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阔天空的头像

海阔天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7/18
分享
《大国护士》 连载

第三十九章 坚信爱会赢

疫情很严峻,很紧迫,定点医院床位严重不足,大量病人无法得到有效救治。各定点大医院的门诊大厅每天人满为患,如潮水般涌进来的患者彻夜排队,轮到时的情景却是这样:

“没有床位了,开点药给你,在家先自我隔离。”医生对患者说。

“医生,我这样子得住院。”患者急了,赶紧说。

“没床位。”医生也是爱莫能助。床位是僧多粥少,根本不够。

“就这样让我们自己隔离。”患者几乎是哭腔。

“等有床位。”医生无可奈何地说。医生也希望像魔法师一样变出成千上万的病床来,可那似乎是天方夜谭。

“哪里是等床位?分明是等死。”患者求爹爹告奶奶也求不到一个床位,只好唉声叹气。每个患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在家等死。

很多患者在家里隔离,在社区游荡,他(她)们迫切需要床位,而这一切如摘月亮那么难,遥不可及。

2日已经提出“四类人员应收尽收”。这四类人员分别是指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明确排除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如何实现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成了这个时候的痛点,不解决将无法想象。

上海驰援队伍一来就增加了院感,规范医疗废弃物管理;改建了普通病区,拉开病床保持合理间距;给医护人员安装热水器;关闭中央空调;临时搭建ICU。

3日这天是武市正式启动集中隔离措施的第一天。昨晚邱主任告诉邹丽说,今天早上将会安排对爱人进行气管插管,她才没有连夜赶往文昌医院。

一大早起来,她就念叨这事,不知道爱人何时做气管插管?做下来效果如何?她选择相信邱主任,相信他做完会第一时间告诉她,相信效果也会如她所愿,杠杠的。

小妹也发微信问:何时做气管插管?她也说不出到底何时做?只能安慰她,做肯定做,要等邱主任回复才知道。

说是这样说,邹丽还是隐隐有些担心爱人会拒绝气管插管,又发微信给爱人:老公,你呼吸不好一定要打呼吸机!这样会舒服一点!爱人依然没回微信,但她知道爱人会看这个微信,最终会接受气管插管。她又给邱主任发微信:邱主任,出危险区第一时间能回复吗?邱主任马上回过来:嫂子,出危险区会第一时间回复你。这样邹丽才放下心来。

今天太阳又贼头贼脑地探出头来,送来一份阳光的笑容。她的心也开朗起来,阳光起来。

到医院,她发觉失眠的问题依然存在。失眠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需要每个人不断地自我调整,不断地自我修正。今天不错,没有没精打采、哈欠连连的队员,她感到满意。她希望越来越好,越来越棒。

进入危险区,明显感觉驰援队员已经都上手了,工作井然有序。监护仪上数字在不停地跳动,机器报警滴滴答答地作响。在这熟悉的工作场景里,她们不停不歇地,没完没了地忙碌着。

最让她惊奇不已的是12床的包女士,奇迹似乎要发生。

“包女士,今天怎么样?”

“护士长,感觉不错。”

“根据你的病情,感觉可以撤了无创呼吸机。”邹丽看了她的病情说。包女士的体温正常,指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都正常。虽然血压偏高,但她以前就有高血压。

“无创呼吸机可以不用,刚才医生查房也这样说。”包女士说。

“真的吗?我确认一下。”邹丽一听大喜,准备呼叫江主任。

“护士长,包女士的无创呼吸机可以更换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机。”还没呼叫,江主任的声音已飘来。原来她来了。

“调配一台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机。”邹丽对管床护士说。她感觉江主任这话很动听,很欢快,很讨她喜欢。

“如果包女士这两天持续好转,可以安排做咽拭子。”江主任对邹丽说。这声音仅仅邹丽能听清。

“我看包女士可以。”邹丽说。这话感觉有些抖,是激动的,也是兴奋的。

“包女士恢复得不错。”江主任也很激动。

“主任,你是说我病好了?”包女士听不出什么来,但感觉出一点味道来,忍不住问。

“你恢复得不错,明后天看看怎么样?”江主任没有正面回答她。

“这……。”包女士猜不出什么意思,但听这声音很顺耳,很动听,犹如听到一段美妙的音乐一样,心情舒畅,心旷神怡。

“你要坚持。”江主任没有透露更多的讯息,只是鼓励她。这病她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还在摸索中。

包女士不知所以然,但她感觉良好,点点头。

江主任又忙去了。

“护士长,江主任到底是什么意思?”包女士连忙问邹丽。

“你有可能创造奇迹。”邹丽笑着对她说。

“可江主任不是这样说的?”包女士有些疑惑。

“江主任说已经是奇迹了。”邹丽赞了一下。

“可我没听到江主任这样说。”

“江主任要等你痊愈出院,她才会这样说。”驰援护士跟她解释。

“是这样,这……那……我太高兴了。”包女士听明白了,太兴奋了。

“包女士,帮你更换好了。你看看需不需要调整?”管床护士手脚麻利地帮包女士更换了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机。

“嘻嘻,可以。”包女士试了试,没问题。

“包女士,你一定可以创造奇迹。”邹丽又鼓励她。

“一定争取。”包女士乐得只剩下傻笑。

包女士病情好转给邹丽很大的信心,她心里暗暗地替爱人加油,老公加油!你也可以。

包女士恢复不错,其他的患者如颜女士与老奶奶病情都有反复。但包女士的好转让大家乐得嘴巴像绽放的喇叭花,迎风飞扬,准备好好地吹上一吹。

下班后,邹丽还是在中午13:30以后出危险区。这段时间比较固定。

出危险区,邹丽马上取出手机,想看看有没有邱主任的微信?没有,竟然没有?邹丽本来还乐滋滋地盼着,一出来邱主任的好消息就映入眼帘,可竟然没有。她有点着急,看看有没有小气吧啦老公的微信?也没有。她急得像抖空竹一样转个不停。她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地翻看邱主任给她的微信,认真地嚼着邱主任的微信,告诉自己莫慌,邱主任可能还在忙,还没空。但气管插管肯定做了,早做了。她说服自己别急,心才逐渐平静下来。她想了想,给爱人发微信:老公,不要害怕,你要害怕我去陪着你好吗?

她开始吃盒饭。心里有事,吃盒饭也就没有那么上心。吃上两口,她就感觉好像有微信,停下来看却没有。她不放心,把音量调到最高;怕没听到,尽量细嚼慢咽;怕漏听,像监听一样竖着耳朵,不放过一丝风吹草动;就这样吃着,把热饭吃成冷饭,把快餐吃成大餐的速度。

吃完盒饭已到两点,爱人没回微信,邱主任的微信也还没收到。她有点坐不住,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办?很多“孩子”都是外地的,父母都不知道她们在病房里面。她每天留在这也是一种责任,除了工作以外,也要保护好她们。秀米隔离让她深深自责,认为自己失职造成的。加上交接,随时有突发状况,她都会像战士站岗一样守在这里,钉在这里。

“滴”一声,有微信,她赶紧打开,是小妹的,问气管插管做了没有?她回:还没收到主任的微信。

小妹急了,直接打了电话过来。

“都几点了,还没收到微信,不是说好早上做吗?”

“是说早上做。”

“到底有没有做?”小妹心里着急。

“肯定做了。”

“我担心……。”小妹说了一半,没有再往下说。

“邱主任比较忙,也要有空才能回复。”邹丽解释。

“这样干等也不是个事,等得心乱如麻,等得手心都是汗,还要等多久?”小妹感觉等得太煎熬。

“邱主任说做肯定已经做了,只是他在病区打不了电话。你知道的,进危险区是不能带手机的。”邹丽进一步解释。

“能确定做了?”小妹没得到确切的消息,还是不信。

“肯定做了。”邹丽相信。

“不见回音,我担心。”

“邱主任回复过来,我马上转发给你。”

小妹不得已,才悻悻地挂了电话。

临时ICU由于没有氧气管道,还得靠氧气瓶来解决,邹丽忙着安排。直到下午三点多,突然听到“漓”一声有微信,她心里一紧,像提线木偶被扯到一样,赶紧打开。没错,是邱主任的微信,她的心狂跳不止,不知邱主任的微信会说些啥?她紧张不安地走到一边去,平静一下自己的心,深吸了口气,才打开邱主任的微信。见到微信内容,她喜极而泣,只见邱主任的微信:嫂子,院长早上做了气管插管,很顺利,效果也很好。她忍住这喜悦的泪水,稳了稳自己的情绪,拨打电话给邱主任。

“邱主任,早上几点做的?”邹丽急切地问。

“一上班就做了,九点左右吧。”

“氧饱和度现在怎么样了?”

“95,不错,上来了,效果很好。”

“他同意做的?”

“他没有拒绝,很顺利。”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邹丽激动得眼睛又湿了。

“嫂子让你等太久了,但没办法,只能出来才能回复你。”

“我知道,我知道,做好就好,我……,有点激动……。”

“嫂子,没事,我先去吃饭。”

“邱主任,我……谢……。”邹丽想谢谢邱主任,一时发不出声音来。

“嫂子,别说谢谢,院长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不说了,我挂了。”

邱主任已挂了电话。邹丽还是无法抑制住自己的眼泪,心里激动,爱人已经做气管插管,一切安好。她努力止住自己眼泪,赶紧给小妹发微信。小妹也直接回拨电话过来,知道病情向好,也放心了。

忙到晚上九点,邹丽才筋疲力尽地回到宿舍。她又发微信给爱人:老公,你要加油!

随后一声“滴”有微信进来,她吓一跳。一看高兴得几乎落泪,是小气吧拉老公的微信:昨晚折腾了一晚上,怎么搞氧合上不来,我以为我要死了,缺氧、烦躁、全身虚汗。今早打了呼吸机,好多了!

邹丽怕这条微信消失不见,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背得滚瓜烂熟,希望永远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随时都能脱口而出。她回给小气吧啦:老公,不要害怕,你要害怕我去陪着你好吗?小气吧拉只回了两字:不要。

爱人能回微信,她整个人都处于兴奋中,赶紧分享给小妹。小妹也高兴得泪花连连。邹丽品味着小气吧啦的微信,爱人接受气管插管,算是迈出可喜的一步。虽然离痊愈还有距离,但爱人能积极配合治疗,是一个好的开始。这是她想看到的。她又发微信鼓励爱人:老公加油!

她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情不自禁拨了女儿的电话。交接以来,没时间与两个小孩通电话,她今天准备好好陪两个小孩聊聊天。

“妈,你有空了。”女儿接起电话,感到有点突然。

“今天有空了。”

“老妈,你终于有空了。我等得花谢又花开,花开又花谢。孙悟空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我大概也是这样。”儿子的声音又飞过来。

“还没轮到你,你凑什么热闹?”姐姐不乐意了。

“我脸皮厚,我赖皮,我先插队,行吗?”儿子耍赖了。

邹丽偷乐着,她就喜欢这氛围,喜欢调皮的儿子,喜欢懂事的女儿,喜欢小气吧啦。

“妈,我先不说了。让老姐先说,免得找气受。”儿子说完对姐姐说,“让你先说。我只是报到,这都不懂?”

“让你姐先说。”邹丽还没说完,儿子早跑了。

“妈,我总感觉老爸忙得有点过头,有点离谱,没有休息时间,也没有吃饭时间,好像钢铁侠一样,永不疲倦,打电话也不接,偶尔只回个微信。”女儿不解。

“你爸爸是院长,不一样。”她一直回避这话题,不敢给出答案。

“我怀疑爸爸病了?你一直在敷衍我们。”女儿不信。

“傻孩子,你爸爸病了,我会告诉你。家里还有米吗?”邹丽想引开话题。

“米还有,菜不多了。”女儿说。

“我明天让人送菜回家。”

“要容易贮存那种,如萝卜、土豆、牛心包、大白菜这些。”

“我知道。”

“妈,爸确定没事吗?每天我都心慌慌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女儿又说。

“没事。”邹丽安慰她。

“我说老爸没事,你还不相信。”儿子又凑过来。

“你就是没心没肺。”姐姐气呼呼地说。

“我没心没肺?你用手摸摸看,心在跳,跳得可有劲了;再把脸给我,我吹吹,肺活量是不是没得说?”

“滚滚滚,还没轮到你说的份。”姐姐不想跟他纠缠,大声说。

邹丽正愁该如何回避女儿的问题,儿子无意中帮她解围。

“反正我感觉老爸肯定有事瞒着我们。”女儿还是紧追不放。

“每天还要继续量体温,一天量三次,量完发给我。”邹丽岔开话题。

“每次弟弟都不乐意量。”女儿说。

“我等下说他。”邹丽成功岔开话题。

“给他说吧。”女儿把电话让给儿子。

“妈,轮到我了。”

“每天量三次体温,你都做不到?”

“不是做不到,只是每天都正常。这样量来量去就太没意思了。”儿子有理由。

“不量你怎么知道正不正常?”

“好吧,听你的,每天量三次。”儿子才接受。

“这敦对了。”

“妈,爸是不是病了?”儿子也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没事。他忙。”邹丽还是遮遮掩掩。

“可老爸很久没给我们电话了,有点不对。”儿子也有些怀疑。

邹丽不知该如何回答?她一直瞒着两个小孩。

“妈,怎么了?”儿子没听到邹丽的回答,有点奇怪。

“你爸连我的电话都没接?”邹丽才说。

“爸连你的电话都没接。这太不像话了。你要说他,下回不给他饭吃,饿他几顿,看他老不老实?”儿子出主意。

“我感觉爸爸就是有事瞒着我们。”旁边女儿还是不信。

“下次就饿你爸爸几顿。”邹丽赶紧岔开话题,顺着儿子的思路。

“妈,让你听一首新歌?”

“新歌?”

“《坚信爱会赢》。”

“《坚信爱会赢》。”

“对,你听听。”

“好,我听听。”

儿子播放群星演唱的《坚信爱会赢》。

为了你 我拼了命

哪怕面对枪林弹雨

隔着生死的一道门

我保证不离不弃

最难舍 是这份情

在你面前我要淡定

撑起多少个黑夜

绝不让生命叫停

我们坚信有爱就会赢

你有多痛我就多痛心

有难一起扛

共分担才更坚强

风雨中凝聚民族的力量

我们坚信有爱就会赢

无法拥抱却离你最近

真情守望

长江黄河水流长

我们凝聚起中华民族的力量

……

听这旋律,听这曲调,不知不觉,邹丽眼睛湿润了。那场景太熟悉了:为了你,我拼了命,哪怕面对枪林弹雨;隔着生死的一道门,我保证不离不弃;最难舍 是这份情;撑起多少个黑夜,绝不让生命叫停;你有多痛我就多痛心,有难一起扛,共分担才更坚强;风雨中凝聚民族的力量,我们坚信有爱就会赢;无法拥抱却离你最近。每天这些场景,都在她眼前发生。恍恍惚惚中,她都能听到“准备气管插管”,听到“准备俯卧位通气”,听到“心肺复苏,准备放电”的喊声,真实的、活生生的救治场面,医生与她们疯狂接力,只为那一线生机。

“妈,这是昨天文艺界抗击疫情主题MV《坚信爱会赢》上线首发,群星一起唱的。”

“这些每天我们都要经历。”邹丽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才说。

“要不要再听一遍?”儿子问。

“再听一遍。”

这一遍儿子跟着哼唱,女儿跟着哼唱,邹丽也跟着哼唱。听完好久,三人都沉浸在这旋律里面,出不来。

“妈,还有一首诗你听听。”好久,女儿才说。

“什么诗?”邹丽忍住眼泪说。

“《我,向人民报到!》。”

“谁写的?”

“诗人蒋巍创作的诗歌,由八位影视工作者朗诵的,主要展现文艺界与疫情第一线心连心的大爱精神。”

“听听。”

女儿打开配乐诗朗诵MV:

当第一缕朝霞,

展开东方最红火的黎明,

当一次次干杯,

高举起中国大团聚的笑语欢声,

突然间,疫情!疫情!!疫情!!!

悄悄扑进我们的生活,

把魔爪伸向人们的欢乐、梦想和爱情。

它无声无息,无影无形,飘忽不定,

仿佛十分遥远,却又近如身影。

这会儿,不知哪一位亲友会染病倒下?

下一刻,不知哪一位同事会长眠不醒?

爱在一瞬间,化为无尽的牵挂和泪水!

泪在一瞬间,模糊了朋友圈所有的姓名!

日复一日,分分秒秒,

红色数据,时时闪动。

所有的心跳都凝聚着远方的担忧,

所有的眼睛都紧盯着最近的疫情。

武汉震动!北京震动!

全国震动!世界震动!

我来了!——我是北京的军医,

我来了!我是天津的医生,

我来了!我是上海的医生,

我来了!我是深圳的医生,

我来了!我是重庆的医学教授,

——今天,我们向人民报到!

我是共产党员,

我是共青团员,

我是大学生志愿者,

——今天,我们向人民报到!

我是一名影视演员,

我是一个外卖小哥,

我是一名交通辅警,

——今天,我们向人民报到!

不计代价,无论生死,

阻击疫情,决战决胜!

明天,我们将向胜利报到——

让阳光普照大地,

让祖国万紫千红,

让伟大的“中国梦”——旭日东升!

感谢所有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的人!

灾难面前,我们同心协力,共战疫情!

邹丽眼里早噙着泪花。

“妈,全国都在抗击疫情。”

“不计代价,无论生死,阻击疫情,决战决胜!”邹丽喃喃地说。她都能看到像尚护士长与海护士长一样的医护人员,背着背包,拉着行李,泪别亲人,义无反顾,逆行驰援,一拨又一拨向武市汇入,源源不断。

“妈,今天火神山医院交付了。”

“火神山医院如期交付了,这么快!”

这时,邹丽有电话进来。

“妈妈有电话进来。明天晚上我再听你说,好吗?”邹丽只好对儿子说。

“明天晚上,不许骗人。”儿子无奈地说。

“不骗人。”

“好吧。”

“明天妈妈会让人送些菜回家,跟你姐说。”

“知道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