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阔天空的头像

海阔天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12/02
分享
《大国护士》 连载

第五十七章 献血

第二天,在更衣室时,小然就发现秀米没来。其实大家都发现了,正纳闷秀米什么情况?大家的心“咯登”一下,惴惴不安起来,秀米不会是复阳了吧?大家疑云四起。这段时间复阳正闹得纷纷扬扬,搞得大家魂不守舍。昨天才回归,又悄无声息消失,这不合常理。

小然想问,话到嘴边却问不出来。邹丽仍然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给大家写上名字,没有任何异常。疫情期间,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甚至还会让你瞠目结舌。轮到帮小然写名字时,她很想张口问,话到嘴边却张不了口;写好名字,人就走过去了,话还在嘴边打滾,没问出来。疫情趋势向好,万一问出不好的消息来,真真是抓了只虱子来挠痒痒。其实大家都想问,但每个人话到嘴边都不敢问。结果没有一个人问。大家只好窝着一肚子的疑问进入病区。

这几天还是不断传来医护人员走了的消息。这种消息让人伤感与失落,虽然经常会故作轻松,但是每次都会让人崩溃。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把悲痛藏在心底,就像邹爸那份痛一样,大家都无法面对,只能让时间去洗刷,只能让岁月去抚平,只能让胜利去冲抵。今天秀米无缘无故缺席,让大家疑神疑鬼地胡思乱想起来。

病区的病人现在只有25个,比最高峰时33个少了8个。少了四分之一,工作量相应也应该会减少四分之一。可工作量并没有因为病人减少而减少,还是那么多。刚开始的治疗比较被动,总是疲于应付病人的病情变化,导致死亡率急剧上升。现在实行关口前移,每个病人任何一个细微的异常都会得到重视,来阻断炎症风暴的发生。病人是少了,但隐形的工作量增加,两两相抵,工作量还是差不多,甚至更累人。

5床104岁奶奶的检查结果早已出来,心肌酶与肝肾功能指标都有异常。江主任针对奶奶的病情,给予抗感染、抗病毒的对症综合治疗。目前奶奶的病情稳定,也没有出现像昨天那种孩子般的尖叫。因为交接班时交接得清清楚楚,每个接手的护理人员都会不折不扣地规避掉。

进入病区时,奶奶还在睡觉。奶奶由于是轻症,没有接上心电监护仪,也没有使用呼吸机。小爱见她睡得正浓,没有打搅她,只是按流程用电子血氧仪的夹子,夹了她迷迷糊糊伸出的手指头,记录了血氧饱和度;又用电孑体温计对她额头一扫,量了体温。根据交接记录昨晚奶奶的体温一度升到39.5度,已经服了退烧药。现在血氧正常,体温是37.5度,还有点烧。测完后,看到奶奶睡得还是那么香,小爱才帮她把手挪进被窝,压了压被子。

桌子上的那朵玫瑰花斜倚在墙上,依然那么鲜艳,那么芬芳。让小爱专门护理奶奶一人,还是头一回。疫情好转,终于闯过最艰难的那段时光。那时,同时护理四个重症患者,还要在不同的病房里来回跑。每天下了班,已经手是手,脚是脚,都不受自己控制。明明要举手,却像脱了臼一样无力举起;明明要迈腿,却像灌了铅的老腿那样迈不开;最后咬着牙,忍着痛迈着步,如走醉步,摇摇晃晃回到宿舍,像快要散架的老爷车,但你还不能歇,还要一丝不苟地完成消毒,才能歇上一口气。如今再怎么累也没有那么累,小爱明显感到战胜疫情的那抹曙光,正悄然逼近。

六点半,病人已经陆续起床。将近六点五十分,奶奶醒来。邹丽特地赶了过来。奶奶的护理便从这一刻开始。

奶奶醒来后,醒了醒自己,掀开被子起了身。

“奶奶,你要上洗手间。”小爱问。

奶奶可能没听到,不理睬,径直走着,这麻利的动作一点儿都不似百岁老人。

“奶奶,衣服。”小爱赶紧取来外衣,给她披上。

“我上洗手间。”奶奶才说。

“奶奶,你要披上衣服。”小爱说。

“忘了。”奶奶才听话地披上衣服。

“上洗手间要披上衣服,早上还很冷。”邹丽过来对她说。

“我上洗手间。”披好衣服,奶奶自己进入洗手间,阻止小爱与邹丽跟进去。

“奶奶,别关门,我们不进去。”邹丽对奶奶说。

奶奶还是听话,门虚掩着。

“奶奶身体还行?”邹丽问。

“生活还能自理。”小爱点点头。

上完洗手间,奶奶顺便刷牙洗脸。洗漱完毕,奶奶回到床上,笑眯眯地看着江主任昨天送的那朵玫瑰花。

“奶奶的早餐准备好了没有?”邹丽问。

“早餐是牛奶米糊。”

“你把自己家的米糊带过来?”邹丽听了一愣,问。

“让奶奶试试,不知道喜不喜欢?”小爱也不确定。

“等下让奶奶试试。”邹丽说完,又问,“中午你准备做什么?”

“蛋花羹。”

“我们昨天煮的蛋花汤有点稀,今天要煮成浓一点的蛋花羹。”邹丽说。

“今天我让她们煮得浓一点。”

“要加火腿肠。”

“会加的。”

“昨晚上奶奶吃什么?”

“昨天晚上是火腿小米粥。”

“她有没有吃?”

“听说吃得很开心。”

“奶奶的体温呢?”

“昨晚发高烧。”

“吃了退烧药没有?”

“吃了,已经退烧了。”

“现在几度?”

“37.5度。”

这时,奶奶的早餐已经送进来,是牛奶米糊。奶奶已经闻到那浓郁的奶香味,早咧开嘴笑了,很开心,如蜜蜂见到一整片盛开的花海那般。

“奶奶,我们吃早饭。”邹丽大声地对奶奶说。见到奶奶这个神情,她就知道是她喜欢吃的。她最怕奶奶像昨天那样,看了一眼便爱理不睬的。昨天的那一幕记忆深刻,到现在还挥之不去。

奶奶才恋恋不舍地收回看玫瑰花的眼光,准备吃饭。小爱与邹丽支开小桌子,把牛奶米糊放在小桌子上。奶奶满脸笑容。

“奶奶,烫,小心。”邹丽提醒。

“烫,香。”奶奶咧着嘴,笑嘻嘻地对邹丽说。她眯着眼睛嗅嗅那诱人的浓浓的奶香味。

“香。”邹丽笑了。

“香。”奶奶又笑嘻嘻对小爱说。

“奶奶,香。”

“香。”奶奶又笑呵呵对管床医生说。

“香。”管床医生也笑着回应。

这样香了一圈,奶奶又看了看那朵玫瑰花,才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本来邹丽还担心奶奶不喜欢,现在看来,她的担心是多余的。小爱激动万分,因为奶奶不一会儿就把牛奶米糊吃得干干净净。

查房之前,邹丽与小爱两人又配合给奶奶量了体温。

“有时一个人时,你可以用电子体温计量。”邹丽说。

“有,有时候也会用电子体温计。”小爱点点头。

不错,奶奶没有像昨天那样尖叫,量体温也顺风顺水。奶奶的体温37.5度,还是有点烧。

“我去准备查房,有事你要及时反馈。”邹丽说。

“好的。”

查房时,奶奶看到江主任乐得合不拢嘴,眼睛不时地看着那朵玫瑰花。那朵玫瑰花还是那样鲜艳欲滴。

“奶奶昨晚上的体温上升到39.5度,值班医生开了退烧药。”小爱说。

“早上体温降下来没有?”

“降下来,37.5度。”

“夜班还是要注意。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就要给她服用退烧药。”江主任嘱咐完接着问,“其他没有异常。”

“没有。”小爱回答。

“早上吃什么?”

“我煮了牛奶米糊。”

“她喜欢吃吗?”

“很喜欢,吃得很开心。”

“这样就好。治疗仍然按昨天的治疗方案执行。”江主任说完,问奶奶,“奶奶,玫瑰花好看吗?”

奶奶看着那玫瑰花笑得很甜。

“奶奶,你好好养病。”说完,江主任她们继续查房去。

奶奶甜甜地笑着,目送江主任她们走远。

查完房,准备回办公室时,江主任对邹丽说:“我那边有个矿泉水瓶,给奶奶放玫瑰花。你帮她放些水养着,可以保鲜。”

“好的。”邹丽便随她去取矿泉水瓶。

“奶奶,给你放玫瑰花。”取了瓶子回来,邹丽对奶奶说。

“什么?”奶奶没听清。

“放玫瑰花。”

“玫瑰花?”奶奶还没意识过来。

“保鲜。”邹丽解释。

“奶奶,这样玫瑰花就不容易干。”小爱大声说。

“玫瑰花不会干,好的,好的。”奶奶笑着点头,还不大明白。

“奶奶,我去装水。”小爱拿着瓶子去装水。

“奶奶,我帮你。”说完,邹丽拿起那朵玫瑰花,找了一把剪刀,在玫瑰花枝条底部斜剪。小爱取水回来,把装水的矿泉水瓶靠墙放在小桌子中间。邹丽便把玫瑰花放入矿泉水瓶子里。

“保鲜。”奶奶似乎才明白过来,美美地笑了。

“奶奶,是保鲜。”邹丽也笑了。

“奶奶,可以保鲜十天。”小爱也笑着说。

“好好……”奶奶笑容绽放,如这朵玫瑰花一样绽放。

又收治了一位58岁的男患者,比较特殊,安排在14床。接诊的时候,才知道是中风患者,生活无法自理,半身不遂,无法正常交流。

“这是位中风患者,先安排测量体温,采集静脉血、动脉血与咽拭子。”江主任嘱咐。

邹丽安排经验丰富的小兰过来护理。小兰过来快速地做完常规检查。

“你哪里不舒服?”江主任问。

“噢……”患者很艰难地张看嘴,张了好久,才含混不清地吐出这个声音。

“哪里不舒服?”江主任又重复一遍。

“噢……”患者还是张了好久,才发了这声音。

“患者无法正常交流。”江主任说完,又说,“也没有任何肢体语言。”

“怎么办?”邹丽问。

“接心电监护仪。”

“接导尿管。”

邹丽与小兰一起为患者接上心电监护仪,接好导尿管,挂好尿袋。

“患者无法正常沟通,只能靠猜。”江主任只好说。

“暂时就只能靠猜。”邹丽感受到压力。

“患者生活无法自理,就要辛苦你们了。”

邹丽点点头。

“我们绝不放弃任何一个病人。”江主任说。

“不会。”邹丽毫不犹豫地回答。

“一、护理时,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预防肺部感染、预防深静脉血栓、以及并发抽搐的急救;二、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三、大小便的护理;四、肢体的功能恢复;五、患者目前无法沟通,但也要加强并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江主任嘱咐。

“好的。”邹丽点点头。

“他的饮食也要开小灶,就跟5床奶奶一起煮。”江主任说。

“可以煮两个人。”

“还有患者容易出现吞咽困难、反流、误吸,每两三个小时帮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除。”江主任说完,想了想,又嘱咐,“口腔分泌物或者痰液过多时,一定要让患者侧卧,避免痰液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不然会危及生命。”

“还要多鼓励患者进行肢体运动,不能活动的肢体和能活动能力的肢体都要鼓励。”

“不能活动的肢体,可给予适当的按摩,促进血液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按摩前一定要明确有没有深静脉血栓?查看下肢是否肿胀?”

“并发抽搐的急救一定要及时。”

“患者不能说话,不仅要加强沟通,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随后,江主任做了以上的嘱咐。

“好的。”邹丽点头确认。

这时,对讲机正呼叫江主任。

“检查结果出来时,及时给我。”说完,江主任便赶了过去。

嘱咐完护理要求后,邹丽感觉患者表情有些不对劲,有点怪怪的。她问患者:“你怎么了?”

“噢……”患者还是张着嘴,张了好久,才艰难地发出这个声音。

“邹妈,哪里不对劲?”小兰也感觉到了。

“不知道?”

“看他这样,应该有事?”小兰猜测着。

“大便,会不会是大便了?查一下。”邹丽突然想到。

“赶紧查查。”小兰也意识到。

两人小心掀起被子,侧翻患者,果然是大便。

“床单都要换。”邹丽一看床单上黄稀稀的。

“拉肚子了?”小爱问。

“拉肚子了。”邹丽回答。

小爱准备好消毒湿巾、被单、衣服。

“有没有尿不湿?”邹丽问。

“没有,我去领。”

“现在领也来不及,等下连上衣都会湿掉。”邹丽想了想说。

“换吗?”

“换吧,换了再说。”邹丽只好说。

叫上管床医生帮忙,三四个人把床单换了,又帮患者清理干净,给患者换好裤子。

“没有尿不湿,还是很危险。”换好后,邹丽不放心。

“我马上去领取。”小兰说完,准备去领取尿不湿。

“现在去领,也怕来不及。”邹丽说。

小兰也意识到了。

“来不及了,你看这表情……”邹丽看到患者跟刚才一模一样的表情。

“噢……”患者又张着嘴,张了好久,艰难地发出这个声音。

“看看,先垫上湿巾。”邹丽说。

两人掀开被子,小心翻动患者,果然裤子又有一小滩黄迹。

“裤子湿了,床单还没有。”小兰有点庆幸。

“先垫上湿巾,你赶紧去领取尿不湿。”邹丽说。

垫上湿巾,小兰急急忙忙要去领取尿不湿。

“稍等,等你领过来,全湿了。我先问一下,其他人有没有?”说完,邹丽用对讲机问谁有尿不湿,14床患者急用。

小然说她那边有。邹丽便让小兰过去取。

不一会儿,小兰取来尿不湿,准备给患者换时,发现床单又湿了一大片。床单还是要换。又叫了管床医生帮忙,一起换床单。

“邹妈,导尿管要怎么办?”

“导尿管不动,在尿不湿上剪个洞就可以。”

“好。”小兰在尿不湿中间剪个洞,卸了导尿管线穿进去,重新装好导尿管;又帮患者清洗干净,穿上尿不湿,穿上裤子,给患者盖上被子。这几个来回早已让小兰与邹丽两人汗流浃背,不过,终于可以喘了口气。管床医生针对患者拉肚子,也开了药。

“虽然患者无法正常沟通,还是要耐心。”

“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以免患上抑郁症。”

“护理时就要多观察患者,有事马上通知我。”邹丽作了以上的嘱咐。

“我会的。”小兰点点头。

到18床时,奶奶又央求邹丽帮她打电话。

“护士长,医生说我快好了,我要告诉我儿子。”奶奶笑容可掬地说。

邹丽帮她拨通了电话。

“妈。”

“我快好了。你呢?”

“妈,我下午就出院了。”

“什么?”奶奶没听清。

“下午我能出院。”

“你能出院,怎么比我早?不行,这不行。”奶奶急了。

“妈,怎么不行?”儿子笑了。

“你在慌张医院,比我早出院?这没有道理。”奶奶不解。

“妈,我是轻症,喝了中药,现在已经好了。”儿子高兴地说。

“慌张医院有这么快?”奶奶不相信。

“慌张医院好得快,还好玩。”

“好玩?”奶奶问。

“可以唱歌,可以跳舞。”

“这是慌张医院吗?”

“这就是慌张医院。”

“不骗我?”

“当然不骗你。”

“这还是医院吗?”奶奶还是不解。

“是医院。”

“你不要骗我?”

“不骗你。”

“好,你先出院。”

“妈,我先回家等你。”

挂了电话后,奶奶问邹丽:“护士长,慌张医院可以唱歌,可以跳舞吗?”

“可以。”

“还有这种医院?”

“有。”

“这还是医院吗?”

“是。”邹丽点头。

“这实在有点怪。”奶奶想不通。

下班消毒出来,邹丽就感觉气氛有些不对。小然她们都没有离开,有些不安地等着她出来。

“怎么了?”邹丽心有些慌问。

“邹妈,秀米怎么了?”小然直截了当地问。

“秀米怎么了?”邹丽也觉得莫名其妙,云里雾里分不清。

“秀米是不是复阳?又隔离了?”小然没有拐弯抹角。

“秀米复阳,谁说的?她好端端的,怎么会复阳?”邹丽没有听说过。

“那她怎么没有过来上班?”小兰问。

“你们不知道吗?”邹丽明白怎么回事。

小然她们摇头。

“她去献血,你们不知道?”

“去献血,真的吗?”

“你们以为去哪里?”

“我们以为复阳又隔离了,吓死我们。”小爱才说。

“她没跟你们说吗?”

“没说。”

“搞得紧张兮兮的,吓我一大跳。现在知道了吧。”

“邹妈,这几天又有医护人员走了,所以我们……”小然才解释。

“早上怎么没问?”邹丽问。

“早上想问,话到嘴边转了一圈,没敢问出去。”

“还有事吗?”

“没事了。”大家这才放心下来。

“赶紧吃饭去。”邹丽催她们。

“没事了,吃饭去。”小然听了,喜出望外地喊。原来是虚惊一场。

吃过饭,邹丽接到护理部主任的电话。

“主任。”

“诊疗方案第七版也出来了,已经发在群里面,你抽时间学习一下。”

“第七版?这么快。”邹丽感觉太快了,第六版才发布没多久,第七版又赶了上来,真有点目不暇接。

“47天推出七版诊疗方案,这就是中国速度。”

“太快了,刚喘了口气,又来一版。”

“疫情拼的就是速度,我们集一个国家之力,也要把病毒拼下来。不然怎么跟得上病毒的节奏?”

“真有点眼花缭乱。”

“以快制快才能把病毒跑累跑垮。”

“你说在群里面?我找找。”

“你打开看看,我简单给你说一下。”

“好的。”

“内容有前言、传播途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临床分型、临床指标、增加疑似病例排除标准、治疗、出院标准十个方面。”

“前言增加,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措施,我国境内疫情上升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大多数省份疫情缓解,但境外的发病人数则呈上升态势。”

“这说明疫情已经得到控制。”邹丽大喜。

“是啊,是好事。还有第三条,首次增加了病理改变描述。”

“第四条临床表现,增加对孕产妇和儿童的临床表现描述,还增加血清学检测。”

“第七,按照成人和儿童分别增加重型、危重型临床预警指标。”

“笫八,增加疑似病例排除标准。”

“笫九,是重中之重。其中有根据病理气道内可见黏液及黏液栓形成,为改善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增加根据气道分泌物情况,选择密闭式吸痰,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检查采取相应治疗。”

“第十条,解除隔离标准改为出院标准。”护理部主任简单地说了以上的要点。

“好的,我都记下来,下午抽空学习一遍。”

“奶奶今天怎么样?”

“今天护理已经顺畅多了,不像昨天那样乱糟糟的,那样别扭。”

“你要重点关注。”

“我知道。”

晚上,私聊群责怪秀米的声浪排山倒海,声讨声不绝于耳。

小芬的语音:秀米,你昨天晚上也没说你今天要献血?

秀米有疑惑:没说?

小然的责怪:你悄无声息去献血,也不说一声,害得我们还以为是复阳,提心吊胆的。

秀米的语音:可我……

小兰的责怪:这个要罚你,让我们一整天担惊受怕的,惶惶不可终日。

陈敏的责怪:害我们像丢了魂一样,在病区中差点犯错。

秀米还是有疑问:可我昨晚……

小芬的提醒:这么敏感的时候,以后要注意,我们心脏都快承受不住。

秀米解释:我昨晚有说,只是你们漏了。

小芬不相信:我们漏了,怎么可能?

秀米的语音:你重新听一下微信语音,我连续发两条的。

小然的语音:我重新听了,你连续发了两条微信。第一条只说我明天要献,就没有声音了;第二条说我明天请,然后就打了一个喷嚏。这样谁能听懂?

秀米的语音:我听听……

小芬的语音:这样怎么听得出来?你打了这么大一个喷嚏。

秀米的语音:可能刚好打了喷嚏,话没说完,这不能怪我。

小然的语音:不怪你还怪谁?

秀米的语音:我还以为大家刷太快,刷漏了,不理我了。

小兰的语音:自己说得不明不白,还要赖别人。

秀米的语音:确实是我有错,让大家担心一整天,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李素的语音:下次要捶你一拳。

安原的语音:下次要打五十大板。

小然的语音:掌嘴五十个。

秀米笑了:捶一拳还好,打五十大板屁股早开花,掌嘴五十个还是人样吗?

小然笑了:就要让你屁股开花,让你不成人样。

秀米的语音:一帮土匪啊!

陈敏的语音:成了猪头。

小然的语音:确实是猪头。

秀米的语音:这是一帮好姐妹!

小芬的语音:谁让你做错事?

李素的语音:献了多少毫升血浆?

秀米的语音:300毫升。

小然的语音:这是有抗体的,能救人的,太棒了!

小芬的语音:点赞!

小爱的语音:这样要好好补补。我这边有红枣。

小兰的语音:我有桂圆干。

秀米感动:没事,我还行。

李素的语音:要补的。我有荔枝干。

小然的语音:我有枸杞。

……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