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阔天空的头像

海阔天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7/23
分享
《大国护士》 连载

第四十章 我信了你的邪

邹丽接到尚护士长的电话。

“邹护士长,几天交接下来,有些问题,我们三个人碰一下。”尚护士长在电话里说。

“好的。”邹丽同意。

邹丽、尚护士长与海护士长三人开了微信会议。

“大家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重症病区不像上海那种开放式格局,一个人根本无法同时护理四个病人,忙不过来。”尚护士长首先说。

“这个问题比较突出,看看怎么调整?”海护士长也说。

“你们看怎么调整?”邹丽问。

“我想让每人只护理两个患者,一方面提高护理质量,另一方面也不会忙中出错。这样就要把4小时的班更改为6个小时的班。邹护士长,你看如何?”尚护士长说。

“我没意见。”邹丽想了想说。

“还有以前为了交接,都是安排老带新;现在都已经熟悉工作流程,可以调整过来。这样也能缓解我们三个人的工作压力。”海护士长说。

“那就一起调整。你们准备什么时候调整?”邹丽同意,这样她也轻松。

“现在就改。改完确认后就从凌晨这个班开始执行。”尚护士长说。

“那就马上改。”邹丽同意。

“我先改一遍,你看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我们汇报一下,马上执行。”尚护士长说。

“好的。”

开完了微信会议,尚护士长就开始更改排班表。三人不时会商量如何排班,直到三人都确认。

尚护士长把改完的新排班表发给邹丽与海护士长。邹丽打开一看:每天4班,由邹丽、尚护士长与海护士长各负责一班,剩下一班由三人轮流负责;每班工作时间为6小时,按每人护理两个患者配比;邹丽的班是早上6点到12点。

“我怎么都是白班?”邹丽觉得不妥。

“这段时间你一直不停不休,想让你轮休,你肯定不同意。”尚护士长没把话说得那么透明。

“这……。”这样一说,邹丽不知该如何回答。

“邹护士长,先这样吧,以后该调整再调整。”海护士长说。

“好吧。”邹丽只好同意。这样调整对她有利,除了上6小时的班,再与尚护士长、海护士长三人轮流管一个班,就能休息。不用像以前一天忙个不停,连空余的时间都没有。这种排班正是她想要的,会有一些私人时间。

这个排班表,比较科学,比较合理。三人汇报完,立刻把新的排班表发到群里。邹丽把排班表已更新的通知发到群里:通知:新的排班表已发群里,旧的排班表同时作废,收到回复。没多久,此起彼伏的收到声响个不停。

大家都认可这种排班,省得上班时像打仗一样,跑个不停,还无法保证护理质量;下班后又累得快要散架,手不是自己的,脚不是自己的,身体也不是自己的;工作时间虽然多了,但护理质量上去了。最主要是人不用跑来跑去,不那么累,就不容易出差错。

担心有误,邹丽又挨个通知。通知完已快凌晨,邹丽赶紧给自己调了四点五十的闹钟,准备休息。

看到群里有院长的群公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是目前抗疫的重中之重。武市目前唯一的好消息是病例死亡率在持续下降,已经从最高的6%下降到4.3%。虽然仍高于全国除湖北省以外地区近30倍,但却是所有数据中最亮眼的一个数据。各位同仁,付出就有回报,继续加油!

这个数据跟重症监护紧紧地连在一起,就跟邹丽她们的工作息息相关,说明她们这段时间的努力获得回报。看完,她开心地笑了,躺下休息。

2月4日这天,邹丽4点50分就起床。今天她心情不错,神清气爽。因为昨天爱人做了气管插管,效果杠上开花,没得说。

天还未亮,邹丽要赶6点的班。交接班时,病人都还在休息。不幸的是,昨晚2床患者去世了。这又打了她一个闷棍,让她发懵、发呆,难道俯卧位通气有问题?脑海中响起那段旋律:为了你,我拼了命,可依然要承受这种烈焰般的煎熬。做好善后处理,邹丽嘱咐在外面的护士,等8点过再通知家属。

7点,病人才逐渐醒过来。12床包女士的病情体温正常,使用了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机也没问题。邹丽希望她能创造奇迹。这是对她们抗疫最直接的奖赏。又做了两个气管插管,累得大家大汗淋漓。在病区就是跟病毒来较劲的,来拼命的,不认输,也不认命。

下班后,邹丽脱下防护服,深绿色的短袖洗手衣早已汗透。消毒出来,她想瞧瞧爱人怎么样?走到一边连线爱人的视频。第一次爱人没接,她的心揪着,又拨了一次。还是没接。她的心有点乱了,不清楚爱人到底什么情况?她不敢胡思乱想,一门心思只想着与爱人视频,又拨了一次。她的心有点沉不住,提心吊胆地盯着手机,心里急切地念叨着:“接啊,快接啊。”还是没接。她怀疑手机没有信号?可瞧瞧手机的信号。信号满格,没有问题。什么情况?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心蹦蹦乱跳。踌躇了很久,她又拨一次,心惊胆战地等着。结果还是没接,她已经不知所措,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

她立马发微信给邱主任,可邱主任也没回微信。她一下子坠入深渊中,伸出手想抓一点绳索或树枝来求生也抓空了,抓不着。她无法淡定,无法平静,只好又尝试着连线爱人的视频通话。她告诉自己,假如这次爱人再没有接,她只能去文昌医院。连线爱人的视频时,她感觉全身有点发冷,有点发抖。视频通话请求“登登”地响着,她心乱如麻。每次“登登”叫都如准备气管插管那样紧张,那样担心。她已经觉得是最后一声“登登”叫了,正准备挂机,手机屏幕一下子蹦出爱人来,戴着呼吸机。见到这,她泪水早已控制不住,涌了出来。

整个防线全崩溃了,她哭着对爱人说:“我来陪你吧。”

屏幕那头,爱人戴着呼吸机,不能说话,艰难地摇了摇头。

看着爱人,心隐隐作痛,她恨不得自己去替换他,可现实总是那么残忍。看到小气吧啦,她才逐渐平静下来。

“你每天中午两点给我打电话,好吗?”邹丽忍住泪水说。

爱人没有说话,只是盯着她看。

“女儿整天在问,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爱人还是看着她,感到很愧疚的样子。

“儿子昨天也在问,我躲躲闪闪像贼一样地岔开话题。”

爱人目不转睛地看着,有点感伤,摇了摇头。

“暂时不让俩小孩知道,最终也会瞒不住的。”

爱人静静地听着。

“老公,你积极配合治疗,痊愈了就不怕俩小孩知道,懂吗?”邹丽劝说。

爱人认真地听着。

“我还是去陪你吧!”邹丽又忍不住。

爱人还是摇一摇头。

“虽然你现在不方便说话,但看到你,我也心安了。”邹丽还是止不住泪水。

这时,视频断了线。

虽然断了线,但见到爱人,她已心平气和下来。这段时间她的心情随着爱人的病情起起落落,好好坏坏,如晴雨表一样;泪水也是一样,晴来阳光一片,阴来阴雨绵绵。爱人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左右着她,牵动着她。

“邹妈,家里有事?”小爱在她身后问。她隐隐感觉邹妈不对劲,难道传闻是真的?

“没事,没事。”邹丽赶紧擦了擦眼泪,还没转过身来就说。

“邹妈,要我帮忙吗?”小爱说。

“没事,你去忙吧。”邹丽才侧身过来,怕小爱看到自己那哭红的眼睛。

“邹妈,我……。”小爱欲言又止。

“家里没菜了,就这个事。”邹丽说完准备拨打电话,让志愿者给家里送菜。

“就这事。”小爱的眼里闪着泪光。

“我得安排一些耐贮存、不容易坏的菜。”邹丽胡乱查找着联系方式,尽力掩饰着。

“邹妈,你找吧,我……不打扰你。”小爱忍住泪水,走了。见小爱走远了,邹丽才松一口气,联系志愿者。

下午这一班也是她负责,处理完事情,回宿舍已经19点。

吃完饭,邹丽连线女儿的视频。

“妈。”

“菜收到没有?”

“收到了,你看。”女儿把镜头对准了那些菜。

“收到就好,缺什么及时跟我说。”

“好的。”

“妈妈,我来了。”儿子蹦着跳着过来了。

“你来了。”

“今晚有空吧。”儿子问。

“妈怎么会有空?别理他。”女儿在一旁说。

“我帮妈妈消除紧张情绪,懂吗?你以为妈妈是超人,是钢铁侠?她也是一个人,也会害怕的。”儿子也有自己的想法。

“想讲话別给自己戴高帽子。”女儿当然不信。

“没事,妈妈有空。”邹丽说。

“这是妈答应的,知道吗?”儿子说完,又问姐姐,“姐,你来不来?”

“来,还怕你不成。”女儿也想跟妈妈说话。

“谁怕谁?”

邹丽一言不发,静听姐弟俩人舌枪唇剑。

“姐,来,我逗你捧,再合作一把。”儿子招呼姐姐。

“什么合作,无非拉我来垫脚。”

“姐,照你这样说,那些说相声就是一个垫脚,一个爬墙。”

“什么逻辑?好吧,你开头。”

“姐,火神山医院建设你也在线监工。我们来打个赌。要是你能答出火神山医院这10天的建设历程,我明天洗地板;要是答不出来,只能你来洗。”儿子又冒出一个想法。

“这地板天天都是我洗。你洗过吗?”姐姐不依。

“谁说我没洗,今天不是我洗的吗?”儿子马上反驳。

“好象是。”女儿想了一下,感觉是。

“要是输了,明天我接着洗。”弟弟说。

“好,今天就让你输。”姐姐来劲了。

邹丽喜欢姐弟俩这样,心里那个乐会让她暂时忘却烦恼,忘记忧愁。

“来,火神山何时开始建设?”儿子觉得这是躺着都能赢的事。

“这我答不出来,弟弟你太损了。”女儿假装想不出来。

“赢得太轻松了。地板啊,我明天不用洗了。”儿子高兴极了,准备庆祝。

“先别得意。1月24日,正是春节这天,上百台挖机抵达火神山工地,开始土地平整。”女儿卖个关子才说。

“绕这么久,才说过来。”儿子笑得欢。

“接着来,难不倒我的。”女儿不会认输,随时接招。

“火神山医院正式开工是什么时候?”

“1月25日,大年初一。”女儿心不慌。

“大年初二,火神山做什么?”

“防渗层施工全面展开,地下管网沟槽开挖,集装箱板房材料陆续进场。”女儿对答如流。

“首批箱式集装箱板房吊装什么时候搭建?”

“1月27日,大年初三。这天场地整平、碎石黄沙回填全部完成。”

“1栋双层病房区钢结构初具规模是什么时候?”

“1月28日,大年初四。”女儿答。

“1月29日,大年初五做了什么?”

“三百多个箱式板房骨架安装完成,同步进行机电管线作业。”女儿熟记在心。

邹丽听姐弟俩的对话,觉得就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放松。

“初六呢?”

“HDPE膜铺设全面完成,同步进行污水处理间设备吊装。”

“何时完工?”

“你为什么跳?”姐姐不满意。

“嘻嘻!回答啊。”儿子很得意。

“初九,火神山医院工程完工。”

“初七呢?”这样一来,儿子有点坐不住了。

“初七,九成集装箱的拼装均已完成,活动板房骨架安装3000平方米。”

“初八呢?”弟弟慌了。

“初八,全面展开医疗配套设备安装。”姐姐乐了。

“好吧,明天我洗地板。”儿子才发觉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只好认输。

“明天洗地板,还来不来?”女儿乐开花了。

“不来了,还是一逗一捧吧。”儿子不敢了。本来十拿九稳,稳操胜券的赌局都栽了跟头,不敢再来了。

“随便你。”

邹丽偷乐着。

“火神山医院由哪支队伍负责。”儿子接着问。

“部队。”女儿答。

“国家重症专家团何时到?”

“2月1日到的。”

“国家重症专家团也到了?”邹丽问,她希望专家团能帮到爱人。

“到了。”儿子回答。

“国家顶级专家。”女儿补充。

“这样太好了。”邹丽很激动,好像火箭注入强大的动力,蓄势待发。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何时出发?”儿子又问。

“十支队伍,全部今天出发。”女儿是难不倒。

“哪十支?”

“河南、湖南湘雅、浙江、陕西、辽宁、江苏、上海、吉林、重庆、还有宁厦共十支。每一支就是一个医院。”女儿很自信。

“昨天宣布建什么医院?”

“方舱医院。”

“建几家?”

“三家。”

“建什么方舱医院?”邹丽印象中方舱医院是临时医院。

“妈,方舱医院你不懂吗?”儿子问。

“是地震时临时用的那种吗?”邹丽问。

“好像不一样……。”儿子憋了好久,也说不出来。

“你自己编出来骗妈妈的。”邹丽笑了。

“怎么可能啊?老妈,我能编出方舱医院来,我就厉害了。”儿子说不清楚。

“哪怎么说不出来?”

“我也不知道。老姐,方舱医院你跟妈妈说说。”儿子只能向姐姐求救。

“这种大规模的方舱医院不同于战时或抗震救灾时启用的野战移动类医院。”女儿答。

“不是那种,是哪种?”邹丽想象不出来。

“是大规模的方舱医院。”儿子说。

“是我国公共卫生防控与医疗的一个重大举措。”女儿答。

“今天下午,记者探访了体育馆。”儿子说。

“好几百张简易病床已经整齐排列好。”

“原来是这种。来,继续。”邹丽有点概念了。

“方舱医院主要收治什么病人?”儿子问。

“主要收治轻症为主。”

“如果轻症转为重症,怎么办?”

“转入专业的医院。”

“这样我大概知道什么意思了。”邹丽恍然大悟,有点明白。

“妈,你知道了。”儿子问。

“有点懂了。”邹丽明白了。

“三家方舱医院能收治多少人?”

“可能有4000张床位。”

“这么多。”邹丽听到这数字,感觉很振奋,很有力量。

“听说还会继续建。”女儿说。

“这太好了。来,继续。”邹丽仿佛看到疫情离胜利已经不远。

“哪三家方舱医院?”儿子接着问。

“分别是体育中心、武市客厅和武市国际会展中心。”女儿答。

“妈,有个短片,要不要看?”儿子问。

“什么短片?”

“《武汉莫慌,我们等你》。”女儿说。

“可以。”

女儿打开电脑的视频:

邹丽看了一遍,给她印象最深刻就是这段:

等地铁里的人多到挤不上这一班

等大排档里吵到必须扯着嗓子说话

等去武大看樱花的人比花还多

等过早抢不到最爱的那碗热干面

等汽车把二桥堵得望不到头

我们可以笑着飚一句:

我信了你的邪

……

“妈,城市似乎一夜之间被抹去一样,熟悉的那个城市已不在了。”儿子叹了一句。

“是啊!以前热闹非凡的城市就像人间蒸发,没了,繁华落尽,繁华不在。”女儿也感慨。

“以前的城市像被魔术师变没了,不知什么时候会变回来?”邹丽叹息地说。

“这个城市像是小孩躲猫猫一样,把自己藏起来,可这太调皮了,真让人受不了。”儿子咬牙切齿地说。

“像幽默喜剧片一样,热闹惯了,不幽默一下,刷刷存在感,似乎就缺点什么。”女儿无奈地说。

“终有一天我们的城市会繁华归来,等到那时候,我们一定会笑着飚一句。”邹丽满怀希望地说。

“我信了你的邪。”姐弟俩用方言异口同声地喊。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