说。

“慌张医院说慌张,慌张医院治慌张,慌张医院不慌张,慌张医院没慌张。”海护士长也学着说。

“奶奶编了这么多?我只知道她说慌张医院慌里慌张开始,又慌里慌张结束。”邹丽听傻了。

“是啊,这都是她编的。”尚护士长笑了。

“奶奶把方舱医院说绝了,简单明了。”海护士长也赞不绝口。

“奶奶把方舱医院错听成慌张医院,可算是误打误撞。”邹丽说。

“也不一定,也有可能奶奶是有意的。”尚护士长有自己的看法。

“有可能。”海护士长同意这观点。

“如果是这样,奶奶就是大智若愚。”邹丽觉得有道理。

“方舱医院是中国首创,慌张医院却是奶奶首创。”尚护士长笑了。

“还有今天总书记亲临一线,像一股春风拂来。”海护士长说。

“春风拂槛露华浓,来得真及时。”邹丽也说。

“总书记来了,铆起抗疫,就能劲往一处使。”尚护士长高兴地说。

“一鼓作气,拿下疫情。”海护士长兴奋地说。

“邹姐,还有个事,呼吸机的牌子怎么这么多?找个配件都不好找?”尚护士长问。

“刚开始呼吸机都是七拼八凑起来,才导致这么多牌子。找配件的时候,一定要知道是哪个牌子,才好配对。不然就要多跑几趟。”邹丽说。

“刚开始经常会弄混,现在好了。”尚护士长说。

“我忘了提醒你们。”邹丽觉得过意不去。

“交接时你有提到,没太在意。只是有疑问,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牌子?”海护士长说。

“当时已经封城,找这些呼吸机的配件都是费尽周折才配上。”邹丽解释。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这么多牌子。”尚护士长恍然大悟。

“你们太难了。”海护士长赞叹。

“这几天疫情好转太快,我担心大家思想会有点放松。千万不可麻痹大意,还是要提醒一下。”尚护士长说。

“该激动时,要让她们激动;该高兴时,也要让她们高兴;该提醒时,还是要提醒。”海护士长说。

“还是要提醒一下。”邹丽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又补充,“方舱医院结束了, 我们还没结束。”

“今天最难忘还是武昌方舱医院大家一起唱《我和我的祖国》。”尚护士长说。

“太让人感动。”海护士长说。

“音乐一响起,就让人激动不已。”邹丽说。

视频结束后,邹丽马上在群里面通知:疫情持续好转,方舱医院已全部休舱,但我们还没有结束,我们还要继续抗疫。来,铆起抗疫。

小芬回复:铆起抗疫!

小爱回复:铆起抗疫!

大家纷纷回复铆起抗疫!

通知完,邹丽与两个小孩简单通了电话。

“妈妈,方舱医院全部休舱了。医院什么时候开始?”女儿问。

“还不知道。”邹丽回答。

“还没通知?”

“还没通知。”

“你们另一个院区不是5日就关闭了?”

“但我们还没通知。”

“妈妈,今天习爷爷亲临一线,你知道吗?”儿子凑过来问。

“知道。你们也看到了?”邹丽问。

“看到了。他去了火神山医院。”儿子说。

“主席来了,方舱医院全部休舱,疫情快结束了,妈妈,你还是要小心。”女儿说。

“会的。”

“妈妈,一定要小心。”儿子说。

“会的。家里还需要什么?”

“这个要问姐姐。”儿子说。

“都还有。”女儿回答。

“体温要坚持测量。”

“会的。”

挂了电话后,邹丽的脑海里闪过一段爱人的视频,是去年国庆节时,爱人起头与医院全体人员一起合唱《我和我的祖国》。那时是那样神采飞扬,那样激情四射。想到这,她的眼睛又湿润了。这一夜,她是枕着这首歌入梦: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

……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